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路出家 结缘歌剧
罗钎予和我印象中高贵冷艳的女高音形象不太一样,整个人看上去非常青春和有亲和力。但是当她唱起一些知名的歌剧作品时,就显露出了相当深厚的歌唱功底。然而,罗钎予却是自幼与古筝结缘,学了十年的古筝之后又在高考时毅然报考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美声。
上世纪九十年代,电子琴风靡中小学,而会弹电子琴的女孩就成了家境优越和优雅身份的代表。还在读小学的罗钎予也在妈妈的陪伴下,报了一个电子琴培训学校。“那时候电子琴很流行,学的人就多,学校里的电子琴老不够用。有次我和妈妈在等琴的时候突然听见隔壁琴房传出一段非常优美的旋律,走过去一看,发现一个大概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在弹另一种乐器。那個乐器,就是古筝。”罗钎予说,就是因为这一个小插曲,自己歪打正着地走上了学古筝的漫漫长路,一学就是十年。
印象中最让罗钎予感动的事,是父母偷偷为她买了一架当时一千多块钱一台的古筝。“那天我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发现他们都不在,我又没带钥匙,就站在门口等。然后远远地看见我爸妈推着自行车慢慢走回来了,自行车后架上还有一个很大的琴盒。”这个画面,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经常会出现在罗钎予的脑海里,带给她温暖和力量。
自从学古筝以来,罗钎予最大的心愿就是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但在那一年罗钎予报考的专业竟然是声乐歌剧表演。虽然没有经过太多的准备,但是凭借着她较好的音乐素养和不错的天赋,她最终迎来了我国声乐的最高学府——中央音乐学院的一纸录取通知书。从此,罗钎予告别了“高山流水”转行学习美声,走进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个新时代。
在罗钎予心中,2003年那个秋天所有的记忆都是绚丽斑斓的,凝结着许许多多人的期待和渴望。在高考前夕,罗钎予不忍心家里背负着自己学琴学唱歌等各种额外的经济负担,硬是放弃了在太原全部的音乐课程,一个人自己在家练习古筝和自学五线谱。对罗钎予来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声乐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更是一次挑战自我的历程。未来就像铺在眼前的一张白纸,为了画出自己心中憧憬的图画,罗钎予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在学习之中。寒来暑往,她认真体会老师的每一句指点,用心揣摩一字一句,甚至每一个呼吸,不知听了多少遍课堂的录音,反复练习了多少次曲目。罗钎予说,自己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学古筝的年代,所有的困难和孤独,都被内心灼热的梦想驱散了。
展翅高飞 公益在心
刻苦的努力让罗钎予收获了沉甸甸的回报,经过了不断的学习她的演唱功力明显提高。罗钎予就像黎信昌老师评价的那样,从一个完全没有歌剧专业知识的“门外汉”变成“一匹黑马一样杀了出来”。
罗钎予笑称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让她感受最深的是从各个老师身上感受到的那种“审美”。“老师经常会讲,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审美,也要提高做人做事的修养。唱歌学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技术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声音上也会相当不错的,但这都是很浅层面的事情。当你进入一个角色的时候,你一定是带着审美的,如果一个歌者平日里就是很低俗的,不修边幅的,那么在舞台上一定会表现得出来;如果这个人一直追求高品质、高要求的话,那他演唱出来的作品也一定是很精细的。”这种对角色的特殊“审美”和对自身的高要求,使得罗钎予对每一个剧中人物的演绎,都入木三分、恰到好处。
作为一名歌剧演员,舞台上的罗钎予时而是高贵孤傲的伯爵夫人,时而是冷艳性感的宴会女郎,抑或平凡善良忠心耿耿的女仆人,罗钎予用心用情演绎着每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于每一个角色,不论大小,罗钎予都用心揣摩,仔细体会。这期间她先后参与演出歌剧《茶花女》、《图兰朵》、《卡门》、《波西米亚人》、《乡村骑士》等经典名作。无论是演唱的方式还是行腔咬字的点点滴滴,哪怕是一个只有四句台词的女仆人,罗钎予也会深入到角色中来。在罗钎予心中,角色不分高低,每一次演绎不同的角色都是一次别样的心灵体验,只要能站在舞台上,她就会精神百倍。在歌剧中体验着百味人生,罗钎予乐在其中。“每一次上台总是很兴奋,我喜欢体验各种不同的人生。我用心地投入到角色中去,我希望能够把他们演活,把歌剧的魅力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爱上歌剧。”
这些年,罗钎予也陆陆续续地参加不少公益性的演出,一次次的感动和情感的冲击让罗钎予对公益有了不一样的领悟。“以前我认为,也许我们靠唱一首歌,表演几个节目,不能从实际的角度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但是实际上这种精神的力量是无形的。也许你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它确实具有一种巨大的冲击力和凝聚力、推动力和向心力,无形中汇集了许多人的力量。”每一次站在公益演出的舞台上,罗钎予都会觉得自己有一种别样的责任感,那种责任感和她演唱的歌曲一样,深深震撼着自己的心灵。
