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出版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一批能够传之久远的新闻出版产品,不仅能够对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对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国新闻出版产业仍存在产业发展水平不均衡,产业管理有不足的问题。哪些因素会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造成影响,新闻出版业在这种大环境下又该何去何从,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新闻出版业;产业管理;市场转型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指出“2014年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实现中高速增长,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9967.1亿元,较2013年增加1720.7亿元,增长9.4%。”这些数据显示出,尽管有国际经济发展趋缓、企业运营成本上升导致运行压力增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我国新闻出版产业仍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力。但是,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水平仍不均衡,产业管理仍有不足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待推动
我国日报出版规模与出版总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在新闻出版业全面繁荣的基调下,同时也要承认我国的行业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却不是很理想,很少有中国作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畅销常销。
二、报刊退出机制待完善
目前我国内地有1910多种报纸,近万种期刊。如此庞大的数据,并没有让出版业在国际竞争舞台占取太多的优势,国内的人均拥有率还很低,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了不少鱼目混珠的出版商存在,大大降低了出版业总体出版质量,降低了人们对于报刊杂志的信任度,另一方面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无线宽带、移动通讯为代表的传播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迅速崛起导致了人们更加偏向于选择网络文化,网络阅读、网上书店等等出现也对我们传统的报刊业发展提出了挑战。因此,必须不断完善报刊淘汰制度,减缓报刊小散滥的格局,提高报刊的出版质量。
三、市场监督职能待加强
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报刊退出机制的推进以及网络出版物的产生,给新闻出版业带来的新的契机,但同时也对新闻出版业的市场监管力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新闻出版业产业规模庞大,产业区域分布分散,市场构成要素复杂,发展层次参差不齐。传统的市场监管格局已经不能够满足多元化、复杂化的现代新闻出版行业,面对如此庞大的出版市场,如此多变的产业现状,新型市场监管方式如何能够保障新闻出版业的稳定发展,是个现实、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从业人员素质待提高
人员素质是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但目前,我国出版行业人才队伍群体结构仍然不合理,从国内组织的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不高可以看出,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仍然有待提升。因此出版行业一方面在注重“引进来”人才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引进人才业务能力的定期培训,组织从业人员经常“走出去”,学习国内乃至国际上优秀出版行业的发展经验,逐步提高我国新闻出版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优势。
新闻出版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一批能够传之久远的新闻出版产品,不仅能够对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对于中国出版物及其所承载的具有中华魅力的历史文化逐步走国际化,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五、深化新闻出版市场转制为建立现代出版物市场体系提供机制保障
1.一是转变新闻出版市场运行机制。发展新闻出版流通产业,建立以大中小城市为平台的流通网络,打造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培养新闻出版市场服务意识,营造出统一、开放、良性发展的市场运行格局,不断提升新闻出版实体竞争力。二是调整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格局。调整产业发展政策,协调好不同出版机构、出版规模、出版方式的新闻出版之间产业发展局面。改善产业结构竞争格局,培养具有品牌优势、国际竞争力的出版行业,通过优势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改变产业内部竞争格局,进而推动产业机构的优化调整。
2.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提升新闻出版业国际竞争力提供重要机遇。一是生产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精品力作。推进精品报刊的创新发展,引导代表国家,代表民族的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出版,同时也要建立保障制度和激励制度,推动更多精品力作的产生。二是拓宽更具竞争力度的人才规划体系。以培养外向型、高层次的新闻出版人才为重点,重点抓好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通过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训机制、流动机制,探索更具竞争力度的人才建设体系。三是推动更具市场化的出版技术平台开发。人们的阅读习惯正从“纸质阅读”向“电子阅读”方向转变。人们阅读方式越来越偏向于“数字化”阅读。
3.夯实新闻出版市场产业发展基础为新闻出版业发展提供基础平台一是优化新闻出版市场环境。加大版权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版权保护环境。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营造稳定的新闻出版市场秩序。规范引导市场主体,营造诚实守信的产业发展环境,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消费场所。二是转变新闻出版市场监管模式。针对目前出版市场重复重版、相互抄袭等大量浪费出版资源情况难以认定的情况,出版总署应建立出版物市场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引入新技术,研发相应的技术软件开发,提高监管工作效率。
