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婴儿的第一口饮食是母亲给的。我年幼时体弱多病。据母亲回忆说,出生后不久我接连发了100多天的寒热,好几次高烧不退,几乎求遍了上海的名医。而今我已近古稀之年,却越老越硬朗。退休后这几年来,我活得比大多数年轻人还要忙碌。我以充沛的精力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深入机关、社区,用中气十足的“金嗓子”作了几百场营养与健康的科普报告。回想今生的变化,都是来自于慈母留给我的营养。
1992年春寒料峭的3月,平凡的母亲离我而去了,她生前作出了很令人吃惊的决定:志愿把遗体献给了我的母校——上海医科大学作解剖。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营养教师
我今天能有这么好的体质,不仅来自年幼时母亲对我的精心调养,还来自慈母留给我的营养教育——慈母的家教简直是一本科学营养的活辞典。
当我在餐桌上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之时,母亲常说:“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母亲的训导,让我养成了直到现在还坚持每餐只吃七八分饱的饮食好习惯。
当我剩菜剩饭时,母亲劝说:“不要丢弃一粒米、一粒谷,粒粒皆辛苦啊!”让我从小就懂得了要节约粮食,决不暴殄天物。
当我吃饭不停地搛荤菜的时候,母亲教导说:“荤素要搭配,别挑食,多吃蔬菜通大便。”母亲的科学营养搭配让我受益终身。我不仅体格健壮,而且很少便秘。
母亲还谆谆教导我和弟弟妹妹们,在餐桌上要礼让,要有礼仪,要守规矩;千万别养成一些坏习惯。我因此从不吸烟、不酗酒,也从不去那些不该去的场所。
母亲是我第一个也是最好的营养教师。我曾好奇地问过她:“我们从小就得到你那么多的科学饮食道理,你是从哪里学来的?”母亲笑而不答。慈父说:“别忘了你妈是幼儿师范家政毕业的呢。”
母亲是好厨师,更是有心人
食物犹如感情的扳机,许多陷在记忆深处已被遗忘的往事,借着味蕾会再度苏醒。
我是在上海南市万竹街石库门里长大的,回忆当年家境虽不富裕但生活其乐融融,颇有兴味。孩提时贪吃,最盼的就是过年。解放前,还兴拜祖宗,吃隔年米、隔年饭,年夜饭吃鱼讲究年年有余。母亲是浙江人,不仅擅长做糕团、包粽子,还做桂花糯米糖藕、八宝饭。孩子时的馋嘴成了“瘾”,让我直到老年还对甜食情有独钟。我成家后,过年也把做传统的甜食当成了传家宝。跟母亲一样,每逢春节,我再忙也要做十多个八宝饭,而且不厌其烦地灌制桂花糯米藕。不仅供全家团圆时享用,还要分送给亲朋好友。周围邻居的老头老太太们尝到了美味的甜食都笑眯了眼。
母亲是位好厨师,是做江浙菜的个中好手,她做菜又快又好吃。
现今的药膳我早在幼年时已经享用过了。母亲做的八宝鸭,鸭肚子里放了十多种填料,而且配得那么巧妙,还有药食同源的中药,味道又是那么鲜美。母亲做的糖醋排骨,简直可以和上海杏花楼的媲美,香、甜、软、糯、鲜,真是香气扑鼻,入口化渣。母亲做的黄鱼羹,出骨彻底,味道奇鲜。可惜当年母亲不让我入厨,我只会吃,所以不懂得个中烹制奥妙。但是有人说,人生中总有几顿饭,因为当时的喜悦、震撼、新奇让他想忘也忘不了。近十多年来,我收集了一些菜谱,凭着回忆“有妈妈味道的菜肴”,反复实践,我也成了烹饪的好手,而且对烹饪充满了浓浓的兴趣。我还成了烹饪协会的一名业余会员。
母亲的关爱无微不至
1961年是个灾荒年,我志愿到祖国艰苦的地方去。我在上海吃大学生的口粮,每月33斤。到了重庆只有23斤定粮,一开始当助教要带好几班课,一下子不仅饥肠辘辘,人还又疲又软。但还是嘴硬,给家里写信说吃得饱饱的,直到全身水肿才向家里求救。母亲马上用特挂寄来全国粮票,而且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半只羊腿,腌好烘干后给我寄来。母亲为了增加我的热量,亲自炒米再磨成炒米粉,拌上用肉票买来的肥肉熬成的猪油,再加上一点用糖票买来的糖,拌成油炒米粉,到邮局去寄给我。邮局拒收这样“低级食品”的邮件。母亲用木模把炒米粉压成黑洋酥糕,聪明的慈父买来了“玻璃纸”,把它一块块包好,马上成了“高级点心”,轻易地通过了邮局寄给了远方的我。就是那两盒“高级点心”帮我渡过了难关。其实当时上海也是什么都缺,什么都要票,父母也经常半饥半饱,却还要给我寄来美味。感激慈母的恩赐!
