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胡同是北京的文化符号之一。胡同微空间作为承载胡同居民日常生活的小尺度空间,对于激活老城生命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其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本研究对北京市东四三条至八条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微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了胡同微空间的类型、利用现状和问题,提出了释放、整治、重塑和激活微空间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胡同微空间利用 胡同空间优化 东四三条至八条 历史文化保护区
一、引言
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胡同是北京最为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胡同形成于元朝,是将北京传统建筑四合院相互连接的公共空间,胡同不仅连接四合院,承载居民的交通往来,更是居民日常休闲的公共场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指出“保护1000余条现存胡同及胡同名称。实施胡同微空间改善计划,提供更多可休憩、可交往、有文化内涵的公共空间,恢复具有老北京味的街巷胡同,发展街巷文化。”各个胡同纷纷开展针对四合院和主要街巷的腾退、恢复性修建等工作。然而,仍有许多更小尺度的如墙角、院落入口台阶等微型空间被忽视,它们空间形式多样、位置分散,但多因位置隐蔽和规模微小等原因而不受重视。
二、文献综述
微空间,即微型公共空间,它们呈斑块状分布于城市各处。微空间具有空间形式多样、尺度不固定的特点,同时“微”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因而目前国内对其一直没有一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朱有玉[1]、董贺轩[2]、何小芬[3]。裘一恺[4]等人对于微空间的定义在尺度微小、与居民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上达成共识,主要的分歧点在微空间的尺度界定上。侯晓蕾等人认为微空间是人们日常户外活动发生的重要场所[5]。本文将胡同微空间定义为分布于胡同街巷公共空间与私人住宅之间,服务于胡同及周围居民,承载胡同内日常生活的小微空间。
国内微空间主要以功能和空间尺度两方面对其进行分类,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空间改造、设计、更新等方面,现有研究所提出的微空间改造和优化策略可归纳为外部与内部两大方面。针对微空间的外部,董贺轩[2]、许广通[6]提出微空间的改造应强调与周围环境的适应,要建立内外关联的空间体系;针对微空间的内部,微空间应从居民、生态、社会交往、文化四个方面进行优化改造。李刚[7]认为改造时应注重功能的合理配置,遵循多功能集约的微空间改造原则。对于居民,朱有玉[1]认为要强化居民的参与意识,在尊重居民的生活方式与习惯的同时关注其日常需求。对于生态功能,萨娜[8]提出要在微空间中引入自然植物进行绿化,借助绿植活化空间。对于社会交往功能,彭岗洁[9]認为要增加休憩设施,激发居民逗留与交谈的机会,组织社会公共生活。对于文化功能,范丽娅[10]、侯晓蕾[11]指出微空间改造不仅要塑造城市个性,更应注重历史信息的传递。显然,国内外对于微空间的优化改造主要集中在功能的探讨,并未对微空间形态进行归纳,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对空间使用者的关注。基于此,本研究以北京胡同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类型的划分,通过问卷调查、行为注记的方法考察居民空间利用现状,提出相应的居住优化策略。
三、案例概况和研究方法
(一)案例概况
东四地区的胡同是历史最悠久的片区之一,也是北京典型的居住区。东四三条至八条于1990年被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东二环内,东临朝阳门北小街,西临东四北大街,重点保护区面积488万平方米,常住人口达到15万人。这一区域的四合院、胡同、街巷是在元代街巷格局上发展形成的,是明清北京城重要的传统街区,特点是,胡同东西走向,平直顺畅,南北有小巷相连,宅院规模较大,多为明清官僚宅邸和名人故居[1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胡同居民的居住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居民的居住质量整体偏低。
(二)研究方法
笔者于2018年12月多次前往东四三条至八条进行实地调查,对胡同微空间的典型类型和特点进行归纳。同时,基于行为注记法对居民在胡同微空间中的行为进行记录,主要是通过拍照、现场记录表等方式将居民在空间中进行定位,总结他们的人口学特征及活动形式。
2019年3月,研究团队在东四三条至八条历史文化保护区开展问卷调查,共收集问卷35份,其中有效问卷35份。调研结束后对相关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
四、胡同微空间的类型
胡同是将四合院相互连接的公共空间,其两侧的住宅为私人所有,因而具有较高的私密性;道路中心地带公共性强,可以被居民和胡同外来人员所使用。私人住宅与道路中心地带之间,是私密性向公共性的过渡地带。胡同空间中既包括了公共空间,也包括了私密与公共的过渡地带,使得胡同内缺少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明确的界限,界线的模糊也就使得个别空间存在所有者与使用者的不对等,从而导致了胡同微空间使用的混乱。
本文所研究的胡同微空间是位于私人住宅与中心公共空间之间的公共空间。这类空间具有排他性,其私密性呈现出以居民家门口为中心向两侧递减的特点。
胡同的墙体凹凸复杂,因而使得其创造的空间富于变化,具有形态多样性的特征,并因其形态特征的不同使其具有了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影响着居民的空间利用方式。基于胡同微空间形式将胡同微空间划分为阴角空间、台阶空间、阶前空间和墙脚空间(见表1)。
基于行为注记法对居民使用空间的行为进行记录,藉此分析居民对空间的偏好程度。其中,阶前空间是居民最为青睐的一类空间,选择率高达40%。这类空间具有较强的私有性,是住宅主人进行日常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墙脚空间是居民较为常用的一类胡同微空间,选择率为39%,空间体积较大,因而可满足居民多样的空间需求,如自发改造墙脚空间来晾晒衣服、停放车辆等。上述两类空间是居民优先占用的空间,利用方式以静态为主。台阶空间私有性高,选择率为18%。阴角空间由两面围合,因此开阔性较低,但能带给使用者较强的安全感,多用来堆放杂物,使用频次较低,仅为3%。胡同居民对于空间多样的需求决定了其特定的行为,从而影响着胡同微空间的利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