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讲评课的主要功能是找出问题及其根源、弥补学生存在的知识与能力的缺陷、巩固拓展相关的知识和提高相关能力。在教学中,要探索和总结讲评课的架构和技巧,避免出现误区。
关键词:历史讲评课;误区;架构和技巧
历史讲评课是中学历史课的重要课型之一,它又可区分为练习讲评课和试卷讲评课等。其实,练习讲评课和试卷讲评课在课的结构、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上是一致的,所以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历史试卷讲评课为平台,去探究历史讲评课的架构和技巧,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笔者认为试卷讲评课的主要功能是:找出试卷中所反映的问题及其根源、弥补学生存在的知识与能力的缺陷、巩固拓展相关的知识和提高相关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历史教师常常忽视讲评课的主要功能,而走入一些误区。
一、历史试卷讲评课中常见的误区
1.准备不足,讲评随意
部分历史教师比较重视新授课、复习课,却忽视讲评课,甚至不把讲评课看成是一类独立的课型,认为讲评课无关紧要,所以课前往往准备不足,课堂上随意讲评,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下课后学生什么都不知道。
2.赶课时,单纯核对答案
课改后,高中历史课内容多,课时少是常态。有的教师为了赶课时,往往单纯按照标准答案给学生核对试题,把历史讲评课异化成教师念答案,学生抄答案的课。这种做法只会产生一个结果,学生对选择题无法知道为什么选这个答案,对材料题无法知道怎样才能组织到这个答案,更谈不上对考查的知识点、考查的方法技巧的巩固和提高,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3.逐题讲评,没有重点
有的教师讲评试卷,从第一题一直讲到最后一题,面面俱到,没有侧重点;其实,一份试卷有一个整体难度系数,但各题的难度值是不一样的,有的题目的难度值在0.85以上,也就是说整个班只有极少数学生出错,此类题目可针对这些学生做个别辅导,没必要占用课堂时间,以提高课堂效率。
4.就题讲题,不求拓展
孤立讲评,不求拓展的现象在历史讲评课中也相当普遍,授课教师在讲评时,往往就题论题,忽视整体考查的功能;现在的中、高考试卷中出题组的频率是相当高的,也就是说各题是作为考查的知识链中的一个环,而不是孤立的一个环。
二、编写教案,描绘讲评课的蓝图
试卷讲评课的基本架构是一“评”,二“讲”,三“练”。一“评” 什么呢?评试卷的考点分布、长度、梯度、难度值等;评教学双方的成绩、问题、对策。二“讲”什么呢?讲错因,讲路径、技巧、规范,拓展与考点相关的知识体系。三“练”什么呢?练“盲区”“弱区”,又练“巩固”“拓展”。但这些基本架构的内容都需要教师亲自去编写。那么,怎样才能编写好历史讲评课的教案呢?
1.认真阅卷,做好统计工作
认真阅卷、仔细分析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阅卷的准确度越高,统计的数据越准确,反映的问题就越客观,采取的应对措施就越有针对性。为此,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科学分析试卷的内容和结构。统计试卷中各考点的分布情况,并对各模块和各考点所占分值比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另外要统计分析试卷中各题的难易程度、明确各种难度值的题所占分值的比例;再根据统计情况明确要复习拓展的知识点和设计纠错练习。
(2)认真统计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一方面要按题统计学生的得分情况和出错人数,另一方面要掌握学生在各考点的得分、失分情况以及典型错误,并建立学生学习成长档案。
例如,在《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笔者曾经这样统计:
A.选择题得分情况分析
选择题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各小题得分情况,统计如下:
我校学生选择题得分情况简表
从上述数据可知,本校第一卷平均得分33.82分,得分率为70.5%。可见,选择题总体得分率较高,学生对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能力的掌握比较到位,但与省、市平均分仍有些差距,如第16、18、20、22、24题等相对较难的题目,我校得分率都比较低,说明我校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比较差,遇到难题失分严重。
B.非选择题得分情况分析
同样对非选择题得分情况也应当进行统计分析,在此不再赘述。
C.分析归纳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
依据上述数据分析的结果以及与学生面谈调查,发现学生做错题的原因主要有:
a.审题粗心大意,忽视题干中的限定项;b.历史概念模糊不清;c.双基知识掌握得不够准确;d.解题方法不当;e.获取信息能力有限。
2.确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
历史讲评课的根本目的在于:要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样才能不再错。因此,讲评课要在科学分析试卷的内容和结构、认真统计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明确应当联系复习的教材内容、要拓展的知识点,并将其归类化、小专题化;要明确学生应当掌握的方法和技巧,还应当明白学生应具有怎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因此,历史讲评课授课内容一般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总结考试情况。根据自己对试卷的分析统计结果,如实向学生说明情况,有成绩的表扬激励,考不理想的总结经验教训。例如,在平时单元考时,笔者通常将本次考试与以前考试对比,将本班的成绩与别班的对比,使学生得到激励、得到鞭策。
(2)引导学生分析归类题目,总结命题及解题规律。笔者讲评试卷时都在课前统计时将题目归类,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归类题目,把握命题者的意图,总结答题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考场心理素质。
