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因施工单位的浮船坞没有按计划到施工现场,工期比较紧张,施工单位采用现有的船机1200吨的起重船采用捆绑式吊装方法,此方法为国内第一次采用,实践证明该方法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 沉箱 沉箱吊装 吊装流程
一、工程概况
威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搬迁工程(码头工程部分)位于威海港新港区杨家湾底,规划新港区Ⅱ突堤码头西侧。
本工程是重力式沉箱码头结构,包括建设5个客运滚装泊位,其中3万GT客滚泊位3个(1#泊位~3#泊位)、3万GT客运泊位1个(5#泊位)、2万GT客运泊位1个(4#泊位)。水工建筑物等级为Ⅱ级。
本工程水工建筑物主要尺度:水工建筑物包括西南突堤两侧的1#、2#泊位、东南顺岸的3#泊位、东北侧顺岸的4#、5#泊位。突堤总长度为240m,突堤两侧为2个3万GT客滚泊位,其中突堤西侧为1#泊位,突堤东侧为2#泊位;东南顺岸3#泊位长度为307.75m;港池东北侧顺岸泊位由南向北依次布置一个2万GT和一个3万GT滚装泊位,其中南端为4#泊位,北端为5#泊位,总长为471m。1#泊位~5#泊位前沿水深均为-9.00m,码头面高程为+4.00m。突堤码头根部1#泊位西侧和5#泊位西北方向各预留一个沉箱和两个沉箱,预留长度分别为14.53m和26.50m。5#泊位码头端部按1:1.5放坡,采用200~300kg块石护面。
本工程共包括123个沉箱。
二、本次沉箱出运情况
威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搬迁(工程码头工程部分)共有沉箱123个,本次预制沉箱主要数据详见下表
本次45个沉箱原计划采用浮船坞下水工艺,因施工单位浮船坞在外地施工,暂时不能来到威海,考虑到工期的因素,最后施工单位考虑用1200t起重船吊装本批沉箱下水。因本批沉箱未预留吊孔(关键是吊孔上部未配置吊筋),故不能采用第一批沉箱吊装工艺。最后确定用钢丝绳整体兜住沉箱底部的吊装工艺。
1200t起重船长86m、船宽30.5m、型深5.6m、满载吃水4m,主要起重参数见下表
三、沉箱吊装工艺
本工程沉箱预制场设在客运码头1#泊位向南150m处。沉箱预制场出运码头前沿150m范围内水深-5.0m,完全满足1200t起重船最大吃水要求。该预制场沿码头前沿线方向可利用长度100m,垂直于码头前沿方向可用长度140m,沉箱在预制场的平面布置如下:垂直码头前沿方向布置5排45个沉箱。垂直码头前沿的沉箱采用气囊平移至码头前沿,起重船吊装下水。
垂直码头前沿布置的沉箱采用气囊平移工艺。为气囊平移施工工艺考虑,采用H型钢组成的框架作为预制台座,为防止钢筋陷入砂层内,气囊平移沉箱时对气囊不利,采用竹胶板上面再铺牛皮纸的方法。
为防止钢丝绳兜底时破坏沉箱底部棱角,需在沉箱底部设8个钢护角;同时为防止钢丝绳磨损沉箱顶部,需在沉箱上部设置钢吊架,改变钢丝绳的受力方向。
1、沉箱钢护角
沉箱钢护角采用厚度20毫米钢板焊接而成,钢护角长宽600毫米,设置8个钢护角。为防止钢护角磨损钢丝绳,在其外部焊接壁厚10毫米的钢管(钢管一分两半,每个钢护角用其一半)护边。
2、吊装钢丝绳
沉箱的吊装采用钢丝绳兜底方式,钢丝绳的选择非常重要。为充分利用现存钢丝绳,拟通过250t和350t卡环连接¢100和¢120钢丝绳的方式兜底吊装。见下示意图
