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化监督确保大众传媒公信力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封口费”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信任危机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了在危机传播的四个阶段应该具备的危机处理意识与做法,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大众传媒面对自身形象危机应该采取的增强公信力的方法。
  关键词:监督 公信力 封口费事件 危机传播
  
  危机传播成为当下媒介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自2003年的SARS事件开始,危机传播研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危机传播(crisis communication)是为影响大众对组织的形象与认知所作的努力,目的在于沟通与形象维护。”①
  大众传媒在消除公共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上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媒体本身成为危机事件的焦点,又该怎样尽力消除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尽快恢复并重塑媒介形象呢?
  
  “封口费事件”引发受众对我国新闻媒体的信任危机
  
  事件回放。2008年9月20日,位于山西洪洞县的霍宝干河煤矿发生一起责任事故,死亡矿工一人。9月25日晚该矿负责人为隐瞒事实真相而向“媒体记者”及相关人员集体发放“封口费”,《西部时报》驻山西记者戴骁军将这一场景拍摄下来,并于当晚将照片、文字整理后发布到网上,引起很大反响。
  10月2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真假记者排队领“封口费”》的调查性报道,在全国引发热议。之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山西省委、省政府及时派出工作组督查处理此案。到目前,“封口费事件”涉案人员和资金已由相关部门依法作出处理。
  “封口费事件”的危机传播分析。我们看到,在这次“封口费事件”中,少数媒体记者、媒体从业人员利用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权为自己谋取私利,违反了新闻客观报道原则,丧失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部分人员假冒记者之名进行“敲诈勒索”,触犯了法律的尊严与权威。这起涉及传媒形象的危机事件给我国新闻媒体的公信力(media credibility)即媒介所具有的赢得公众信赖的职业品质与能力(喻国明语)水平带来了一场严峻考验。
  斯蒂文·芬克关于危机传播提出了四段论模式即危机潜在期、危机突发期、危机蔓延期和危机解决阶段。依据上述模式,我们不妨对“封口费事件”展开如下分析。
  首先,在第一阶段危机潜在期,针对目前频繁出现的假新闻等有关我国大众传媒的负面报道,相关法律和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及时调整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方法并有效执行;媒体组织应该在本组织内部严格执行记者职业准则要求、重视组织形象的维护与推广、加强制度管理,以增强记者队伍的职业规范性;新闻从业人员也应进一步加强自律,自觉杜绝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公共新闻监督组织的建立、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与监督媒体意识的增强也会为净化传媒空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上述几个层面的内容我们在近期的传媒实践中却并没有发现实质性的进展,这次“封口费”事件的发生便是矛盾突出的体现。
  其次,第二阶段危机突发期与第三阶段危机蔓延期,作为危机的管理者应该在第一时间执行危机公关的3T原则:(1)Tell your own tale(以我为主提供情况);(2)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3)Tell it aIl(提供全部情况)。②归纳起来也就是在事件发生后,相关负责人应该在第一时间作出对此事件的公开回应,并在经过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对事件原因进行说明,并最终把事件的真实原因告知公众以及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针对这次事件,我们看到2008年9月25日《西部时报》驻山西记者戴骁军将“封口费事件”拍摄下来并发布到网上,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锐锋介绍说,发现最先在网上流传的“封口费”线索后,该局10月25日已开始调查。从9月25日事情发生到10月25日开始调查,这个过程经历了一个月的时间。显然,我国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在面对媒介危机事件的反应速度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在事前监管的渠道上还比较缺乏,导致了负面信息率先在网络上传播,再加上一个月的时间内缺乏权威声音的解释,流言便在网上大量传播。
  在经过大众传媒的介入之后,相关主管部门能够及时进行危机处理,进行调查取证,在调查过程中也能够及时把阶段性结果公之于众,在这一阶段尽量做到了“尽快提供情况”,体现了“以我为主提供情况”的原则,在最大程度上争取消除公众的疑虑和各种消极猜测。但是,两次通报公布了收取“封口费”的其中六家媒体名单,但并未通报全部涉案媒体名单和具体“封口费”金额,这使得人们对调查的可信度和公正性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怀疑,流言的传播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抑制。
  2008年11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封口费事件”处理情况通报》,对涉案人员和涉案金额进行了说明。至此,关于“封口费事件”的处理应该说暂告一个段落,相关信息全面、迅速、权威的发布对于媒介危机事件负面影响的流言传播有了极大的抑制作用。
  在第四阶段危机解决阶段,针对这次“封口费事件”,所谓的危机解决也只能说是暂时性的解决,到目前,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封口费事件”中有据可查的涉案人员60人已由有关行政部门、媒体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依法作了处理。涉案金额31.93万元,绝大部分已经追回。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中国记协等团体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有关部门和媒体从业人员能够真正意识到此类危机事件的重要性与严峻性,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次危机或许对于我国新闻媒体来说更像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在信息化的当今时代,媒体如何处理自身危机及其负面影响?“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分层和文化选择的多样性,我国大众媒介的社会角色扮演早已不是‘铁板一块’。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在渐渐失去官方身份作为权威依托的背景下,媒介靠什么获得公众的信赖?”③
  
