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如密先生在《课堂教学艺术通论》一书中曾指出:“教学艺术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1]不久前,笔者有幸聆听了一节六年级的哲学课——《与“自由”的对话》,从而产生了对课堂教学美的一些感性认识和思考。整堂课上,教师用自己的教学行为践行新教育理念,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行动哲学”。[2]虽然整个课堂持续时间稍长,但听课者与师生们都沉浸在一种美的享受中,大家在课堂上共同感受着自由之美,哲学之美,孩子的灵性之美,教师的创造之美,情感体验之美……以至于忘却了时间与空间的存在。诚如有学者言,教学美的创造品具有可观赏性,一般都能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审美感受,让人沉浸其中而达到忘我的境界。[3]
一、教学之美,美在对课程内容的通俗阐释
教学美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愉悦性、教育性、自由性等基本特点。[4]自由性是美的本质特点。“在审美的王国中,人类摆脱关系网的一切束缚,把人从一切物质和精神的压力中解放出来”,“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是审美王国中的基本法律。”[5]而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正是自由,关于自由,关于自由之美的哲学。
整堂课,老师围绕“自由”以及“自由是一种美丽”,从“自由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受约束”到“自由也有度,自由还是要受点限制的,还要受纪律、法规等的制约”再上升到“免于某些事情(约束、障碍或者干预)的自由”,逐层递进与学生展开深度对话。这本身就内含“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思想。这样的教学设计,将内容与方法统一起来,实现了教学的审美追求。
为了让孩子们对抽象的“哲学”概念有感性的认识,老师首先呈现一幅精美的猫头鹰画面,配上哲学家黑格尔的话“密涅瓦的猫头鹰要等到黄昏到来才会起飞”,由此引入哲学的学习,并以此说明哲学需要智慧,需要闲暇时间和思考。紧接着,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哲学是什么?”学生回答,哲学是文学;哲学是人生道理;哲学是人生真理;哲学是人生生存的学问。
为了让孩子们对“自由”有初步感性认识,在课堂上,老师列举了很多哲学家关于“自由”的名言和寓言故事,如黑格尔、毕达哥拉斯、歌德、孟德斯鸠、罗斯福、克雷洛夫、伯林等,还有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写的关于“自由”的诗。也许六年级的孩子对这些哲学家还很陌生,但对孩子的这种启蒙,无疑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教学之美,美在师生间平等和自由的对话
美国课程论专家施瓦布认为,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milieu)四个要素构成的。课程是这四个要素“独特而永远变化的整体结构(a unique and ever-changing configuration)”。在这个结构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最生动、深刻、微妙而复杂的,这种交互作用是课程意义的源泉。[6]美的课堂构建需要教师的真诚和理解,需要教师的“倾听”和“言说”,这样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心灵的共鸣、情感的相融、思想的默契、生命的完善。
在引入话题之前,老师请学生用“美丽的——”说一句话,美丽的人啦、物啊、自然啊,要求说具体一点。学生说到美丽的衣服,美丽的世界,美丽的雪山,美丽的心灵,美丽的生活……老师顺势引导学生用“有一种美丽是什么”造一个小句子。学生纷纷说道,有一种美丽叫母爱,有一种美丽叫亲情,有一种美丽叫友情,有一种美丽是童年,有一种美丽叫自由,有一种美丽叫希望……
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及时给予鼓励:“说得太好了!很哲学!”继而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我们还可以造很多句子,如,有一种美丽叫理想,有一种美丽叫梦想,有一种美丽叫憧憬,有一种美丽叫彼岸,大诗人泰戈尔就曾写过一首散文诗《彼岸》。”如此,在师生之间持续的、具有反思性的对话中,教师了解了学生对于关键概念的理解,并以此作为推进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持续的、反思性的对话过程。
三、教学之美,美在孩子们灵性的自然流露
英国杰出的教育家沛西·能认为,“个性是生活的理想”,“以培养个性为目的的教育,是唯一‘适应自然’的教育”。[7]为了使个性得以自由发展,“一个学校的学习和训练,虽然必须代表当局认为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的和道德的传统,但是它们还应该留有余地。”[8]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留有余地”是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的。
为了让孩子们能在课堂上更自由地思考,焕发思维的活力,老师提议让大家畅想心目中的自由景象。此刻,孩子们思维火花闪现:“我觉得自由就是不受父母的管束,可以在各地旅游啊,就是散心的那种。”“我所想的自由是,像雄鹰在天空翱翔,像骏马一样在草原上奔跑。”“自由就像空气一样在天地间不受管束。”“我想的自由是像蒲公英一样随着风飘来飘去。”在孩子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思绪泉涌之时,老师又把他们引入了关于自由理解的更深层次,即伯林的两种自由。为此,老师用多媒体显示一幅幅悲惨的画面:伊拉克战争中的难民、被化学武器伤害的越南孩子、作业重压下的中国孩子……然后设问:对于这些被死亡、饥饿、疾病等威胁的孩子们来说,自由意味着什么?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有的说,自由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死亡,因为死亡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解脱;有的说,自由应该是意味着要活下去;有的说,自由就是避免痛苦和恐惧;有的说,自由意味着重生;自由是一种憧憬……第一种自由就是生活得像正常人,做自己想做的事;第二种自由就是那种,像战争时期、有很重的压力或者被关押在某处,自由对他們来说就是要活下来,逃避痛苦。其实这两种自由,实为两种不同生存环境中的人所产生的不同自由观。
