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小说《祝福》中有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本应教学生细读慢品,尝得真味,可惜当今的课堂几乎都把它们忽略不计了。请先看一处: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读后,我们不禁要问:祥林嫂的故事那么悲惨,但“老女人”们为啥会“满足的去了”?
是呀,这几个老女人不是也“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了吗?不是也都“叹息一番”了吗?可见,她们还都是很同情和悲伤的,但为什么还会有“满足”感呢?这不是一种矛盾吗?这个问题,我教了27年语文,一直都在问学生,可惜的是学生根本就回答不上来,而且一届不如一届。老女人为什么要来到祥林嫂身边呢?记得曾有一位学生竟这样回答:“‘老女人’们就是想来听听祥林嫂讲‘阿毛遭狼叼的故事’,听完了,体验到那悲伤的感受了,也就满足了。”真让人哭笑不得。于是,我耐心地启发学生:“中国有句老话,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意思是,年轻的媳妇熬成婆婆都很不容易啊!可以说,‘老女人’们都曾经有过不知多少次的悲伤体验,但与祥林嫂比较起来,也就算不上什么悲伤了,所以都心怀侥幸地满足地离开了。”经过我的启发,学生走进作者生活和鲁镇的人文环境,深入几个老女人的内心世界去体验、感受、思考和感悟,最终都明白了:“老女人”们只是以祥林嫂母子的悲惨故事为参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而深感庆幸和欣慰,而绝不是真心地深切地同情!这样一来,鲁镇人的麻木和冷漠自然可见。
说起细节来,这篇小说还有不少,请再看一例: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这里,“碗”的定语“空的”,“竹竿”的定语“下端开了裂”,为什么都后置了呢?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走进祥林嫂的悲惨生活和鲁镇人封建、迷信、麻木、冷漠的生活世界,启发学生明辨:祥林嫂篮里的“破碗”之所以是空的,是因为鲁镇的人们都嫌她晦气,无论她怎么乞讨也无人施舍。至于“竹竿”的定语“下端开了裂”的后置,主要是强调竹竿拄得时间太久,走的路很长——这恐怕还不够,说不定还有人放出狗来驱赶祥林嫂——她用竹竿子打狗,打得竹竿下端开了裂。有一次,在我的启发和点拨下,有位学生就曾这样讲:“会不会有的人家不但不施舍,反而还要放狗去咬祥林嫂,赶她快点儿离开呢?”我表扬了那位同学,接下来做了几句小结:作者没有直接说鲁镇人有多么封建、迷信、麻木、冷漠,而是用这样的定语后置式的细节描写来揭示和控诉。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说话的,这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
课文里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当“我”问一位无名短工“怎么死的”时,他竟淡然地回答:“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这一句“还不是穷死的”是那么的不耐烦,那么的麻木无情,甚至连头都没有回就急匆匆地走了。祥林嫂先后嫁了两个男人都死掉,唯一的儿子阿毛也不幸地让狼叼去了,这样的命运该有多么悲惨啊!然而,在鲁镇人的眼里和心中:她不安分守寡,嫁了两个男人且又把他们克死了,竟是那么晦气!她的悲惨命运也只能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因此,“百无聊赖的祥林嫂”成了“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这一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生活、祥林嫂的悲惨遭遇、鲁镇人生活以及那位“短工”的心灵世界等,深入体验、感受、思考和感悟。若仅仅是给鲁镇人贴上“封建、迷信、麻木、冷漠”之类的标签,给作品标上一个“封建礼教毒害人”的主题,这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又有何益呢?
现在的语文课堂往往很花哨,很热闹,也很迅捷,从而甩掉了一些十分重要的细节。教育是慢活,语文教学也是慢活,需要我们慢教、细教和深教,需要学生慢读、细读和深读。叶圣陶先生曾讲:“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既然这样,这个“例子”还是慢慢用为好;太快了,恐怕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例子”的作用了。课文长期不能很好地发挥“例子”的作用,我们还指望教文立人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好收成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中学)
推荐理由
文本细节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关注文本细节,体会蕴含其中的语言文字之妙,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语文教师应在文本细节处下功夫,引导学生细读慢品,尝得“语文”真味。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读后,我们不禁要问:祥林嫂的故事那么悲惨,但“老女人”们为啥会“满足的去了”?
