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没想到,一篇以前从未重视的课文,竟让我读出了许多味道;
更没想到,一位以前从未在乎的实习老师,竟教会我不断成长。
2010年9月,学校安排让我带一位语文实习老师。因为觉得《第一次真好》一文内容浅显,文字简短,语言朴实,在教材中又是自读课文,没什么教的,所以在实习老师见习了一两周后,我决定大胆地把这篇文章交给她上。在上课前,我大致给她讲了本文的重点及要求,等她备好课后,我粗略地看了一下她的教案,心想:本文如此简单,怎么上都没问题!于是,实习老师走上了讲台——
第一步:老师由自己第一次走上讲台的切身体会引入课文。
第二步:介绍作者,强调其原名“毕璞”的“璞”的写法。
第三步: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老师评价:散文朗读要求聲情并茂
然后老师勾画生字词,强调了两个多音字“甸”和“累”的读音,让我没想到的是她竟给学生讲了“甸”有五个读音和意思,这让我想起孔乙己的“茴香豆的‘茴’有五种写法”。
第四步: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文章共讲了几次经历?感受是什么?安排怎样?
学生回答:共讲了八次。
老师问:主要讲了几次?
学生答:两次。
老师问:感受?
学生回答:低回品味、真奇妙。
老师说:应该是“真奇妙”。为什么是“真奇妙”而不是“低回品味”?老师没有引导学生做到:如何抓课文的关键句关键词来回答问题.
老师问:文章是如何安排的?学生无所适从。老师说是先叙后议。然后找出议论段3段、5段、6段。
老师问:本文详略安排是怎样的?学生回答详略得当,突出主题。
老师问:是不是第一次都该尝试?哪些第一次不能尝试?学生纷纷回答哪些不能尝试。
最后老师讲解最后一段。是照着教参的讲法讲解,而不是引导。
因为语速快,加上老师的快速讲解,大约30来分钟,老师就结束了一堂课。实习老师紧张的神情松弛下来,她不好意思地跟学生道歉,说因为是自己第一次上课,上得不好请原谅。坐在教室里听课的我,此时难受极了。她的话如同一条鞭子抽打着我的良心:实习老师刚刚走上讲台,她是多么重视这“第一次”初为教师的经历!她备课备得多么认真!但由于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及学生的不熟悉,在课堂上她又显得多么的迷茫和无助。因为所提问题(如“文章是如何安排的?”)不够明确,学生难以回答,面对学生的迷惑,她也不知如何引导。自己作为一个指导老师,怎么能忽视对她的悉心指导?想想她努力咀嚼课文的过程,看看学生课堂上渴求知识而又迷茫的目光,我怎么能认为这篇课文“浅显易懂”,不值得教?我不是在误导一位和我当年一样渴望指点的年轻教师吗?我不是在荒废教室里坐着的几十个孩子的大好光阴吗?
带着惭愧的心情,我首先肯定她的优点:1、备课认真,基本功不错。2、导入这一环节很不错,引入课文由自己第一次登上讲台的切身感受入手,既自然又真切动人。3、介绍作者时,强调其原名“毕璞”的“璞”的写法,这“璞”字学生很容易多写一横,老师能在此强调,说明了解学生,能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这是很不错的。
4、能抓住文章重点,主次分明。
接着我认真阅读课文和单元提示,结合班上学生特点及实习老师课堂的问题,和实习老师一起重新确定教学目标,梳理教学思路,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把重点问题理解透彻。比如本文重点---“详略得当”问题,学生肯定明白哪些详哪些略。为何要详写为何要略写?学生的回答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到此为止,我们一般会认为学生已经理解了,我们的目标达成了。但是如果这样,学生其实是不用动多少脑筋就能程式化的回答出的,这样上课学生是没收获的。如果我们再问:为何作者要详写第一次看见果实累累的柚子树和第一次看见孵小鸟呢?详写的内容怎么写,略写部分怎么写呢?学生可能就要动动脑子来思考了。对于前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出这样几点:1、“果实累累的柚子树”是静态的事物,“孵小鸟”是动态的事物,亦静亦动,文章方显美感。2、由眼前景象(1、2段)生发感慨(3段),自然又回忆起几年前的事情(4段),再生感慨,符合人的思维规律,显得很自然。对于如何详写略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详写描写,如“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等等句子和其中的词语(特别是斜体字部分词语);略写,就用一组排比句一个省略号概括叙述:“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语言是何等简洁,读来是多有气势。
我想只有这样,才是引导学生把“详略得当”的问题真正弄明白了。在给实习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我也进一步理解着课文。
