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05年《定军山》诞生至今,历经了百年沉浮的中国电影,近些年来在口碑和票房却始终呈现着“一条腿细一条腿粗”的尴尬境地。在好莱坞大片狂轰乱炸下,国产大片相继沦陷。而反观国产优秀的小成本电影,例如《疯狂的石头》、《钢的琴》等等,却试图向我们证明,那些片子失败的真正原因不在于技术,重点是没有好好地讲故事,或者说根本不懂怎么讲故事。同样作为青年导演中的佼佼者,宁浩和张猛到底谁更优秀,是没有办法比较的,毕竟风格不同。但如果说《疯狂的石头》是一部娱乐大众炫耀叙事手法的高明模仿之作,那么《钢的琴》在艺术风格和思想表达上则显得更为纯粹与深刻。由完美世界(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的《钢的琴》在2010年至2011年可谓是风光一时无两,相继获得了第2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香港亚洲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特别提名”,第三届悉尼中国电影节“评委会特别推荐奖”,第28届迈阿密国际电影节“最佳国际电影奖”等殊荣。这样一部顶着无数耀眼头衔的作品,确实有着值得褒奖的理由。《钢的琴》是一部编导合一的作品,这使得我们比较容易直观地了解导演想要传达的信息与观念。就《钢的琴》的台词对话来讲,首先具有扎实的文本基础。其次由于故事背景的时代特点及地域特色,《钢的琴》在受众群方面其实是极小众的。现实生活中,现在的年轻人未必能够理解那个时代父辈所背负的情怀,《钢的琴》似乎更像是一首对“钢铁文明”不可避免衰落的“时代挽歌”。
作为一部小成本影片,《钢的琴》自然不可能在摄影设备和手段上大做文章。“关键在于,金钱考虑不一定会使艺术家减少创意,或使电影计划降低价值。金钱能够败坏任何事业(如政治),但是它不必然如此”。[1]电影《钢的琴》在摄影手法上虽然较多地采用了固定拍摄,平移拍摄等,但是简单的摄影手法不代表简单的叙事结构。《钢的琴》在叙事层面上有着成熟和丰富的层次。而作为一部电影最小的构成单位,一个镜头里的物品可能简单,看似随意随机挑选入境,但组合起来却往往包含着惊人的丰富的信息,在《钢的琴》中张猛地镜头语言就具有极简,稳定的美学特征。
(一)复杂却明晰的叙事
即将与小菊离婚的陈桂林要为女儿造一架钢琴,于是纠集了一群三教九流之徒,开始了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大事”。陈在这部影片中无疑“是故事的绝对主角,是叙事中心和影片视觉结构的中心”[2]。
《钢》的叙事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
陈桂林和小菊离婚,争论孩子的抚养权——在结束小乐队的演奏之后看女儿,给女儿交学费——和父亲在回家的路上谈论妻子现状——带女儿去学校偷练钢琴被赶走——为女儿做纸盒子钢琴并和女儿练“琴”——与妻子争吵女儿的教育——批评谈纸盒子的女儿——和女友约会——向各个朋友借钱失败,女友淑娴借钱给自己——与一群朋友聚会,(穿插工厂烟囱将要被炸的消息,为之后埋伏笔)借着酒劲儿一群人去偷钢琴,(穿插抒情线 陈桂林一人在风雪中弹钢琴)被抓之后归还钢琴——对女儿发火——开始纠集朋友准备造钢琴——与淑娴争吵——看见小菊送女兒回家,熬夜为孩子织毛裤——朋友们各司其职造钢琴,淑娴花枝招展地来到工厂——一群人为了胖头女儿的事出头——和淑娴主持完婚礼之后遇到汪工开主持大会缅怀工厂的大烟囱(抒情线:陈桂林弹手风琴,淑娴站在旁边 )——王抗美与淑娴调情,陈桂林接到法院传票心烦之际去找淑娴,结果两人争吵,第二天陈桂林怒打王抗美——季哥完成工作之后被警察带走,陈桂林宣布钢琴不做了——陈桂林同意小菊带女儿走——看女儿和同学一起唱着儿歌砸冰——和父亲出去——与众人在远处等待工厂烟囱爆破,陈桂林和王抗美和好,两声爆破声之后,烟囱倒下,在众人面前升起巨大的尘嚣——表示可以和淑娴结婚了——众人合力完成钢琴的最后部分,穿插乐队和淑娴跳舞的景象——调琴时陈桂林的父亲意外去世——小菊带着女儿来看陈桂林,影片在女儿的弹奏中结束。
