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越南是一个具有典型特点的“中间地带”国家,随着时代背景和国家利益的变化,越南的“中间地带”特征日益明显,对中越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越南的“中间地带”国家特点,分析其对中越外交的影响,做出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促进两国外交关系的友好发展,共同为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和稳定贡献积极力量。
关键词:中间地带;中越关系;国家利益
一、中间地带的基本理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进,全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联系日益密切,推动着各国之间的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程。同时,各国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如领土边界的纷争、海洋资源的争夺、外交争端等。“中间地带”则是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处于“中间地带”的国家和地区的变化往往引起国际性的政治经济变化。
处于“中间地带”的国家和地区在历史上多是资本主义侵略和扩张中的殖民势力地区,沟通着洲际间的联系,具有着重要的地理战略意义。“在这些地区和国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有捷克、波兰、前南斯拉夫等东欧地区国家,也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和高加索地区国家,还有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等中亚地区国家,更有苏丹、委内瑞拉、古巴、朝鲜半岛、越南、印度尼西亚、缅甸等这些被西方有些地缘政治学者称为边缘地带的国家。”1中间地带国家大多呈现区域性特点,如中亚地区、东欧地区、东南亚地区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大国争夺的重点目标。同时这些国家也具有冷战时期的特点,处于苏联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在发展道路上往往模仿高度集中的苏联政治经济模式,受苏联大国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成为典型的“中间地带”国家和地区,缺乏外交主权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大国的操纵和影响。
“中间地带”国家和地区是大国进行国际竞争的焦点,体现着大国的外交方针和战略转移,是国际关系领域中的“过渡地带”。这些国家凭借其独特的历史地理因素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局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新时期,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间地带”的国家和地区在国际领域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大国外交战略的重点方向。对于“中间地带”国家的争夺有利于大国全球战略的实现,提高其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在当前我国处理对外关系事务时,更要重视“中间地带”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性,维护我国的主权和国家利益。
二、越南的“中间地带”成因
越南地处东南亚地区,地理位置重要,自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后开始对世界进行殖民侵略和扩张开始,这里便是各大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角逐的重要地区,是各主要大国展示其国力和划分殖民势力范围的地区。该地区国家在进行国内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背后往往带着大国政治的“烙印”,是重要的“中间地带”地区,呈现多元性政治的特点。这里的局势相对复杂,民族宗教矛盾突出,是我国在处理外交关系中应重点关注的地区。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我国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南临南海,战略地理位置重要。越南在近代历史上饱受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20世纪上半期胡志明领导越南共产党开展革命解放运动,经过数十年艰辛努力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且建国后在中国的无私援助下取得了抗法、抗美侵略战争的胜利。但随后由于越南先后受到苏联、美国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在外交立场上由倾向苏联转为美国,与中国外交关系逐渐僵化、破裂、敌对。虽然在新时期中越关系恢复正常化发展,但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推行重返亚洲战略,越南作为“中间地带”国家在政治立场上复杂多变,越南与中国在领土边界、南海海域岛屿主权、核问题等多方面存在着矛盾和争端,不利于中越关系的友好发展,对于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展也产生着消极影响。
