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基础——基于中西元典的理性思辨

来源 :求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法性是对统治权利的承认,其证明过程亦是政治权威的证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承认是其首要条件,而承认所遵循的规范则是其先决条件。本文以此为分析框架,通过比较《论语》与《理想国》认为,德位合一是政治权威合法性的基石,而对德性范畴的不同认知却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不同的钥匙。基于道德的政治权威因其开放促使道德规制权力,基于知识的政治权威因其封闭导致权力宰制知识,这也是柏拉图而非孔子成为极权主义鼻祖的真实原因;而其所共同倡导的政治教化亦是现代社会医治公民政治无能的一剂良药。
其他文献
周恩来起草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强调互助合作,为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奠定基础。他领导编制"一五"计划、"12年科学规划",率团谈判缔约《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协定》,运筹签署"156项"、"122项"合作协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指导合作项目的计划申报、实施、管理,决策和协调解决关键性重大问题;强调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扩散形成产业化,工业企业要重视产品质量和支农工作。周恩来的外交智慧和领导组织艺术,对中苏科学技术合作深化发展和成效提高做出了杰出贡献。
汉末社会巨变,文学转型,蔡邕都处在一个关键位置。作为名流与天才,他的"颂作",创新与复古并在,群相与个性共生,体现出崩裂前夕集体的失语与呼唤、个体的徘徊与追寻。在"颂类"文学体式中,蔡邕的创作"赋""颂"分流,显示出"颂意赋作""赋颂双关"的"炎汉大颂"之衰落;而"碑""颂"融合,则创格为"碑颂联属""颂体悼作"的"末世小颂"之新风。
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大众文学以消费性和娱乐性为主要旨趣,呈现出直观化、故事化、信息化、肉身化等形态,形成以"养眼文学"为重要表现形式的文学。"养眼文学"的着眼点不在于心灵滋养、思想提升、精神升华、性情陶冶或知识增长,而在于娱乐的实现、个体感性诉求的满足与视觉冲击的产生,从而促进了文学的快餐化和文学价值倾斜,导致了文学泛化趋势和文学文体困顿,阻碍了文学的现代性进程。故而,从"养眼"回归"养心",是以"养眼文学"为重要表现形式的大众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分析了斯奈德接受中国文化的目的、方式和所秉持的理念,批评了学界在斯奈德研究中体现出的"中国文化优越论"和"单一文化决定论",并进一步指出,新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研究领域存在研究目的狭隘、研究理念陈旧两个问题。
陈乾初的人性论包括性之"时"与"实"两方面内容:"性之时"是通过对"继善成性"、"尽心知性"中"成"与"尽"的独到解读,凸显人性的时间性、动态过程性和结果的证成性;"性之实"则强调对人性的言说要切实有据,而非悬空徒说,这主要体现为反对宋儒天地、气质之性的划分,乾初认为气质之性即天地之性,性善气情才皆善、气情才构成性的内容。乾初强调性之"时"与"实",是出于对佛家言性之虚的批判及对王学流弊的纠正,因此他特别强调功夫,化本体为功夫。乾初之学属于修正王学的心学,同时体现了实学精神。
对人性观的考察,是一切伦理哲学研究的理论起点。亚里士多德的人性观包括求知乃人之本性、人是理性动物、人是政治动物等三个重要命题,这三个命题分别从人的感性认知、理性认知和社会政治认知等三个层面对人的本质作出了哲学解释。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理性实现对人类实践的规约,理性规约的结果形成公民之"德性"、城邦之"善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亚里士多德的人性论是一种以德性论为核心的道德哲学。当下,正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的使命要求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道德品性的培育,这是亚里士多德道德哲学
全国知名学者荣开明教授对邓小平理论的探索,时间长、范围广,论著多。《邓小平理论新探》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邓小平理论与世纪之交的中国》的最终成果,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后对邓小平理论的新探索。《邓小平理论新探》不同于过去许多研究邓小平理论的论著的最大特点和亮点,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和奠基的高度来研究邓小平理论的。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再一次证明了信用评级机构信息价值的缺乏。本文通过构建信用评级机构、发行方和监管者三方的模型,分析了信用评级意见购买中发行方及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最优监管水平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健康发展的重要启示。
企业间网络分工是介于市场和企业层级组织之间的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与企业和市场相比,具有自身的效率优势。本文主要分析企业间网络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对传统上的寡头垄断竞争优势及其内部组织结构的重要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企业间网络分工使得寡头市场从对抗性竞争转向合作性竞争,企业组织结构也从U型、M型转向"专业化+网络化"型。
本文基于企业创新趋势的分析,试构建以市场为起点,以内部与外部创新源为源泉,以吸收、整合、转化以及扩散能力为支撑的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并以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开放式自主创新是中国企业在当今经济环境变化日益剧烈的背景下实现持续成长的根本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