  探讨:面对媒介自身危机的频繁发生,大众传媒如何赢得公信力
  
  以下本文从长期效用的角度,从传播者、受众及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对大众传媒如何赢得公信力进行一定的探讨:
  从传播者角度来看,应加强新闻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规范的可操作性,建立新闻评议制度。
  我国新闻媒体在职业规范层面缺乏制度性的、可操作性的自律,虽然有许多职业道德准则出台,但是这些文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的是一种行政命令而不是真正源自新闻界、用之新闻界的真正具有约束力的专业指导,而且特别是缺乏可执行的惩罚措施,以至于规定往往被束之高阁,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学习与内化效果。
  在此方面或许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媒介批评机制的运作方式:首先,建立由受众代表组成的新闻评议委员会,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在新闻界开展经常的新闻评议活动,特别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联系当地大学中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师生定期对媒体报道内容进行批评。
  其次,可以由记协出面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几大媒介中设置职业评审机构,定期对本地区媒体的报道内容和职业操守进行评议,并把违反职业道德的做法及处理在行业内部明确公开,以起到同行之间互相监督的作用。
  再次,可以考虑在每家媒体内部设立观察员,每天专门负责对本媒体的新闻报道内容和操作进行监督并及时上报有关负责人,还可以定期在本媒体上与受众进行行风监督交流,并把受众反映问题的处理结果及时进行通报。
  从受众层面来看,应增强监督媒体意识,提高自身媒介素养。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面对前后矛盾的表述,作为理性的受众,我们更要学会在比较中求证信息的客观程度,并针对记者的职业行为进行有意识的监督。当然前提是受众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
  从社会环境角度来看,加强新闻立法,积极增强大众传媒的独立属性。制定新闻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强制手段在确保新闻自由的前提下使新闻媒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不是无限制地滥用权利。作为国家立法层面、行政主管部门,都应该在充分认识世界信息传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新闻媒体的定位和规范性操作进行进一步的衡量与完善,确保大众传媒能够真正有效发挥监督社会的职能。
  在我国,大众传媒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联系政府和群众的桥梁。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传媒的职业表现并不能够让我们完全满意,大众传媒的公信力现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面对问题与危机的压力,大众传媒的当务之急是及时积极地应对解决,及时进行危机处理,而不是置之不理,任由消极舆论蔓延扩散。从长期效果来看,新闻媒体的权利必须受到来自法律规范、行业内部监督、受众广泛监督等多种渠道的制度化、规范化、可操作化的制约才能够得到合理的使用。
  