全力打造 转型之作
罗钎予并不满足于演绎别人的作品,一直在尝试多元化的发展,“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演唱方式,一直在寻找一首能够展现我自己想法的作品,直到我碰到这首《我的长江黄河》。”这首歌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胡廷江及作词家唐跃生倾力打造,其歌词大气雄浑、旋律流畅、朗朗上口。在胡廷江为这首歌曲进行了重新编曲和配器之后,罗钎予一气呵成地录制完成了这首《我的长江黄河》。
谈到歌曲的录制,罗钎予向我们透露,其实她经过了多次的演唱和录制,任何一种演唱形式都试过了,但是并没有达到她想要的效果。反反复复的磨练后,她完全放下了包袱,用自己最舒服,最轻松的演唱方式完成了最后的录制,反而得到了许多业内人士的肯定,大家一致肯定了罗钎予独有的“罗氏颂歌”。
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罗钎予说自己深刻感受到了国家进步、生活变化,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我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强烈了,这点点滴滴就是主旋律,我们所有人的生活感受凝聚在一起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主旋律。所以我在歌唱主旋律歌曲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歌唱我们自己的生活,歌唱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歌唱生活的和谐和幸福。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歌唱,我听到这种歌之后就会有一种冲动要去演唱它。”
谈到自己的代表作,罗钎予很兴奋,作为一名专业的歌剧演员,她更希望在演唱中一些融入鲜活的色彩,甚至是流行音乐的元素和演绎方式。“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更亲切,更有亲和力,更容易让老百姓接受的演唱方式和作品,这首《我的长江黄河》触碰到了我的心灵。这首歌让我震撼,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东西。”
《我的长江黄河》音乐录影带也已录制完毕,为歌曲的制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罗钎予表示,自己对这首歌曲非常的满意,“在这首歌里没有伯爵夫人、没有女仆、没有任何一个舞台上戴着人物面具的歌者,只有罗钎予和一颗真诚的心。”
罗钎予和我印象中高贵冷艳的女高音形象不太一样,整个人看上去非常青春和有亲和力。但是当她唱起一些知名的歌剧作品时,就显露出了相当深厚的歌唱功底。然而,罗钎予却是自幼与古筝结缘,学了十年的古筝之后又在高考时毅然报考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美声。
上世纪九十年代,电子琴风靡中小学,而会弹电子琴的女孩就成了家境优越和优雅身份的代表。还在读小学的罗钎予也在妈妈的陪伴下,报了一个电子琴培训学校。“那时候电子琴很流行,学的人就多,学校里的电子琴老不够用。有次我和妈妈在等琴的时候突然听见隔壁琴房传出一段非常优美的旋律,走过去一看,发现一个大概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在弹另一种乐器。那個乐器,就是古筝。”罗钎予说,就是因为这一个小插曲,自己歪打正着地走上了学古筝的漫漫长路,一学就是十年。
印象中最让罗钎予感动的事,是父母偷偷为她买了一架当时一千多块钱一台的古筝。“那天我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发现他们都不在,我又没带钥匙,就站在门口等。然后远远地看见我爸妈推着自行车慢慢走回来了,自行车后架上还有一个很大的琴盒。”这个画面,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经常会出现在罗钎予的脑海里,带给她温暖和力量。
自从学古筝以来,罗钎予最大的心愿就是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但在那一年罗钎予报考的专业竟然是声乐歌剧表演。虽然没有经过太多的准备,但是凭借着她较好的音乐素养和不错的天赋,她最终迎来了我国声乐的最高学府——中央音乐学院的一纸录取通知书。从此,罗钎予告别了“高山流水”转行学习美声,走进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个新时代。
在罗钎予心中,2003年那个秋天所有的记忆都是绚丽斑斓的,凝结着许许多多人的期待和渴望。在高考前夕,罗钎予不忍心家里背负着自己学琴学唱歌等各种额外的经济负担,硬是放弃了在太原全部的音乐课程,一个人自己在家练习古筝和自学五线谱。对罗钎予来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声乐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更是一次挑战自我的历程。未来就像铺在眼前的一张白纸,为了画出自己心中憧憬的图画,罗钎予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在学习之中。寒来暑往,她认真体会老师的每一句指点,用心揣摩一字一句,甚至每一个呼吸,不知听了多少遍课堂的录音,反复练习了多少次曲目。罗钎予说,自己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学古筝的年代,所有的困难和孤独,都被内心灼热的梦想驱散了。