中越两国外交曲折反复,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使越南加强对中国的戒备并转变外交战略,体现了其“中间地带”国家和地区的明显特征。“大国为了实现自己的地区或全球战略需要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控制“中间地带”国家,而“中间地带”国家为了摆脱被控制的命运,采取的主要战略就是将另一个大国的力量纳入自己的对外战略中,希望在大国之间的相互制衡中寻求本国的安全,结果却往往使自己要么成为大国相互战争的牺牲品,要么成为大国相互讨价还价的筹码。”2 越南在建国后几十年中周旋在中国、苏联、美国之间,与各大国既有外交摩擦甚至战争冲突的一面,又有实现外交正常化,促进双方交流合作的一面,其做法是以其国家利益为出发点,是典型的“中间地带”国家,体现了多元政治的特点,易受到大国的政策影响,缺乏外交的自主性。
越南在东南亚地区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地缘政治特点使其成为这一地区具有着一定影响力的“中间地带”国家。其与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外交关系的变化与其“中间地带”特点密不可分,我们必须重视越南的“中间地带”性特点,妥善处理中越关系,分析影响不同时期影响中越关系的苏联、美国等大国政治因素,促进新时期中越关系的发展,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做出贡献。
三、越南作为“中间地带”国家的特殊性
越南作为“中间地带”国家具有着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对外关系方面。一方面越南的外交方针政策受到大国强权政治的影响,中越关系恶化并发生军事冲突背后有着苏联的影子,苏联坚持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对社会主义阵营内国家以“老大哥”地位自居,推行苏联模式,实行高压政策。1975年越南统一后,越南决定与苏联发展更为密切的外交关系,在国内大肆排华、反华,制造边境冲突,最终爆发了边界战争。
“作为“缓冲地带”,“中间地带”在很大程度上展示的是大国战略的弹性,在东欧和高加索地区,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势力基本退出了这两个“中间地带”,在东南亚,越南战争失败后美国也被迫退出。这种退出实际是大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暂时摆脱自己在中间地带所造成的消极发展泥潭,从而避免出现更惨重的损失和对本国及国际局势造成更深刻的冲击。”3 越南在作为“中间地带”国家在制定外交方针政策时,体现的是大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变化,缺乏外交自主性,呈现出多元性政治的特点,这是其“中间地带”特殊性的体现。 “为了遏制正在发展壮大的中国,美国除了继续巩固原有的联盟关系外,还积极建立新的准同盟关系。美国政府谋求利用越南在美国欧亚战略中所体现的新价值(遏制中国)。鉴于此,美国克林顿政府很快实现了与越南的关系正常化。”4 正是国家利益决定着不同国家的外交政策,大国的政治立场和国策变化,对于“中间地带”国家外交方针的变化具有着重要的影响,美越外交关系的转变也是越南作为“中间地带”国家由其特殊性所决定的。
四、越南的“中间地带”特点对中越关系的特殊影响
越南作为“中间地带”国家,在其国家政策和外交方针上也体现着“中间地带”国家外交战略所独有的特点。越南的这种特点使其在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上存在着既有希望促进两国经济贸易往来,改善外交关系的一面也有企图进行挑衅侵犯中国主权利益的一面,其“中间地带”特点使其外交关系呈现复杂多变的特点,而美国是影响中越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美国的亚洲战略的变化影响着越南政府政策的变化进而对中越关系产生着特殊的影响。
近年来越南与美国在军事领域不断加强着交流与合作,越南为确保其本国的经济政治利益,通过与美国合作来提高自身国际政治地位。越南在南海海域进行军事演习,举办“南海领土主权问题”国际研讨会等,强调其在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地位等,这些都是与美国的背后支持分不开的。“美国为重返东南亚,加强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存在并应对中国的崛起,也将越南视为其重返东南亚的战略支点和围堵中国的重要棋子。美国前任驻越南大使雷蒙德·伯格哈特的话被认为代表了美国政府的观点,他在2009年8月29日访问越南时称“美国和越南在维护东南亚地区军事力量平衡、抑制中国扩张势力方面具有共同的战略意义。”5 越南的“中间地带”特点决定了其外交关系的复杂多变,这种特点影响了中越近些年来外交所取得的成果,不利于中越和平友好的解决海域领土等方面的外交矛盾,更不利于中越外交关系的和平稳定健康发展。
同时,越南的“中间地带”国家的复杂性也使其对中国存在着依赖的一面,有着希望促进与周边国家开展更好合作交流的愿望。在2001年4月,越共九大提出“1,重视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和邻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提高与东盟各国合作的效益和质量,2,继续扩大与传统友好国家、与亚洲、非洲、中东地区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不结盟国家的关系;3,推动与发达国家和各国际组织的多样化关系,大力推动各个多边论坛的活动;4,开展党的、人民的等各层面的对外关系”6 由此可见,新时期越南也在不断转变其外交政策,使之更好的符合其国家利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也是其作为“中间地带”国家在外交上复杂变化性特点的体现。
