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的动词性和助词性用法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zz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我发现“给”在现代汉语中用途广泛,它一个兼类词,分别具有动词、介词和助词的用法。有“给予”的基本义,还可以表处置、被动的虚词义。“给”在由动词虚化为介词、助词的过程中,不仅词性发生改变,语义也由实变虚,语音也由强变弱,作为虚词的“给”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在本篇文章中,我想发表有关“给”动词性和助词性的用法的看法。
  【关键词】:“给”;动词性;助词性;用法
  一,“给”的动词词性研究
  (一)“给”的动词词性的发源
  “给”在产生之初,就作为动词来使用,动词用法为其基本用法。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考究大致推测得出:自秦以来,作为授予动词的“给”一直就存在,只是在清以前在使用上有一些限制,并且使用频率比较低。《说文》:“给,相足也。从系,合声”。可以理解为:“给”的本义是“接续”。引申义为“给予”。“给”为授予类动词。可见,“给”在造词之初就是作为动词来使用的,它的动词用法由来已久。
  下面是关于“给”的动词用法的实例,以作证明
  (1)《吕氏春秋权勋》:“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
  (2)《墨子·号令》:“伤甚者令归治病,家善养。予医给药,赐酒日二升,肉二斤。”(“予”“给”并举,是互文用法,可知两者是同义词。)
  (3)《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许,令尚书给笔札。”
  (4)《汉书·盖宽饶传》:“体钱月数千,半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
  以上例子为古代汉语中“给”的动词用法,而在现代汉语中表示授予义的动词用法仍占主要地位。
  (二)动词“给”的发展
  动词“给”的常见用法是后面接双宾语,构成双宾语结构,一般情况下物为直接宾语,人为间接宾语。双宾结构对动词有严格的选择性,有给予义、取得义或者认可义。“给”有给予义。给与行为通常涉及三个因素:给与者、接受者和所传递的物体。有时为了表达的简洁明白,施事省略。在《现代汉语八百词》里,“给”的用法如下:
  作动词时表示:
  (1)使对方得到,可带双宾语。可带助词“了、过”。也可只带其中之一。“了”表示动作的实现,“过”代表曾经发生过某事
  那件衣服我给你了给我一个拥抱
  a)双宾结构中直接宾语也是后面动词的受事,
  给我一杯茶喝
  b)双宾语后面接动词,直接宾语相当于兼语的功能。
  给我十块钱买饭
  (2)表示使对方遭受。一般情况下带双宾语,有时可只带第二个宾语,但不能只带第一个宾语。可带“了、过”等助词。
  a)“给”相当于某些具体动作动词
  给了他两脚(=踢他两脚)
  b)远宾语可以是形容词、名词,但是需要量词做其定语表修饰。
  给你一点儿颜色(厉害)
  (3)第三种表示容许;致使。用法与“让、叫”相近。
  给她多休息些日子
  表给予事物的动词“给”,大多数情况下后面接的是具体事物,如在上文中,给我一杯茶。而表示遭受义的“给”,受事大多不是具体的事物,是无形的抽象的事物,如:没等开口说话,先给了一个下马威,把他吓到了。/要是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肯善罢甘休吗?这里的直接宾语不是具体的事物,而且大多会产生消极的、不利的后果。表示奴役的动词“给”,这里的“给”有“使、让”的意思。事实证明,“给”的用法是普遍存在的,是基本用法。通过语法化的过程,动词逐渐虚化为介词和助词。介词的用法稍复杂,所以本文只想探讨“给”的助词性用法。
  “给”经过进一步的虚化,发展成为助词,后面一般情况下接V,形成“给V”的结构形式。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为助词,通过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给”进行研究调查,也认为处置句、被动句中“给”的性质是相同的,有共同的词性特征,是介词“给”省略名词性宾语的结果。因而在“给V”中已经虚化为助词,主要起标记作用。本文赞同以上观点,认为“给V”式中“给”为助词。“给”可以省略受事或者施事的这一特点使“给”的发展趋势从介词向助词转变。
  二,助词“给”
  (一)助词“给”的用法
  从课本的学习中,得知助词又叫语助词,助词是附着在词和词组的上边表示一定得附加意义。助词一般不能单独使用,附加在其他词后面读轻声。助词“给”是由介词“给”而演变发展来的,在句式中介词“给”后省略宾语,转化为助词。助词“给”一般出现在把字句和被字句中,或者出现在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嵌套结构中。一般情况下,助词“给”省略以后,不影响句子的完整性。在语义表达的过程中,“给”在句子中起着制约其平衡的作用。助词“给”在句子中可以省略,但不影响其语意的完整性
