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生态学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了新视野。本文在解读大学文化内涵、教育生态学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的基础上,对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学校精气神文化建设、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等作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大学文化 教育生态学 精气神文化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人类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基地。从欧洲中世纪现代大学产生之日起,大学就负有传承文化、研究文化、融合文化和创造文化的功能和使命。大学之大,不但在于大楼和大师,更在于一种无形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知识之基、发展之根、力量之源。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大学作为一个文化组织,既是社会选择、传承文化的专门场所,又是创新、辐射文化的重要基地。大学之大,关键在于其文化之大。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种亚文化,它具有文化的共性,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又体现出对社会文化的价值认同。
大学文化从文化形态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一是包括学校教学、科研所需的物质设施和物理环境在内的物质文化;二是学校各种规范性、系统性的规章制度在内的制度文化;三是学校成员共有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心理状态、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在内的精神文化,也就是我们所关注的大学精神。这三个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互为影响,共同作用于大学的方方面面。对外形成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力,对内则影响学校成员形成共同的信念、和谐的氛围,产生凝聚力。[1]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大学的文化意识和大学精神与世界先进的大学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首先,受大学扩招和外延式发展的影响,大学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较多,建新校区、盖大楼、购买仪器设备、添置图书资料等等,相对忽视了大学校园文化、大学观念以及大学精神的建设与培育。其次,在大学的管理环境上,注重制度管理,多了一些社会行政机构的共性,缺乏文化管理的理念,相对少一点文化自觉、文化蕴涵。第三,我们对大学精神文化的研究和建设不够。一方面对大学精神文化的凝练、研讨重视不足,导致不能科学凝练学校特有的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另一方面对学校现有的精神文化宣传不到位,导致社会认同感差,在师生和社会中没有引起广泛的共识。新时期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存发展、办出特色和获得声誉的根本,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特别是加强校本特色的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教育生态学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教育生态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劳伦斯·克雷明最早提出的,指教育应该按照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生态位与生态圈等原理与机制,应用到教育领域,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2]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大学文化也是一个生态系统,有其特定的文化载体(群落)和环境条件。根据教育生态学的核心理念,即教育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原理,大学文化建设应当实现和保持大学文化系统的生态平衡,其基本内容和要求应包括:
1、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失衡。从生态学角度来看,衡量大学文化生态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必须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结构的平衡;二是大学文化生态系统功能的平衡;三是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平衡。倘若系统的平衡受到破坏,就会导致大学文化生态系统失衡。
2、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在大学文化生态系统内部或在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层次结构或同一层次的不同院校间,都存在着竞争。竞争的结果会导致教育资源流向办学理念先进、知识创新能力强、办学质量和效益好的院系或学校,在体现教育投资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优胜劣汰、协同进化的现象。
3、生态位与生态圈。某一物种在生物群落中占据的位置,我们将其称为生態位。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赖于建立高等教育生态圈的人才流、能量流、物质流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精气神”文化建设
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这一概念,是学校在新世纪之初提出来的,其时是基于对校情的摸查与认识、基于对现实困难与挑战的分析、基于对未来发展的筹划与愿景而举起的一面精神旗帜。简言之,就是“师院人应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总结赣南师院的历史、又应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去开创赣南师院的未来”而作出的深度思考。从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到精气神文化,是学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发展与创新。如果说把精气神文化看成是我校的大学文化,那么,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就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大学精神,它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而精气神文化不仅应包括精神文化,还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因此,二者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和延续。精气神文化是经过几代师院人立足赣南老区,根植客家摇篮,传承弘扬苏区精神和客家精神,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特有的大学文化。师院“九五”以来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了她的生命力所在。同时,她在广大师生和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随着生态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研究和建设的重点,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主流。因此,为进一步加强精气神文化建设,提高其适应力和时代精神,我们应该用教育生态化的观念和思维来理解和指导精气神文化建设,从而赋予其更深的内涵,使大学校园受到良好的“文化生态气候的湿润”。