(3)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确定纠错的方法和途径。只有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才有可能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笔者常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先让他们自查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再共同有针对性地去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回顾教材相关的知识点,结合题目要求组织答案。 (4)联系相关知识,拓展延伸知识链条。历史讲评课能否取得最佳效果关键是知识的联系与拓展,这也是讲评课的复习功能之一。笔者常在讲评课中,结合具体问题联系相关知识点,启发学生学习思考,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由于课前已引导学生分析归类题目,所以此部分的联系拓展可谓是顺水推舟了。
以上四个部分都是必须的,但课时有限,要突出如下重点内容:①统计中得分率低的题目所对应的知识点。②平时教学中疏忽的,但又是“课标”和“考纲”要求的知识点。③以前曾经纠正过,但学生还没有掌握的难点。④学生必须具备的主干知识和主要技能。⑤影响解题准确率的非智力因素。
3.制订讲评的方法
讲评方法的设计要避免方法单一、越俎代庖,要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规律性的学习法,这就需要遵循下列三个原则: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讲评课的全过程。
(2)一般与个别相结合原则。对于得分率高的题目,可在课堂不讲评,课后个别辅导出错的学生;对于得分率低的题目、典型性错误等要作为普遍性问题作重点讲评。
(3)温故与知新相结合原则。如前文所讲的“准备不足,讲评随意”“就题讲题,不求拓展”等,历史讲评课应该这样上吗?其实,历史讲评课应该坚持温故与知新相结合原则。它除了分析具体题目外,还应当对相关知识、易混概念、技能技巧进行综合复习,使学生通过测验、讲评,找出知识的缺陷,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4.准备变式纠错练习
确定了讲评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后,还要设计一份有针对性的变式练习,以巩固、深化讲评课的效果。
5.注重方法指导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历史特级教师杨子坤教师说:“历史学科能力作为一种心理特征有很强的综合性,它应当包括知识、观点、方法和技能技巧,主要因素是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它需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基本思维方式,需要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归纳、抽象和概括、系列化和具体化等基本思维方法,需要敏捷性、多向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辨析性等基本思维品质。
的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历史讲评课的目的如上文所说“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样才能不再错”,其实质是掌握方法去正确解决已有的问题和新的问题。所以,讲评课成败的又一关键是方法的指导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否实现。
历史试题主要有两大类,即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讲评课必须讲相应的解题方法,落实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
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主要有比较法、直选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顺藤摸瓜法等。如,顺藤摸瓜法即根据自己能够熟练掌握的知识先确定一个或两个正确的选项,以此作为基点,然后以此对其他各选项进行比较辨析,顺藤摸瓜,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材料解析题也称史料解析题。“史料解析题是一种要求学生从提供的文字、图表等史料中获取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对提取信息的分析、归纳、评价的主观题型,在现在的历史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解题步骤主要有:
(1)要认真审题,扣准“五要素”,审清问答项、限定项。审题要“咬文嚼字”。主要是审“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键词等,准确无误地审清问答项、限定项,把握“要做什么”“条件是什么”。
(2)带着问题看材料。一看材料的主题和出处,二找中心句、关键词,三注意几个标点符号:破折号、省略号、冒号等,四要弄清材料有几层意思。
(3)将中心句、关键词转换成答案。答案要表达成句,意思完整。答案要段落化、要点化、序列化。
三、依案施教,注重课堂效果的生成
教案为讲评课描绘了蓝图,即精心备好的教案是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保证。另外,教案中预设的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组织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笔者一般在讲、评、练三个架构的基础上,按四大模块实施教学:
1.概括总评
笔者一般用三四分钟的时间公布考试总体状况(各分数段的人数、平均分)及试卷的难度系数、区分度等,使每位学生明确自己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指明本次考试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使学生明了讲评的目标和方向,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
2.学习小组集体改错