对于这两种自由观,许多老师可能会认为孩子是无法理解的,但实际上,只要我们采用适当的材料呈现方式,采用适当的设问,启发和引导学生,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们也有自己的理解,且他们的理解有可能是最接近真实的。恰如教育家卢梭所言,“真正的教育就在于使儿童的这种自然本性得到发展。”
四、教学之美,美在教师创造性与真情的袒露 黑格尔曾指出,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所借以表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西。教学之美也有内在和外在的不同表现。教学美的最高境界是教学的内在美,即教学本身为真、善、愉悦、自由、和谐、平等所充盈的境界,教学中透出人情美、人性美、人格美。教学的外在美,包括教学资源的美、语言的美、手段的美。在创造课堂美的过程中,教师以独特的方式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实现了教学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关于“自由”的哲学课,尤其是孩子的哲学课,目前我们还找不到相关的教材,虽然在小学和初中的有关教材中涉及过关于自由与纪律、自由和责任的话题,但主要从品德的角度去谈论。因此,给小孩子讲哲学,讲政治哲学,讲自由,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课程创造力。在这堂课上,我们看到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给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的视听素材,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外在美。它具体表现在教师所精选的各种图文资源,如黑夜里的猫头鹰画面、中国小学生写的有关自由的诗、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有关自由的条款、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马与骑师》、关于“自由”的名言、外国孩子爱娃·波兹科娃关于自由的诗《恐惧》、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孩子们留下的一百多幅绘画作品、现今世界上一些失去自由孩子的画面、奥斯卡电影《Brave Heart》片段、裴多菲的诗《自由与爱情》,还有贯穿整堂课的背景音乐……这些都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好的“文化情境”,让孩子作为完整的人全身心地、自由地活动其中,把情境的“真”“情”“思”“美”与孩子的成长融为一体。[9]尤其具有创造性的是,老师敢于引导学生对第三层次“自由”的理解,这无意中唤起孩子对自由、美好制度的追求和向往。
此外,在课堂上,深深打动学生与听课者心灵的还有教师的真情流露。在对话中,无论是对孩子们回答的由衷赞许,还是对孩子们调侃式的回应,抑或是老师伴着悲怆的音乐,随着一百多幅画面的移动,声情并茂地朗诵这一切,都使学生感同身受,此情此景,孩子们会终生难忘!这也再一次地证明了,教师自身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马克斯·范梅南曾说:“我们从一位伟大的老师那所‘获得’的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知识体系或一组技巧,还不如说是这位体现和代表知识的老师的行为方式——他或她的生活热情、严于律己、献身精神、人格力量、强烈的责任,等等。”[10]
五、教学之美,美在体验式的道德学习过程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深刻指出,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而课堂教学美的创造则可陶冶和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操,这种美的创造与学生的道德体验学习是不可分离的。课堂上,老师通过背景音乐、诗歌、电影、绘画、自己的表情与语言等多种方式,给学生创设了美好的道德情境,带来了真实的道德体验。
特别是当讲到自由的第三层含义时,教师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发生在捷克特纳金小镇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故事。教师那动情的朗读将孩子们带入了那个悲惨的世界,他们对他人痛楚的感受变得更加真切,不然怎么会留下热泪呢?接近课堂尾声时,教师边播放电影《Brave Heart》片段,边做剧情介绍,师生更是潸然泪下。最后,整堂课在师生的齐读声中结束,“人生而是自由平等的!”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养过程,更是一个教育过程。[11]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教育情境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和性格。有多少个教育情境,就有多少个课程的“生态系统”。在这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中,道德体验触动个体的内心世界。师生协同活动,创造道德情境,体验道德生活。这种体验过程,既是一个道德体验过程,又是一个生命的体验过程,更是一种生命意义的生成过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能磨炼人性……美,首先是艺术珍品,能培养细致入微的性格,性格越细致,人对世界的认识越敏锐,从而对世界的贡献也越多。”[12]教师正是课堂教学美的创造者,他们创造的美综合地促进着学生个性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韩延明,李如密.课堂教学艺术通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1.
[2]朱永新,等.新教育八人谈[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2:1.
[3]李如密.关于教学美创造的三个基本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
[4]李如密.教学美的特点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9:15.
