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的语文课堂常常围绕一个主问题来展开。这样,在简洁的语境中,在整体的情境中,层层深入地展开对话和互动。教材中的小说类文本有着自身的特点,课堂问题设计既要抓住故事本体,又要关注小说语言,也要把握人物的形象,彰显语文的魅力。笔者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船长》为例,谈谈如何设计此类文本的主问题。
一、儿童立场和人物心理糅合
教学《船长》一文,大多教师都以“船长是个怎样的人”的问题来引领教学。这样虽然也能很好帮助学生体会人物形象,但却不是儿童自己所关注的内容。那有没有儿童最为关注的,并能让他们走进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内容呢?几次执教,我们发现:“够了”这句人物台词,很有韵味。环境那么糟糕,救援行动到底够不够?为什么船长这么坚定地说“够了”?结果够不够?从这个角度设计主问题,不仅符合小说类文本品人物的核心要求,而且使语文教学变得简约且有创意,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能够激发儿童持久地探究体验,给他们以巨大的自由体验的时间和空间。
二、经典台词和文本整体糅合
如今的小说类文本教学有这样一个倾向:师生一头扎进一个两个细节,津津有味地品读赏析,课堂表面看起来很精彩,但缺失的是对学生整体性思维的培养。我们思考的方向是:选择的提问点,能不能自然地串联全篇,营造一个思维场。我们可以紧紧抓住“够了”这句台词,向前指向文本的“环境”描写,即“险情”的描写,追问“够不够”。很明显,这是死神降临、在劫难逃的境遇。有了这个“够不够”来统领,更有张力。向后,我们可以追问船长如何让救援行动“够了”的。他凭什么坚定地说20分钟的时间“够了”?再追问,他的内心世界是不是真的觉得“够了”?这样,文章的几大板块就形成逻辑联系,学生也体会到小说情节的一波三折。学生解读文本的视点站得更高,对作者的整体构思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言语实践和情思理趣糅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对学生情感熏陶的最好载体是言语实践。一方面,富有逻辑性和情感张力的言语实践能自然进行人文教育;另一方面,语文学科的特质要求教师不必另辟途径,用语言文字以外的手段吸引儿童,这样,反而弱化儿童对文本语言的关注。因此,设计小说类文本主问题要始终让儿童进行言语实践,同时要让言语实践指向对人物思想的品悟。
(一)品读环境描写,指向人物特点
《船长》一文的环境描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够不够”。一是情况危急,险情重大。可以从“它直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来”“巨响”“大口子”“剖”“可怕的震荡”“猛烈地涌进了船舱”等词句来朗读、体会。二是局面的失控、人们慌乱。抓住“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等来体会失控的场面。在“肯定不够”的言语情境下,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说、读。这样,学生体会到这都是人在灾难面前本性的自然流露。如果此时没有一位好船长,救援行动20分钟肯定不够,恐怕200分钟也不够,等待人们的将是可怕的死亡。用文本环境描写来进行语言的训练,并自然指向人物形象,避免了生硬的说教。
(二)品读行动描写,彰显人物特点
遭遇绝境,那么船长凭什么让救援行动“够了”呢?品读船长有条不紊的救援指挥行动,紧扣“够不够”,延伸出基本语言的层面:一是他舍己为人,从他把自己数在60人之外,连见习水手也要救援,自己随船沉没等处看出来。二是他指挥镇定自若,从“站”以及命令的每个步骤都不可颠倒可以看出来;从问明最重要的情况,并下达保护女人的核心命令可以看出来。三是他威严刚强,从大家有秩序的表现看出来。在这里,要体会排比句的作用,感受语言的节奏感。这样关注语言的形式,读出感觉,就能够自然彰显出船长的才能。
(三)追问内心世界,聚焦人物特点
课文最后写船长以身殉职是一段抒情性文字。如果零碎地问,可能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英雄的权利”这个关键体悟点不能植入学生心灵,教学显得平淡。承接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简洁地追问:“作为船长,他觉得他做得够吗?”并设计综合性语言训练:
哈尔威船长想,虽然我牺牲了,但 ,我已经“够了”。
预设:(1)我救出了船上所有的人。(2)我一生都没有愧对自己的岗位。(3)我走了,但是留下的船员们一定能成为好船长,因为他们跟了我这么多年,见过我的忠于职守的举动。(4)和自己心爱的船同存亡,船在人在,船亡人亡。
这样,让学生充分地回顾全文,发现文本更大的密妙,在跌宕的情感体验中朗读最后一段话,自然升华情感体验,并用“够了”来说话,深化对“忠于职守”的理解。