  注 释:
  ①吴宜蓁:《危机传播——公共关系与语艺观点的理论与实证》,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②陈运森、王诚:《中国企业的危机管理》,http://www.chycf.com/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lD=268
  ③喻国明:《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初探——兼论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现状与问题》,《新闻与写作》,2005(1)。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郑 艳
其他文献
在目前我国媒介正逐步朝多元化传播视角发展的现状下,农村,进一步说是农村女性仍是多元化中遗漏的“一元”。这个群体在中国传媒受众界仍然是个弱势群体,依然占有很大的比重。改善和提高农村女性的生存条件、质量,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密切,是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大问题。  广西作为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大区域,在近些年北部湾经济迅猛发展的拉动下,农村女性整体素质得到逐步提高,但和我国其他发达省份相比,仍
期刊
人文关怀是媒介最重要的价值构成之一。一年前,运动员王燕在奥运会选拔赛中突发事故,媒体因为对其报道缺乏人文关怀而广受质疑和批评;一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彩排上,舞蹈演员刘岩不幸跌落,同样在媒体上掀起不小的波澜。综观媒体对两人的报道,可以发现,相比王燕,媒体对刘岩少了些侵扰,却多了些娱乐,而娱乐仍是一种间接的伤害,这说明,媒体的人文关怀意识仍有待加强。    王燕事件回放    2007年6月10日,
期刊
对于中国媒体来说,“5·12”地震报道是践行新闻专业主义的一次难得的进步,在此次地震报道中,不仅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危机报道理念,而且媒体在灾难事件中的报道技巧和手段更加娴熟,尤其是国内都市报类报纸在头版设计和版面元素的处理上,色彩的视觉表现力凸现。全国哀悼日期间,全国人民处于悲痛与哀悼之中,读者对情感的需要远远大于对信息的需要,只有通过全新的视觉符号体系才能反映与表达全国人民内心最充沛的情感宣泄,大
期刊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各大媒体而言,既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电视媒体以其直观性和即时性等传统优势,在奥运报道中抢尽先机,同时,网络媒体也以快捷全面的即时新闻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那么,在这两大媒体的双重夹击下,直观性和实效性都不占优势的纸质媒体又该如何应对呢?广州作为三大报业集团的发源地,报纸竞争之激烈不言而喻,在此媒介环境下,他们又是如何突出重围的呢?    浓墨重彩 精
期刊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引起了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极大关注,人们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类媒体中了解到地震的信息,获得了事情的真相,感受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决心和精神,并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向灾区人民表达关爱、奉献爱心。这些都得益于媒体记者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地深入灾区一线采访,用他们的镜头、用他们的声音、用他们的文字记录现场。笔者非常敬重这些在抗灾一线为
期刊
谈话类节目,来源于国外的Talk Show,翻译成中文译作“脱口秀”,意为这类节目好看就好看在谈话上。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高度接近、极具真实的节目形态,电视谈话节目在西方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它在不断创造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收视率神话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大众行为方式。在我国,《实话实说》、《对话》、《艺术人生》、《一虎一席谈》等都是为大众所欢迎的谈话节目。其中,主持人可称作是谈话类节目的灵魂,因为他发挥
期刊
底层文学产生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和中国社会城市化的进程中。从2004年开始对底层文学这一文学现象展开讨论,至今已有5年。5年间,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灵生活的各类文学作品纷纷涌现,丰富了当代文坛,引起了文学界的注目和评论。  表现和描写农民工题材的小说是底层文学作品中最为突出的内容。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受现代意识的影响,农民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无法再按照原来的轨道生活
期刊
新闻背景的作用    现在新闻传媒上有部分新闻,受众看了听了不知其所以然,弄不懂,缺乏应有的深度,其传播效果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一,新闻为求短而不加背景材料;其二,以为自己清楚,别人也一定清楚;其三。以为从前的报道中已交代过背景而不必再交代;其四,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相互依赖,都不主动加背景,其五。一时情况不明,难度大。找不到有关的背景材料。  鲁迅先生曾说:“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
期刊
在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媒体的报道如何应对受众的质疑?受众、媒体和事件怎样才能长期维持“调和”的局面?当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媒体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报道方式、什么样的报道角度进行报道才能达到媒体与社会的“和谐”?本文以瓮安事件发生后一个月(6月30日至7月30日)的《贵州日报》相关报道为研究文本,并尝试使用传播学中的“调和理论”来对这一时期的文本报道进行分析,以期对以上问题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期刊
“新闻链接”这种形式在今天的新闻报道中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报纸、期刊以及互联网上,我们阅读新闻时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新闻链接,它们活跃了新闻版面,给受众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    一、网络新闻中的新闻链接为报纸编辑带来新思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给世界新闻领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它集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于一身,并加以优化,在传播速度、信息量、覆盖面等方面,都向传统媒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