钢丝绳受力验算:D型沉箱重量700吨(包含上部1.2米加高墙),单根¢120钢丝绳承受拉力700/4=175吨,¢120钢丝绳额定荷载240吨,4根¢120钢丝绳满足吊装要求。
每根¢100钢丝绳额定荷载80吨,两根4股¢100钢丝绳可承受拉力320吨,大于实际拉力175吨,满足吊装要求。
单根¢100钢丝绳长度50米,单根¢120钢丝绳长度30米,钢丝绳挂起重船吊钩处离沉箱底部高度38米。
3、吊装吊架
为避免在吊装过程中对沉箱上部造成损坏,吊装沉箱时,设置钢吊架改变钢丝绳受力方向,吊架采用40#工字钢焊制而成,平面尺寸8.00×8.0m。吊架离沉箱高度为13.5m,吊钩与吊架的垂直距离约为16.5m。吊架尺寸详见下图
钢吊架起改变钢丝绳受力方向并支撑由此产生的水平挤压力的作用。钢吊架与主钢丝绳间无连接,通过Φ32细钢丝绳挂在起重船吊钩上。
4、吊装工艺流程
(1)起重船停靠沉箱预制码头,起重船垂直于码头前沿定位。船艏两缆系在码头上,船尾两缆抛锚固定。
(2)起重工将吊架及ф120钢丝绳安装到位,并将ф100钢丝绳穿过沉箱底部,钢护角固定到ф100钢丝绳上;
(3)起重船吊钩定位于吊架正上方后,起重指挥人员指挥起重船落钩,至ф120钢丝绳琵琶头离地面0.5m左右,起重工将主吊索ф100钢丝绳和ф120钢丝绳通过大卡环连接起来,之后指挥起重船缓慢起钩,并校正钢护角位置,使其正好卡在沉箱棱角上。
(4)起重指挥人员指挥起重船继续缓慢起钩使钩头至离地面38m左右,此时沉箱基本离开地面。
(5)起重指挥人员指挥起重船缓慢起钩至沉箱底部离地面1.0m左右,向后缓慢向后移船至吊装沉箱离预制场码头前沿5-10m,缓慢落钩使沉箱落于水中1~2m起重船开始向船右侧绞锚至1#泊位前沿的港池内(港池水深-9.5m),沉箱出运人员上沉箱开阀门向沉箱内灌水调整浮游稳定。
(6)调整好沉箱浮游稳定(A型吃水约9.2m、D型约7.6吃水m),指挥起重船继续落钩,至钢护角触到港池底部,沉箱挂拖轮拖带至存放地点。
(7)起重船起钩绞锚至预制场码头前沿就位进行下一个沉箱出运。
四、施工情况及功效分析
由于本工艺以前国内从没有用过,因此,本方案提出后,受到很多人的质疑,笔者做为监理人员,也是与公司专家多次商讨此方案是否可行。最后,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商量后,决定先试验一个,看看效果如何,7月10日,第一个沉箱在大家的关注下顺利下水。7月11日,两个沉箱顺利下水,随着工人对本工艺的熟练,每天正常出运沉箱3个。7月19日,一天出运沉箱4个,到28日,此批45个沉箱全部出运完毕。本次沉箱吊装工艺,经实践证明不仅加快了沉箱的出运速度,同时也减少了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一个沉箱的出运费用比用浮船坞能节省1.4万元。
五、结语
该吊装方案刚提出时,受到很多人的质疑,笔者作为监理人员,如果同意施工单位此方案的话,可能对此方案带来的不利后果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笔者也是于公司老专家多次商讨,查阅相关资料,最后勉强同意试试此方案。此方案大家担心的大多是这一个问题,那就是沉箱吊起时,对沉箱的前、后趾的受力问题,担心沉箱前后趾会受到破坏,实践证明这个担心是多余的。笔者再想如果不是施工单位的浮船坞因事来不到现场;如果不是甲方工期催的紧的话,施工单位也不会用此吊装工艺,所以说很多新的发明,都是被逼出来的。可以说本次吊装工艺不仅在费用上比用浮船坞节省不少,同时在时间上也节省不少,一般浮船坞正常情况下一天最多能出两个,而此工艺一天最多可出4个,当然此工艺也有它的缺点,那就是对海况要求比较高,海底必须没有浪涌,同时风必须小于等于3级。大家以后在工作中如果碰到类似的情况,可以参考此工艺。