[5][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4:145.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
[7][8][英]沛西·能.教育原理[M].王承绪,赵瑞瑛,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9]李如密.教学美的意蕴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6:2.
[10][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6.
[11][日]佐藤正夫.教学论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2]李范.苏霍姆林斯基论美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转引自,李如密.教学美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探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4.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责任编辑 徐向阳
一、教学之美,美在对课程内容的通俗阐释
教学美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愉悦性、教育性、自由性等基本特点。[4]自由性是美的本质特点。“在审美的王国中,人类摆脱关系网的一切束缚,把人从一切物质和精神的压力中解放出来”,“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是审美王国中的基本法律。”[5]而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正是自由,关于自由,关于自由之美的哲学。
整堂课,老师围绕“自由”以及“自由是一种美丽”,从“自由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受约束”到“自由也有度,自由还是要受点限制的,还要受纪律、法规等的制约”再上升到“免于某些事情(约束、障碍或者干预)的自由”,逐层递进与学生展开深度对话。这本身就内含“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思想。这样的教学设计,将内容与方法统一起来,实现了教学的审美追求。
为了让孩子们对抽象的“哲学”概念有感性的认识,老师首先呈现一幅精美的猫头鹰画面,配上哲学家黑格尔的话“密涅瓦的猫头鹰要等到黄昏到来才会起飞”,由此引入哲学的学习,并以此说明哲学需要智慧,需要闲暇时间和思考。紧接着,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哲学是什么?”学生回答,哲学是文学;哲学是人生道理;哲学是人生真理;哲学是人生生存的学问。
为了让孩子们对“自由”有初步感性认识,在课堂上,老师列举了很多哲学家关于“自由”的名言和寓言故事,如黑格尔、毕达哥拉斯、歌德、孟德斯鸠、罗斯福、克雷洛夫、伯林等,还有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写的关于“自由”的诗。也许六年级的孩子对这些哲学家还很陌生,但对孩子的这种启蒙,无疑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教学之美,美在师生间平等和自由的对话
美国课程论专家施瓦布认为,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milieu)四个要素构成的。课程是这四个要素“独特而永远变化的整体结构(a unique and ever-changing configuration)”。在这个结构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最生动、深刻、微妙而复杂的,这种交互作用是课程意义的源泉。[6]美的课堂构建需要教师的真诚和理解,需要教师的“倾听”和“言说”,这样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心灵的共鸣、情感的相融、思想的默契、生命的完善。
在引入话题之前,老师请学生用“美丽的——”说一句话,美丽的人啦、物啊、自然啊,要求说具体一点。学生说到美丽的衣服,美丽的世界,美丽的雪山,美丽的心灵,美丽的生活……老师顺势引导学生用“有一种美丽是什么”造一个小句子。学生纷纷说道,有一种美丽叫母爱,有一种美丽叫亲情,有一种美丽叫友情,有一种美丽是童年,有一种美丽叫自由,有一种美丽叫希望……
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及时给予鼓励:“说得太好了!很哲学!”继而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我们还可以造很多句子,如,有一种美丽叫理想,有一种美丽叫梦想,有一种美丽叫憧憬,有一种美丽叫彼岸,大诗人泰戈尔就曾写过一首散文诗《彼岸》。”如此,在师生之间持续的、具有反思性的对话中,教师了解了学生对于关键概念的理解,并以此作为推进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持续的、反思性的对话过程。
三、教学之美,美在孩子们灵性的自然流露
英国杰出的教育家沛西·能认为,“个性是生活的理想”,“以培养个性为目的的教育,是唯一‘适应自然’的教育”。[7]为了使个性得以自由发展,“一个学校的学习和训练,虽然必须代表当局认为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的和道德的传统,但是它们还应该留有余地。”[8]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留有余地”是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的。
为了让孩子们能在课堂上更自由地思考,焕发思维的活力,老师提议让大家畅想心目中的自由景象。此刻,孩子们思维火花闪现:“我觉得自由就是不受父母的管束,可以在各地旅游啊,就是散心的那种。”“我所想的自由是,像雄鹰在天空翱翔,像骏马一样在草原上奔跑。”“自由就像空气一样在天地间不受管束。”“我想的自由是像蒲公英一样随着风飘来飘去。”在孩子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思绪泉涌之时,老师又把他们引入了关于自由理解的更深层次,即伯林的两种自由。为此,老师用多媒体显示一幅幅悲惨的画面:伊拉克战争中的难民、被化学武器伤害的越南孩子、作业重压下的中国孩子……然后设问:对于这些被死亡、饥饿、疾病等威胁的孩子们来说,自由意味着什么?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有的说,自由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死亡,因为死亡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解脱;有的说,自由应该是意味着要活下去;有的说,自由就是避免痛苦和恐惧;有的说,自由意味着重生;自由是一种憧憬……第一种自由就是生活得像正常人,做自己想做的事;第二种自由就是那种,像战争时期、有很重的压力或者被关押在某处,自由对他們来说就是要活下来,逃避痛苦。其实这两种自由,实为两种不同生存环境中的人所产生的不同自由观。
对于这两种自由观,许多老师可能会认为孩子是无法理解的,但实际上,只要我们采用适当的材料呈现方式,采用适当的设问,启发和引导学生,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们也有自己的理解,且他们的理解有可能是最接近真实的。恰如教育家卢梭所言,“真正的教育就在于使儿童的这种自然本性得到发展。”