  “给”的出现与否,只是句子形式的一种外在表现,不影响句意的表达。在把字句和被字句中,助词“给”起影响句子的平衡的作用,“把”和“被”强调的施事和受事是句子的语义焦点。
  助词“给”的用法主要有三种:
  一类是用在被动句中,可以有被动标志也可没有被动标志,或者是句子中有“叫、让、教”等使令句子中,施事一般要出现。然而在有些句子中,“给”习惯性的出现,施事在一些句子中不必出现,出现后反而啰嗦。在下面句子中应该出现:如:大灰狼叫人给打跑了。|没等解释,他就被老师给说了一顿|手机被我不小心给摔坏了|他的脸被儿子给丢尽了|她被妈妈给惯坏了|有些孩子被他给吓住了,不敢再说话|她听了王琦瑶的一席话,心想方才被他给看做小孩也不吃亏而在下面句子中,不必出现。如:我被饿得没有力气了——我被饿得给没有力气了。加上“给”以后句子啰嗦,不合语用习惯。不加“给”的句子叫做基本句式,相对应的后面加“给”的句子被称为扩展式。这些句子的谓语后面都有补语。结构可以是自主动词,也可以是非自主动词。“我”与“没有力气了”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起补充作用,是主语和动作的关系,“我被饿”是原因,“没有力气”是结果。变换后的句子复杂、不简洁,不符合平时的表达习惯。而且饿得没有力气补语较长,包含的信息量大,强调饿的结果,没有再使用助词“给”加以强调的必要。
  有时在句子中,“给”表示被的意思,表被动。施事一般不出现,也可以在前一个分句出现。如:小孩给旺旺叫着的小狗吓着了|我连续几天半夜给冻醒了|我给大雨淋湿感冒了|房间都给妈妈收拾好了|天黑出门,她脚给崴了一下二类是出现在主动句中,“把……给”,施事可以不出现,受事一定出现。如:您瞧,把个小院子儿给摆满了!(《骆驼祥子》)/就收拾了一下房间,可把我给累坏了/妈妈生病了可把她给急坏了/半年没有工作了,我把自己的积蓄给花光了/不小心把钱包给弄丢了/两下三下,把那批流氓全给收拾了。在“妈妈生病了可把她给急坏了”中,急坏了前面添加了一个助词“给”,从而使语义信息上增加了一层信息,有遭受、获得、致使的意思。“她”的语义减轻了,传息人就此突出了重点,强调动作,弱化主语。又如:讲学习以养才气,讲政治以养大气,讲正气以养浩气……要把这几个方面给它结合起来。在例子中“它”与“这几个方面”所指相同,“它”复指前面的受事,在语义上它们同是受事。并且注意到了这个“它”为弱读音节,接近于轻声。我认为,复指功能是:使“它”具有加强句子语态语势的作用,但是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它”实际上为一种冗余信息,所以语音形式上就表现为弱读。冗余信息和弱读又导致“它”可有可无,在书面上往往省略。“它”被省略的时候,其加强语态语势的作用就由前面的“给”来承担了,因此“给”就退化为助词了。
  第三类还可以出现在“把”和“被”字互嵌的结构中。如:蝴蝶被他把翅膀给弄坏了|到底被那钉把头给弄破了|他被小偷把钱包给偷走了。现代汉语中这种嵌套现象已经基本消失了。实际应用中往往把嵌套形式一分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社会是变化发展的,语言也必将随之变化,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变化最为显著。“给”就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虚化为介词、助词。以上是我课下对“给”的一些浅显的认识。
其他文献
【摘要】:以贵阳现存古建筑装饰图案作为研究对象,从美学特征和艺术性两方面来分析和归纳。  【关键词】:贵阳;建筑;装饰图案  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属于建筑艺术美,但是它融其他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乃之社会美于一体,从而成为内涵丰富的审美对象。  一、贵阳地区古建筑装饰图案的美学特征  一个空间环境的装饰,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不应只是满足了某种功能的需要,而应把其看成是一件精美的文化艺术作品和耐人寻味的工艺
期刊
【摘要】:法国民族的浪漫情调和精致生活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其他民族所羡慕和向往的,而法国起源于艺术领域的浪漫主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法国音乐。法国音乐通过独特的节奏和旋律将法国民族的浪漫主义情调表达得淋漓尽致。法国音乐将优美、抒情的旋律与实践的诗歌、散文的结合从而形成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关键词】:法国音乐;音乐风格;浪漫情调  一、音乐风格的划分  音乐风格是音乐曲风与音乐类型的总称,每个时代、每个国
期刊
【摘要】:软件设计可分为两个组成部分编码设计与UI设计。大家都很熟悉的是编码设计,对于UI设计大家还是比较陌生的,哪怕一些专门从事网站与多媒体设计的人也不能理解UI的真正意思。UI的原意是用户界面,是英文User和Interface的缩写。面上是有用户与界面2个组成,事实上更多的是用户和界面之间的交互关系。单纯的美术绘画并不是界面设计,他是建立在科学性之上的艺术设计并需要定位使用者、采用条件、采取