[关键词] 沉箱 沉箱吊装 吊装流程
一、工程概况
威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搬迁工程(码头工程部分)位于威海港新港区杨家湾底,规划新港区Ⅱ突堤码头西侧。
本工程是重力式沉箱码头结构,包括建设5个客运滚装泊位,其中3万GT客滚泊位3个(1#泊位~3#泊位)、3万GT客运泊位1个(5#泊位)、2万GT客运泊位1个(4#泊位)。水工建筑物等级为Ⅱ级。
本工程水工建筑物主要尺度:水工建筑物包括西南突堤两侧的1#、2#泊位、东南顺岸的3#泊位、东北侧顺岸的4#、5#泊位。突堤总长度为240m,突堤两侧为2个3万GT客滚泊位,其中突堤西侧为1#泊位,突堤东侧为2#泊位;东南顺岸3#泊位长度为307.75m;港池东北侧顺岸泊位由南向北依次布置一个2万GT和一个3万GT滚装泊位,其中南端为4#泊位,北端为5#泊位,总长为471m。1#泊位~5#泊位前沿水深均为-9.00m,码头面高程为+4.00m。突堤码头根部1#泊位西侧和5#泊位西北方向各预留一个沉箱和两个沉箱,预留长度分别为14.53m和26.50m。5#泊位码头端部按1:1.5放坡,采用200~300kg块石护面。
本工程共包括123个沉箱。
二、本次沉箱出运情况
威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搬迁(工程码头工程部分)共有沉箱123个,本次预制沉箱主要数据详见下表
本次45个沉箱原计划采用浮船坞下水工艺,因施工单位浮船坞在外地施工,暂时不能来到威海,考虑到工期的因素,最后施工单位考虑用1200t起重船吊装本批沉箱下水。因本批沉箱未预留吊孔(关键是吊孔上部未配置吊筋),故不能采用第一批沉箱吊装工艺。最后确定用钢丝绳整体兜住沉箱底部的吊装工艺。
1200t起重船长86m、船宽30.5m、型深5.6m、满载吃水4m,主要起重参数见下表
三、沉箱吊装工艺
本工程沉箱预制场设在客运码头1#泊位向南150m处。沉箱预制场出运码头前沿150m范围内水深-5.0m,完全满足1200t起重船最大吃水要求。该预制场沿码头前沿线方向可利用长度100m,垂直于码头前沿方向可用长度140m,沉箱在预制场的平面布置如下:垂直码头前沿方向布置5排45个沉箱。垂直码头前沿的沉箱采用气囊平移至码头前沿,起重船吊装下水。
垂直码头前沿布置的沉箱采用气囊平移工艺。为气囊平移施工工艺考虑,采用H型钢组成的框架作为预制台座,为防止钢筋陷入砂层内,气囊平移沉箱时对气囊不利,采用竹胶板上面再铺牛皮纸的方法。
为防止钢丝绳兜底时破坏沉箱底部棱角,需在沉箱底部设8个钢护角;同时为防止钢丝绳磨损沉箱顶部,需在沉箱上部设置钢吊架,改变钢丝绳的受力方向。
1、沉箱钢护角
沉箱钢护角采用厚度20毫米钢板焊接而成,钢护角长宽600毫米,设置8个钢护角。为防止钢护角磨损钢丝绳,在其外部焊接壁厚10毫米的钢管(钢管一分两半,每个钢护角用其一半)护边。
2、吊装钢丝绳
沉箱的吊装采用钢丝绳兜底方式,钢丝绳的选择非常重要。为充分利用现存钢丝绳,拟通过250t和350t卡环连接¢100和¢120钢丝绳的方式兜底吊装。见下示意图
钢丝绳受力验算:D型沉箱重量700吨(包含上部1.2米加高墙),单根¢120钢丝绳承受拉力700/4=175吨,¢120钢丝绳额定荷载240吨,4根¢120钢丝绳满足吊装要求。
每根¢100钢丝绳额定荷载80吨,两根4股¢100钢丝绳可承受拉力320吨,大于实际拉力175吨,满足吊装要求。