1、用教育生态理念分析精气神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提高文化的认同感和号召力。
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是精气神文化的核心。深刻理解和把握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的内涵是全体教职员工自觉践行和维护精气神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内涵已提炼为:多谋思变、同心创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于开拓、追求卓越。这24个字内涵丰富,同时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其中创业、奋斗、卓越是三个关键词。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精气神”的文化内涵高度体现了生态文化平衡的观点,遵循着“平衡—不平衡—平衡”的生态发展动态平衡的规律。首先,“多谋思变”体现了在面对学校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时,主动积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与措施的理念。其次,“创业、奋斗、不息、开拓”一方面体现了大学系统中各生态因子相互碰撞、相互竞争、相互发展的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同心”体现和谐,“艰苦”体现风格,“自强”体现目标,“开拓”体现发展。第三,“追求卓越”体现学校事业在竞争、碰撞以及优胜劣汰后达到新的发展阶段与起点。因此,精气神文化是一种不断提高自我、不断追求卓越、不断发展提升的大学文化。在精气神文化的感召下,全校师生人人能各展其能、人人能提升自我、人人能成长发展。这样,大家对精气神文化的认同感会不断增强,就会自觉带头和践行精气神文化,使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坚强的社会支持。
2、用教育生态原理指引精气神文化“源”和“流”建设,进一步促使文化系统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精气神文化建设有两个极点,也是两个关键点,即精气神文化的“源”和“流”。“源”是指精气神文化来自何方,源头在哪里。“流”是指精气神文化流向何处,成效在哪些方面体现。在教育生态学中,“源”和“流”称之为生态圈的起点和终点(新的起点)。首先,精气神文化源自生活、源自实践、源自全体师生,是几代师院人立足赣南老区,根植客家摇篮,传承弘扬苏区精神和客家精神,边奋斗边总结,边总结边实践,边实践边提高形成的具有师院特色的文化。因此,在精气神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把它与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结合起来,与师院人创业、奋斗、自我实现结合起来,与当地地域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内涵、新的思想、新的理念,让源头常有活水来,从而保持精气神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其次,精气神文化流向生活、流向社会、流向师生,在学校的老师、学生、管理者、校友身上打下精气神文化的烙印,这也是大学文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在老师中多倡导“精气神”,在学生中多学习“精气神”,在校友中多弘扬“精气神”,在社会上多宣传“精气神”,使精气神文化成为学校、当地和社会文化建设的引领者,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和“流”两者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促使精气神文化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精气神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保持其旺盛的活力,真正做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还要做许多具体的工作:精气神文化体系要进一步完善,精气神文化研究要进一步深入,精气神文化宣传要进一步拓宽,精气神文化经验要进一步总结;精气神文化进教材、进寝室、进头脑要扎实推进,精气神文化出校园、出成果、见成效要持之以恒。
3、用教育生态理论抓好精气神文化三个层面建设,进一步提高文化的执行力和实效性。
前面提到,大学文化从文化形态角度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精气神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关键,但也离不开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因为,物质文化是精气神文化的载体,制度文化是精气神文化的体现,精神文化是精气神文化的实质。因此,要统筹协调三种文化形态的建设,提高其执行力和实效性。其中,建设生态化校园、推行人性化管理、建设精神家园是抓好精气神文化三个层面建设的重点。
一要着力建设好生态化校园。生态校园能润物细无声地陶冶师生情操,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能很好地传播生态文化。生态校园的建设要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要体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首先,校园绿化要实行校园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加强校园各绿化区域之间的连通性,根据校园区域的功能特点尽量实行乔、灌、草立体配置,丰富物种多样性。尽量避免树种单一,层次简单,景观单调的状况,发挥校园森林群落的最大生态效益。其次,有条件的学校校园内实现污水处理循环使用,这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文化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另外,校园建筑物环保材料的使用以及建筑物的科学采光,垃圾分类和无公害处理,充分利用太阳能等都是生态校园建设中很重要的内容。[3]
二要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学校育人,以学生为主体;学校办学,以教师为主体。大力推进人性化管理,做好文化管理、知识管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精气神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大学凝聚力、向心力的体现。因此,在制度建设上,要以构建和谐校园、激励团队精神为目标,建立与大学相匹配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做到考虑学生多一点、照顾教师多一点、方便群众多一点;在管理过程中,要以教师、学生为中心,做到管理以他们为中心,服务以他们为重点,多一份关爱,多一点宽容;在具体操作中,对师生要办的事情,要做到现场能办的立即办,稍后能办的提前办,不能办的做好解释工作。
三要重点建设好文化家园。办大学实质上就是办文化氛围,或办文化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建设好文化家园。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曾提出一种“泡菜”理论:“泡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由糖、盐、生姜、大蒜等构成的泡菜水的味道。同理,大学的教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大学的全部工作就是调整好这个泡菜水,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构建良好的学术、学习、教学、科研生态,建设好文化家园,让师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创新,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文化家园的环境和氛围对师生的影響是潜移默化的,在一个群体中他们是互相影响,可以导致同化的力量。一个人长期置身于一个群体,耳濡目染、日久天长,就会熏陶成共同的风尚和气质。○
参考文献:
[1]周济.大学发展与科学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7,(5).
[2]吴鼎福,储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5.