最后,我们根据教学目标,把教学思路确定为:引入课文后,抓住题目中的两个词“第一次”和“真好”解决本文教学重点。通过扣“第一次”,设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详略安排的技巧:文章写了哪些第一次?这么多“第一次”,作者是怎么安排的?作者为何要详写第一次看见果实累累的柚子树和第一次看见孵小鸟?详写的内容怎么写,略写部分怎么写?通过扣“真好”,问:第一次真好,究竟好在哪里呢?探讨“第一次”的价值所在。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扣住文章句子“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去思考我们在生活中该怎么办。
修改教案后,实习老师信心满满地走上另一个班的讲台。我也再一次坐在教室听实习老师上课。尽管她仍有些在“背教案”,尽管语速还有点快,不过,我感觉讲台上的实习老师似乎老练了许多沉着了许多。我也觉得自己充实了许多,成长了许多。
也许实习老师早已忘了这堂课,但它却早已扎根我脑海。首先,它警示着我:要不停钻研。实习老师关于“甸”有五种读音的说法,这是我不知道的,尽管过后我查了《新华字典》,字典上仍只有一种读音,而且课后跟实习老师说这些字音不用给学生讲,但心里不得不佩服她的那股钻劲。教了多年的语文后,我们发现很多字是多音字,也发现平常我们生活中读错了许多字,如果作为语文老师多一点这样的钻劲,多查查字典,会减少读错的情况,别人读错不要紧,语文老师读错就有点不好意思了。
第二,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篇文章,要常读常新,常教常新。以前一直认为教材所选文章有些文章简单,而且又不会考到,可以大胆砍去。但此文告诉我:浅文也需深读,不能因为教过就觉得理解了。这一点对于属于中青年老师的我来说更为重要,因为按照以前的理解去解读课文,可能永远不会读懂读透课文;按照以前的方法教学,就会思想陈旧僵化。看看《第一次真好》一文,我以前不是这样按照教参上的重点进行教学的吗?但是这一次,坐在下面,作为旁观者听了课,才明白一篇文章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本单元的单元提示提到“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本文的表达技巧除了详略得当外,实习老师讲到的“叙议结合”不也是一种吗?以前没注意到这一点,那是因为没有多读课文,没有自己去钻研课文,只是照搬参考书的解读罢了。尽管平时经常提醒自己不要照搬参考书,但从此次听课看来,自己做得还不够。心灵的警钟再次响起——一定要多独立阅读课文,认真挖掘教材,读出自己的体会,才能引领学生读书。
感谢你,我的实习老师!也许你在我这里没学到什么,但在听你上课指导你上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把它归于两句话,1、中年老师当警觉,掉以轻心要不得;2、浅显课文当深读,深钻教材永不休。
更没想到,一位以前从未在乎的实习老师,竟教会我不断成长。
2010年9月,学校安排让我带一位语文实习老师。因为觉得《第一次真好》一文内容浅显,文字简短,语言朴实,在教材中又是自读课文,没什么教的,所以在实习老师见习了一两周后,我决定大胆地把这篇文章交给她上。在上课前,我大致给她讲了本文的重点及要求,等她备好课后,我粗略地看了一下她的教案,心想:本文如此简单,怎么上都没问题!于是,实习老师走上了讲台——
第一步:老师由自己第一次走上讲台的切身体会引入课文。
第二步:介绍作者,强调其原名“毕璞”的“璞”的写法。
第三步: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老师评价:散文朗读要求聲情并茂
然后老师勾画生字词,强调了两个多音字“甸”和“累”的读音,让我没想到的是她竟给学生讲了“甸”有五个读音和意思,这让我想起孔乙己的“茴香豆的‘茴’有五种写法”。
第四步: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文章共讲了几次经历?感受是什么?安排怎样?
学生回答:共讲了八次。
老师问:主要讲了几次?
学生答:两次。
老师问:感受?
学生回答:低回品味、真奇妙。
老师说:应该是“真奇妙”。为什么是“真奇妙”而不是“低回品味”?老师没有引导学生做到:如何抓课文的关键句关键词来回答问题.
老师问:文章是如何安排的?学生无所适从。老师说是先叙后议。然后找出议论段3段、5段、6段。
老师问:本文详略安排是怎样的?学生回答详略得当,突出主题。
老师问:是不是第一次都该尝试?哪些第一次不能尝试?学生纷纷回答哪些不能尝试。
最后老师讲解最后一段。是照着教参的讲法讲解,而不是引导。
因为语速快,加上老师的快速讲解,大约30来分钟,老师就结束了一堂课。实习老师紧张的神情松弛下来,她不好意思地跟学生道歉,说因为是自己第一次上课,上得不好请原谅。坐在教室里听课的我,此时难受极了。她的话如同一条鞭子抽打着我的良心:实习老师刚刚走上讲台,她是多么重视这“第一次”初为教师的经历!她备课备得多么认真!但由于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及学生的不熟悉,在课堂上她又显得多么的迷茫和无助。因为所提问题(如“文章是如何安排的?”)不够明确,学生难以回答,面对学生的迷惑,她也不知如何引导。自己作为一个指导老师,怎么能忽视对她的悉心指导?想想她努力咀嚼课文的过程,看看学生课堂上渴求知识而又迷茫的目光,我怎么能认为这篇课文“浅显易懂”,不值得教?我不是在误导一位和我当年一样渴望指点的年轻教师吗?我不是在荒废教室里坐着的几十个孩子的大好光阴吗?