这个模块,笔者是这样实施的:第一步,由学习小组成员间相互改错,再派小组长或推荐的代表发言(说出正确的答案及解题依据)。第二步,各学习小组相互提问和解答对方的疑问,特别是要讲清解题思路。第三步,教师突破重点和疑难点,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
3.归类分析,注重拓展
课前,笔者就要求学生将题目按政治、经济、文化等分类,或者按更小的专题分类,如地方行政制度沿革、赋税制度演变等;题目一归类,就便于总结规律,也便于知识的联系和拓展。
前文曾总结讲评课中的误区“就题讲题,不求拓展”,就是犯了没有将题目或考点看作整个知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错误。
其实,讲评时,要通过题目的讲解,使学生从一个知识点联系到整个知识体系,注重知识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使学生通过试卷的讲评,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有了新启发、新思考和新收获,使试卷讲评课起到归纳整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作用。
如,选择题: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的主要原因有:①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进步思潮。②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③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④封建帝制被推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此题的解题技巧是确定最可能的选项和最不可能的选项,即用排除法;本题最不可能的选项是③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很明显“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如此这般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同时,在讲评本题时,笔者作了拓展,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历程、特点及影响”作为小专题又梳理了一遍,使学生的知识点形成了知识体系。
4.纠正训练,巩固提高;有练必批,有批必改
纠错变式练习倘若在课堂上没时间完成,可放在课后完成。同时,为程度好的学生准备提高练习。还应当坚持凡有练习必批必改。
四、课后抓课堂效果的落实
1.落实好巩固环节
讲评后,笔者常要求学生认真订正试卷,典型的问题还要求学生收集在“错题本”中。订正完后,笔者要能及时给予批阅,并做好记录,建立档案。
同时,布置有针对性、适量的纠错练习,让学生有反复巩固和练习的机会,使他们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落实好差生的辅导环节
因为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教学预设目标是很难百分百实现的,有可能还会有一些差生对有些问题仍然搞不懂。因此,课后要及时给他们个别辅导,以帮助他们彻底解决一些知识盲点。
常言道:教无定法。历史讲评课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只是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从总结讲评课的常见误区、探讨讲评课的备课、教学实施及教学效果巩固等环节,去总结、探究历史讲评课的架构和技巧,去发掘历史讲评课的功能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子坤.特级教师点拨高考·历史.学苑出版社,1997-02.
[2]李进.史料题的解析初探.中学历史教学,2012(03).
(作者单位 福建省平潭县第三中学)
关键词:历史讲评课;误区;架构和技巧
历史讲评课是中学历史课的重要课型之一,它又可区分为练习讲评课和试卷讲评课等。其实,练习讲评课和试卷讲评课在课的结构、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上是一致的,所以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历史试卷讲评课为平台,去探究历史讲评课的架构和技巧,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笔者认为试卷讲评课的主要功能是:找出试卷中所反映的问题及其根源、弥补学生存在的知识与能力的缺陷、巩固拓展相关的知识和提高相关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历史教师常常忽视讲评课的主要功能,而走入一些误区。
一、历史试卷讲评课中常见的误区
1.准备不足,讲评随意
部分历史教师比较重视新授课、复习课,却忽视讲评课,甚至不把讲评课看成是一类独立的课型,认为讲评课无关紧要,所以课前往往准备不足,课堂上随意讲评,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下课后学生什么都不知道。
2.赶课时,单纯核对答案
课改后,高中历史课内容多,课时少是常态。有的教师为了赶课时,往往单纯按照标准答案给学生核对试题,把历史讲评课异化成教师念答案,学生抄答案的课。这种做法只会产生一个结果,学生对选择题无法知道为什么选这个答案,对材料题无法知道怎样才能组织到这个答案,更谈不上对考查的知识点、考查的方法技巧的巩固和提高,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3.逐题讲评,没有重点
有的教师讲评试卷,从第一题一直讲到最后一题,面面俱到,没有侧重点;其实,一份试卷有一个整体难度系数,但各题的难度值是不一样的,有的题目的难度值在0.85以上,也就是说整个班只有极少数学生出错,此类题目可针对这些学生做个别辅导,没必要占用课堂时间,以提高课堂效率。
4.就题讲题,不求拓展
孤立讲评,不求拓展的现象在历史讲评课中也相当普遍,授课教师在讲评时,往往就题论题,忽视整体考查的功能;现在的中、高考试卷中出题组的频率是相当高的,也就是说各题是作为考查的知识链中的一个环,而不是孤立的一个环。
二、编写教案,描绘讲评课的蓝图
试卷讲评课的基本架构是一“评”,二“讲”,三“练”。一“评” 什么呢?评试卷的考点分布、长度、梯度、难度值等;评教学双方的成绩、问题、对策。二“讲”什么呢?讲错因,讲路径、技巧、规范,拓展与考点相关的知识体系。三“练”什么呢?练“盲区”“弱区”,又练“巩固”“拓展”。但这些基本架构的内容都需要教师亲自去编写。那么,怎样才能编写好历史讲评课的教案呢?
