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HD-PAH)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不同亚型的临床特点。
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05年9月至2019年5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住院的CHD-PAH患者共507例。将入选患者按不同临床亚型分为4组,即艾森曼格综合征(ES)组、左向右分流型肺动脉高压(SP)组、肺动脉高压合并小缺损(SD)组和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CD)组。根据心脏畸形的复杂程度,又将入选患者分为简单-中等复杂畸形组和复杂畸形组。根据分流位置,又将入选患者分为三尖瓣前分流组、三尖瓣后分流组及复合或复杂畸形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入选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年龄、性别等)、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6MWD)及B型利钠肽(BNP)等。收集入选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和右心导管检查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房平均压(mRAP)和心指数(CI),及计算得出的肺血管阻力(PVR)。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定期随访结果,包括随访期间接受PAH靶向药物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情况、心脏相关不良事件(咯血、晕厥、水肿、心律失常等)及主要终点事件(全因死亡)的发生时间和原因。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研究共纳入CHD-PAH患者507例,年龄23.1(13.9,32.1)岁,女性345例(68.0%)。按临床亚型分组,确诊ES者235例(46.4%),即ES组;确诊CD者193例(38.1%),即CD组;确诊SD者47例(9.3%),即SD组;确诊SP者32例(6.3%),即SP组。507例患者均完成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不同临床亚型组患者的sP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共有289例(57.0%)患者完成了右心导管检查,结果显示ES组患者的mPAP和PVR最高,mRAP最低(P均<0.001);CD组患者的mRAP最高,CI最低(P均<0.001)。ES组患者6MWD明显短于SP组、SD组和CD组(P均<0.001)。SD组NYHA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比例高于SP组(P<0.001),但与ES组和C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77和0.072)。首诊时SP组NYHA心功能Ⅰ/Ⅱ级患者的占比最高[96.9%(31/32)],其次为CD组[85.5%(165/193)]和ES组[85.1%(200/235)],SD组最低[75.0%(35/47)]。SD组患者首诊时的BNP水平亦高于SP组、ES组和CD组(P均<0.001)。507例患者中有379例(74.8%)在末次随访时接受了PAH靶向药物治疗,治疗方案以单药治疗为主[75.7%(287/379)]。入选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6(2.0,5.6)年,期间37例(7.3%)患者死亡,包括CD组13例、ES组17例、SD组7例,SP组患者无死亡。右心衰竭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11(29.7%)],其次为大咯血呼吸困难[7(18.9%)]、心脏性猝死[6(16.2%)]及肺动脉高压危象[4(10.8%)]。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CHD-PAH患者确诊后第1、3、5和10年无终点事件的生存率分别为98.2%、95.9%、90.6%和85.8%;ES组与CD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P=0.918),且均高于SD组(P值分别为0.011和0.013)。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确诊时NYHA心功能Ⅲ/Ⅳ级是CHD-PAH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HR=6.452,95%CI 3.378~12.346,P<0.001);首诊时BNP>100 ng/L是CHD-PAH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HR=2.481,95%CI 1.225~5.025,P=0.01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YHA心功能Ⅲ/Ⅳ级是CHD-PAH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4.998,95%CI 1.246~20.055,P=0.023)。
结论CHD-PAH不同临床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血流动力学特点及中远期生存率不同,其中SP患者预后最好,ES及CD患者预后相似,SD患者预后最差。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是CHD-PAH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