全片围绕着给女儿造钢琴这条主线,延伸出几条副线:陈桂林与妻子的矛盾;陈桂林与淑娴的情感纠葛;无法满足女儿物质需求的矛盾;兄弟之间的矛盾与过往;对工厂烟囱的缅怀(实际上是对过去时代的缅怀)。
《钢》的故事单独抽出一个段落来看,带着喜剧的色彩。例如在欢快曲调中进行的葬礼;陈桂林给女儿交学费时对老师的讨好,一个高大的男人对坐在凳子上的女人毕恭毕敬;在轻松的游戏声中,陈桂林拿着自己曾经在工厂中炼油炼钢的工具为女儿做了一个假钢琴,显得十分滑稽与可笑。历史轰轰烈烈向前奔进,小人物在现实的枷锁下挣扎。父爱这种故事,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全新的《爸爸再爱我一次》,但张猛几乎摒弃了这种讨巧方便的叙事方式。在《钢》中,导演只用了寥寥几个镜头来表达父女之间的温情:陈桂林和女儿在纸盒子“钢琴”上弹琴。而仅凭着一腔父爱是不够的,小元对陈桂林的煞费苦心并不买账,能够打动她心的还是小菊买给她的“两根破铅笔”“破文具盒子”,所以她才会问出“你是怎么想的?”这种与年龄极不相符的话来。就连一直支持他的淑娴也一语道破“小元跟着她妈能幸福,比跟着你强”。从某种程度上讲,导演张猛在影片伊始,就暗示了在这场离婚保卫战中,陈桂林必输无疑的结局。因为夫妻两人首先在经济层面上是不对等的,这就导致了两人矛盾的发生。无论陈桂林承认与否,抚养孩子首先必须有经济基础做保障。这个现实问题,陈桂林无疑比谁都清楚,在接下来整个为女儿制作一架钢琴的过程,与其说是他为了争取女儿的抚养权,倒不如说是为了与女儿进行告别而采取的一种近乎于宗教仪式的抗争。
(二) 意蕴深厚的镜语
《钢的琴》在摄影手法上,反复使用了平移拍摄,缓推缓拉,固定拍摄。看似简单的镜头在组接剪辑之后,变成了意蕴深厚的“语言”。
在影片一开始,给了一个非常直观化的镜头,陈桂林和小菊位居画面中间,吊儿郎当的陈桂林身上挂着一部非常老旧的红色手风琴,嘴里叼着烟,小菊则面容姣好,穿着时髦大方。而两人身后的背景也同样具有直观的对比性和讽刺性。同样是身后的棚子,陈桂林身后的只空余了一个杂草丛生破旧的厂房,而小菊身后的棚子封闭严实,甚至还有钢丝作为支撑。旁边的道路平整划一,厂房整齐,就连绿化也多了那么点生机与昂然。相同的是两人脸上的表情都同样严肃冷静。在探讨女儿是否幸福的过程中,分别给予小菊和陈桂林及背后棚子的特写。而在后面呼应的一场戏中,陈桂林放弃女儿抚养权的时候,几乎还是同一个场景,更有一份夫妻经济状况不对等的强调意味在里面。 在陈桂林到学校看女儿的这一场戏中,首先镜头通过门帘缓慢推进小元弹钢琴的姿态,门帘有着画框强调的作用,小元的面部给了强光打亮。下一个镜头,隔着门帘的陈桂林手里端着杯子,翘着二郎腿听女儿弹琴,一脸满足,同样是隔着门帘,在这里门帘则暗示与女儿的代沟与距离。
空镜的运用,也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观众对剧中人物境遇的代入感,加强了叙事效果。在陈桂林的小乐队欢快地弹奏着《步步高》时,却出现了巨大烟囱下设置的灵堂,随后镜头缓拉,烟雾占据了将近三分之二的屏幕,灵堂上“沉痛吊念母亲”几个大字更暗示了“工业时代”一去不复返的无奈现状。象征着曾经辉煌的工厂的烟囱,无论人们有着怎样的无奈与可惜,“也只能为了时代的发展进程要求它离开 ”,在众人面前升起了巨大的尘嚣,弥漫了整个画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人物对话的过程中,几乎摒弃了最为常见的对切反打镜头,多使用远景和中景景别,将整个环境与人物包含进去,强调了大时代变革下小人物的无力感。