期刊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根本。其中住又是满足人们根本生活的前提。因此“房”这个空间往往是人们奋斗的目标之一。而在拥有一套住房之后,装饰住房使人们在满足物质基础之后对精神舒适的追求。当今青年,往往追求独立追求自由,往往独自奋斗为自己拼下一处住房,这个房可能用来居住、可能用来办公,可能面积很小但是也希望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活出与众不同,因此LOFT空间的流行渐渐成为一种趋势。  LOFT在牛津词典上的解释
期刊
【摘要】:法国浪漫主义时期在音乐的发展上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形式,沙龙音乐就是那个时期的一个代表性的音乐形式。是以一种沙龙的形式,将一些音乐家齐聚起来进行创作与欣赏,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的音乐大家都沉浸在音乐沙龙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中,沙龙也成为了很多的音乐作曲家与演出者生活的大部分内容。但是就是这样的一种贵族音乐大家聚集的沙龙,却被人评价为是庸俗、低端的活动,而相反的平民参与的活动比如歌剧、舞台剧等等
期刊
说是散文诗,实际就是押韵的顺口溜。我觉得写文章固然可以表达一个人的意境,抒发内心情感、阐明自己观点。但散文诗更能引人入胜让人回味和咀嚼,且朗朗上口。随着诗情“话”意的展开,抑扬顿挫、跌宕起伏,集提问、回答于一体,融排比、插叙、倒叙、回忆于一身,比喻、拟人、议论、抒情什么体裁皆、手法皆可包含在散文诗中。它既不像古体诗要求那么古板苛刻,又不像正规诗词韵角韵律那么规矩严格。能把内心世界道出来,把想表达的
期刊
【摘要】:中国的传统家具发展历史悠久,尤其是明式家具,在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中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然而到了近现代,中式家具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开始没落。从这个背景出发,本文通过对传统家具材质、结构形式进行阐述,从而从中汲取传统工艺卯榫结构的优点,并且结合现代先进的技术、材料,运用到现代家具产品设计中。希望能为传统的家具设计向现代化过度提供新的设计方式。  关键词:卯榫结构;现代
期刊
【摘要】:室内陈设艺术设计根据使用者的需求,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艺术手法设计出符合使用者品味的室内环境。它有着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物质要求是设计出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并且经济实用。本文对室内陈设艺术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室内陈设艺术的相关思索,对于提升陈设艺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室内陈设;艺术设计  引言:陈设艺术设计在理论上主是指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根据
期刊
【摘要】:林徽因的诗歌中,展现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意象,诗人将个人的情绪寄托在她感知的意象中,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歌咏、爱情的吟唱与生命的体悟,使得“情”有了依托,“境”也有了灵魂。林徽因的诗歌创作善于从中国古代建筑、绘画艺术中吸取灵感,在表现手法上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呈现出圆融而又朴素的意境,在美学上抵达艺术之“真”。不过单就意境而言,林徽因的诗歌仍属于“无我之境”的层次。  【关键词】:林徽因;诗歌;
期刊
【摘要】:“女汉子”这一新的女性形象符号的产生,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本文从符号互动论视角出发,探讨了“女汉子”何以产生及其多样性内涵与社会影响。  【关键词】:女汉子;青年女性;符号互动论;形象建构  一、背景及问题  在信息社会,网络语言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缩影和注解。随着当代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女性身上的符号和标签越来越多,且更换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女汉子”的称呼由来已久,而真正让“女汉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