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家家户户悬挂彩灯,燃放鞭炮,煮食元宵,大街上高悬的灯笼一齐点亮,流光溢彩,璀璨夺目。夜空中烟花绽放,焰火升腾,照亮了万里苍穹。各地城乡锣鼓喧天,人潮涌动,巡游的社火队、秧歌队走村串街热闹非凡,到处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元宵节又称为灯节、上元、灯夕或灯期。古代把正月十五叫上元节,七月十五叫中元节,十月十五叫下元节。人们特别重视第一个月圆之夜,把这一天的晚上称为元夜。在古代汉语中“宵”即“夜”的意思,故而元夜又称为元宵。
元宵节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汉武帝制定太初历时,就把正月十五作为一个重大节日,每逢这一天,皇宫里要祭祀太乙神。据说太乙神能知风雨、水旱、饥馑、疾疫,为了祈求太乙神保佑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汉武帝在祭祀太乙神时还要在宫中张灯一夜。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明帝为提倡佛教,于正月十五日前后的晚上在宫中和寺院里“燃灯表佛”,并命令士庶一律挂灯,以表示对佛的尊敬和虔诚。正月十五晚上张灯既成为敬佛的礼仪,又成为民间的一种风俗。但正月十五成为万民同庆的灯节还是进入唐代以后的事情。唐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唐朝皇帝于正月十五之夜在宫中和长安的大街上悬挂花灯,并亲往观看。正月十五这一天,皇帝还要大宴群臣,轻歌曼舞,彻夜不息。当时长安为维护社会治安,每天晚上街鼓响后,便要净街。但是每逢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晚上,长安城内允许人们上街观灯,尽情欢娱,直到次日天亮。唐玄宗李隆基时,观灯的风气最盛。开元初年,唐玄宗于上元之夜,在上阳宫观灯,尚方匠人毛顺心巧用心机,施逞技艺,结构彩楼三十余间,楼高一百五十丈,多是金翠珠玉镶嵌,满楼都是龙凤螭豹百般鸟兽之灯,入夜点火之后,各种灯飞舞盘旋,美不胜收。皇帝醉心于赏灯,皇亲国戚更是争先恐后,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令人制作百枝灯树,树高八十尺,立之高山,上元之夜点亮,百里皆见。
有关唐玄宗观灯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据传,开元初年唐玄宗在上阳宫观灯时,忽然传旨:“速招叶尊师来同赏。”叶尊师即叶法善,字道元,处州松阳县人,四代修道,是唐玄宗敬重的一位道长,常在宫中走动,传旨之人去了好一会儿,才招得叶法善朝见。玄宗对叶法善说:“今夜好灯,招你同赏。”叶法善说:“灯盛无比。依臣看来,西凉府今夜之灯也差不多如此。”玄宗问他什么时候去过西凉看灯。叶法善说:“适才在彼,因蒙急召,所以来了。”玄宗觉得诧异,西凉距长安千里之遥,怎么转瞬之间便回到长安,遂故意问道:“朕如今要往西凉看灯,能不能去呢?”叶法善说:“不难。”就叫玄宗闭了双目,叮嘱说:“不可随意睁开双眼,开即有失。”玄宗依从,叶法善喝一声:“疾!”玄宗足下云冉冉升起,已同叶法善在霄汉之中,须臾之间足已落地。叶法善说:“现在可以睁开眼了。”玄宗睁开双眼,只见灯影连亘数十里,车马喧阗,士女纷杂,果然与长安无异。玄宗拍手称赞,猛然想道:“如此良宵,恨无酒吃。”叶法善问:“陛下随身带着何物?”玄宗说:“只有镂铁如意在手。”叶法善持往酒家,当了一壶酒,几碟菜,与玄宗吃了,还了酒家酒具、菜碟。玄宗说:“回去罢。”叶法善又让玄宗闭上双眼,腾空而起,少顷已在长安上阳宫楼下。玄宗疑心是道家施展幻术障眼法,未必真的到西凉,为了验证真假,第二天派一个中使到西凉密访镂铁如意,果然在酒家。中使赎回镂铁如意,回长安交差,玄宗才相信赴西凉看灯是真。这个故事自然不可信,应是道家为了宣扬其法术而虚构的故事,但从中不难看出唐代元宵节观灯风俗之盛和流布之广。
唐代诗人张说有一首七绝《踏歌词》,描写了正月十五之夜兴庆宫花萼楼前花灯璀璨的情景:“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艳,鸡踏莲花万岁春。”诗中不仅写了花灯之盛,而且写了花灯的名称和吉祥寓意。