“电影之所以是一门艺术,原因在于它允许创作者为观众设计体验,而这些体验的价值不会因为其出身血统而受到影响。不论是小众还是大众电影,都属于我们称之为电影的综合性艺术”。现实情况是,优秀的小成本影片在好莱坞大片和所谓国产大片的双层夹击下苟延残喘,根本没有市场竞争力。“自1988年始,大陆现代化进程蓦然加速推进,在全社会范围内,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众声喧哗托举起一个理想主义与希望的热汽球。在一种浸透了狂喜的忧患意识之中,历史感似乎开始稀薄、弥散......同时,或许更为重要的是,1988年,整个中国大陆继1949年以来,第一次遭到了商业化大潮的冲刷和袭击;大陆文化迅速地开始了其市场化的过程......大陆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不仅受制于大陆片与审查制度,而且辗转于金钱/自由的枷锁之下。”[3]国产小成本电影在重重枷锁之下,举步维艰。《钢的琴》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虽口碑爆棚,在市场上遭遇冷遇是必然的。在充斥着伪大片的国内屏幕下,观众将自己的手中的电影票投向了粗制滥造的一方,不肯静下心来欣赏一部真正的电影,也无怪乎国产电影的衰退。既然品质差也可以赚钱,谁还会花功夫做好的呢?所谓“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电影”。所幸的是,在电影这门艺术里,总归会有一些人坚守着最后的阵地,不浮夸,不取巧,让我们在失望中还有一丝希望可循。越是简单的东西就越是真实,越有动人的力量。不管是大制作还是小成本,不晓以大义,不慷慨激昂,不左右你的意识,老老实实地讲人的故事,才是真正的好片子。这或许就是《钢的琴》帶给我们的启示。也只有照着这种路子走下去,国产电影才会真正有出路。
注释:
[1]《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大卫·波德维尔
[2]《电影批评》 戴锦华
[3]《第五代到第六代:大陆电影的艰难史》 戴锦华
作者简介:李春燕(1991-),女,汉族,籍贯:河南焦作,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单位:西南大学,研究方向:影视产业与文化传播。
作为一部小成本影片,《钢的琴》自然不可能在摄影设备和手段上大做文章。“关键在于,金钱考虑不一定会使艺术家减少创意,或使电影计划降低价值。金钱能够败坏任何事业(如政治),但是它不必然如此”。[1]电影《钢的琴》在摄影手法上虽然较多地采用了固定拍摄,平移拍摄等,但是简单的摄影手法不代表简单的叙事结构。《钢的琴》在叙事层面上有着成熟和丰富的层次。而作为一部电影最小的构成单位,一个镜头里的物品可能简单,看似随意随机挑选入境,但组合起来却往往包含着惊人的丰富的信息,在《钢的琴》中张猛地镜头语言就具有极简,稳定的美学特征。
(一)复杂却明晰的叙事
即将与小菊离婚的陈桂林要为女儿造一架钢琴,于是纠集了一群三教九流之徒,开始了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大事”。陈在这部影片中无疑“是故事的绝对主角,是叙事中心和影片视觉结构的中心”[2]。
《钢》的叙事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