带着惭愧的心情,我首先肯定她的优点:1、备课认真,基本功不错。2、导入这一环节很不错,引入课文由自己第一次登上讲台的切身感受入手,既自然又真切动人。3、介绍作者时,强调其原名“毕璞”的“璞”的写法,这“璞”字学生很容易多写一横,老师能在此强调,说明了解学生,能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这是很不错的。
4、能抓住文章重点,主次分明。
接着我认真阅读课文和单元提示,结合班上学生特点及实习老师课堂的问题,和实习老师一起重新确定教学目标,梳理教学思路,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把重点问题理解透彻。比如本文重点---“详略得当”问题,学生肯定明白哪些详哪些略。为何要详写为何要略写?学生的回答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到此为止,我们一般会认为学生已经理解了,我们的目标达成了。但是如果这样,学生其实是不用动多少脑筋就能程式化的回答出的,这样上课学生是没收获的。如果我们再问:为何作者要详写第一次看见果实累累的柚子树和第一次看见孵小鸟呢?详写的内容怎么写,略写部分怎么写呢?学生可能就要动动脑子来思考了。对于前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出这样几点:1、“果实累累的柚子树”是静态的事物,“孵小鸟”是动态的事物,亦静亦动,文章方显美感。2、由眼前景象(1、2段)生发感慨(3段),自然又回忆起几年前的事情(4段),再生感慨,符合人的思维规律,显得很自然。对于如何详写略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详写描写,如“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等等句子和其中的词语(特别是斜体字部分词语);略写,就用一组排比句一个省略号概括叙述:“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语言是何等简洁,读来是多有气势。
我想只有这样,才是引导学生把“详略得当”的问题真正弄明白了。在给实习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我也进一步理解着课文。
最后,我们根据教学目标,把教学思路确定为:引入课文后,抓住题目中的两个词“第一次”和“真好”解决本文教学重点。通过扣“第一次”,设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详略安排的技巧:文章写了哪些第一次?这么多“第一次”,作者是怎么安排的?作者为何要详写第一次看见果实累累的柚子树和第一次看见孵小鸟?详写的内容怎么写,略写部分怎么写?通过扣“真好”,问:第一次真好,究竟好在哪里呢?探讨“第一次”的价值所在。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扣住文章句子“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去思考我们在生活中该怎么办。
修改教案后,实习老师信心满满地走上另一个班的讲台。我也再一次坐在教室听实习老师上课。尽管她仍有些在“背教案”,尽管语速还有点快,不过,我感觉讲台上的实习老师似乎老练了许多沉着了许多。我也觉得自己充实了许多,成长了许多。
也许实习老师早已忘了这堂课,但它却早已扎根我脑海。首先,它警示着我:要不停钻研。实习老师关于“甸”有五种读音的说法,这是我不知道的,尽管过后我查了《新华字典》,字典上仍只有一种读音,而且课后跟实习老师说这些字音不用给学生讲,但心里不得不佩服她的那股钻劲。教了多年的语文后,我们发现很多字是多音字,也发现平常我们生活中读错了许多字,如果作为语文老师多一点这样的钻劲,多查查字典,会减少读错的情况,别人读错不要紧,语文老师读错就有点不好意思了。
第二,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篇文章,要常读常新,常教常新。以前一直认为教材所选文章有些文章简单,而且又不会考到,可以大胆砍去。但此文告诉我:浅文也需深读,不能因为教过就觉得理解了。这一点对于属于中青年老师的我来说更为重要,因为按照以前的理解去解读课文,可能永远不会读懂读透课文;按照以前的方法教学,就会思想陈旧僵化。看看《第一次真好》一文,我以前不是这样按照教参上的重点进行教学的吗?但是这一次,坐在下面,作为旁观者听了课,才明白一篇文章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本单元的单元提示提到“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本文的表达技巧除了详略得当外,实习老师讲到的“叙议结合”不也是一种吗?以前没注意到这一点,那是因为没有多读课文,没有自己去钻研课文,只是照搬参考书的解读罢了。尽管平时经常提醒自己不要照搬参考书,但从此次听课看来,自己做得还不够。心灵的警钟再次响起——一定要多独立阅读课文,认真挖掘教材,读出自己的体会,才能引领学生读书。
感谢你,我的实习老师!也许你在我这里没学到什么,但在听你上课指导你上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把它归于两句话,1、中年老师当警觉,掉以轻心要不得;2、浅显课文当深读,深钻教材永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