[3]王强.关于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7,(2).
责任编辑 刘金旭
[关键词] 大学文化 教育生态学 精气神文化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人类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基地。从欧洲中世纪现代大学产生之日起,大学就负有传承文化、研究文化、融合文化和创造文化的功能和使命。大学之大,不但在于大楼和大师,更在于一种无形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知识之基、发展之根、力量之源。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大学作为一个文化组织,既是社会选择、传承文化的专门场所,又是创新、辐射文化的重要基地。大学之大,关键在于其文化之大。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种亚文化,它具有文化的共性,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又体现出对社会文化的价值认同。
大学文化从文化形态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一是包括学校教学、科研所需的物质设施和物理环境在内的物质文化;二是学校各种规范性、系统性的规章制度在内的制度文化;三是学校成员共有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心理状态、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在内的精神文化,也就是我们所关注的大学精神。这三个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互为影响,共同作用于大学的方方面面。对外形成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力,对内则影响学校成员形成共同的信念、和谐的氛围,产生凝聚力。[1]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大学的文化意识和大学精神与世界先进的大学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首先,受大学扩招和外延式发展的影响,大学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较多,建新校区、盖大楼、购买仪器设备、添置图书资料等等,相对忽视了大学校园文化、大学观念以及大学精神的建设与培育。其次,在大学的管理环境上,注重制度管理,多了一些社会行政机构的共性,缺乏文化管理的理念,相对少一点文化自觉、文化蕴涵。第三,我们对大学精神文化的研究和建设不够。一方面对大学精神文化的凝练、研讨重视不足,导致不能科学凝练学校特有的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另一方面对学校现有的精神文化宣传不到位,导致社会认同感差,在师生和社会中没有引起广泛的共识。新时期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存发展、办出特色和获得声誉的根本,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特别是加强校本特色的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教育生态学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教育生态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劳伦斯·克雷明最早提出的,指教育应该按照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生态位与生态圈等原理与机制,应用到教育领域,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2]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大学文化也是一个生态系统,有其特定的文化载体(群落)和环境条件。根据教育生态学的核心理念,即教育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原理,大学文化建设应当实现和保持大学文化系统的生态平衡,其基本内容和要求应包括:
1、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失衡。从生态学角度来看,衡量大学文化生态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必须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结构的平衡;二是大学文化生态系统功能的平衡;三是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平衡。倘若系统的平衡受到破坏,就会导致大学文化生态系统失衡。
2、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在大学文化生态系统内部或在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层次结构或同一层次的不同院校间,都存在着竞争。竞争的结果会导致教育资源流向办学理念先进、知识创新能力强、办学质量和效益好的院系或学校,在体现教育投资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优胜劣汰、协同进化的现象。
3、生态位与生态圈。某一物种在生物群落中占据的位置,我们将其称为生態位。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赖于建立高等教育生态圈的人才流、能量流、物质流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精气神”文化建设
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这一概念,是学校在新世纪之初提出来的,其时是基于对校情的摸查与认识、基于对现实困难与挑战的分析、基于对未来发展的筹划与愿景而举起的一面精神旗帜。简言之,就是“师院人应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总结赣南师院的历史、又应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去开创赣南师院的未来”而作出的深度思考。从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到精气神文化,是学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发展与创新。如果说把精气神文化看成是我校的大学文化,那么,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就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大学精神,它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而精气神文化不仅应包括精神文化,还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因此,二者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和延续。精气神文化是经过几代师院人立足赣南老区,根植客家摇篮,传承弘扬苏区精神和客家精神,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特有的大学文化。师院“九五”以来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了她的生命力所在。同时,她在广大师生和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随着生态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研究和建设的重点,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主流。因此,为进一步加强精气神文化建设,提高其适应力和时代精神,我们应该用教育生态化的观念和思维来理解和指导精气神文化建设,从而赋予其更深的内涵,使大学校园受到良好的“文化生态气候的湿润”。
1、用教育生态理念分析精气神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提高文化的认同感和号召力。
