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要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要求,必须将课程改革和教学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新课改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应该加强和生活现象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现象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时重点要求学生具备掌握多种学习方法的能力,但是初中物理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加之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都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低下。所以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师必须着重提高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最终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课堂上多多创设与物理相关的生活情境,以学生为核心展开思考讨论,着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进而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学水平。
一、导入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思考
初中阶段,学生们刚刚接触物理,物理学科中也会有难以理解的概念,容易让学生们“望而却步”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的思考,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火眼金睛”,善于发现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场景,并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场景有机融合,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也可以把物理知识更好的传达到位。比如:在准备《光》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蜡烛燃烧、生火等联系在一起;在准备《声音传播速度》这节课时,也可以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下雨前,通常会有打雷和闪电,但是到底是先听到打雷还是先看到闪电呢?此时学生们便会顺利进入了物理教学中来,紧跟教学思路并积极思考。除此之外,学生在做物理习题过程中,也可能遇到一些抽象性题目,如果单单通过老师的理论性讲解,达不到让所有同学都能理解的目的。这时候,如果老师们能够创设合适的物理情景,则会让大家更加清楚地理解这些模糊的物理概念,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这种方法是从学生们的兴趣入手,将课堂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1]。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又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更能使他们在实际中用物理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更加容易接受的同时,也节省了更多教学时间。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物理思维
物理思维包含了建立模型能力、质疑观点能力、推理假设能力、总结论证能力等诸多方面。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全面了解物理实验的主题内容,从思维意识、建模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教学。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和回答,促使学生提出合理的假设和猜想,然后进行分析验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指挥棒”的作用,针对猜想设计合理的实验操作环节,进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比如;在八年级物理下册中,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先让学生猜想力的作用有哪些特点?开始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为了对学生的种种猜想进行验证,我让学生进行简单击掌实验,首先令一个学生不动,伸出手掌,另外一个学生用手掌与之对拍,这样两个学生手掌都会麻木,最终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基于这个认识,我继续让同学们进行头脑风暴,列举其他生活中运用该特点的案例,有的同学回答说:在拔河比赛中双方,一方会被拽向另一方;人走路时也是脚给地面一个向后的蹬力,地面也会给一个向前的动力等等。
三、基于生活现象培养物理精神
物理作为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学习物理的同时也应当了解其学科精神,以便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教师在教授物理知识时,也应表现出其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学生一起做物理实验时,指导学生规范开展物理实验,并严谨回答学生的问题。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同时养成严谨的科学习惯。例如:在学习《水的沸腾状态》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猜想不同温度时水的沸腾状态,也可以使用保温壶或者电磁炉来演示烧水的过程,让学生初步判定水的沸点大概是多少?然后按照学生所说的温度在标准动作下进行验证,结果发现水的沸腾条件必须达到100℃才能沸腾,少1℃都不能达到沸腾。在教学实验中也要注意反复纠正学生的操作,尽量减少误差,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探索到物理标准。在这过程中,学生们自然而然就能形成严谨的学科态度,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也会受到该态度的影响,严格约束自己行为,做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生活现象,让物理理论知识回归生活,用物理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这也会使学生在未来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有更强的求知欲望。
四、以学生为核心端正学习态度
新教改下的教育制度,一定是创新多样的。如果教师在教课的时候,不注重创新,很可能沿袭之前的教学习惯只重视教学结果,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们不能一味的讲解知识而不关注学生的性格特点,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对物理缺乏兴趣、上课消极、无法理解物理知识的结果。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转换教学思路,以学生为核心,以教学过程为导向。抓住学生兴趣点培养其物理核心素养,帮助学生们用物理的角度去解释生活现象。在上课时,教师也可以让同学们发表不同的意见,然后详细地为学生解答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培养师生感情,而且让物理知识扎实记在学生心里。就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来说,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其能举一反三是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3]。同时,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新元素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接受物理知识。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比如:可以适当穿插小故事。让故事情节吸引学生。在数字化教学时代教师也可以搭配使用多媒体等辅助化教学工具,适时播放物理定律、物理现象,帮助学生了解物理、走进物理。
结束语:
初中物理是抽象难懂的学科,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说帮助学生用抽象的物理学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理源自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走进物理,热爱物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了解。在培养学生初中物理核心素养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应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使生活现象和物理知识无缝衔接,学生由浅入深,理解物理知识的同时,提升了物理的核心素养,增加了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应兰.新课标视域下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运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05):80-82.
[2]吴海燕.探析生活现象在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21(31):137-138.
[3]张姗姗.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要素分析与培养策略[J].天津教育,2021(09):103-104.
