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门诊膀胱癌患者化疗依从性和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将86例门诊化疗的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措施,
【机 构】
:
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 江苏南通,2266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门诊膀胱癌患者化疗依从性和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将86例门诊化疗的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随访2年,观察比较2组患者化疗依从性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化疗依从性和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门诊膀胱癌患者化疗依从性,改善认知态度及不良行为,降低肿瘤复发率,确保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可行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早期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对急性孤立性穿支脑梗死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发病24 h内完成头颅MRI检查的大脑中动脉穿支供血区急性孤立性脑梗死患者,病灶大小根据轴位DWI显示的病灶最大直径分为<15 mm、15~30 mm和>30 mm
在一些慢性皮肤病及慢性系统性疾病的瘙痒机制中非组胺因素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包括上皮屏障的破坏、神经精神因素、神经肽(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活性肠肽等)、阿片肽、神经生长因子、蛋白酶、前列腺素、白介素等介质以及激素和离子水平等共同参与,机制复杂,这与临床上单独使用抗组胺药不能有效缓解该类瘙痒是相符的.概述引起瘙痒的非组胺因素,可以为更有效地治疗瘙痒提供信息。
护理安全指的是在临床护理中杜绝患者发生法律、法规规定外的身体、心理损害、缺陷甚至死亡[1].有效杜绝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充分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减少不必要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本文着重探讨287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存在的常见安全隐患,并提出针对性管理对策.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287例患者为观察对象,男148例,女139例,年龄34 ~ 86岁,平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辅助性T细胞17和调节性T细胞是近年发现的CD4+T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17主要通过其分泌的白介素-17等细胞因子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及募集,介导促炎症反应.调节性T细胞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等效应机制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维持机体自身耐受.两者均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研究表明,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异常引起全身或局部免疫应答异常是导致这些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行头颈部血管CTA检查且距离发病时间为1~6个月的前循环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检测血清CRP水平,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
自噬是一种细胞自我降解的过程,清除受损或多余的蛋白质和细胞器.当细胞代谢能量不足时,细胞依靠自噬作用实现细胞内成分的循环利用,从而维持自我稳态和生存.自噬与凋亡虽同为程序性细胞死亡,但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作用.近来研究表明,多种皮肤病的病理过程中均伴有细胞自噬功能的改变,如带状疱疹、系统性红斑狼疮、黑素瘤和白癜风等.因此,研究皮肤病的细胞自噬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通过调节细胞的自噬水平来控制和治疗皮
目的探讨某高校职工受教育水平与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某高校参加体检的职工共659名,完整收集并记录受试者基本信息和卒中危险因素相关资料,按调查对象受教育水平由低到高分为3组,分析受教育水平与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共纳入633名职工,男性426名(67.3%),女性207名(32.7%),受教育水平低、中、高组分别为188名(29.7%)、1
目的 探讨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意义,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掌握防治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方法在2008 ~2009年全区在职干部年度健康体检资料中,随机选取168例高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是一组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持续性升高,伴有器官损害或功能不全的疾病,可分为髓系增生性、淋巴细胞性、重叠型、家族性、伴随现象和未分类等临床亚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