陈桂林和小菊离婚,争论孩子的抚养权——在结束小乐队的演奏之后看女儿,给女儿交学费——和父亲在回家的路上谈论妻子现状——带女儿去学校偷练钢琴被赶走——为女儿做纸盒子钢琴并和女儿练“琴”——与妻子争吵女儿的教育——批评谈纸盒子的女儿——和女友约会——向各个朋友借钱失败,女友淑娴借钱给自己——与一群朋友聚会,(穿插工厂烟囱将要被炸的消息,为之后埋伏笔)借着酒劲儿一群人去偷钢琴,(穿插抒情线 陈桂林一人在风雪中弹钢琴)被抓之后归还钢琴——对女儿发火——开始纠集朋友准备造钢琴——与淑娴争吵——看见小菊送女兒回家,熬夜为孩子织毛裤——朋友们各司其职造钢琴,淑娴花枝招展地来到工厂——一群人为了胖头女儿的事出头——和淑娴主持完婚礼之后遇到汪工开主持大会缅怀工厂的大烟囱(抒情线:陈桂林弹手风琴,淑娴站在旁边 )——王抗美与淑娴调情,陈桂林接到法院传票心烦之际去找淑娴,结果两人争吵,第二天陈桂林怒打王抗美——季哥完成工作之后被警察带走,陈桂林宣布钢琴不做了——陈桂林同意小菊带女儿走——看女儿和同学一起唱着儿歌砸冰——和父亲出去——与众人在远处等待工厂烟囱爆破,陈桂林和王抗美和好,两声爆破声之后,烟囱倒下,在众人面前升起巨大的尘嚣——表示可以和淑娴结婚了——众人合力完成钢琴的最后部分,穿插乐队和淑娴跳舞的景象——调琴时陈桂林的父亲意外去世——小菊带着女儿来看陈桂林,影片在女儿的弹奏中结束。
全片围绕着给女儿造钢琴这条主线,延伸出几条副线:陈桂林与妻子的矛盾;陈桂林与淑娴的情感纠葛;无法满足女儿物质需求的矛盾;兄弟之间的矛盾与过往;对工厂烟囱的缅怀(实际上是对过去时代的缅怀)。
《钢》的故事单独抽出一个段落来看,带着喜剧的色彩。例如在欢快曲调中进行的葬礼;陈桂林给女儿交学费时对老师的讨好,一个高大的男人对坐在凳子上的女人毕恭毕敬;在轻松的游戏声中,陈桂林拿着自己曾经在工厂中炼油炼钢的工具为女儿做了一个假钢琴,显得十分滑稽与可笑。历史轰轰烈烈向前奔进,小人物在现实的枷锁下挣扎。父爱这种故事,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全新的《爸爸再爱我一次》,但张猛几乎摒弃了这种讨巧方便的叙事方式。在《钢》中,导演只用了寥寥几个镜头来表达父女之间的温情:陈桂林和女儿在纸盒子“钢琴”上弹琴。而仅凭着一腔父爱是不够的,小元对陈桂林的煞费苦心并不买账,能够打动她心的还是小菊买给她的“两根破铅笔”“破文具盒子”,所以她才会问出“你是怎么想的?”这种与年龄极不相符的话来。就连一直支持他的淑娴也一语道破“小元跟着她妈能幸福,比跟着你强”。从某种程度上讲,导演张猛在影片伊始,就暗示了在这场离婚保卫战中,陈桂林必输无疑的结局。因为夫妻两人首先在经济层面上是不对等的,这就导致了两人矛盾的发生。无论陈桂林承认与否,抚养孩子首先必须有经济基础做保障。这个现实问题,陈桂林无疑比谁都清楚,在接下来整个为女儿制作一架钢琴的过程,与其说是他为了争取女儿的抚养权,倒不如说是为了与女儿进行告别而采取的一种近乎于宗教仪式的抗争。
(二) 意蕴深厚的镜语
《钢的琴》在摄影手法上,反复使用了平移拍摄,缓推缓拉,固定拍摄。看似简单的镜头在组接剪辑之后,变成了意蕴深厚的“语言”。
在影片一开始,给了一个非常直观化的镜头,陈桂林和小菊位居画面中间,吊儿郎当的陈桂林身上挂着一部非常老旧的红色手风琴,嘴里叼着烟,小菊则面容姣好,穿着时髦大方。而两人身后的背景也同样具有直观的对比性和讽刺性。同样是身后的棚子,陈桂林身后的只空余了一个杂草丛生破旧的厂房,而小菊身后的棚子封闭严实,甚至还有钢丝作为支撑。旁边的道路平整划一,厂房整齐,就连绿化也多了那么点生机与昂然。相同的是两人脸上的表情都同样严肃冷静。在探讨女儿是否幸福的过程中,分别给予小菊和陈桂林及背后棚子的特写。而在后面呼应的一场戏中,陈桂林放弃女儿抚养权的时候,几乎还是同一个场景,更有一份夫妻经济状况不对等的强调意味在里面。 在陈桂林到学校看女儿的这一场戏中,首先镜头通过门帘缓慢推进小元弹钢琴的姿态,门帘有着画框强调的作用,小元的面部给了强光打亮。下一个镜头,隔着门帘的陈桂林手里端着杯子,翘着二郎腿听女儿弹琴,一脸满足,同样是隔着门帘,在这里门帘则暗示与女儿的代沟与距离。
