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看似简单的合作,却透露出英特尔抓准汽车行业变革机遇,借助原有优势发力新领域的一番雄心。
6月25日,英特尔与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阳”)在郑州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宣布双方将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领域结成战略联盟,共同研发基于英特尔凌动处理器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为汽车用户打造更加智能、互联、舒适的驾乘体验。
转折点上巧妙发力
“汽车行业正处于转折点上,我们要把英特尔架构以及互联计算体验带入整个行业中来。”在战略合作发布会上,英特尔嵌入式与通讯事业部汽车解决方案部门客户市场开发总监施柏蒂一语道尽英特尔在汽车嵌入式领域的战略部署。
这个转折点用华阳总工程师陈卓的话解释就是,“汽车生产已经从简单的产品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这也是华阳选择与英特尔合作的原因。
“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一个性能更加强大、延展能力更好的芯片。英特尔在传统PC、服务器领域很强大,对互联网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现在,把他们高性能的产品放到IVI市场来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同时,英特尔IVI芯片的兼容性非常好。” 陈卓表示。
在汽车嵌入式领域的一系列变化中,最根本的变化便是“互联性”。“现在所提到的IVI和以前的车载影音系统有一个根本的区别,那就是互联。”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汽车消费电子事业部市场经理沈彤告诉记者。
而这种互联特性对车载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互联性,除了提高硬件性能外,还涉及怎么搭建平台架构,如何保证目前已有的互联平台的应用性,怎么样保证以后的延展性。”而在沈彤看来,英特尔在PC互联网上的沉淀与积累,使其在推动车载系统向互联化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互联背后依托的是互联网平台。互联网从原来的PC互联网,发展到了目前的移动互联网、嵌入式互联网。不管互联网延伸到哪个产业、市场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可能在一个产业里重建一个全新的互联网,而必须在原先的互联网基础上进行延伸,并且在原有的技术上进行进一步创新,以适应新市场的需求。” 沈彤表示,“在这方面,深耕PC互联网的英特尔有很大的优势和经验。”
车载互联体验是一大挑战
就像施柏蒂所言,英特尔要将互联计算体验带入汽车行业中。但是,汽车行业不同于PC业,这使得深耕PC产业的英特尔面临着如何做好车载互联网体验这一挑战。
汽车和PC的互联计算体验是不同的,在交付车载互联体验的时候,需要单独考虑。施柏蒂解释道:“当我们把互联网引入汽车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安全性,安全性是放在首位的因素。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我们要想到用户在操作车载产品时,是不用键盘、鼠标的,用户界面也完全不同,要考虑有哪些应用需要语音来实现,哪些需要靠触控实现。”
除此之外,在設计方面还要考虑到环境的不同。施柏蒂介绍说,车联网的平台工作起来要求稳定性要很高,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不管车开到很热或是很冷的地方,都要保证平台运营稳定,这与对PC机的要求是不同的。而且,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速度会非常快,所以保持高速行驶时车联网的稳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因为如此,对于英特尔来说,车载互联体验是个重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英特尔正在不断地进行端对端的交流,与IT专家、消费者或其他相关方讨论到底需要哪些体验、在哪些环境会遇到什么挑战等。英特尔正在力求以在互联计算方面的优势和经验为基础,通过对具体产业情况做出改变,使汽车真正“联”起来。
6月25日,英特尔与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阳”)在郑州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宣布双方将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领域结成战略联盟,共同研发基于英特尔凌动处理器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为汽车用户打造更加智能、互联、舒适的驾乘体验。
转折点上巧妙发力
“汽车行业正处于转折点上,我们要把英特尔架构以及互联计算体验带入整个行业中来。”在战略合作发布会上,英特尔嵌入式与通讯事业部汽车解决方案部门客户市场开发总监施柏蒂一语道尽英特尔在汽车嵌入式领域的战略部署。
这个转折点用华阳总工程师陈卓的话解释就是,“汽车生产已经从简单的产品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这也是华阳选择与英特尔合作的原因。
“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一个性能更加强大、延展能力更好的芯片。英特尔在传统PC、服务器领域很强大,对互联网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现在,把他们高性能的产品放到IVI市场来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同时,英特尔IVI芯片的兼容性非常好。” 陈卓表示。
在汽车嵌入式领域的一系列变化中,最根本的变化便是“互联性”。“现在所提到的IVI和以前的车载影音系统有一个根本的区别,那就是互联。”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汽车消费电子事业部市场经理沈彤告诉记者。
而这种互联特性对车载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互联性,除了提高硬件性能外,还涉及怎么搭建平台架构,如何保证目前已有的互联平台的应用性,怎么样保证以后的延展性。”而在沈彤看来,英特尔在PC互联网上的沉淀与积累,使其在推动车载系统向互联化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互联背后依托的是互联网平台。互联网从原来的PC互联网,发展到了目前的移动互联网、嵌入式互联网。不管互联网延伸到哪个产业、市场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可能在一个产业里重建一个全新的互联网,而必须在原先的互联网基础上进行延伸,并且在原有的技术上进行进一步创新,以适应新市场的需求。” 沈彤表示,“在这方面,深耕PC互联网的英特尔有很大的优势和经验。”
车载互联体验是一大挑战
就像施柏蒂所言,英特尔要将互联计算体验带入汽车行业中。但是,汽车行业不同于PC业,这使得深耕PC产业的英特尔面临着如何做好车载互联网体验这一挑战。
汽车和PC的互联计算体验是不同的,在交付车载互联体验的时候,需要单独考虑。施柏蒂解释道:“当我们把互联网引入汽车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安全性,安全性是放在首位的因素。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我们要想到用户在操作车载产品时,是不用键盘、鼠标的,用户界面也完全不同,要考虑有哪些应用需要语音来实现,哪些需要靠触控实现。”
除此之外,在設计方面还要考虑到环境的不同。施柏蒂介绍说,车联网的平台工作起来要求稳定性要很高,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不管车开到很热或是很冷的地方,都要保证平台运营稳定,这与对PC机的要求是不同的。而且,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速度会非常快,所以保持高速行驶时车联网的稳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因为如此,对于英特尔来说,车载互联体验是个重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英特尔正在不断地进行端对端的交流,与IT专家、消费者或其他相关方讨论到底需要哪些体验、在哪些环境会遇到什么挑战等。英特尔正在力求以在互联计算方面的优势和经验为基础,通过对具体产业情况做出改变,使汽车真正“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