姓名:李爱平 出生年份、1977. 性别、男 民族 :汉、 籍贯:吉林省德惠市学历(学位):本科职称:高级教师 职务: 物理教研员、 研究方向:初中物理 邮编:130300、 收件地址:吉林省德惠市教师进修学校 电话:13604392182、現就职单位:吉林省德惠市教师进修学校
(吉林省德惠市教师进修学校 130300)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现象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时重点要求学生具备掌握多种学习方法的能力,但是初中物理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加之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都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低下。所以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师必须着重提高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最终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课堂上多多创设与物理相关的生活情境,以学生为核心展开思考讨论,着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进而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学水平。
一、导入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思考
初中阶段,学生们刚刚接触物理,物理学科中也会有难以理解的概念,容易让学生们“望而却步”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的思考,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火眼金睛”,善于发现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场景,并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场景有机融合,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也可以把物理知识更好的传达到位。比如:在准备《光》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蜡烛燃烧、生火等联系在一起;在准备《声音传播速度》这节课时,也可以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下雨前,通常会有打雷和闪电,但是到底是先听到打雷还是先看到闪电呢?此时学生们便会顺利进入了物理教学中来,紧跟教学思路并积极思考。除此之外,学生在做物理习题过程中,也可能遇到一些抽象性题目,如果单单通过老师的理论性讲解,达不到让所有同学都能理解的目的。这时候,如果老师们能够创设合适的物理情景,则会让大家更加清楚地理解这些模糊的物理概念,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这种方法是从学生们的兴趣入手,将课堂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1]。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又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更能使他们在实际中用物理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更加容易接受的同时,也节省了更多教学时间。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物理思维
物理思维包含了建立模型能力、质疑观点能力、推理假设能力、总结论证能力等诸多方面。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全面了解物理实验的主题内容,从思维意识、建模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教学。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和回答,促使学生提出合理的假设和猜想,然后进行分析验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指挥棒”的作用,针对猜想设计合理的实验操作环节,进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比如;在八年级物理下册中,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先让学生猜想力的作用有哪些特点?开始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为了对学生的种种猜想进行验证,我让学生进行简单击掌实验,首先令一个学生不动,伸出手掌,另外一个学生用手掌与之对拍,这样两个学生手掌都会麻木,最终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基于这个认识,我继续让同学们进行头脑风暴,列举其他生活中运用该特点的案例,有的同学回答说:在拔河比赛中双方,一方会被拽向另一方;人走路时也是脚给地面一个向后的蹬力,地面也会给一个向前的动力等等。
三、基于生活现象培养物理精神
物理作为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学习物理的同时也应当了解其学科精神,以便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教师在教授物理知识时,也应表现出其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学生一起做物理实验时,指导学生规范开展物理实验,并严谨回答学生的问题。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同时养成严谨的科学习惯。例如:在学习《水的沸腾状态》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猜想不同温度时水的沸腾状态,也可以使用保温壶或者电磁炉来演示烧水的过程,让学生初步判定水的沸点大概是多少?然后按照学生所说的温度在标准动作下进行验证,结果发现水的沸腾条件必须达到100℃才能沸腾,少1℃都不能达到沸腾。在教学实验中也要注意反复纠正学生的操作,尽量减少误差,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探索到物理标准。在这过程中,学生们自然而然就能形成严谨的学科态度,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也会受到该态度的影响,严格约束自己行为,做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生活现象,让物理理论知识回归生活,用物理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这也会使学生在未来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有更强的求知欲望。
四、以学生为核心端正学习态度
新教改下的教育制度,一定是创新多样的。如果教师在教课的时候,不注重创新,很可能沿袭之前的教学习惯只重视教学结果,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们不能一味的讲解知识而不关注学生的性格特点,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对物理缺乏兴趣、上课消极、无法理解物理知识的结果。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转换教学思路,以学生为核心,以教学过程为导向。抓住学生兴趣点培养其物理核心素养,帮助学生们用物理的角度去解释生活现象。在上课时,教师也可以让同学们发表不同的意见,然后详细地为学生解答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培养师生感情,而且让物理知识扎实记在学生心里。就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来说,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其能举一反三是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3]。同时,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新元素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接受物理知识。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比如:可以适当穿插小故事。让故事情节吸引学生。在数字化教学时代教师也可以搭配使用多媒体等辅助化教学工具,适时播放物理定律、物理现象,帮助学生了解物理、走进物理。
结束语:
初中物理是抽象难懂的学科,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说帮助学生用抽象的物理学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理源自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走进物理,热爱物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了解。在培养学生初中物理核心素养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应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使生活现象和物理知识无缝衔接,学生由浅入深,理解物理知识的同时,提升了物理的核心素养,增加了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应兰.新课标视域下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运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05):80-82.
[2]吴海燕.探析生活现象在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21(31):137-138.
[3]张姗姗.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要素分析与培养策略[J].天津教育,2021(09):103-104.
姓名:李爱平 出生年份、1977. 性别、男 民族 :汉、 籍贯:吉林省德惠市学历(学位):本科职称:高级教师 职务: 物理教研员、 研究方向:初中物理 邮编:130300、 收件地址:吉林省德惠市教师进修学校 电话:13604392182、現就职单位:吉林省德惠市教师进修学校
(吉林省德惠市教师进修学校 1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