空镜的运用,也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观众对剧中人物境遇的代入感,加强了叙事效果。在陈桂林的小乐队欢快地弹奏着《步步高》时,却出现了巨大烟囱下设置的灵堂,随后镜头缓拉,烟雾占据了将近三分之二的屏幕,灵堂上“沉痛吊念母亲”几个大字更暗示了“工业时代”一去不复返的无奈现状。象征着曾经辉煌的工厂的烟囱,无论人们有着怎样的无奈与可惜,“也只能为了时代的发展进程要求它离开 ”,在众人面前升起了巨大的尘嚣,弥漫了整个画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人物对话的过程中,几乎摒弃了最为常见的对切反打镜头,多使用远景和中景景别,将整个环境与人物包含进去,强调了大时代变革下小人物的无力感。
“电影之所以是一门艺术,原因在于它允许创作者为观众设计体验,而这些体验的价值不会因为其出身血统而受到影响。不论是小众还是大众电影,都属于我们称之为电影的综合性艺术”。现实情况是,优秀的小成本影片在好莱坞大片和所谓国产大片的双层夹击下苟延残喘,根本没有市场竞争力。“自1988年始,大陆现代化进程蓦然加速推进,在全社会范围内,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众声喧哗托举起一个理想主义与希望的热汽球。在一种浸透了狂喜的忧患意识之中,历史感似乎开始稀薄、弥散......同时,或许更为重要的是,1988年,整个中国大陆继1949年以来,第一次遭到了商业化大潮的冲刷和袭击;大陆文化迅速地开始了其市场化的过程......大陆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不仅受制于大陆片与审查制度,而且辗转于金钱/自由的枷锁之下。”[3]国产小成本电影在重重枷锁之下,举步维艰。《钢的琴》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虽口碑爆棚,在市场上遭遇冷遇是必然的。在充斥着伪大片的国内屏幕下,观众将自己的手中的电影票投向了粗制滥造的一方,不肯静下心来欣赏一部真正的电影,也无怪乎国产电影的衰退。既然品质差也可以赚钱,谁还会花功夫做好的呢?所谓“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电影”。所幸的是,在电影这门艺术里,总归会有一些人坚守着最后的阵地,不浮夸,不取巧,让我们在失望中还有一丝希望可循。越是简单的东西就越是真实,越有动人的力量。不管是大制作还是小成本,不晓以大义,不慷慨激昂,不左右你的意识,老老实实地讲人的故事,才是真正的好片子。这或许就是《钢的琴》帶给我们的启示。也只有照着这种路子走下去,国产电影才会真正有出路。
注释:
[1]《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大卫·波德维尔
[2]《电影批评》 戴锦华
[3]《第五代到第六代:大陆电影的艰难史》 戴锦华
作者简介:李春燕(1991-),女,汉族,籍贯:河南焦作,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单位:西南大学,研究方向:影视产业与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