母亲的一碗大肉面
记得有一次回上海,我们几个万竹小学的老校友汇聚一起开校友会。已有半个世纪没有见面了,当时的红领巾而今都已是满头白发的老年人。偶然的相聚好不喜欢,天南地北地聊天,回忆儿时趣事。有位现在已退休高级造船专家,儿时却是生活十分困苦的遗腹子。他握着我的手深情地叙述一碗大肉面的故事:“世界上母亲都是最伟大的。那时我家的条件困苦,大多是以素菜为主。偶而开个荤,就是炒炒肉丝、肉末。我从没吃过大块肉,记得那天我到你家玩,正好遇上你过生日,你家姆妈好客气,让我也吃了一碗大肉面。一大块红烧肉放在碧绿的菠菜上面。我从来没有吃过的大肉面,今天看来是再普通不过了,但当时对一个穷孩子来讲,却留下了震撼。对侬妈至今没忘啊……”
母亲没有做不到的
记得那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1983年慈父慈母同来重庆与我们团聚了两个月。其间他们商定,一定要招待一次对我们英语长进大有帮助的加拿大友人彼得尔斯一家。要在重庆这么狭小的寓所里,招待贵宾,真把我难住了。母亲开出了采购单,鸡、鸭、鱼、肉及各种调料,准备做一席最好的中国菜。那天宾主围坐在圆桌边,父亲陪着彼得一家边吃边聊,夫人当翻译,母亲主厨我打杂,里里外外忙个不停。凉菜、热菜、汤菜、甜点等摆满了一桌。糖醋排骨、红烧小黄鱼、罗宋牛肉汤、素什锦、红焖鸭、宫保鸡丁……当然还有春卷、糯米藕和八宝饭,连点心就有24道之多,那简直是一场盛宴了。彼得的女儿吃得特别开心,彼得夫人惊奇地指着藕心中的糯米,问糯米是怎么装进去的?引得我们全家哈哈大笑。在小小的斗室里面,洋溢着中加两国友情。后来彼得回加拿大以后,还为我寄来了最新出版的原版本的生理学,书上还写着:“……我忘不了你盛情的那一餐,那滋味似乎还在我的舌尖上徘徊。”
不平凡的母亲走了
1992年3月6日,母亲走了。她把遗体献给了祖国医学事业,告别会就在医学院的病理解剖室召开。母亲安详地躺在解剖台上。悼念的仪式很朴素却很庄重。会上母亲曾从教的小学的校长说:“高玉瑜老师是一个好老师,她去世后,我们清理她的遗物,打开了她的抽屉,才发现里面有好多病假条,原来她身患很多疾病,血压高到200多,还一直坚持教学不请假。”我母亲曾多次得过“先进工作者”称号,但那些奖状却全都躺在抽屉里,一张也没有带回家。里弄里的街道主任说:“高老师是我们的好邻居、好榜样。她退休以后一直在我们里弄义务工作,忘我劳动。那年台风大雨后,70多岁的老太太站在大水里疏通阴沟,真让人感动!”听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慈母不平凡的事迹,我实在忍不住了,当我作为长子在悼念会上致悼词时,号啕大哭,泣不成声。
母亲已经走了整整15年,她与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我们每个人身体里流淌过母亲胎盘里鲜红的血液,我们吸过母亲雪白的乳汁,我们都曾得到母亲温暖的关爱。但母亲留给我的不仅是物质上的营养,还有精神上的营养,都是终身难忘的。现在我已是四个孙子的爷爷,我们一家分居在地球两边,小孙子凯恩、来恩、宏恩先后出世,前个月又添了天恩。孩子们都在茁壮地成长。人要健康的成长,离不开营养,更离不开精神。
你可知道,孙子们为什么都取名为“恩”,这里面不仅饱含了我对慈父慈母的感恩,而且还寓意要让儿孙们都懂得什么是“感恩”。
1992年春寒料峭的3月,平凡的母亲离我而去了,她生前作出了很令人吃惊的决定:志愿把遗体献给了我的母校——上海医科大学作解剖。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营养教师