是呀,这几个老女人不是也“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了吗?不是也都“叹息一番”了吗?可见,她们还都是很同情和悲伤的,但为什么还会有“满足”感呢?这不是一种矛盾吗?这个问题,我教了27年语文,一直都在问学生,可惜的是学生根本就回答不上来,而且一届不如一届。老女人为什么要来到祥林嫂身边呢?记得曾有一位学生竟这样回答:“‘老女人’们就是想来听听祥林嫂讲‘阿毛遭狼叼的故事’,听完了,体验到那悲伤的感受了,也就满足了。”真让人哭笑不得。于是,我耐心地启发学生:“中国有句老话,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意思是,年轻的媳妇熬成婆婆都很不容易啊!可以说,‘老女人’们都曾经有过不知多少次的悲伤体验,但与祥林嫂比较起来,也就算不上什么悲伤了,所以都心怀侥幸地满足地离开了。”经过我的启发,学生走进作者生活和鲁镇的人文环境,深入几个老女人的内心世界去体验、感受、思考和感悟,最终都明白了:“老女人”们只是以祥林嫂母子的悲惨故事为参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而深感庆幸和欣慰,而绝不是真心地深切地同情!这样一来,鲁镇人的麻木和冷漠自然可见。
说起细节来,这篇小说还有不少,请再看一例: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这里,“碗”的定语“空的”,“竹竿”的定语“下端开了裂”,为什么都后置了呢?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走进祥林嫂的悲惨生活和鲁镇人封建、迷信、麻木、冷漠的生活世界,启发学生明辨:祥林嫂篮里的“破碗”之所以是空的,是因为鲁镇的人们都嫌她晦气,无论她怎么乞讨也无人施舍。至于“竹竿”的定语“下端开了裂”的后置,主要是强调竹竿拄得时间太久,走的路很长——这恐怕还不够,说不定还有人放出狗来驱赶祥林嫂——她用竹竿子打狗,打得竹竿下端开了裂。有一次,在我的启发和点拨下,有位学生就曾这样讲:“会不会有的人家不但不施舍,反而还要放狗去咬祥林嫂,赶她快点儿离开呢?”我表扬了那位同学,接下来做了几句小结:作者没有直接说鲁镇人有多么封建、迷信、麻木、冷漠,而是用这样的定语后置式的细节描写来揭示和控诉。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说话的,这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
课文里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当“我”问一位无名短工“怎么死的”时,他竟淡然地回答:“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这一句“还不是穷死的”是那么的不耐烦,那么的麻木无情,甚至连头都没有回就急匆匆地走了。祥林嫂先后嫁了两个男人都死掉,唯一的儿子阿毛也不幸地让狼叼去了,这样的命运该有多么悲惨啊!然而,在鲁镇人的眼里和心中:她不安分守寡,嫁了两个男人且又把他们克死了,竟是那么晦气!她的悲惨命运也只能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因此,“百无聊赖的祥林嫂”成了“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这一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生活、祥林嫂的悲惨遭遇、鲁镇人生活以及那位“短工”的心灵世界等,深入体验、感受、思考和感悟。若仅仅是给鲁镇人贴上“封建、迷信、麻木、冷漠”之类的标签,给作品标上一个“封建礼教毒害人”的主题,这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又有何益呢?
现在的语文课堂往往很花哨,很热闹,也很迅捷,从而甩掉了一些十分重要的细节。教育是慢活,语文教学也是慢活,需要我们慢教、细教和深教,需要学生慢读、细读和深读。叶圣陶先生曾讲:“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既然这样,这个“例子”还是慢慢用为好;太快了,恐怕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例子”的作用了。课文长期不能很好地发挥“例子”的作用,我们还指望教文立人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好收成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中学)
推荐理由
文本细节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关注文本细节,体会蕴含其中的语言文字之妙,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语文教师应在文本细节处下功夫,引导学生细读慢品,尝得“语文”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