宋代以后元宵节看灯的风俗更盛,由三日延长至五日,到了明代,灯期由正月初八至十七日,竟长达十日。北宋京城汴梁(今开封)元宵节期间灯市、歌舞、百戏热闹非凡。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汴梁元宵节盛况说:“正月十五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南宋元宵节盛况有增无减,据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首都临安(今杭州)到处搭建灯山,有数十个舞队在街上表演,由官府支给赏钱,士女观者如云,往往通宵达旦。
据《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时福州进灯,用玉制,如冰片天壶。《元夕》前半阕写乘着宝马雕车的观灯者穿行在灯海之中,留下一路香风,耳边是动听的凤箫声回响,眼前是晶莹透亮的玉壶灯,城中通宵达旦都在表演一种名为鱼龙舞的百戏。下半阕写观灯女郎一路笑语盈盈,走过之处幽香随人飘然而去。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女子头上的饰物,此处指代看灯的女郎。以上各句写元夕看灯的热闹场面,接着笔锋一转,写诗人一次次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却找不到,猛然回过头来,看见自己的心上人伫立在灯火零落的地方。作者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将自己心爱的人恬静、闲适的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另一首为人称道的描写元夕的诗是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透。”这首诗语言朴素,明白如话,感情真挚深厚。其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句更是脍炙人口,成为描写爱情的千古名句。从以上两首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元宵节之夜是古代青年男女情侣约会的良宵。现在,元宵节期间许多城市举办灯会、灯展外,一些地方民间还有送灯、打灯的习俗。陕西关中民间在元宵节前娘家要给新婚的女儿送灯,舅舅要给外甥送灯。娘家第一年给新婚女儿要送一对大红宫灯,祝愿女儿家生活红红火火,第二年要送一对莲花灯,希望女儿连生贵子。舅舅给外甥要送火葫芦灯,祝愿外甥生活幸福,健康成长。舅舅给外甥送灯要送到外甥年满12岁。元宵节期间打灯笼玩耍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入夜以后,他们打着各式花灯聚集在一起,一边玩一边喊:“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花灯制作技艺已遍布全国各地,尤以苏州的花灯制作精美绝伦。陕西的花灯制作也堪称上乘,西安三兆的大红宫灯,狄寨的竹篾子火葫芦灯最为有名。高陵、陇县的花灯种类繁多,造型美观,色彩艳丽,特别是莲花灯、蚂蚱灯、金鱼灯等制作精美,造型惟妙惟肖,深受群众欢迎。
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据传,元宵始于宋代,系用白糖、芝麻、豆沙、桂花等做馅,外面裹以糯米粉滚制而成,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糯米丸子在锅中时沉时浮,所以叫做“浮圆子”,又叫“汤圆”、“汤团”。南宋周必大的《平原续稿》中提到正月十五有煮食浮圆子的习俗。周必大有诗《元宵煮浮圆子》:“时节重三吴,圆匀万里同”。 与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米圆子》:“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写的也是汤圆。诗中的“鸡头肉”指的是芡实,因其花托形状酷似鸡头,故而得名。芡实富含淀粉,煮食味道颇佳,但远不及汤圆软糯,故而诗中说汤圆绝胜芡实的味道。第二句中“蟹眼汤”指水初沸时冒出小气泡的汤,是说待锅中煮汤圆的汤冒出小气泡时,汤圆已经煮好,吃时最为滑腻。因为汤圆是元宵节的应时食品,后人便把汤圆叫作元宵。清代元宵风靡朝野。孔尚任《竹枝词》:“紫云茶社斟甘露,八宝元宵效内做。”“效内做”即仿效御内所做,是说当时京都民间仿效宫中制作八宝元宵。民国初年,袁世凯窃取民国大总统职位后,一心想复辟帝制,又怕人民反对,心中总是提心吊胆。因为 “元”与“袁”,“宵”与“消”同音,元宵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他便于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 袁世凯毙命后,我国大部分地方又恢复了元宵的名称。
