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将近5年来收治患者28例作一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8例,男24例,女4例,年龄16~63岁,均为斜疝患者。肠坏死者25例,肠破裂者3例(均为手法复位所致)。发病到手术时间12小时~5天。嵌顿疝内容物:回肠25例(89.2%),回盲部3例(10.8%)。入院时有3例并发休克。
治疗方法:本组25例肠坏死患者行肠切除吻合术及疝囊高位结扎术,其中15例同时行疝修补术,10例行择期疝修补术。本组3例肠破裂患者,1例经腹行内环口缝合术,2例未作疝囊处理,3个月后行疝修补术。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
结果
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肠破裂患者,并发切口感染1例,并发残留疝囊积液并感染而行切开引流1例,均经换药痊愈。所有病例随访均未见复发。
讨论
诊断:绞窄性腹股沟斜疝复位时致肠破裂,诊断多不困难,此时患者多具有全腹痛症状及明显的腹膜炎体征,X线透视见膈下游离气体也能助诊。但绞窄疝是否并肠管坏死,术前比较难确定,以下条件可供参考:①疝内容物增多明显,疝囊张力大,嵌顿时间>24小时;②外环口相对较小且紧;③疝被组织红肿明显;④下腹部有明显的腹膜炎体征;⑤绞窄性肠梗阻症状显著。
治疗:腹股沟疝患者在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被迫冲出经过疝门,强行扩大而进入疝囊,随着腹内压的突然恢复,疝囊颈弹性收缩,内容物无法回纳[1],形成嵌顿疝,若不及时处理则形成绞窄性疝,其临床表现多较严重。但在外力作用下(如不当的手法复位或挤压),坏死的肠袢穿孔、破裂,疼痛可因疝块压力骤降而暂时有所缓解,因此,疼痛减轻而肿块仍存在,不可认为病情好转。绞窄时间较长者,由于疝内容物发生感染,侵入周围组织,引起疝外被盖组织的急性炎症,甚至脓毒症。需急诊手术治疗。术前要纠正休克,水电解质紊乱,吸氧和抗生素应用。
⑴手术切口的选择:对绞窄疝并发肠破裂的患者,做疝同侧的下腹部探查切口,可以完成手术操作。但对绞窄疝合并肠坏死,切口选择值得研究,若嵌顿的疝内容物为回肠,本组有25例(89.2%),因其游動性大,腹股沟切口足以完成肠切除吻合术,也可作疝修补术,不需延长切口,损伤小,操作简便。但若嵌顿的疝内容物为回盲部并坏死,需行回盲部或升结肠切除时,此切口既不能完成手术,延长亦不方便,若勉强延长切口,可使腹股沟区腹壁破坏严重,修补困难,术后疝复发机会增多。对确定已有肠管坏死的绞窄疝,采取疝同侧的下腹部低切口,可兼而顾之。对术前没有确定肠管是否坏死而手术时采取了腹股沟区的斜切口且又需行回盲部、升结肠切除术时,可在原切口完成疝修补术,再作右侧腹部的另切口完成回盲部或升结肠切除术。
⑵术中失活肠管的判断:①肠管的色泽及张力;②肠管及肠系膜的血管有否搏动;③肠蠕动是否存在。有怀疑时可用0.5%普鲁卡因20ml封闭肠系膜以解除血管痉挛,吸入纯氧,以温热生理盐水沙垫覆盖肠管,20分钟后若肠管壁颜色仍无改善,动脉搏动仍无恢复,则表示已失去活力,应行坏死肠段切除及肠吻合[2]。
⑶有关疝修补的问题:凡施行肠切除吻合的患者,因手术区污染,在高位结扎疝囊后,一般不宜作疝修补术,以免因感染而致修补失败[3]。若合理掌握适应证,可以酌情同时行疝修补术,使患者免受二次之苦。对绞窄疝并发肠坏死者,行肠切除吻合术及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对变性坏死的疝囊及周围组织也应彻底清创,予以切除,此时应注意保护精索血管及输精管,以免损伤。依次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对病史短,症状轻,手术区污染较轻者,根据腹股沟管壁缺损情况选择不同术式对腹股沟管进行修补,尽量符合正常的解剖特点,注意手术技巧,以无张力状态下修补为妥。本组25例肠坏死患者中,有15例均行同期修补术治愈,余10例行择期疝修补术。随访均无复发。平时行腹部外科手术时,经常遇到合并腹股沟疝,这时多在完成其他手术时,在腹腔内将内环口荷包缝合关闭,使疝内容物不再突出,效果满意,但作者采用此法将绞窄性疝并发肠破裂的1例患者行同样的方法修补,术后并发残留疝囊积液并发感染而行切开引流才治愈,教训深刻,分析其原因:疝嵌顿后疝囊壁充血水肿,加之肠破裂的细菌污染,内环关闭后远端疝囊即成死腔,这时炎症渗出形成积液,囊壁水肿吸收功能差,细菌在内迅速生长繁殖而造成感染,所以对绞窄疝致肠破裂的患者,同期做腹腔内环口关闭术是不妥的。故以后又遇到2例患者,未作疝的处理,术后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而治愈出院。因此认为对这类患者,疝的处理待肠破裂修补术恢复后是比较安全可靠的。
术后处理:①因为这类患者术前均已有感染存在,故术前30分钟给予一个治疗剂量的抗生素,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很有必要。以头孢菌素类加甲硝唑为首选,因为肠坏死或肠破裂后均以大肠杆菌和厌氧菌感染为主。②加强切口护理,及时更换敷料。③注意加强营养,同时尽量避免一些疝诱发因素的出现并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964.
2 黄志强,金锡禹.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64.
