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降低医用耗材存货金额。方法利用六西格玛管理工具分析医用耗材的年采购金额、结构组成、周转等。结果经质量持续改进后我院医用耗材存货金额明显下降,2018年2月医用耗材的平均存货金额412.8万元,占业务收入8.93%,到2019年10月医用耗材平均库存控制在80万以下,占业务收入的2%以下。结论通过优化管理,提高存货周转,实现以更少的成本达到更大的运营效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降低医用耗材存货金额。方法利用六西格玛管理工具分析医用耗材的年采购金额、结构组成、周转等。结果经质量持续改进后我院医用耗材存货金额明显下降,2018年2月医用耗材的平均存货金额412.8万元,占业务收入8.93%,到2019年10月医用耗材平均库存控制在80万以下,占业务收入的2%以下。结论通过优化管理,提高存货周转,实现以更少的成本达到更大的运营效益。
其他文献
通过对国外四种重要的公共危机事件心理干预技术进行系统综述,从主要内容、实施方法及应用成效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依据我国具体国情提出联合应对模型,旨在改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相关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我国心理干预方法的应用研究提供新思路和参考依据。国外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心理干预方案比较成熟,可以为国内业界提供很好的参考与借鉴,另外,提出的联合应对模型综合考虑了政府决策部门、社区和心理服务机构以及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适合我国国情,但需要在具体实践中进行检验。
大数据运用于精准医学中癌症诊疗、临床用药指导、慢性疾病防控等领域,推动现代生物医学进步的同时节约社会医疗资源,但在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与数据隐私、社会公平、自由意志相关的伦理问题。基于现有的伦理难题,分别从数据共享推动精准医学良性发展、技术发展与行为主体道德意识的提高降低隐私风险、国家健全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公平、自由意志的让渡提高个体生命质量四方面对大数据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进行伦理辩护,以期促进大数据技术与精准医学的良性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癌症患者与家属间的疾病相关有效沟通对共同应对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对国内外癌症患者与家属疾病相关沟通内涵、临床意义及评估工具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描述了癌症患者与家属疾病相关沟通程度,并阐述了其相关因素。目前癌症患者及家属间疾病相关沟通存在较多问题;患者个人因素、家属个人因素及两者共同的背景因素可影响疾病相关沟通。鉴于我国家庭集中主义文化背景,有必要进一步基于我国国情挖掘癌症患者与家属间疾病相关沟通需求和内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实现家庭决策,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共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健康不平等现象在我国长期存在,并受我国城乡差异因素以及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的影响。本研究从供需两个视角展开分析,以CLHLS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将医疗服务可及性对农村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程度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医疗服务可及性供给变量中的人均就诊次数和人均床位数变量的增加能够有效降低农村老年人的健康不平等程度。同时,医疗服务可及性中的需求变量人均医疗花费越多,农村老年人的健康不平等程度越高;人均医保金额越高,农村老年人的健康不平等程度越低。因此,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险及医疗支付能力,改善农
西学东渐之下,“考医”言论大盛于近代。时人认为,医界乱象源于国家无“考医”之制,故国家应对行医人员进行资格考验,合格方许行医。至于如何“考医”,时人既有共识,也存在不少分歧。与近代以前的医家议论相比,近人的“考医”言论,虽有因袭,也多新论。另一方面,在论及“考医”时,近人多忽略中国考试官医的传统,反而强调东西各国的“考医成法”;尊西趋新,无视、鄙视或摈弃传统一度成为时尚,然传统对近代“考医”的影响依在。透过“考医”,既可管窥当时的社会心态,也可重新审视西方与中国传统对近代中国社会及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