1.认真阅卷,做好统计工作
认真阅卷、仔细分析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阅卷的准确度越高,统计的数据越准确,反映的问题就越客观,采取的应对措施就越有针对性。为此,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科学分析试卷的内容和结构。统计试卷中各考点的分布情况,并对各模块和各考点所占分值比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另外要统计分析试卷中各题的难易程度、明确各种难度值的题所占分值的比例;再根据统计情况明确要复习拓展的知识点和设计纠错练习。
(2)认真统计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一方面要按题统计学生的得分情况和出错人数,另一方面要掌握学生在各考点的得分、失分情况以及典型错误,并建立学生学习成长档案。
例如,在《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笔者曾经这样统计:
A.选择题得分情况分析
选择题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各小题得分情况,统计如下:
我校学生选择题得分情况简表
从上述数据可知,本校第一卷平均得分33.82分,得分率为70.5%。可见,选择题总体得分率较高,学生对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能力的掌握比较到位,但与省、市平均分仍有些差距,如第16、18、20、22、24题等相对较难的题目,我校得分率都比较低,说明我校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比较差,遇到难题失分严重。
B.非选择题得分情况分析
同样对非选择题得分情况也应当进行统计分析,在此不再赘述。
C.分析归纳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
依据上述数据分析的结果以及与学生面谈调查,发现学生做错题的原因主要有:
a.审题粗心大意,忽视题干中的限定项;b.历史概念模糊不清;c.双基知识掌握得不够准确;d.解题方法不当;e.获取信息能力有限。
2.确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
历史讲评课的根本目的在于:要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样才能不再错。因此,讲评课要在科学分析试卷的内容和结构、认真统计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明确应当联系复习的教材内容、要拓展的知识点,并将其归类化、小专题化;要明确学生应当掌握的方法和技巧,还应当明白学生应具有怎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因此,历史讲评课授课内容一般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总结考试情况。根据自己对试卷的分析统计结果,如实向学生说明情况,有成绩的表扬激励,考不理想的总结经验教训。例如,在平时单元考时,笔者通常将本次考试与以前考试对比,将本班的成绩与别班的对比,使学生得到激励、得到鞭策。
(2)引导学生分析归类题目,总结命题及解题规律。笔者讲评试卷时都在课前统计时将题目归类,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归类题目,把握命题者的意图,总结答题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考场心理素质。
(3)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确定纠错的方法和途径。只有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才有可能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笔者常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先让他们自查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再共同有针对性地去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回顾教材相关的知识点,结合题目要求组织答案。 (4)联系相关知识,拓展延伸知识链条。历史讲评课能否取得最佳效果关键是知识的联系与拓展,这也是讲评课的复习功能之一。笔者常在讲评课中,结合具体问题联系相关知识点,启发学生学习思考,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由于课前已引导学生分析归类题目,所以此部分的联系拓展可谓是顺水推舟了。
以上四个部分都是必须的,但课时有限,要突出如下重点内容:①统计中得分率低的题目所对应的知识点。②平时教学中疏忽的,但又是“课标”和“考纲”要求的知识点。③以前曾经纠正过,但学生还没有掌握的难点。④学生必须具备的主干知识和主要技能。⑤影响解题准确率的非智力因素。
3.制订讲评的方法
讲评方法的设计要避免方法单一、越俎代庖,要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规律性的学习法,这就需要遵循下列三个原则: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讲评课的全过程。
(2)一般与个别相结合原则。对于得分率高的题目,可在课堂不讲评,课后个别辅导出错的学生;对于得分率低的题目、典型性错误等要作为普遍性问题作重点讲评。
(3)温故与知新相结合原则。如前文所讲的“准备不足,讲评随意”“就题讲题,不求拓展”等,历史讲评课应该这样上吗?其实,历史讲评课应该坚持温故与知新相结合原则。它除了分析具体题目外,还应当对相关知识、易混概念、技能技巧进行综合复习,使学生通过测验、讲评,找出知识的缺陷,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4.准备变式纠错练习
确定了讲评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后,还要设计一份有针对性的变式练习,以巩固、深化讲评课的效果。
5.注重方法指导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历史特级教师杨子坤教师说:“历史学科能力作为一种心理特征有很强的综合性,它应当包括知识、观点、方法和技能技巧,主要因素是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它需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基本思维方式,需要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归纳、抽象和概括、系列化和具体化等基本思维方法,需要敏捷性、多向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辨析性等基本思维品质。