单根¢100钢丝绳长度50米,单根¢120钢丝绳长度30米,钢丝绳挂起重船吊钩处离沉箱底部高度38米。
3、吊装吊架
为避免在吊装过程中对沉箱上部造成损坏,吊装沉箱时,设置钢吊架改变钢丝绳受力方向,吊架采用40#工字钢焊制而成,平面尺寸8.00×8.0m。吊架离沉箱高度为13.5m,吊钩与吊架的垂直距离约为16.5m。吊架尺寸详见下图
钢吊架起改变钢丝绳受力方向并支撑由此产生的水平挤压力的作用。钢吊架与主钢丝绳间无连接,通过Φ32细钢丝绳挂在起重船吊钩上。
4、吊装工艺流程
(1)起重船停靠沉箱预制码头,起重船垂直于码头前沿定位。船艏两缆系在码头上,船尾两缆抛锚固定。
(2)起重工将吊架及ф120钢丝绳安装到位,并将ф100钢丝绳穿过沉箱底部,钢护角固定到ф100钢丝绳上;
(3)起重船吊钩定位于吊架正上方后,起重指挥人员指挥起重船落钩,至ф120钢丝绳琵琶头离地面0.5m左右,起重工将主吊索ф100钢丝绳和ф120钢丝绳通过大卡环连接起来,之后指挥起重船缓慢起钩,并校正钢护角位置,使其正好卡在沉箱棱角上。
(4)起重指挥人员指挥起重船继续缓慢起钩使钩头至离地面38m左右,此时沉箱基本离开地面。
(5)起重指挥人员指挥起重船缓慢起钩至沉箱底部离地面1.0m左右,向后缓慢向后移船至吊装沉箱离预制场码头前沿5-10m,缓慢落钩使沉箱落于水中1~2m起重船开始向船右侧绞锚至1#泊位前沿的港池内(港池水深-9.5m),沉箱出运人员上沉箱开阀门向沉箱内灌水调整浮游稳定。
(6)调整好沉箱浮游稳定(A型吃水约9.2m、D型约7.6吃水m),指挥起重船继续落钩,至钢护角触到港池底部,沉箱挂拖轮拖带至存放地点。
(7)起重船起钩绞锚至预制场码头前沿就位进行下一个沉箱出运。
四、施工情况及功效分析
由于本工艺以前国内从没有用过,因此,本方案提出后,受到很多人的质疑,笔者做为监理人员,也是与公司专家多次商讨此方案是否可行。最后,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商量后,决定先试验一个,看看效果如何,7月10日,第一个沉箱在大家的关注下顺利下水。7月11日,两个沉箱顺利下水,随着工人对本工艺的熟练,每天正常出运沉箱3个。7月19日,一天出运沉箱4个,到28日,此批45个沉箱全部出运完毕。本次沉箱吊装工艺,经实践证明不仅加快了沉箱的出运速度,同时也减少了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一个沉箱的出运费用比用浮船坞能节省1.4万元。
五、结语
该吊装方案刚提出时,受到很多人的质疑,笔者作为监理人员,如果同意施工单位此方案的话,可能对此方案带来的不利后果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笔者也是于公司老专家多次商讨,查阅相关资料,最后勉强同意试试此方案。此方案大家担心的大多是这一个问题,那就是沉箱吊起时,对沉箱的前、后趾的受力问题,担心沉箱前后趾会受到破坏,实践证明这个担心是多余的。笔者再想如果不是施工单位的浮船坞因事来不到现场;如果不是甲方工期催的紧的话,施工单位也不会用此吊装工艺,所以说很多新的发明,都是被逼出来的。可以说本次吊装工艺不仅在费用上比用浮船坞节省不少,同时在时间上也节省不少,一般浮船坞正常情况下一天最多能出两个,而此工艺一天最多可出4个,当然此工艺也有它的缺点,那就是对海况要求比较高,海底必须没有浪涌,同时风必须小于等于3级。大家以后在工作中如果碰到类似的情况,可以参考此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