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
关键词:合作交流整合
上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合作学习,是为了消除种族歧视、促进人际和谐而提出了一种学习方式。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我根据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明确意义
对于合作学习方式的采用,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发展”和“教育事业”,而不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应试成绩。如果只顾应试,不顾发展,必将把合作学习推向异端。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这样干法只是把一个个独身守知奴变做一群合作守知奴,没有一点普及的力量”。
推行合作学习,其重要意义我认为有三:一是适应未来社会人才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二是解决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缺乏交流的问题;三是改变传统教师“独白式”教学、学生“自闭式”学习和应试成绩评价方式。
二、合理操作
1.小组组成
小组合作,是根据学习需要“由学生按二至六人组成”,方式上包括“同位交流、同伴互助、小组研究、师生共同讨论”等课堂合作方式。分组必须“按需分配”,不可固定。
2.座次排定
为便于小组合作,教室内的学生一般采用围坐式,如座次马蹄型、梅花型、半圆型等。于是,我们许多学校就采取了“断然措施”,把学生课桌固定为围坐方式。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重要问题,合作学习并不是只围坐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合作学习同样需要教师的集中讲课。这就需要兼顾集中听讲和合作交流问题,因此,学生座位的编排应该灵活。不能认为新兴的“围坐式”座次是合作学习,传统的“秧田式”座次就不是合作学习。
3.小组讨论
从我遇见的“合作学习”公开课来看,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集体讨论,讨论时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就宣告结束。其实,合作学习有多种方式。我个人比较认同的方式:教学程序是先由教师授课,然后学生们在他们各自的小组中进行互助合作学习,使所有小组成员掌握所教内容。最后,所有学生就所学内容参加个人测验,此时,不允许他们再互相帮助。学生的测验得分用来与他们自己以往测验的平均分相比,根据学生们达到或超过他们自己先前成绩的程度来计分,即提高分计分制。然后将小组成员的个人分数相加构成小组分数,达到一定标准的小组可以获得认可或得到其他形式的表扬。
4.分工竞争
合作学习要求学生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无“分”则无“合”,分工不明,则合作不成。“分”需要设计相应的“任务”和“问题”,就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造,这又是对老师的另一种严峻考验。合作学习更需要竞争,我们只有善于运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才能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合作氛围。
5.问题设计
不论什么学习方式,充其量只是一种载体,学习的本质问题还是在于内容。我们不能只图合作形式,而忽视了问题设计。
对于为合作学习而进行的任务性问题设计,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设计的数量要考虑到小组分工的需要;问题设计的层次要考虑到学习成员的差异;问题设计应该能够引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问题设计应该有利于小组的合作、竞争。
三、关注集体学习
合作学习方式也有自己的短板。比如,全班性活动被排除了;缺乏普遍合作和互教互学;多数小组中是一言堂,只有一人充当教师的角色。要想弥补合作学习的不足,我们就应该学会整合。
1.整合组织形式,构建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
2.整合教学方法,把教法和学法有机结合,实现教与学的本质提升。
3.整合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问题化、导学化、情境化、生活化,同时,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关注学生实践体验,促进学生心智发展。
4.整合学习品质,使学生实现4H的协调,形成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反馈、调控的适时交叉、穿插渗透的“立体式”课堂教学。 4H是Hand(手)、Head(脑)、Health(身)、Heart(心)的简写。4H教育的口号是“做中学”,座右铭是“精益求精”,誓词是“训练我具有:健全的头脑,以运用思想;健全的心胸以发展品性;健全的双手,以改善生活;健全的身体,以服务社会。”
5.整合教学媒介,师生都要充分运用口头、文本、肢体语言,同时发挥现代教学用具和多媒体、互联网的功能,提升课堂效果。
6. 整合教学评价,把教师评、小组竞争、个人评价结合起来,把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元的评价体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期冀,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这是原则。
参考文献:
[1] 薛建刚,《教师的自我实现》,2007年7
[2] 周彬,《叩问课堂》,2007年1月版