的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历史讲评课的目的如上文所说“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样才能不再错”,其实质是掌握方法去正确解决已有的问题和新的问题。所以,讲评课成败的又一关键是方法的指导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否实现。
历史试题主要有两大类,即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讲评课必须讲相应的解题方法,落实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
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主要有比较法、直选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顺藤摸瓜法等。如,顺藤摸瓜法即根据自己能够熟练掌握的知识先确定一个或两个正确的选项,以此作为基点,然后以此对其他各选项进行比较辨析,顺藤摸瓜,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材料解析题也称史料解析题。“史料解析题是一种要求学生从提供的文字、图表等史料中获取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对提取信息的分析、归纳、评价的主观题型,在现在的历史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解题步骤主要有:
(1)要认真审题,扣准“五要素”,审清问答项、限定项。审题要“咬文嚼字”。主要是审“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键词等,准确无误地审清问答项、限定项,把握“要做什么”“条件是什么”。
(2)带着问题看材料。一看材料的主题和出处,二找中心句、关键词,三注意几个标点符号:破折号、省略号、冒号等,四要弄清材料有几层意思。
(3)将中心句、关键词转换成答案。答案要表达成句,意思完整。答案要段落化、要点化、序列化。
三、依案施教,注重课堂效果的生成
教案为讲评课描绘了蓝图,即精心备好的教案是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保证。另外,教案中预设的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组织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笔者一般在讲、评、练三个架构的基础上,按四大模块实施教学:
1.概括总评
笔者一般用三四分钟的时间公布考试总体状况(各分数段的人数、平均分)及试卷的难度系数、区分度等,使每位学生明确自己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指明本次考试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使学生明了讲评的目标和方向,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
2.学习小组集体改错
这个模块,笔者是这样实施的:第一步,由学习小组成员间相互改错,再派小组长或推荐的代表发言(说出正确的答案及解题依据)。第二步,各学习小组相互提问和解答对方的疑问,特别是要讲清解题思路。第三步,教师突破重点和疑难点,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
3.归类分析,注重拓展
课前,笔者就要求学生将题目按政治、经济、文化等分类,或者按更小的专题分类,如地方行政制度沿革、赋税制度演变等;题目一归类,就便于总结规律,也便于知识的联系和拓展。
前文曾总结讲评课中的误区“就题讲题,不求拓展”,就是犯了没有将题目或考点看作整个知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错误。
其实,讲评时,要通过题目的讲解,使学生从一个知识点联系到整个知识体系,注重知识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使学生通过试卷的讲评,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有了新启发、新思考和新收获,使试卷讲评课起到归纳整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作用。
如,选择题: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的主要原因有:①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进步思潮。②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③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④封建帝制被推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此题的解题技巧是确定最可能的选项和最不可能的选项,即用排除法;本题最不可能的选项是③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很明显“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如此这般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同时,在讲评本题时,笔者作了拓展,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历程、特点及影响”作为小专题又梳理了一遍,使学生的知识点形成了知识体系。
4.纠正训练,巩固提高;有练必批,有批必改
纠错变式练习倘若在课堂上没时间完成,可放在课后完成。同时,为程度好的学生准备提高练习。还应当坚持凡有练习必批必改。
四、课后抓课堂效果的落实
1.落实好巩固环节
讲评后,笔者常要求学生认真订正试卷,典型的问题还要求学生收集在“错题本”中。订正完后,笔者要能及时给予批阅,并做好记录,建立档案。
同时,布置有针对性、适量的纠错练习,让学生有反复巩固和练习的机会,使他们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落实好差生的辅导环节
因为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教学预设目标是很难百分百实现的,有可能还会有一些差生对有些问题仍然搞不懂。因此,课后要及时给他们个别辅导,以帮助他们彻底解决一些知识盲点。
常言道:教无定法。历史讲评课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只是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从总结讲评课的常见误区、探讨讲评课的备课、教学实施及教学效果巩固等环节,去总结、探究历史讲评课的架构和技巧,去发掘历史讲评课的功能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子坤.特级教师点拨高考·历史.学苑出版社,1997-02.
[2]李进.史料题的解析初探.中学历史教学,2012(03).
(作者单位 福建省平潭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