与此同时,在新时期中越的外交关系也在不断发展着,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另一方面越南对中国也存在一定政治、经济上的依赖性,其“中间地带”国家的特点使其一方面与中国存在外交领域的争端同时又需要与中国发展对外关系来维护其本国利益。因此,近十多年来双方高层不断开展友好访问,促进两国外交的发展。在2001、2003和2006年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三次访问中国;200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越南;2004年越南政府总理潘文凯,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实现互访;2005年和200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两次访问越南,2007年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访问中国。双方党和政府高层密切联系,加强各领域交流和合作,推动了中越外交关系发展,促进了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和稳定。
越南的这种“中间地带”国家特点使其一方面需要同中国发展外交关系,同时又因为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也影响着越南国内政治、经济状况和东南亚地区发展状况。出于越南国家利益的考虑,越南不断推进与美国的合作关系,在美国的支持下与中国发生边界领土和海域主权争端,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利益。面对越南的这种“中间地带”特点,我国在开展外交关系时必须一方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和平友好的态度来解决双方外交争端,推动外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对于侵犯我国主权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
五、结语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我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发展对外关系时注重睦邻友好,主张合作共赢。我们要重视越南的“中间地带”国家的特殊性以及其背后的大国政治因素,在促进双方外交关系的发展同时更要维护我国的主权和国家利益,妥善处理好双方领土和海域主权的争端,为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鸣野.“中间地带”:和谐世界的枢纽[J].东北亚论坛, 2010,03.
[2] 王鸣野.美国的欧亚战略与中间地带[J].新疆社会科学,2003,04.
[3] 黄真.(越南)黎氏秋红.革新开放后的越南外交战略与中越关系[J].东南亚纵横 ,2010,01.
[4] 李忠林.试析中越关系中的美国因素[J].亚非纵横,2011,04.
作者简介:
刘晗: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董贵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中间地带;中越关系;国家利益
一、中间地带的基本理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进,全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联系日益密切,推动着各国之间的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程。同时,各国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如领土边界的纷争、海洋资源的争夺、外交争端等。“中间地带”则是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处于“中间地带”的国家和地区的变化往往引起国际性的政治经济变化。
处于“中间地带”的国家和地区在历史上多是资本主义侵略和扩张中的殖民势力地区,沟通着洲际间的联系,具有着重要的地理战略意义。“在这些地区和国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有捷克、波兰、前南斯拉夫等东欧地区国家,也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和高加索地区国家,还有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等中亚地区国家,更有苏丹、委内瑞拉、古巴、朝鲜半岛、越南、印度尼西亚、缅甸等这些被西方有些地缘政治学者称为边缘地带的国家。”1中间地带国家大多呈现区域性特点,如中亚地区、东欧地区、东南亚地区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大国争夺的重点目标。同时这些国家也具有冷战时期的特点,处于苏联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在发展道路上往往模仿高度集中的苏联政治经济模式,受苏联大国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成为典型的“中间地带”国家和地区,缺乏外交主权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大国的操纵和影响。
