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网络娱乐的繁荣为普通网民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众所周知,诸如《中国好声音》、《快乐女声》等只有极少数人能参与,其游戏规则决定了它们并不能让绝大多数人成为主角,为此,诸如呱呱、9158、56、六间房等主打平民网络娱乐的互联网平台应运而生,并且在风险投资市场深受追捧。
随着全民娱乐的日渐盛行,几家娱乐网站的用户量和营收规模水涨船高,以呱呱为例,据统计,呱呱注册用户超过7500万,同时在线用户数超过100万,营业收入达到5.8亿元。同时,呱呱还得到了来自光线传媒的7500万元投资,换取32%的股权。
作为行业新进者,无论是用户、产品还是资源,呱呱都不太占优势,目前也没有大的动作,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亮点。而行业老大9158用户规模和产品都不俗,运营风格相对低调,这无疑给了呱呱一个绝佳的机会,呱呱正考虑大举进军网络造星领域。
不过,新东方的俞敏洪说过一句名言“在每个大成功之后都可能隐藏着一个大失败”,对于网络娱乐这个特殊的行业也是如此。在笔者看来,网络娱乐平台不应该是造星平台,如果要盲目去搞造星运动,恐怕会遭受前所未有的失败。
网络造星运动,这场曾经的创新盛会,如今随着像呱呱视频这样的新入者大幅增加,恐怕又难以避免地演变成互联网领域的泡沫区。就像团购、电商、视频等领域一样,这个行业也必然面临洗牌。
网络造星,创新还是泡沫
说到造星,就不得不提呱呱视频精心打造的“视频演艺社区”,这被视为推进造星运动的重要举措。呱呱不仅为用户总结出了“明星之路三部曲”,甚至还推荐了一些金牌经纪人,俨然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平民化选秀和造星平台。
除呱呱以外,其他平台也跃跃欲试,其中六间房就走上了秀场的模式,虽然六间房以推荐美女主播为主要噱头,但也有造星的潜意识,例如六间房按照歌手等级分了超星、巨星、明星、红人等几个等级,造星意愿极为强烈,从六间房的统计来看,目前网站拥有超过24万超星,巨星超14万,阵容极为庞大。而且,六间房还推出了诸如“一唱到底”等活动,用于发掘优质用户。
然而,在笔者看来,这种模式却并不符合网络娱乐平台的特性,首先,受资源、品牌和用户认知度等因素的影响,网络娱乐平台不太可能像电视一样打造出诸如《中国好声音》《快乐女声》这样系统而权威的选秀节目,其造星能力根本就不受认可。高端选秀节目必须具备专业的设备、炫丽的舞台、超强的策划团队、强大的评委阵容,但是目前网络娱乐平台几乎都没有这些资源,光靠一台电脑,一个话筒和摄像头就想造星?天方夜谭。
另一方面,网络娱乐平台的用户大多是普通网民,如果要将资源集中在造星方面,这意味着更多的普通用户可能会被冷落和忽略,这不符合平台的长远利益。对于博取收视率的电视台而言,选秀节目可以是上亿人观看只有几个人的演出,但对网络娱乐平台不同,它们需要的是用户间的交互、互动,而不是将大多用户当成看客,所以这明显不符合网络娱乐平台的定位。
举个例子,在呱呱的相关页面上,我们能看到很多类似于选秀的活动,例如“男声顶呱呱K歌赛周赛”、“缘聚玫瑰情歌大联唱”等等,但这些活动的参与者都寥寥无几,只有区区六百多人,其他活动更少,只有区区一两百人。这说明,大部分的用户在这里找不到归宿感,因此没有参与的欲望。
实际上,整个网络娱乐行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无论是用户规模、收入规模还是制作团队,都无法和主流的选秀电视台相比,在这种情况下谈造星几乎不可能。虽然六间房推举了数十万超星和巨星,但这些所谓的明星不过是人气相对高一些的草根艺人而已,并非选秀节目中万里挑一选拔出来的明星。而且,由于缺乏高标准的评判,六间房所打造的超星和巨星也不过是自娱自乐。
相比之下,51.com的模式似乎要灵活一些,51.com以游戏、交友为主要的服务内容,虽然服务形式和呱呱、六间房类似,但定位相对平民化,也很符合用户需求,只可惜51.com人气稍逊,但从方向上看,51.com没有问题,比起盲目投资参与造星运动,这种模式更为靠谱。
牵手光线传媒前景难料
在光线传媒介入以后,呱呱很难再保持独立自主的运作。据悉,呱呱希望能成为一个主流的互联网造星平台,这与光线的想法不谋而合,然而,光线对互联网了解并不深,如果冒然涉足互联网相关的产品运作,恐怕会适得其反,因为互联网和电影、电视剧的运作模式大相径庭。
一个潜在的问题是,由于呱呱和光线所从事的行业完全不同,如果推动造星运动开展下去,也必然会在战略、执行等层面产生冲突,这样的例子在互联网行业不胜枚举。如果真正无法合作下去,整个造星计划可能会就此搁浅。