元宵节又称为灯节、上元、灯夕或灯期。古代把正月十五叫上元节,七月十五叫中元节,十月十五叫下元节。人们特别重视第一个月圆之夜,把这一天的晚上称为元夜。在古代汉语中“宵”即“夜”的意思,故而元夜又称为元宵。
元宵节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汉武帝制定太初历时,就把正月十五作为一个重大节日,每逢这一天,皇宫里要祭祀太乙神。据说太乙神能知风雨、水旱、饥馑、疾疫,为了祈求太乙神保佑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汉武帝在祭祀太乙神时还要在宫中张灯一夜。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明帝为提倡佛教,于正月十五日前后的晚上在宫中和寺院里“燃灯表佛”,并命令士庶一律挂灯,以表示对佛的尊敬和虔诚。正月十五晚上张灯既成为敬佛的礼仪,又成为民间的一种风俗。但正月十五成为万民同庆的灯节还是进入唐代以后的事情。唐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唐朝皇帝于正月十五之夜在宫中和长安的大街上悬挂花灯,并亲往观看。正月十五这一天,皇帝还要大宴群臣,轻歌曼舞,彻夜不息。当时长安为维护社会治安,每天晚上街鼓响后,便要净街。但是每逢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晚上,长安城内允许人们上街观灯,尽情欢娱,直到次日天亮。唐玄宗李隆基时,观灯的风气最盛。开元初年,唐玄宗于上元之夜,在上阳宫观灯,尚方匠人毛顺心巧用心机,施逞技艺,结构彩楼三十余间,楼高一百五十丈,多是金翠珠玉镶嵌,满楼都是龙凤螭豹百般鸟兽之灯,入夜点火之后,各种灯飞舞盘旋,美不胜收。皇帝醉心于赏灯,皇亲国戚更是争先恐后,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令人制作百枝灯树,树高八十尺,立之高山,上元之夜点亮,百里皆见。
有关唐玄宗观灯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据传,开元初年唐玄宗在上阳宫观灯时,忽然传旨:“速招叶尊师来同赏。”叶尊师即叶法善,字道元,处州松阳县人,四代修道,是唐玄宗敬重的一位道长,常在宫中走动,传旨之人去了好一会儿,才招得叶法善朝见。玄宗对叶法善说:“今夜好灯,招你同赏。”叶法善说:“灯盛无比。依臣看来,西凉府今夜之灯也差不多如此。”玄宗问他什么时候去过西凉看灯。叶法善说:“适才在彼,因蒙急召,所以来了。”玄宗觉得诧异,西凉距长安千里之遥,怎么转瞬之间便回到长安,遂故意问道:“朕如今要往西凉看灯,能不能去呢?”叶法善说:“不难。”就叫玄宗闭了双目,叮嘱说:“不可随意睁开双眼,开即有失。”玄宗依从,叶法善喝一声:“疾!”玄宗足下云冉冉升起,已同叶法善在霄汉之中,须臾之间足已落地。叶法善说:“现在可以睁开眼了。”玄宗睁开双眼,只见灯影连亘数十里,车马喧阗,士女纷杂,果然与长安无异。玄宗拍手称赞,猛然想道:“如此良宵,恨无酒吃。”叶法善问:“陛下随身带着何物?”玄宗说:“只有镂铁如意在手。”叶法善持往酒家,当了一壶酒,几碟菜,与玄宗吃了,还了酒家酒具、菜碟。玄宗说:“回去罢。”叶法善又让玄宗闭上双眼,腾空而起,少顷已在长安上阳宫楼下。玄宗疑心是道家施展幻术障眼法,未必真的到西凉,为了验证真假,第二天派一个中使到西凉密访镂铁如意,果然在酒家。中使赎回镂铁如意,回长安交差,玄宗才相信赴西凉看灯是真。这个故事自然不可信,应是道家为了宣扬其法术而虚构的故事,但从中不难看出唐代元宵节观灯风俗之盛和流布之广。
唐代诗人张说有一首七绝《踏歌词》,描写了正月十五之夜兴庆宫花萼楼前花灯璀璨的情景:“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艳,鸡踏莲花万岁春。”诗中不仅写了花灯之盛,而且写了花灯的名称和吉祥寓意。
宋代以后元宵节看灯的风俗更盛,由三日延长至五日,到了明代,灯期由正月初八至十七日,竟长达十日。北宋京城汴梁(今开封)元宵节期间灯市、歌舞、百戏热闹非凡。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汴梁元宵节盛况说:“正月十五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南宋元宵节盛况有增无减,据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首都临安(今杭州)到处搭建灯山,有数十个舞队在街上表演,由官府支给赏钱,士女观者如云,往往通宵达旦。