以上教学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儿童的立场和教师的创造、文体的特点和突破的难点等众多要素糅合于一个主问题中,最大化地提高小说类文本的教学效果。
(责编 韦 雄)
一、儿童立场和人物心理糅合
教学《船长》一文,大多教师都以“船长是个怎样的人”的问题来引领教学。这样虽然也能很好帮助学生体会人物形象,但却不是儿童自己所关注的内容。那有没有儿童最为关注的,并能让他们走进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内容呢?几次执教,我们发现:“够了”这句人物台词,很有韵味。环境那么糟糕,救援行动到底够不够?为什么船长这么坚定地说“够了”?结果够不够?从这个角度设计主问题,不仅符合小说类文本品人物的核心要求,而且使语文教学变得简约且有创意,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能够激发儿童持久地探究体验,给他们以巨大的自由体验的时间和空间。
二、经典台词和文本整体糅合
如今的小说类文本教学有这样一个倾向:师生一头扎进一个两个细节,津津有味地品读赏析,课堂表面看起来很精彩,但缺失的是对学生整体性思维的培养。我们思考的方向是:选择的提问点,能不能自然地串联全篇,营造一个思维场。我们可以紧紧抓住“够了”这句台词,向前指向文本的“环境”描写,即“险情”的描写,追问“够不够”。很明显,这是死神降临、在劫难逃的境遇。有了这个“够不够”来统领,更有张力。向后,我们可以追问船长如何让救援行动“够了”的。他凭什么坚定地说20分钟的时间“够了”?再追问,他的内心世界是不是真的觉得“够了”?这样,文章的几大板块就形成逻辑联系,学生也体会到小说情节的一波三折。学生解读文本的视点站得更高,对作者的整体构思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言语实践和情思理趣糅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对学生情感熏陶的最好载体是言语实践。一方面,富有逻辑性和情感张力的言语实践能自然进行人文教育;另一方面,语文学科的特质要求教师不必另辟途径,用语言文字以外的手段吸引儿童,这样,反而弱化儿童对文本语言的关注。因此,设计小说类文本主问题要始终让儿童进行言语实践,同时要让言语实践指向对人物思想的品悟。
(一)品读环境描写,指向人物特点
《船长》一文的环境描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够不够”。一是情况危急,险情重大。可以从“它直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来”“巨响”“大口子”“剖”“可怕的震荡”“猛烈地涌进了船舱”等词句来朗读、体会。二是局面的失控、人们慌乱。抓住“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等来体会失控的场面。在“肯定不够”的言语情境下,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说、读。这样,学生体会到这都是人在灾难面前本性的自然流露。如果此时没有一位好船长,救援行动20分钟肯定不够,恐怕200分钟也不够,等待人们的将是可怕的死亡。用文本环境描写来进行语言的训练,并自然指向人物形象,避免了生硬的说教。
(二)品读行动描写,彰显人物特点
遭遇绝境,那么船长凭什么让救援行动“够了”呢?品读船长有条不紊的救援指挥行动,紧扣“够不够”,延伸出基本语言的层面:一是他舍己为人,从他把自己数在60人之外,连见习水手也要救援,自己随船沉没等处看出来。二是他指挥镇定自若,从“站”以及命令的每个步骤都不可颠倒可以看出来;从问明最重要的情况,并下达保护女人的核心命令可以看出来。三是他威严刚强,从大家有秩序的表现看出来。在这里,要体会排比句的作用,感受语言的节奏感。这样关注语言的形式,读出感觉,就能够自然彰显出船长的才能。
(三)追问内心世界,聚焦人物特点
课文最后写船长以身殉职是一段抒情性文字。如果零碎地问,可能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英雄的权利”这个关键体悟点不能植入学生心灵,教学显得平淡。承接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简洁地追问:“作为船长,他觉得他做得够吗?”并设计综合性语言训练:
哈尔威船长想,虽然我牺牲了,但 ,我已经“够了”。
预设:(1)我救出了船上所有的人。(2)我一生都没有愧对自己的岗位。(3)我走了,但是留下的船员们一定能成为好船长,因为他们跟了我这么多年,见过我的忠于职守的举动。(4)和自己心爱的船同存亡,船在人在,船亡人亡。
这样,让学生充分地回顾全文,发现文本更大的密妙,在跌宕的情感体验中朗读最后一段话,自然升华情感体验,并用“够了”来说话,深化对“忠于职守”的理解。
以上教学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儿童的立场和教师的创造、文体的特点和突破的难点等众多要素糅合于一个主问题中,最大化地提高小说类文本的教学效果。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