我今天能有这么好的体质,不仅来自年幼时母亲对我的精心调养,还来自慈母留给我的营养教育——慈母的家教简直是一本科学营养的活辞典。
当我在餐桌上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之时,母亲常说:“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母亲的训导,让我养成了直到现在还坚持每餐只吃七八分饱的饮食好习惯。
当我剩菜剩饭时,母亲劝说:“不要丢弃一粒米、一粒谷,粒粒皆辛苦啊!”让我从小就懂得了要节约粮食,决不暴殄天物。
当我吃饭不停地搛荤菜的时候,母亲教导说:“荤素要搭配,别挑食,多吃蔬菜通大便。”母亲的科学营养搭配让我受益终身。我不仅体格健壮,而且很少便秘。
母亲还谆谆教导我和弟弟妹妹们,在餐桌上要礼让,要有礼仪,要守规矩;千万别养成一些坏习惯。我因此从不吸烟、不酗酒,也从不去那些不该去的场所。
母亲是我第一个也是最好的营养教师。我曾好奇地问过她:“我们从小就得到你那么多的科学饮食道理,你是从哪里学来的?”母亲笑而不答。慈父说:“别忘了你妈是幼儿师范家政毕业的呢。”
母亲是好厨师,更是有心人
食物犹如感情的扳机,许多陷在记忆深处已被遗忘的往事,借着味蕾会再度苏醒。
我是在上海南市万竹街石库门里长大的,回忆当年家境虽不富裕但生活其乐融融,颇有兴味。孩提时贪吃,最盼的就是过年。解放前,还兴拜祖宗,吃隔年米、隔年饭,年夜饭吃鱼讲究年年有余。母亲是浙江人,不仅擅长做糕团、包粽子,还做桂花糯米糖藕、八宝饭。孩子时的馋嘴成了“瘾”,让我直到老年还对甜食情有独钟。我成家后,过年也把做传统的甜食当成了传家宝。跟母亲一样,每逢春节,我再忙也要做十多个八宝饭,而且不厌其烦地灌制桂花糯米藕。不仅供全家团圆时享用,还要分送给亲朋好友。周围邻居的老头老太太们尝到了美味的甜食都笑眯了眼。
母亲是位好厨师,是做江浙菜的个中好手,她做菜又快又好吃。
现今的药膳我早在幼年时已经享用过了。母亲做的八宝鸭,鸭肚子里放了十多种填料,而且配得那么巧妙,还有药食同源的中药,味道又是那么鲜美。母亲做的糖醋排骨,简直可以和上海杏花楼的媲美,香、甜、软、糯、鲜,真是香气扑鼻,入口化渣。母亲做的黄鱼羹,出骨彻底,味道奇鲜。可惜当年母亲不让我入厨,我只会吃,所以不懂得个中烹制奥妙。但是有人说,人生中总有几顿饭,因为当时的喜悦、震撼、新奇让他想忘也忘不了。近十多年来,我收集了一些菜谱,凭着回忆“有妈妈味道的菜肴”,反复实践,我也成了烹饪的好手,而且对烹饪充满了浓浓的兴趣。我还成了烹饪协会的一名业余会员。
母亲的关爱无微不至
1961年是个灾荒年,我志愿到祖国艰苦的地方去。我在上海吃大学生的口粮,每月33斤。到了重庆只有23斤定粮,一开始当助教要带好几班课,一下子不仅饥肠辘辘,人还又疲又软。但还是嘴硬,给家里写信说吃得饱饱的,直到全身水肿才向家里求救。母亲马上用特挂寄来全国粮票,而且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半只羊腿,腌好烘干后给我寄来。母亲为了增加我的热量,亲自炒米再磨成炒米粉,拌上用肉票买来的肥肉熬成的猪油,再加上一点用糖票买来的糖,拌成油炒米粉,到邮局去寄给我。邮局拒收这样“低级食品”的邮件。母亲用木模把炒米粉压成黑洋酥糕,聪明的慈父买来了“玻璃纸”,把它一块块包好,马上成了“高级点心”,轻易地通过了邮局寄给了远方的我。就是那两盒“高级点心”帮我渡过了难关。其实当时上海也是什么都缺,什么都要票,父母也经常半饥半饱,却还要给我寄来美味。感激慈母的恩赐!
