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讲三个触动我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我有一位高中时关系颇为亲密的女同学,前两年远嫁意大利米兰,先生是位意大利帅哥。有一年夏天,她和还在牙牙学语的女儿第一次跟先生去度假。度假小屋在意大利和奥地利接壤的阿尔卑斯山上,风景很美。当年,是度假小屋主人的父母创办了这间小屋,接待了同学的公公。此后,几乎每年夏天,两个家庭都会见面,这样的见面,延续了3代人。100年过去了,山还是那座山,度假小屋还是那间度假小屋。
第二个故事:某年春节,我跟着闺蜜去台湾玩。她先生是在杭州创业的台北人,设计了很多私人观光线路,以尽地主之谊。他带我们去参观了1980年代刚刚工作时上班的那幢写字楼,又带我们去参观了那套他曾经生活过几十年的老屋。老单位和老屋就像老家的亲友,乡音未改,面容依旧,一直在原地。他只是一位普通的台北人,而他又是一位幸福的台北人,那些年轻时人生经历的印迹,都完整地保留着,那是他宝贵的精神家园。
第三个故事:有一位移民德国快20年的发小,某一次,趁他回国,老同学聚会。席间问他现在住在哪里,是否有买房的计划?他说住在凤起路,不敢换房。完全不知道我们说的“城西”“滨江”都是什么地方,他离开杭州的时候,还没有这些地名。他不太敢出门,离开市中心一带,就哪里也不认识了。他说,如果没有了熟悉的街道和房屋,如果没有了发小和亲友,他就没有了再回杭州的理由。
我是土生土长的杭州姑娘,成长经历很简单,求学,就业,按部就班,非常稳定。可是,岁月变迁,人到中年,我发现自己所有读过的学校,只有高中的校名和校址还在,其它的,要么校址变了,要么校名变了,想回当初的校园里走走,都成了奢望。
有人会说,你看现在的杭州多么现代化,多么美,比台北、首尔这些亚洲大都会(更别提欧美那些高楼都没几幢的城市)的城市面貌都要高大洋气。
这是事实。但是,太多的岁月印记以城市发展之名抹去,这也是事实。并不是只有新的才是美的,千人一面的现代化,恰恰让杭州失去了另外的机会。看看苏州的老城和新区,就会明白发展和保护,并不一定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和我父亲广舆,只是两个普通的杭州市民。我们惟一的特长,就是喜欢画画。所以,我们决定用画笔,来记录这座城市的私人记忆。
微信公众号《手绘杭州》从2015年10月创办。半年时间里,我们画了杭州的风景:秋水、冬雪、春花、白堤、西溪、北山路、株川村;我们画了杭州的民俗:腊八、年味、元宵;我们画了杭州的单位和学校:522厂、老杭图、杭高、杭报、十一中、杭大、浙大紫金港;我们画了杭州的轶事:民国时期的大井巷、西湖的上一次冰冻、爱情巴士155电车的故事;我们画了最新的时事:“秋水门”事件、福建后裔祭拜陈文龙墓……而其中画得更多的,还是杭州的老建筑。
武林门、社坛巷、三佛厂、水星阁、古旧书店……这些,已经不复存在了。解放桥、少年宫、邮电路、奎垣巷、里仁坊巷、抚宁巷、金钗袋巷、潮鸣寺巷、龙兴寺经幢、工人文化宫……这些,还在,只是以另一种面貌。
我们约请了几十位作者来写他们和这些地方的故事。有些地方,他们住过、或者工作过,有特殊的感情和经历;有些地方,他们研究过,知道很多连老杭州都不知道的故事。更多的,是普通人的普通经历。
从这些描述里,我们看到了杭州人的居住条件在变化,三四十年前,住什么地方的都有:寺庙禅房改建的学校宿舍、民国洋房的一个房间塞进一家人、终年不见阳光的简易洋房一楼……平心而论,杭州人住得越来越好了。