3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95.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8例,男24例,女4例,年龄16~63岁,均为斜疝患者。肠坏死者25例,肠破裂者3例(均为手法复位所致)。发病到手术时间12小时~5天。嵌顿疝内容物:回肠25例(89.2%),回盲部3例(10.8%)。入院时有3例并发休克。
治疗方法:本组25例肠坏死患者行肠切除吻合术及疝囊高位结扎术,其中15例同时行疝修补术,10例行择期疝修补术。本组3例肠破裂患者,1例经腹行内环口缝合术,2例未作疝囊处理,3个月后行疝修补术。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
结果
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肠破裂患者,并发切口感染1例,并发残留疝囊积液并感染而行切开引流1例,均经换药痊愈。所有病例随访均未见复发。
讨论
诊断:绞窄性腹股沟斜疝复位时致肠破裂,诊断多不困难,此时患者多具有全腹痛症状及明显的腹膜炎体征,X线透视见膈下游离气体也能助诊。但绞窄疝是否并肠管坏死,术前比较难确定,以下条件可供参考:①疝内容物增多明显,疝囊张力大,嵌顿时间>24小时;②外环口相对较小且紧;③疝被组织红肿明显;④下腹部有明显的腹膜炎体征;⑤绞窄性肠梗阻症状显著。
治疗:腹股沟疝患者在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被迫冲出经过疝门,强行扩大而进入疝囊,随着腹内压的突然恢复,疝囊颈弹性收缩,内容物无法回纳[1],形成嵌顿疝,若不及时处理则形成绞窄性疝,其临床表现多较严重。但在外力作用下(如不当的手法复位或挤压),坏死的肠袢穿孔、破裂,疼痛可因疝块压力骤降而暂时有所缓解,因此,疼痛减轻而肿块仍存在,不可认为病情好转。绞窄时间较长者,由于疝内容物发生感染,侵入周围组织,引起疝外被盖组织的急性炎症,甚至脓毒症。需急诊手术治疗。术前要纠正休克,水电解质紊乱,吸氧和抗生素应用。
⑴手术切口的选择:对绞窄疝并发肠破裂的患者,做疝同侧的下腹部探查切口,可以完成手术操作。但对绞窄疝合并肠坏死,切口选择值得研究,若嵌顿的疝内容物为回肠,本组有25例(89.2%),因其游動性大,腹股沟切口足以完成肠切除吻合术,也可作疝修补术,不需延长切口,损伤小,操作简便。但若嵌顿的疝内容物为回盲部并坏死,需行回盲部或升结肠切除时,此切口既不能完成手术,延长亦不方便,若勉强延长切口,可使腹股沟区腹壁破坏严重,修补困难,术后疝复发机会增多。对确定已有肠管坏死的绞窄疝,采取疝同侧的下腹部低切口,可兼而顾之。对术前没有确定肠管是否坏死而手术时采取了腹股沟区的斜切口且又需行回盲部、升结肠切除术时,可在原切口完成疝修补术,再作右侧腹部的另切口完成回盲部或升结肠切除术。
⑵术中失活肠管的判断:①肠管的色泽及张力;②肠管及肠系膜的血管有否搏动;③肠蠕动是否存在。有怀疑时可用0.5%普鲁卡因20ml封闭肠系膜以解除血管痉挛,吸入纯氧,以温热生理盐水沙垫覆盖肠管,20分钟后若肠管壁颜色仍无改善,动脉搏动仍无恢复,则表示已失去活力,应行坏死肠段切除及肠吻合[2]。
⑶有关疝修补的问题:凡施行肠切除吻合的患者,因手术区污染,在高位结扎疝囊后,一般不宜作疝修补术,以免因感染而致修补失败[3]。若合理掌握适应证,可以酌情同时行疝修补术,使患者免受二次之苦。对绞窄疝并发肠坏死者,行肠切除吻合术及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对变性坏死的疝囊及周围组织也应彻底清创,予以切除,此时应注意保护精索血管及输精管,以免损伤。依次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对病史短,症状轻,手术区污染较轻者,根据腹股沟管壁缺损情况选择不同术式对腹股沟管进行修补,尽量符合正常的解剖特点,注意手术技巧,以无张力状态下修补为妥。本组25例肠坏死患者中,有15例均行同期修补术治愈,余10例行择期疝修补术。随访均无复发。平时行腹部外科手术时,经常遇到合并腹股沟疝,这时多在完成其他手术时,在腹腔内将内环口荷包缝合关闭,使疝内容物不再突出,效果满意,但作者采用此法将绞窄性疝并发肠破裂的1例患者行同样的方法修补,术后并发残留疝囊积液并发感染而行切开引流才治愈,教训深刻,分析其原因:疝嵌顿后疝囊壁充血水肿,加之肠破裂的细菌污染,内环关闭后远端疝囊即成死腔,这时炎症渗出形成积液,囊壁水肿吸收功能差,细菌在内迅速生长繁殖而造成感染,所以对绞窄疝致肠破裂的患者,同期做腹腔内环口关闭术是不妥的。故以后又遇到2例患者,未作疝的处理,术后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而治愈出院。因此认为对这类患者,疝的处理待肠破裂修补术恢复后是比较安全可靠的。
术后处理:①因为这类患者术前均已有感染存在,故术前30分钟给予一个治疗剂量的抗生素,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很有必要。以头孢菌素类加甲硝唑为首选,因为肠坏死或肠破裂后均以大肠杆菌和厌氧菌感染为主。②加强切口护理,及时更换敷料。③注意加强营养,同时尽量避免一些疝诱发因素的出现并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964.
2 黄志强,金锡禹.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64.
3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