四、教学之美,美在教师创造性与真情的袒露 黑格尔曾指出,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所借以表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西。教学之美也有内在和外在的不同表现。教学美的最高境界是教学的内在美,即教学本身为真、善、愉悦、自由、和谐、平等所充盈的境界,教学中透出人情美、人性美、人格美。教学的外在美,包括教学资源的美、语言的美、手段的美。在创造课堂美的过程中,教师以独特的方式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实现了教学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关于“自由”的哲学课,尤其是孩子的哲学课,目前我们还找不到相关的教材,虽然在小学和初中的有关教材中涉及过关于自由与纪律、自由和责任的话题,但主要从品德的角度去谈论。因此,给小孩子讲哲学,讲政治哲学,讲自由,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课程创造力。在这堂课上,我们看到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给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的视听素材,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外在美。它具体表现在教师所精选的各种图文资源,如黑夜里的猫头鹰画面、中国小学生写的有关自由的诗、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有关自由的条款、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马与骑师》、关于“自由”的名言、外国孩子爱娃·波兹科娃关于自由的诗《恐惧》、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孩子们留下的一百多幅绘画作品、现今世界上一些失去自由孩子的画面、奥斯卡电影《Brave Heart》片段、裴多菲的诗《自由与爱情》,还有贯穿整堂课的背景音乐……这些都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好的“文化情境”,让孩子作为完整的人全身心地、自由地活动其中,把情境的“真”“情”“思”“美”与孩子的成长融为一体。[9]尤其具有创造性的是,老师敢于引导学生对第三层次“自由”的理解,这无意中唤起孩子对自由、美好制度的追求和向往。
此外,在课堂上,深深打动学生与听课者心灵的还有教师的真情流露。在对话中,无论是对孩子们回答的由衷赞许,还是对孩子们调侃式的回应,抑或是老师伴着悲怆的音乐,随着一百多幅画面的移动,声情并茂地朗诵这一切,都使学生感同身受,此情此景,孩子们会终生难忘!这也再一次地证明了,教师自身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马克斯·范梅南曾说:“我们从一位伟大的老师那所‘获得’的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知识体系或一组技巧,还不如说是这位体现和代表知识的老师的行为方式——他或她的生活热情、严于律己、献身精神、人格力量、强烈的责任,等等。”[10]
五、教学之美,美在体验式的道德学习过程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深刻指出,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而课堂教学美的创造则可陶冶和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操,这种美的创造与学生的道德体验学习是不可分离的。课堂上,老师通过背景音乐、诗歌、电影、绘画、自己的表情与语言等多种方式,给学生创设了美好的道德情境,带来了真实的道德体验。
特别是当讲到自由的第三层含义时,教师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发生在捷克特纳金小镇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故事。教师那动情的朗读将孩子们带入了那个悲惨的世界,他们对他人痛楚的感受变得更加真切,不然怎么会留下热泪呢?接近课堂尾声时,教师边播放电影《Brave Heart》片段,边做剧情介绍,师生更是潸然泪下。最后,整堂课在师生的齐读声中结束,“人生而是自由平等的!”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养过程,更是一个教育过程。[11]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教育情境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和性格。有多少个教育情境,就有多少个课程的“生态系统”。在这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中,道德体验触动个体的内心世界。师生协同活动,创造道德情境,体验道德生活。这种体验过程,既是一个道德体验过程,又是一个生命的体验过程,更是一种生命意义的生成过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能磨炼人性……美,首先是艺术珍品,能培养细致入微的性格,性格越细致,人对世界的认识越敏锐,从而对世界的贡献也越多。”[12]教师正是课堂教学美的创造者,他们创造的美综合地促进着学生个性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韩延明,李如密.课堂教学艺术通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1.
[2]朱永新,等.新教育八人谈[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2:1.
[3]李如密.关于教学美创造的三个基本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
[4]李如密.教学美的特点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9:15.
[5][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4:145.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
[7][8][英]沛西·能.教育原理[M].王承绪,赵瑞瑛,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9]李如密.教学美的意蕴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6:2.
[10][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6.
[11][日]佐藤正夫.教学论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2]李范.苏霍姆林斯基论美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转引自,李如密.教学美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探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4.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