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是精气神文化的核心。深刻理解和把握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的内涵是全体教职员工自觉践行和维护精气神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内涵已提炼为:多谋思变、同心创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于开拓、追求卓越。这24个字内涵丰富,同时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其中创业、奋斗、卓越是三个关键词。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精气神”的文化内涵高度体现了生态文化平衡的观点,遵循着“平衡—不平衡—平衡”的生态发展动态平衡的规律。首先,“多谋思变”体现了在面对学校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时,主动积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与措施的理念。其次,“创业、奋斗、不息、开拓”一方面体现了大学系统中各生态因子相互碰撞、相互竞争、相互发展的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同心”体现和谐,“艰苦”体现风格,“自强”体现目标,“开拓”体现发展。第三,“追求卓越”体现学校事业在竞争、碰撞以及优胜劣汰后达到新的发展阶段与起点。因此,精气神文化是一种不断提高自我、不断追求卓越、不断发展提升的大学文化。在精气神文化的感召下,全校师生人人能各展其能、人人能提升自我、人人能成长发展。这样,大家对精气神文化的认同感会不断增强,就会自觉带头和践行精气神文化,使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坚强的社会支持。
2、用教育生态原理指引精气神文化“源”和“流”建设,进一步促使文化系统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精气神文化建设有两个极点,也是两个关键点,即精气神文化的“源”和“流”。“源”是指精气神文化来自何方,源头在哪里。“流”是指精气神文化流向何处,成效在哪些方面体现。在教育生态学中,“源”和“流”称之为生态圈的起点和终点(新的起点)。首先,精气神文化源自生活、源自实践、源自全体师生,是几代师院人立足赣南老区,根植客家摇篮,传承弘扬苏区精神和客家精神,边奋斗边总结,边总结边实践,边实践边提高形成的具有师院特色的文化。因此,在精气神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把它与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结合起来,与师院人创业、奋斗、自我实现结合起来,与当地地域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内涵、新的思想、新的理念,让源头常有活水来,从而保持精气神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其次,精气神文化流向生活、流向社会、流向师生,在学校的老师、学生、管理者、校友身上打下精气神文化的烙印,这也是大学文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在老师中多倡导“精气神”,在学生中多学习“精气神”,在校友中多弘扬“精气神”,在社会上多宣传“精气神”,使精气神文化成为学校、当地和社会文化建设的引领者,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和“流”两者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促使精气神文化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精气神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保持其旺盛的活力,真正做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还要做许多具体的工作:精气神文化体系要进一步完善,精气神文化研究要进一步深入,精气神文化宣传要进一步拓宽,精气神文化经验要进一步总结;精气神文化进教材、进寝室、进头脑要扎实推进,精气神文化出校园、出成果、见成效要持之以恒。
3、用教育生态理论抓好精气神文化三个层面建设,进一步提高文化的执行力和实效性。
前面提到,大学文化从文化形态角度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精气神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关键,但也离不开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因为,物质文化是精气神文化的载体,制度文化是精气神文化的体现,精神文化是精气神文化的实质。因此,要统筹协调三种文化形态的建设,提高其执行力和实效性。其中,建设生态化校园、推行人性化管理、建设精神家园是抓好精气神文化三个层面建设的重点。
一要着力建设好生态化校园。生态校园能润物细无声地陶冶师生情操,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能很好地传播生态文化。生态校园的建设要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要体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首先,校园绿化要实行校园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加强校园各绿化区域之间的连通性,根据校园区域的功能特点尽量实行乔、灌、草立体配置,丰富物种多样性。尽量避免树种单一,层次简单,景观单调的状况,发挥校园森林群落的最大生态效益。其次,有条件的学校校园内实现污水处理循环使用,这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文化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另外,校园建筑物环保材料的使用以及建筑物的科学采光,垃圾分类和无公害处理,充分利用太阳能等都是生态校园建设中很重要的内容。[3]
二要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学校育人,以学生为主体;学校办学,以教师为主体。大力推进人性化管理,做好文化管理、知识管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精气神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大学凝聚力、向心力的体现。因此,在制度建设上,要以构建和谐校园、激励团队精神为目标,建立与大学相匹配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做到考虑学生多一点、照顾教师多一点、方便群众多一点;在管理过程中,要以教师、学生为中心,做到管理以他们为中心,服务以他们为重点,多一份关爱,多一点宽容;在具体操作中,对师生要办的事情,要做到现场能办的立即办,稍后能办的提前办,不能办的做好解释工作。
三要重点建设好文化家园。办大学实质上就是办文化氛围,或办文化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建设好文化家园。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曾提出一种“泡菜”理论:“泡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由糖、盐、生姜、大蒜等构成的泡菜水的味道。同理,大学的教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大学的全部工作就是调整好这个泡菜水,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构建良好的学术、学习、教学、科研生态,建设好文化家园,让师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创新,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文化家园的环境和氛围对师生的影響是潜移默化的,在一个群体中他们是互相影响,可以导致同化的力量。一个人长期置身于一个群体,耳濡目染、日久天长,就会熏陶成共同的风尚和气质。○
参考文献:
[1]周济.大学发展与科学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7,(5).
[2]吴鼎福,储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5.
[3]王强.关于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7,(2).
责任编辑 刘金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