关键词:合作交流整合
上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合作学习,是为了消除种族歧视、促进人际和谐而提出了一种学习方式。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我根据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明确意义
对于合作学习方式的采用,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发展”和“教育事业”,而不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应试成绩。如果只顾应试,不顾发展,必将把合作学习推向异端。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这样干法只是把一个个独身守知奴变做一群合作守知奴,没有一点普及的力量”。
推行合作学习,其重要意义我认为有三:一是适应未来社会人才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二是解决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缺乏交流的问题;三是改变传统教师“独白式”教学、学生“自闭式”学习和应试成绩评价方式。
二、合理操作
1.小组组成
小组合作,是根据学习需要“由学生按二至六人组成”,方式上包括“同位交流、同伴互助、小组研究、师生共同讨论”等课堂合作方式。分组必须“按需分配”,不可固定。
2.座次排定
为便于小组合作,教室内的学生一般采用围坐式,如座次马蹄型、梅花型、半圆型等。于是,我们许多学校就采取了“断然措施”,把学生课桌固定为围坐方式。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重要问题,合作学习并不是只围坐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合作学习同样需要教师的集中讲课。这就需要兼顾集中听讲和合作交流问题,因此,学生座位的编排应该灵活。不能认为新兴的“围坐式”座次是合作学习,传统的“秧田式”座次就不是合作学习。
3.小组讨论
从我遇见的“合作学习”公开课来看,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集体讨论,讨论时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就宣告结束。其实,合作学习有多种方式。我个人比较认同的方式:教学程序是先由教师授课,然后学生们在他们各自的小组中进行互助合作学习,使所有小组成员掌握所教内容。最后,所有学生就所学内容参加个人测验,此时,不允许他们再互相帮助。学生的测验得分用来与他们自己以往测验的平均分相比,根据学生们达到或超过他们自己先前成绩的程度来计分,即提高分计分制。然后将小组成员的个人分数相加构成小组分数,达到一定标准的小组可以获得认可或得到其他形式的表扬。
4.分工竞争
合作学习要求学生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无“分”则无“合”,分工不明,则合作不成。“分”需要设计相应的“任务”和“问题”,就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造,这又是对老师的另一种严峻考验。合作学习更需要竞争,我们只有善于运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才能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合作氛围。
5.问题设计
不论什么学习方式,充其量只是一种载体,学习的本质问题还是在于内容。我们不能只图合作形式,而忽视了问题设计。
对于为合作学习而进行的任务性问题设计,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设计的数量要考虑到小组分工的需要;问题设计的层次要考虑到学习成员的差异;问题设计应该能够引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问题设计应该有利于小组的合作、竞争。
三、关注集体学习
合作学习方式也有自己的短板。比如,全班性活动被排除了;缺乏普遍合作和互教互学;多数小组中是一言堂,只有一人充当教师的角色。要想弥补合作学习的不足,我们就应该学会整合。
1.整合组织形式,构建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
2.整合教学方法,把教法和学法有机结合,实现教与学的本质提升。
3.整合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问题化、导学化、情境化、生活化,同时,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关注学生实践体验,促进学生心智发展。
4.整合学习品质,使学生实现4H的协调,形成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反馈、调控的适时交叉、穿插渗透的“立体式”课堂教学。 4H是Hand(手)、Head(脑)、Health(身)、Heart(心)的简写。4H教育的口号是“做中学”,座右铭是“精益求精”,誓词是“训练我具有:健全的头脑,以运用思想;健全的心胸以发展品性;健全的双手,以改善生活;健全的身体,以服务社会。”
5.整合教学媒介,师生都要充分运用口头、文本、肢体语言,同时发挥现代教学用具和多媒体、互联网的功能,提升课堂效果。
6. 整合教学评价,把教师评、小组竞争、个人评价结合起来,把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元的评价体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期冀,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这是原则。
参考文献:
[1] 薛建刚,《教师的自我实现》,2007年7
[2] 周彬,《叩问课堂》,2007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