而即便是光线和呱呱能融洽地合作,可能也很难达到预期,毕竟呱呱的用户量只有区区7500万,相比5亿的网民规模仍然很小,不是谁都能成为湖南卫视,也不是谁都能打造《快乐女声》,如果盲目投资去推动造星运动,恐怕只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随着全民娱乐的日渐盛行,几家娱乐网站的用户量和营收规模水涨船高,以呱呱为例,据统计,呱呱注册用户超过7500万,同时在线用户数超过100万,营业收入达到5.8亿元。同时,呱呱还得到了来自光线传媒的7500万元投资,换取32%的股权。
作为行业新进者,无论是用户、产品还是资源,呱呱都不太占优势,目前也没有大的动作,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亮点。而行业老大9158用户规模和产品都不俗,运营风格相对低调,这无疑给了呱呱一个绝佳的机会,呱呱正考虑大举进军网络造星领域。
不过,新东方的俞敏洪说过一句名言“在每个大成功之后都可能隐藏着一个大失败”,对于网络娱乐这个特殊的行业也是如此。在笔者看来,网络娱乐平台不应该是造星平台,如果要盲目去搞造星运动,恐怕会遭受前所未有的失败。
网络造星运动,这场曾经的创新盛会,如今随着像呱呱视频这样的新入者大幅增加,恐怕又难以避免地演变成互联网领域的泡沫区。就像团购、电商、视频等领域一样,这个行业也必然面临洗牌。
网络造星,创新还是泡沫
说到造星,就不得不提呱呱视频精心打造的“视频演艺社区”,这被视为推进造星运动的重要举措。呱呱不仅为用户总结出了“明星之路三部曲”,甚至还推荐了一些金牌经纪人,俨然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平民化选秀和造星平台。
除呱呱以外,其他平台也跃跃欲试,其中六间房就走上了秀场的模式,虽然六间房以推荐美女主播为主要噱头,但也有造星的潜意识,例如六间房按照歌手等级分了超星、巨星、明星、红人等几个等级,造星意愿极为强烈,从六间房的统计来看,目前网站拥有超过24万超星,巨星超14万,阵容极为庞大。而且,六间房还推出了诸如“一唱到底”等活动,用于发掘优质用户。
然而,在笔者看来,这种模式却并不符合网络娱乐平台的特性,首先,受资源、品牌和用户认知度等因素的影响,网络娱乐平台不太可能像电视一样打造出诸如《中国好声音》《快乐女声》这样系统而权威的选秀节目,其造星能力根本就不受认可。高端选秀节目必须具备专业的设备、炫丽的舞台、超强的策划团队、强大的评委阵容,但是目前网络娱乐平台几乎都没有这些资源,光靠一台电脑,一个话筒和摄像头就想造星?天方夜谭。
另一方面,网络娱乐平台的用户大多是普通网民,如果要将资源集中在造星方面,这意味着更多的普通用户可能会被冷落和忽略,这不符合平台的长远利益。对于博取收视率的电视台而言,选秀节目可以是上亿人观看只有几个人的演出,但对网络娱乐平台不同,它们需要的是用户间的交互、互动,而不是将大多用户当成看客,所以这明显不符合网络娱乐平台的定位。
举个例子,在呱呱的相关页面上,我们能看到很多类似于选秀的活动,例如“男声顶呱呱K歌赛周赛”、“缘聚玫瑰情歌大联唱”等等,但这些活动的参与者都寥寥无几,只有区区六百多人,其他活动更少,只有区区一两百人。这说明,大部分的用户在这里找不到归宿感,因此没有参与的欲望。
实际上,整个网络娱乐行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无论是用户规模、收入规模还是制作团队,都无法和主流的选秀电视台相比,在这种情况下谈造星几乎不可能。虽然六间房推举了数十万超星和巨星,但这些所谓的明星不过是人气相对高一些的草根艺人而已,并非选秀节目中万里挑一选拔出来的明星。而且,由于缺乏高标准的评判,六间房所打造的超星和巨星也不过是自娱自乐。
相比之下,51.com的模式似乎要灵活一些,51.com以游戏、交友为主要的服务内容,虽然服务形式和呱呱、六间房类似,但定位相对平民化,也很符合用户需求,只可惜51.com人气稍逊,但从方向上看,51.com没有问题,比起盲目投资参与造星运动,这种模式更为靠谱。
牵手光线传媒前景难料
在光线传媒介入以后,呱呱很难再保持独立自主的运作。据悉,呱呱希望能成为一个主流的互联网造星平台,这与光线的想法不谋而合,然而,光线对互联网了解并不深,如果冒然涉足互联网相关的产品运作,恐怕会适得其反,因为互联网和电影、电视剧的运作模式大相径庭。
一个潜在的问题是,由于呱呱和光线所从事的行业完全不同,如果推动造星运动开展下去,也必然会在战略、执行等层面产生冲突,这样的例子在互联网行业不胜枚举。如果真正无法合作下去,整个造星计划可能会就此搁浅。
而即便是光线和呱呱能融洽地合作,可能也很难达到预期,毕竟呱呱的用户量只有区区7500万,相比5亿的网民规模仍然很小,不是谁都能成为湖南卫视,也不是谁都能打造《快乐女声》,如果盲目投资去推动造星运动,恐怕只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