展翅高飞 公益在心
刻苦的努力让罗钎予收获了沉甸甸的回报,经过了不断的学习她的演唱功力明显提高。罗钎予就像黎信昌老师评价的那样,从一个完全没有歌剧专业知识的“门外汉”变成“一匹黑马一样杀了出来”。
罗钎予笑称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让她感受最深的是从各个老师身上感受到的那种“审美”。“老师经常会讲,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审美,也要提高做人做事的修养。唱歌学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技术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声音上也会相当不错的,但这都是很浅层面的事情。当你进入一个角色的时候,你一定是带着审美的,如果一个歌者平日里就是很低俗的,不修边幅的,那么在舞台上一定会表现得出来;如果这个人一直追求高品质、高要求的话,那他演唱出来的作品也一定是很精细的。”这种对角色的特殊“审美”和对自身的高要求,使得罗钎予对每一个剧中人物的演绎,都入木三分、恰到好处。
作为一名歌剧演员,舞台上的罗钎予时而是高贵孤傲的伯爵夫人,时而是冷艳性感的宴会女郎,抑或平凡善良忠心耿耿的女仆人,罗钎予用心用情演绎着每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于每一个角色,不论大小,罗钎予都用心揣摩,仔细体会。这期间她先后参与演出歌剧《茶花女》、《图兰朵》、《卡门》、《波西米亚人》、《乡村骑士》等经典名作。无论是演唱的方式还是行腔咬字的点点滴滴,哪怕是一个只有四句台词的女仆人,罗钎予也会深入到角色中来。在罗钎予心中,角色不分高低,每一次演绎不同的角色都是一次别样的心灵体验,只要能站在舞台上,她就会精神百倍。在歌剧中体验着百味人生,罗钎予乐在其中。“每一次上台总是很兴奋,我喜欢体验各种不同的人生。我用心地投入到角色中去,我希望能够把他们演活,把歌剧的魅力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爱上歌剧。”
这些年,罗钎予也陆陆续续地参加不少公益性的演出,一次次的感动和情感的冲击让罗钎予对公益有了不一样的领悟。“以前我认为,也许我们靠唱一首歌,表演几个节目,不能从实际的角度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但是实际上这种精神的力量是无形的。也许你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它确实具有一种巨大的冲击力和凝聚力、推动力和向心力,无形中汇集了许多人的力量。”每一次站在公益演出的舞台上,罗钎予都会觉得自己有一种别样的责任感,那种责任感和她演唱的歌曲一样,深深震撼着自己的心灵。
全力打造 转型之作
罗钎予并不满足于演绎别人的作品,一直在尝试多元化的发展,“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演唱方式,一直在寻找一首能够展现我自己想法的作品,直到我碰到这首《我的长江黄河》。”这首歌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胡廷江及作词家唐跃生倾力打造,其歌词大气雄浑、旋律流畅、朗朗上口。在胡廷江为这首歌曲进行了重新编曲和配器之后,罗钎予一气呵成地录制完成了这首《我的长江黄河》。
谈到歌曲的录制,罗钎予向我们透露,其实她经过了多次的演唱和录制,任何一种演唱形式都试过了,但是并没有达到她想要的效果。反反复复的磨练后,她完全放下了包袱,用自己最舒服,最轻松的演唱方式完成了最后的录制,反而得到了许多业内人士的肯定,大家一致肯定了罗钎予独有的“罗氏颂歌”。
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罗钎予说自己深刻感受到了国家进步、生活变化,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我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强烈了,这点点滴滴就是主旋律,我们所有人的生活感受凝聚在一起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主旋律。所以我在歌唱主旋律歌曲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歌唱我们自己的生活,歌唱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歌唱生活的和谐和幸福。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歌唱,我听到这种歌之后就会有一种冲动要去演唱它。”
谈到自己的代表作,罗钎予很兴奋,作为一名专业的歌剧演员,她更希望在演唱中一些融入鲜活的色彩,甚至是流行音乐的元素和演绎方式。“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更亲切,更有亲和力,更容易让老百姓接受的演唱方式和作品,这首《我的长江黄河》触碰到了我的心灵。这首歌让我震撼,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东西。”
《我的长江黄河》音乐录影带也已录制完毕,为歌曲的制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罗钎予表示,自己对这首歌曲非常的满意,“在这首歌里没有伯爵夫人、没有女仆、没有任何一个舞台上戴着人物面具的歌者,只有罗钎予和一颗真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