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过月余,便是清明了,竟联想到几桩关于清明的旧事,生出一些半新半旧的杂感。
在“文革”年代,民间的悼亡扫墓,曾被列为“四旧”,任“造反派”们肆意“破除”。倘若谁去父母墓上祭了一遭,或去至爱亲朋的墓上祭了一遭,再加上被祭的人历史并非一红到底,那么祸事就要临头了。当年的哈尔滨,曾有几名文学青年,在清明那一天,携烛夜渡,于松花江彼岸偷偷摸摸追思乌,白辛——白辛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和话剧《赫哲人的婚礼》的编剧,军旅出身的作家,当过侦察连长,多才多艺,极富传奇色彩。这样的人士,自然有文学青年崇拜,他在某次被批斗后,饮毒绝命于太阳岛。结果,那几名青年的做法,被定性为“有组织的反‘文革’行动”、“阶级斗争的新动向”,他们后来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当知青的时候,听“十万官兵”中的老战士讲过这样一件事:他们那个团集体“复转”,抵达某县城,已至深夜。等到再次点名,却不见了一位连长。都以为那连长隐蔽起来了,打算开小差,于是派人四处搜寻。最后,在县城边上一座解放纪念碑前发现了他。连长垂手肃立,身上落满了雪花。人们问他站在那里干什么?他低声答道:“告诉我当年的班长,我又回这地方来了。”人们不相信他,认为是搪塞,他便开亮手电,照墓碑上一行行的名字中的一个,又说:“不信你们去调查,他就是我班长。”
以后每年,那位连长,只要有机会从农场到了县城,肯定会去“看”他那位已经作古的班长,先祭烟,后吸烟,接着靠碑而坐。回想以往的战争岁月中,常和他的班长抵背聊天的情形……
悼亡,乃人类古俗。怀念,是人之本性。怀念之情,在他那样一个军人的心里,如蚌含珠。至于清明不清明,对他那样的男人根本就无所谓。
我的一位“红颜知己”,父女情深。20年前,她是闯深圳打工的农村姑娘,举目无亲,这样的人,自然要经历一番痛苦和艰难。这期间,她给老父写信,这成为她舒缓压力的主要方式。她的父亲,总是在回信中循循善诱地安慰她,并以一位父亲的正面人生经验,及时给予她良好的建议。如今,她的老父亲已去世多年了,她开的一家小首饰店,生意还可以。每回家乡,父亲的坟墓就是她最常去的地方,有时竟至于一日两次。每去,必带薄席,展于坟前,追思可诉。对于一个渴望倾诉的女儿来说,什么时候想和九泉之下的父亲聊天,是不是清明,的确无关紧要。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去某省会城市开会,那日恰逢清明,淫雨霏微。从机场到市里,半小时而已,接我的车,却被堵塞近两个小时。因为途经的小山,已由人承包,经营成公墓,林立两千余碑,出城扫墓祭灵者,车成流,人如潮,卖花圈纸钱的小贩穿行于车流人潮。猛见人头车顶之上,有纸马纸房子抬将来,仿佛悬移。耳畔呼男唤女声叫卖声不绝,喇叭悲调,此起彼伏,高亢噪耳,山上人影密集,山下万头攒动。攀上土山的人非常不容易,想挤下山去,则相当困难。烟罩山头,灰舞山下。一名干警,手执话筒,高声叫嚷:“领导公务繁忙,时间宝贵,请为领导的车让路,请为领导的车让路……”
斯时人人烦之,人人怨之,车鸣阵阵,吵骂不休,好似战争大片中混乱的逃亡情形。如今忆起,仍有冲击耳目,惊心动魄之感。
曾闻:某省富者,梦地下姥妣言,“另一个世界”缺乏文艺享受,乃预先筹划;至清明,居然搭若大演唱台于公墓,戏班唱戏,歌星献歌,很多节目还是专门创作的呢。结果引起公诉,因别人家的亡亲,大多厌恶热闹、喜欢清静。
还读过一条报载消息:清明日,某县诸级官员,皆驱车离城,四处扫墓。如果父母尚在,便跑去祭奠爷爷、奶奶,或者替自己的上级祭祀祖先,还美其名曰:“光大孝文化传统”……
我觉得,所谓清明,无非是一个节气而已。从前的黄历上,注“宜祭祀、求匡、疗病”等等。朝廷里,皇家一干人等,常在这一天祭天、祭地、祭列祖列宗,仪式隆重,场面宏大。各级官僚上行下效,很大程度是做给别人看的,无非是一场活人之间的“比孝游戏”而已。权势阶层带头,老百姓也纷纷效仿。
在农村,清明时节,万物复苏,人们将开始忙碌田间的农事了。前一年,风削雨淋,亲人的坟土松了,塌陷了,后辈子孙便特意去拔拔荒草,陪陪新土,这是很符合人性的。从前,这一件事,在民间叫做“上坟”。祭品带多带少,无关紧要,关键是虔诚,一把铁锨却不能少……
孝道,是中国传统习俗的精髓,理应倡导,但不一定非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来倡导。孝,一旦变成文化了,孝心反而有几分可疑。中国人多,这也是一个大麻烦,清明尚非法定假日之时,扫墓一事,每成奇观,现而进成了法定假日,但愿别铺天盖地地遍及起来,正如“黄金周”外出旅游一样,何必扎堆呢?表爱意何必在情人节那天?对父母的孝心,在他们活着的时候足以尽到,又何必在父亲节、母亲节,或者人死九泉之后才悼念呢?其实,除了清明这一天,天天也尽孝,时时可以表达追思。
如果清明在中国渐渐成了证明个人亲情孝道的日子,那是比较可笑的,同时,也非常可怕。但愿,以上这些担心,都是我杞人忧天……
