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过程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人们对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特征、性质等仍然存在一定的质疑。从本质上对混合所有制经济进行分析,可以澄清人们对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模糊认识,从而更好地解决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经济 基本经济制度
中图分类号:F1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363-01
目前在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是不是公有制经济,是不是新的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是继承马恩所有制理论的结果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会不会导致国进民退或者国退民进等问题仍然存在很大争论。
一、对混合所有制经济概念的研究
对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概念理解的分歧主要表现在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否有广义、狭义之分和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财产所有结构属不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上。对于混合所有制概念的界定,王永年、田广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各种不同的所有制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狭义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特指不同所有制经济组织联合组建而形成的一种企业形式。李萍、刘金石不赞同把各种不同所有制主体共同构成的广义上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宏观层次的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称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张喜亮也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因此所谓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特指具有“国有资本”参与的经济实体。[1]伯娜反驳说,在一定意义上讲,混合所有制不仅应该是技术层面的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而且应该包括为适应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 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和方面做出的调整和改革。[2]
二、对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必然性的研究
经过改革开放以后的成功实践,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必然性,但是对于其存在必然性的解释,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贾华强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拥有社会化的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直接推动公有制因素的增长,以及私有制与公有制的相互融合。[3]常修泽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针对我国传统所有制结构的弊端和经济转轨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4]贾华强认为我国提出、推行混合所有制,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混合所有制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题中应有之意。马克思提到,小农经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中间、次生的所有制形态,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也指出在这个过渡阶段中,还存在多种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并存的“混合经济”局面[5];张新铭认为“不同所有制经济混合在一起,有助于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发挥其内部各种生产要素的协同效应,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运行效率”。[6]
三、对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前景的研究
对于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意见分歧较大。新京报评论指出:央企担心在国企资产评估和引入民企方面容易引起外界“钱权交易”的猜忌;而民企则担心央企不放开控股权之下的混合所有制,民企能否有话语权。支持国退民进的一方中,有人担心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会受到影响,也有人担心在混合的过程中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刘道勤也警告说,混合所有制不能搞成合伙垄断,搞成新的公私合营、新的社会主义改造。民营企业的一些代表则担心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最终会导致国有资产侵吞民有资产。对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企和民企的态度都不乐观,民企认为参与混合所有制可能是个陷阱,最后会落得人财两空,国企则认为参与混合所有制会背上国有资产流失的骂名。[7]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也提出,既得利益集团对于经济活动的干预和对于经济资源的支配可能会导致国进民退的风险。[8]虽然很多学者对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持悲观或谨慎态度,但仍有赵振华、王成吉、于丽华等学者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扬长避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把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柔和在一起,实现国民共进、互利双赢。[9]国有企业通过优胜劣汰、有退有进,将商业类国有资本投入到公益性领域,提高国有资本的影响力。非公有制经济通过混合,将有利于打破其发展面临的各种瓶颈,发挥自身优势。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1993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人民出版社,2002
[3] 王永年,广义混合所有制概念辨析,[J].江淮论坛,2004 年第6 期
[4] 田广,中国的混合所有制如何不同于西方,[J].学术前沿,2014.03.下
[5] 晓亮,论混合所有制,[J].学术月刊,1998年第6期
[6] 常修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初探,[J].国际金融报,2003年12月11日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经济 基本经济制度
中图分类号:F1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363-01
目前在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是不是公有制经济,是不是新的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是继承马恩所有制理论的结果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会不会导致国进民退或者国退民进等问题仍然存在很大争论。
一、对混合所有制经济概念的研究
对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概念理解的分歧主要表现在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否有广义、狭义之分和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财产所有结构属不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上。对于混合所有制概念的界定,王永年、田广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各种不同的所有制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狭义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特指不同所有制经济组织联合组建而形成的一种企业形式。李萍、刘金石不赞同把各种不同所有制主体共同构成的广义上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宏观层次的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称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张喜亮也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因此所谓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特指具有“国有资本”参与的经济实体。[1]伯娜反驳说,在一定意义上讲,混合所有制不仅应该是技术层面的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而且应该包括为适应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 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和方面做出的调整和改革。[2]
二、对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必然性的研究
经过改革开放以后的成功实践,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必然性,但是对于其存在必然性的解释,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贾华强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拥有社会化的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直接推动公有制因素的增长,以及私有制与公有制的相互融合。[3]常修泽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针对我国传统所有制结构的弊端和经济转轨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4]贾华强认为我国提出、推行混合所有制,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混合所有制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题中应有之意。马克思提到,小农经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中间、次生的所有制形态,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也指出在这个过渡阶段中,还存在多种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并存的“混合经济”局面[5];张新铭认为“不同所有制经济混合在一起,有助于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发挥其内部各种生产要素的协同效应,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运行效率”。[6]
三、对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前景的研究
对于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意见分歧较大。新京报评论指出:央企担心在国企资产评估和引入民企方面容易引起外界“钱权交易”的猜忌;而民企则担心央企不放开控股权之下的混合所有制,民企能否有话语权。支持国退民进的一方中,有人担心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会受到影响,也有人担心在混合的过程中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刘道勤也警告说,混合所有制不能搞成合伙垄断,搞成新的公私合营、新的社会主义改造。民营企业的一些代表则担心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最终会导致国有资产侵吞民有资产。对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企和民企的态度都不乐观,民企认为参与混合所有制可能是个陷阱,最后会落得人财两空,国企则认为参与混合所有制会背上国有资产流失的骂名。[7]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也提出,既得利益集团对于经济活动的干预和对于经济资源的支配可能会导致国进民退的风险。[8]虽然很多学者对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持悲观或谨慎态度,但仍有赵振华、王成吉、于丽华等学者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扬长避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把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柔和在一起,实现国民共进、互利双赢。[9]国有企业通过优胜劣汰、有退有进,将商业类国有资本投入到公益性领域,提高国有资本的影响力。非公有制经济通过混合,将有利于打破其发展面临的各种瓶颈,发挥自身优势。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1993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人民出版社,2002
[3] 王永年,广义混合所有制概念辨析,[J].江淮论坛,2004 年第6 期
[4] 田广,中国的混合所有制如何不同于西方,[J].学术前沿,2014.03.下
[5] 晓亮,论混合所有制,[J].学术月刊,1998年第6期
[6] 常修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初探,[J].国际金融报,2003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