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新闻的真实性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boy13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坚持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客观要求。真实是导向的基本前提,离开真实,导向就成了一句空话。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建立在真实的新闻报道基础上的。建立在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基础上的舆论导向,必然是错误的导向。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不但不能起到引导人的作用,反而会因误导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新闻媒体还承担着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民意表达的责任,是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真实可靠的信息提供的是正确的参考,虚假不实的信息提供的是错误的参考。在准确传播真实信息这一基本功能上,新闻媒体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切不可掉以轻心。
   新闻的真实性,关乎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决定着媒体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一个没有权威性、公信力的媒体,也很难有影响力和引导力。新闻报道是否真实,直接影响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真实性的不懈追求,是赢得公信力和尊重的基础。
  新闻的真实性,关乎新闻工作者的个人信誉。媒体的引导功能是通过具体的人来实现的。编辑记者是新闻媒体的主体,编辑记者素质的高低决定媒体和新闻水平的高低,决定媒体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的高下。新闻记者代表着社会的良知,承担着社会守望者的职责,因此也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信任。
  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是客观事实。可以说,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如何才能把好新闻真实性这道关呢?笔者以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对新闻工作者加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虚假新闻之所以不断出现,与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放松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为经济利益而背弃社会责任、违背职业道德有直接关系。要通过持之以恒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力弘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严格遵守新闻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扎起防止虚假新闻的“篱笆墙”。
   其次,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新闻工作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好新闻从业人员,防止虚假新闻。实践证明,把思想道德教育、职业培训与新闻战线的整体管理、各新闻单位的内部管理相结合,加强和完善体制、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内部管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新闻工作运行机制,是防范假新闻的重要保证。
  再其次,要把经实践证明的有效措施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党的新闻工作纪律,纪律面前不讲情面。总结近几年虚假新闻产生的教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少数单位和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采编的诸个环节中有章不循,作风漂浮,使虚假新闻在一道道“把关”中一路绿灯,得以出笼。问题暴露后,又不能严格执行纪律,得过且过,在客观上放纵了虚假新闻。各新闻单位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严肃工作态度,严格执行纪律,把防范虚假新闻的措施落实到每一篇稿件、每一个新闻节目的采编制作播发过程中。另外,有的新闻工作者报道时先入为主,分析主观臆断,把报道前预设的观点强加在事实之上,根据自己的希望来“打扮”事实,结果产生虚假新闻。毛泽东指出:“做报纸工作的,做记者工作的,对遇到的问题要有分析,要有正确的看法,正确的态度。”“记者到下面去,不能人家说什么,你就反映什么,要有冷静的头脑,要比较。”可见,媒体在具体报道中,一定要注意平衡各方面消息来源,不要只刊登符合自己意见的稿件,更不能主观猜测。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于新闻实践的始终。
  无论是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来看,还是从树立媒体的公信力来看,抑或是从新闻工作者的个人信誉来看,维护新闻真实性,都是提高引导能力、实现正确引导的重要保证。离开了新闻的真实性,舆论引导只能是无米之炊、无水之鱼、无本之末。一切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新闻实践,恪守职业道德,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新闻的真实,维护新闻队伍的形象和声誉,切实担当起引导社会大众的责任!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日报社)
其他文献
“二”和“两”虽然都是数词,但在用法上是有区别的,在多种情况下是不能随意换用的。我们在书面表述或板书时,一定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否则,读起来不仅拗口,不合语言表达习惯,还容易产生歧义。   但是,不能不指出,一些平面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不太注意“二”与“两”的细微区别,经常出现混用和乱用现象。如某大报在一篇报道中,副题里讲得是“两个月”,而在文中就写成了“二个月”。前者用得是对的,后者则用错了。
期刊
坚持“三贴近”原则是党中央对新闻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报纸新闻宣传工作坚持“三贴近”原则,就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采访,采用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用群众的语言,反映群众的呼声,关注百姓生活,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如何体现“三贴近”?笔者以为:    一、要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新闻宣传坚持“三贴近”原则,需要长期探索、不断总结、不懈努力去完成的工作;需要编辑
期刊
新闻策划是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以便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社会效益的新闻活动。报纸编辑策划属于新闻策划的范畴,是新闻策划的主体之一。   随着竞争的加剧,媒体对新闻资源的掌控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有个性、有震撼力的新闻策划上。新闻策划的生命,在于围绕“三贴近”原则,综合资源整合、信息反馈等策划手段,从内容到形式、从选题到执行,从制度到机制上进行全方位创新,使
期刊
品牌,《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特指著名产品的牌子。如今,品牌一词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物质与人文的各个领域。无论哪一领域,“品牌”都已成为一道受人关注与推崇的亮丽风景。在新闻出版界以“为人作嫁衣裳”为职业信条的编辑,其中优异者也冠以“品牌”二字,这应该是能力使然、业绩使然、品质使然、业界与受众“口碑”使然、事业需要与发展需要使然。  那么什么是品牌编辑,其与众不同的内涵是什么呢?  品牌编辑可定义
期刊
与报纸排版相比,电视在规划版面时有自己的特性,通过二者的对比,能更有效地探索电视编辑的门径。   其一,报纸是在单位面积中布置文字,电视则在单位时间里安排节目。单位时间的固定和客观时间的流动,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单位时间,服从于整个电视版面。它不仅将每一个时段的节目界定在固定的时空里,而且根据电视节目制作所需要的时间,确定“成套新闻”,口播消息的最后发稿期限,这个时期,
期刊
邵飘萍的采写艺术    民国初年中国新闻界普遍存在向壁虚构、捕风捉影的恶习,甚至生造事实党同伐异。这一弊病,既有政治的原因,有辛亥政论之风对新闻文风的影响,也是中国新闻事业向现代意义转变时期的必然。而邵飘萍自觉承担了改革中国新闻事业的使命。他认为我国今日尚在幼稚时代之新闻纸,却以新闻材料缺乏及所载消息不确为两种极大祸根。为了激励报社同仁秉笔直书、宣达民意,邵飘萍曾在创建《京报》之初,挥笔大书“铁肩
期刊
王芸生的新闻观    (一)“要热情”    作为一个报人,王芸生始终充满激情。名报人俞颂华在《富有热情的王芸生》一文中说:“王芸生的文章为世人传诵。他立言的长处是常以国家为前提,站在人民的立场,说一般人民所要说的话。虽则格于环境,他有时未必能畅所欲言,可是他富于热情,所说的话,常能打动读者的心坎。所以他的文章,始终能动人心弦,不致与无党无派的多数民意脱节。” 王芸生自己在《新闻记者怎样立言》中说
期刊
从近几年新闻改革的实践看,新闻报道策划在各种媒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凡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新闻宣传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可见,新闻报道策划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   所谓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在承认新闻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这一前提下的策划。它是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实行新闻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配置,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  2008年,由笔者主持编辑的《内蒙古日
期刊
《乌海日报》的起步比较晚,正式出版发行是在1981年6月份,至今只有28年。但是,在这短短的20多年里,经过报社几届领导班子的不懈努力,《乌海日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回顾与思考《乌海日报》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它之所以能实现超常发展,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是报社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紧紧抓住了这难得的发展机遇,敢为人先、大胆探索的结果;是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改革的结果。可以说,没有
期刊
近年来,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部分新闻媒体过分追求新闻的时效性、轰动性和收视率,对新闻的真实性重视不够,加之一些商业机构或个人为达到自我宣传的目的,不惜制造新闻事件供媒体炒作,个别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目光,不辨真伪,以讹传讹,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上网络媒体传播的即时性和无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相互转帖,助长了假新闻的蔓延,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