据《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时福州进灯,用玉制,如冰片天壶。《元夕》前半阕写乘着宝马雕车的观灯者穿行在灯海之中,留下一路香风,耳边是动听的凤箫声回响,眼前是晶莹透亮的玉壶灯,城中通宵达旦都在表演一种名为鱼龙舞的百戏。下半阕写观灯女郎一路笑语盈盈,走过之处幽香随人飘然而去。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女子头上的饰物,此处指代看灯的女郎。以上各句写元夕看灯的热闹场面,接着笔锋一转,写诗人一次次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却找不到,猛然回过头来,看见自己的心上人伫立在灯火零落的地方。作者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将自己心爱的人恬静、闲适的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另一首为人称道的描写元夕的诗是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透。”这首诗语言朴素,明白如话,感情真挚深厚。其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句更是脍炙人口,成为描写爱情的千古名句。从以上两首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元宵节之夜是古代青年男女情侣约会的良宵。现在,元宵节期间许多城市举办灯会、灯展外,一些地方民间还有送灯、打灯的习俗。陕西关中民间在元宵节前娘家要给新婚的女儿送灯,舅舅要给外甥送灯。娘家第一年给新婚女儿要送一对大红宫灯,祝愿女儿家生活红红火火,第二年要送一对莲花灯,希望女儿连生贵子。舅舅给外甥要送火葫芦灯,祝愿外甥生活幸福,健康成长。舅舅给外甥送灯要送到外甥年满12岁。元宵节期间打灯笼玩耍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入夜以后,他们打着各式花灯聚集在一起,一边玩一边喊:“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花灯制作技艺已遍布全国各地,尤以苏州的花灯制作精美绝伦。陕西的花灯制作也堪称上乘,西安三兆的大红宫灯,狄寨的竹篾子火葫芦灯最为有名。高陵、陇县的花灯种类繁多,造型美观,色彩艳丽,特别是莲花灯、蚂蚱灯、金鱼灯等制作精美,造型惟妙惟肖,深受群众欢迎。
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据传,元宵始于宋代,系用白糖、芝麻、豆沙、桂花等做馅,外面裹以糯米粉滚制而成,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糯米丸子在锅中时沉时浮,所以叫做“浮圆子”,又叫“汤圆”、“汤团”。南宋周必大的《平原续稿》中提到正月十五有煮食浮圆子的习俗。周必大有诗《元宵煮浮圆子》:“时节重三吴,圆匀万里同”。 与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米圆子》:“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写的也是汤圆。诗中的“鸡头肉”指的是芡实,因其花托形状酷似鸡头,故而得名。芡实富含淀粉,煮食味道颇佳,但远不及汤圆软糯,故而诗中说汤圆绝胜芡实的味道。第二句中“蟹眼汤”指水初沸时冒出小气泡的汤,是说待锅中煮汤圆的汤冒出小气泡时,汤圆已经煮好,吃时最为滑腻。因为汤圆是元宵节的应时食品,后人便把汤圆叫作元宵。清代元宵风靡朝野。孔尚任《竹枝词》:“紫云茶社斟甘露,八宝元宵效内做。”“效内做”即仿效御内所做,是说当时京都民间仿效宫中制作八宝元宵。民国初年,袁世凯窃取民国大总统职位后,一心想复辟帝制,又怕人民反对,心中总是提心吊胆。因为 “元”与“袁”,“宵”与“消”同音,元宵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他便于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 袁世凯毙命后,我国大部分地方又恢复了元宵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