母亲的一碗大肉面
记得有一次回上海,我们几个万竹小学的老校友汇聚一起开校友会。已有半个世纪没有见面了,当时的红领巾而今都已是满头白发的老年人。偶然的相聚好不喜欢,天南地北地聊天,回忆儿时趣事。有位现在已退休高级造船专家,儿时却是生活十分困苦的遗腹子。他握着我的手深情地叙述一碗大肉面的故事:“世界上母亲都是最伟大的。那时我家的条件困苦,大多是以素菜为主。偶而开个荤,就是炒炒肉丝、肉末。我从没吃过大块肉,记得那天我到你家玩,正好遇上你过生日,你家姆妈好客气,让我也吃了一碗大肉面。一大块红烧肉放在碧绿的菠菜上面。我从来没有吃过的大肉面,今天看来是再普通不过了,但当时对一个穷孩子来讲,却留下了震撼。对侬妈至今没忘啊……”
母亲没有做不到的
记得那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1983年慈父慈母同来重庆与我们团聚了两个月。其间他们商定,一定要招待一次对我们英语长进大有帮助的加拿大友人彼得尔斯一家。要在重庆这么狭小的寓所里,招待贵宾,真把我难住了。母亲开出了采购单,鸡、鸭、鱼、肉及各种调料,准备做一席最好的中国菜。那天宾主围坐在圆桌边,父亲陪着彼得一家边吃边聊,夫人当翻译,母亲主厨我打杂,里里外外忙个不停。凉菜、热菜、汤菜、甜点等摆满了一桌。糖醋排骨、红烧小黄鱼、罗宋牛肉汤、素什锦、红焖鸭、宫保鸡丁……当然还有春卷、糯米藕和八宝饭,连点心就有24道之多,那简直是一场盛宴了。彼得的女儿吃得特别开心,彼得夫人惊奇地指着藕心中的糯米,问糯米是怎么装进去的?引得我们全家哈哈大笑。在小小的斗室里面,洋溢着中加两国友情。后来彼得回加拿大以后,还为我寄来了最新出版的原版本的生理学,书上还写着:“……我忘不了你盛情的那一餐,那滋味似乎还在我的舌尖上徘徊。”
不平凡的母亲走了
1992年3月6日,母亲走了。她把遗体献给了祖国医学事业,告别会就在医学院的病理解剖室召开。母亲安详地躺在解剖台上。悼念的仪式很朴素却很庄重。会上母亲曾从教的小学的校长说:“高玉瑜老师是一个好老师,她去世后,我们清理她的遗物,打开了她的抽屉,才发现里面有好多病假条,原来她身患很多疾病,血压高到200多,还一直坚持教学不请假。”我母亲曾多次得过“先进工作者”称号,但那些奖状却全都躺在抽屉里,一张也没有带回家。里弄里的街道主任说:“高老师是我们的好邻居、好榜样。她退休以后一直在我们里弄义务工作,忘我劳动。那年台风大雨后,70多岁的老太太站在大水里疏通阴沟,真让人感动!”听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慈母不平凡的事迹,我实在忍不住了,当我作为长子在悼念会上致悼词时,号啕大哭,泣不成声。
母亲已经走了整整15年,她与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我们每个人身体里流淌过母亲胎盘里鲜红的血液,我们吸过母亲雪白的乳汁,我们都曾得到母亲温暖的关爱。但母亲留给我的不仅是物质上的营养,还有精神上的营养,都是终身难忘的。现在我已是四个孙子的爷爷,我们一家分居在地球两边,小孙子凯恩、来恩、宏恩先后出世,前个月又添了天恩。孩子们都在茁壮地成长。人要健康的成长,离不开营养,更离不开精神。
你可知道,孙子们为什么都取名为“恩”,这里面不仅饱含了我对慈父慈母的感恩,而且还寓意要让儿孙们都懂得什么是“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