“中间地带”国家和地区是大国进行国际竞争的焦点,体现着大国的外交方针和战略转移,是国际关系领域中的“过渡地带”。这些国家凭借其独特的历史地理因素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局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新时期,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间地带”的国家和地区在国际领域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大国外交战略的重点方向。对于“中间地带”国家的争夺有利于大国全球战略的实现,提高其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在当前我国处理对外关系事务时,更要重视“中间地带”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性,维护我国的主权和国家利益。
二、越南的“中间地带”成因
越南地处东南亚地区,地理位置重要,自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后开始对世界进行殖民侵略和扩张开始,这里便是各大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角逐的重要地区,是各主要大国展示其国力和划分殖民势力范围的地区。该地区国家在进行国内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背后往往带着大国政治的“烙印”,是重要的“中间地带”地区,呈现多元性政治的特点。这里的局势相对复杂,民族宗教矛盾突出,是我国在处理外交关系中应重点关注的地区。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我国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南临南海,战略地理位置重要。越南在近代历史上饱受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20世纪上半期胡志明领导越南共产党开展革命解放运动,经过数十年艰辛努力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且建国后在中国的无私援助下取得了抗法、抗美侵略战争的胜利。但随后由于越南先后受到苏联、美国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在外交立场上由倾向苏联转为美国,与中国外交关系逐渐僵化、破裂、敌对。虽然在新时期中越关系恢复正常化发展,但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推行重返亚洲战略,越南作为“中间地带”国家在政治立场上复杂多变,越南与中国在领土边界、南海海域岛屿主权、核问题等多方面存在着矛盾和争端,不利于中越关系的友好发展,对于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展也产生着消极影响。
中越两国外交曲折反复,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使越南加强对中国的戒备并转变外交战略,体现了其“中间地带”国家和地区的明显特征。“大国为了实现自己的地区或全球战略需要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控制“中间地带”国家,而“中间地带”国家为了摆脱被控制的命运,采取的主要战略就是将另一个大国的力量纳入自己的对外战略中,希望在大国之间的相互制衡中寻求本国的安全,结果却往往使自己要么成为大国相互战争的牺牲品,要么成为大国相互讨价还价的筹码。”2 越南在建国后几十年中周旋在中国、苏联、美国之间,与各大国既有外交摩擦甚至战争冲突的一面,又有实现外交正常化,促进双方交流合作的一面,其做法是以其国家利益为出发点,是典型的“中间地带”国家,体现了多元政治的特点,易受到大国的政策影响,缺乏外交的自主性。
越南在东南亚地区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地缘政治特点使其成为这一地区具有着一定影响力的“中间地带”国家。其与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外交关系的变化与其“中间地带”特点密不可分,我们必须重视越南的“中间地带”性特点,妥善处理中越关系,分析影响不同时期影响中越关系的苏联、美国等大国政治因素,促进新时期中越关系的发展,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做出贡献。
三、越南作为“中间地带”国家的特殊性
越南作为“中间地带”国家具有着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对外关系方面。一方面越南的外交方针政策受到大国强权政治的影响,中越关系恶化并发生军事冲突背后有着苏联的影子,苏联坚持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对社会主义阵营内国家以“老大哥”地位自居,推行苏联模式,实行高压政策。1975年越南统一后,越南决定与苏联发展更为密切的外交关系,在国内大肆排华、反华,制造边境冲突,最终爆发了边界战争。
“作为“缓冲地带”,“中间地带”在很大程度上展示的是大国战略的弹性,在东欧和高加索地区,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势力基本退出了这两个“中间地带”,在东南亚,越南战争失败后美国也被迫退出。这种退出实际是大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暂时摆脱自己在中间地带所造成的消极发展泥潭,从而避免出现更惨重的损失和对本国及国际局势造成更深刻的冲击。”3 越南在作为“中间地带”国家在制定外交方针政策时,体现的是大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变化,缺乏外交自主性,呈现出多元性政治的特点,这是其“中间地带”特殊性的体现。 “为了遏制正在发展壮大的中国,美国除了继续巩固原有的联盟关系外,还积极建立新的准同盟关系。美国政府谋求利用越南在美国欧亚战略中所体现的新价值(遏制中国)。鉴于此,美国克林顿政府很快实现了与越南的关系正常化。”4 正是国家利益决定着不同国家的外交政策,大国的政治立场和国策变化,对于“中间地带”国家外交方针的变化具有着重要的影响,美越外交关系的转变也是越南作为“中间地带”国家由其特殊性所决定的。