在“文革”年代,民间的悼亡扫墓,曾被列为“四旧”,任“造反派”们肆意“破除”。倘若谁去父母墓上祭了一遭,或去至爱亲朋的墓上祭了一遭,再加上被祭的人历史并非一红到底,那么祸事就要临头了。当年的哈尔滨,曾有几名文学青年,在清明那一天,携烛夜渡,于松花江彼岸偷偷摸摸追思乌,白辛——白辛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和话剧《赫哲人的婚礼》的编剧,军旅出身的作家,当过侦察连长,多才多艺,极富传奇色彩。这样的人士,自然有文学青年崇拜,他在某次被批斗后,饮毒绝命于太阳岛。结果,那几名青年的做法,被定性为“有组织的反‘文革’行动”、“阶级斗争的新动向”,他们后来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当知青的时候,听“十万官兵”中的老战士讲过这样一件事:他们那个团集体“复转”,抵达某县城,已至深夜。等到再次点名,却不见了一位连长。都以为那连长隐蔽起来了,打算开小差,于是派人四处搜寻。最后,在县城边上一座解放纪念碑前发现了他。连长垂手肃立,身上落满了雪花。人们问他站在那里干什么?他低声答道:“告诉我当年的班长,我又回这地方来了。”人们不相信他,认为是搪塞,他便开亮手电,照墓碑上一行行的名字中的一个,又说:“不信你们去调查,他就是我班长。”
以后每年,那位连长,只要有机会从农场到了县城,肯定会去“看”他那位已经作古的班长,先祭烟,后吸烟,接着靠碑而坐。回想以往的战争岁月中,常和他的班长抵背聊天的情形……
悼亡,乃人类古俗。怀念,是人之本性。怀念之情,在他那样一个军人的心里,如蚌含珠。至于清明不清明,对他那样的男人根本就无所谓。
我的一位“红颜知己”,父女情深。20年前,她是闯深圳打工的农村姑娘,举目无亲,这样的人,自然要经历一番痛苦和艰难。这期间,她给老父写信,这成为她舒缓压力的主要方式。她的父亲,总是在回信中循循善诱地安慰她,并以一位父亲的正面人生经验,及时给予她良好的建议。如今,她的老父亲已去世多年了,她开的一家小首饰店,生意还可以。每回家乡,父亲的坟墓就是她最常去的地方,有时竟至于一日两次。每去,必带薄席,展于坟前,追思可诉。对于一个渴望倾诉的女儿来说,什么时候想和九泉之下的父亲聊天,是不是清明,的确无关紧要。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去某省会城市开会,那日恰逢清明,淫雨霏微。从机场到市里,半小时而已,接我的车,却被堵塞近两个小时。因为途经的小山,已由人承包,经营成公墓,林立两千余碑,出城扫墓祭灵者,车成流,人如潮,卖花圈纸钱的小贩穿行于车流人潮。猛见人头车顶之上,有纸马纸房子抬将来,仿佛悬移。耳畔呼男唤女声叫卖声不绝,喇叭悲调,此起彼伏,高亢噪耳,山上人影密集,山下万头攒动。攀上土山的人非常不容易,想挤下山去,则相当困难。烟罩山头,灰舞山下。一名干警,手执话筒,高声叫嚷:“领导公务繁忙,时间宝贵,请为领导的车让路,请为领导的车让路……”
斯时人人烦之,人人怨之,车鸣阵阵,吵骂不休,好似战争大片中混乱的逃亡情形。如今忆起,仍有冲击耳目,惊心动魄之感。
曾闻:某省富者,梦地下姥妣言,“另一个世界”缺乏文艺享受,乃预先筹划;至清明,居然搭若大演唱台于公墓,戏班唱戏,歌星献歌,很多节目还是专门创作的呢。结果引起公诉,因别人家的亡亲,大多厌恶热闹、喜欢清静。
还读过一条报载消息:清明日,某县诸级官员,皆驱车离城,四处扫墓。如果父母尚在,便跑去祭奠爷爷、奶奶,或者替自己的上级祭祀祖先,还美其名曰:“光大孝文化传统”……
我觉得,所谓清明,无非是一个节气而已。从前的黄历上,注“宜祭祀、求匡、疗病”等等。朝廷里,皇家一干人等,常在这一天祭天、祭地、祭列祖列宗,仪式隆重,场面宏大。各级官僚上行下效,很大程度是做给别人看的,无非是一场活人之间的“比孝游戏”而已。权势阶层带头,老百姓也纷纷效仿。
在农村,清明时节,万物复苏,人们将开始忙碌田间的农事了。前一年,风削雨淋,亲人的坟土松了,塌陷了,后辈子孙便特意去拔拔荒草,陪陪新土,这是很符合人性的。从前,这一件事,在民间叫做“上坟”。祭品带多带少,无关紧要,关键是虔诚,一把铁锨却不能少……
孝道,是中国传统习俗的精髓,理应倡导,但不一定非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来倡导。孝,一旦变成文化了,孝心反而有几分可疑。中国人多,这也是一个大麻烦,清明尚非法定假日之时,扫墓一事,每成奇观,现而进成了法定假日,但愿别铺天盖地地遍及起来,正如“黄金周”外出旅游一样,何必扎堆呢?表爱意何必在情人节那天?对父母的孝心,在他们活着的时候足以尽到,又何必在父亲节、母亲节,或者人死九泉之后才悼念呢?其实,除了清明这一天,天天也尽孝,时时可以表达追思。
如果清明在中国渐渐成了证明个人亲情孝道的日子,那是比较可笑的,同时,也非常可怕。但愿,以上这些担心,都是我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