【关键词】新闻出版业;产业管理;市场转型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指出“2014年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实现中高速增长,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9967.1亿元,较2013年增加1720.7亿元,增长9.4%。”这些数据显示出,尽管有国际经济发展趋缓、企业运营成本上升导致运行压力增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我国新闻出版产业仍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力。但是,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水平仍不均衡,产业管理仍有不足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待推动
我国日报出版规模与出版总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在新闻出版业全面繁荣的基调下,同时也要承认我国的行业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却不是很理想,很少有中国作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畅销常销。
二、报刊退出机制待完善
目前我国内地有1910多种报纸,近万种期刊。如此庞大的数据,并没有让出版业在国际竞争舞台占取太多的优势,国内的人均拥有率还很低,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了不少鱼目混珠的出版商存在,大大降低了出版业总体出版质量,降低了人们对于报刊杂志的信任度,另一方面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无线宽带、移动通讯为代表的传播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迅速崛起导致了人们更加偏向于选择网络文化,网络阅读、网上书店等等出现也对我们传统的报刊业发展提出了挑战。因此,必须不断完善报刊淘汰制度,减缓报刊小散滥的格局,提高报刊的出版质量。
三、市场监督职能待加强
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报刊退出机制的推进以及网络出版物的产生,给新闻出版业带来的新的契机,但同时也对新闻出版业的市场监管力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新闻出版业产业规模庞大,产业区域分布分散,市场构成要素复杂,发展层次参差不齐。传统的市场监管格局已经不能够满足多元化、复杂化的现代新闻出版行业,面对如此庞大的出版市场,如此多变的产业现状,新型市场监管方式如何能够保障新闻出版业的稳定发展,是个现实、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从业人员素质待提高
人员素质是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但目前,我国出版行业人才队伍群体结构仍然不合理,从国内组织的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不高可以看出,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仍然有待提升。因此出版行业一方面在注重“引进来”人才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引进人才业务能力的定期培训,组织从业人员经常“走出去”,学习国内乃至国际上优秀出版行业的发展经验,逐步提高我国新闻出版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优势。
新闻出版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一批能够传之久远的新闻出版产品,不仅能够对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对于中国出版物及其所承载的具有中华魅力的历史文化逐步走国际化,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五、深化新闻出版市场转制为建立现代出版物市场体系提供机制保障
1.一是转变新闻出版市场运行机制。发展新闻出版流通产业,建立以大中小城市为平台的流通网络,打造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培养新闻出版市场服务意识,营造出统一、开放、良性发展的市场运行格局,不断提升新闻出版实体竞争力。二是调整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格局。调整产业发展政策,协调好不同出版机构、出版规模、出版方式的新闻出版之间产业发展局面。改善产业结构竞争格局,培养具有品牌优势、国际竞争力的出版行业,通过优势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改变产业内部竞争格局,进而推动产业机构的优化调整。
2.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提升新闻出版业国际竞争力提供重要机遇。一是生产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精品力作。推进精品报刊的创新发展,引导代表国家,代表民族的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出版,同时也要建立保障制度和激励制度,推动更多精品力作的产生。二是拓宽更具竞争力度的人才规划体系。以培养外向型、高层次的新闻出版人才为重点,重点抓好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通过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训机制、流动机制,探索更具竞争力度的人才建设体系。三是推动更具市场化的出版技术平台开发。人们的阅读习惯正从“纸质阅读”向“电子阅读”方向转变。人们阅读方式越来越偏向于“数字化”阅读。
3.夯实新闻出版市场产业发展基础为新闻出版业发展提供基础平台一是优化新闻出版市场环境。加大版权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版权保护环境。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营造稳定的新闻出版市场秩序。规范引导市场主体,营造诚实守信的产业发展环境,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消费场所。二是转变新闻出版市场监管模式。针对目前出版市场重复重版、相互抄袭等大量浪费出版资源情况难以认定的情况,出版总署应建立出版物市场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引入新技术,研发相应的技术软件开发,提高监管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