四、越南的“中间地带”特点对中越关系的特殊影响
越南作为“中间地带”国家,在其国家政策和外交方针上也体现着“中间地带”国家外交战略所独有的特点。越南的这种特点使其在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上存在着既有希望促进两国经济贸易往来,改善外交关系的一面也有企图进行挑衅侵犯中国主权利益的一面,其“中间地带”特点使其外交关系呈现复杂多变的特点,而美国是影响中越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美国的亚洲战略的变化影响着越南政府政策的变化进而对中越关系产生着特殊的影响。
近年来越南与美国在军事领域不断加强着交流与合作,越南为确保其本国的经济政治利益,通过与美国合作来提高自身国际政治地位。越南在南海海域进行军事演习,举办“南海领土主权问题”国际研讨会等,强调其在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地位等,这些都是与美国的背后支持分不开的。“美国为重返东南亚,加强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存在并应对中国的崛起,也将越南视为其重返东南亚的战略支点和围堵中国的重要棋子。美国前任驻越南大使雷蒙德·伯格哈特的话被认为代表了美国政府的观点,他在2009年8月29日访问越南时称“美国和越南在维护东南亚地区军事力量平衡、抑制中国扩张势力方面具有共同的战略意义。”5 越南的“中间地带”特点决定了其外交关系的复杂多变,这种特点影响了中越近些年来外交所取得的成果,不利于中越和平友好的解决海域领土等方面的外交矛盾,更不利于中越外交关系的和平稳定健康发展。
同时,越南的“中间地带”国家的复杂性也使其对中国存在着依赖的一面,有着希望促进与周边国家开展更好合作交流的愿望。在2001年4月,越共九大提出“1,重视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和邻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提高与东盟各国合作的效益和质量,2,继续扩大与传统友好国家、与亚洲、非洲、中东地区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不结盟国家的关系;3,推动与发达国家和各国际组织的多样化关系,大力推动各个多边论坛的活动;4,开展党的、人民的等各层面的对外关系”6 由此可见,新时期越南也在不断转变其外交政策,使之更好的符合其国家利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也是其作为“中间地带”国家在外交上复杂变化性特点的体现。
与此同时,在新时期中越的外交关系也在不断发展着,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另一方面越南对中国也存在一定政治、经济上的依赖性,其“中间地带”国家的特点使其一方面与中国存在外交领域的争端同时又需要与中国发展对外关系来维护其本国利益。因此,近十多年来双方高层不断开展友好访问,促进两国外交的发展。在2001、2003和2006年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三次访问中国;200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越南;2004年越南政府总理潘文凯,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实现互访;2005年和200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两次访问越南,2007年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访问中国。双方党和政府高层密切联系,加强各领域交流和合作,推动了中越外交关系发展,促进了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和稳定。
越南的这种“中间地带”国家特点使其一方面需要同中国发展外交关系,同时又因为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也影响着越南国内政治、经济状况和东南亚地区发展状况。出于越南国家利益的考虑,越南不断推进与美国的合作关系,在美国的支持下与中国发生边界领土和海域主权争端,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利益。面对越南的这种“中间地带”特点,我国在开展外交关系时必须一方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和平友好的态度来解决双方外交争端,推动外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对于侵犯我国主权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
五、结语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我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发展对外关系时注重睦邻友好,主张合作共赢。我们要重视越南的“中间地带”国家的特殊性以及其背后的大国政治因素,在促进双方外交关系的发展同时更要维护我国的主权和国家利益,妥善处理好双方领土和海域主权的争端,为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鸣野.“中间地带”:和谐世界的枢纽[J].东北亚论坛, 2010,03.
[2] 王鸣野.美国的欧亚战略与中间地带[J].新疆社会科学,2003,04.
[3] 黄真.(越南)黎氏秋红.革新开放后的越南外交战略与中越关系[J].东南亚纵横 ,2010,01.
[4] 李忠林.试析中越关系中的美国因素[J].亚非纵横,2011,04.
作者简介:
刘晗: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董贵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