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是对已经消逝的建筑或单位的追忆与惋惜。今年3月底,北山路整治,秋水山庄的门头被鲜艳的油漆刷新,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秋水门”舆论大战。市民对古旧建筑的保护之情,就是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爱。
有文保价值的建筑,是否可以不拆,或者有条件地拆?没有文保价值的建筑,拆除时,能否留下测绘、影像等资料?毕竟每一幢建筑,在它存在的那些时光里,就是一个生命体。
怎样才能让这座城市的记忆得到更好地保存?我觉得文创产业是最好的载体。
今年过年,我们全家去苏州旅游,对山塘街和平江路上的两家民俗画工作室印象很深。画室里既有原画、也有印刷品,既有画册、也有明信片。总之,不论是绘画爱好者,还是对姑苏风情感兴趣的游客,都能找到适合的商品,丰俭由人。在著名的“猫的天空之城”书店,也有大量走小资路线的苏州风情文创用品出售。
杭州有中国美术学院,有大量的美术创意人才,但是文创业,还没有和杭州的老街老巷很好地结合起来。河坊街、五柳巷、桥西直街、小河直街……在富有老杭州风情的街巷里,如果有文创产业的有机植入(并不只是街头艺人肖像写生),杭州记忆将会是活色生香的。
杭州的工业遗存可以和有情怀的企业文化联姻。杭州的大厂老厂,大多已经成为了工业遗存。然而这是几代老杭州人不可磨灭的记忆,也是这座城市值得回忆的历史片段。LOFT49、杭丝联、和创园,都因为引进了大量创意小店,而成为小资圣地。然而杭州还是没有属于自己的798,在以上这些创意园区内,工业遗存的文化也未能表达得很充分。
接下来,还有新天地、城市之星,杭钢……这些我们的祖父母辈战斗过的大厂,都将会是一座座商业综合体。而在他们周边开发项目的企业,比如万科,就非常有兴趣参与地域文化的挖掘。借助优秀企业的力量,也许可以把这些故事讲得更动人。我们还可以利用民间自媒体的力量,使传播更立体。有志于传播杭州记忆的自媒体,其实不在少数,比如《N闹W》《杭州佬儿》《漫城市》《说杭州》等等,都是由现任或退役的媒体人开办的自媒体号,定位都是书写杭州记忆,内容或严肃或诙谐,表现手段新颖多样,出现过很多阅读量超10万的爆文。这些非常鲜活有生命力的民间文艺形式,传播力也很生猛。如果可能,由这些自媒体参与某些城市记忆项目的共建,相信效果能够事半功倍。
第一个故事:我有一位高中时关系颇为亲密的女同学,前两年远嫁意大利米兰,先生是位意大利帅哥。有一年夏天,她和还在牙牙学语的女儿第一次跟先生去度假。度假小屋在意大利和奥地利接壤的阿尔卑斯山上,风景很美。当年,是度假小屋主人的父母创办了这间小屋,接待了同学的公公。此后,几乎每年夏天,两个家庭都会见面,这样的见面,延续了3代人。100年过去了,山还是那座山,度假小屋还是那间度假小屋。
第二个故事:某年春节,我跟着闺蜜去台湾玩。她先生是在杭州创业的台北人,设计了很多私人观光线路,以尽地主之谊。他带我们去参观了1980年代刚刚工作时上班的那幢写字楼,又带我们去参观了那套他曾经生活过几十年的老屋。老单位和老屋就像老家的亲友,乡音未改,面容依旧,一直在原地。他只是一位普通的台北人,而他又是一位幸福的台北人,那些年轻时人生经历的印迹,都完整地保留着,那是他宝贵的精神家园。
第三个故事:有一位移民德国快20年的发小,某一次,趁他回国,老同学聚会。席间问他现在住在哪里,是否有买房的计划?他说住在凤起路,不敢换房。完全不知道我们说的“城西”“滨江”都是什么地方,他离开杭州的时候,还没有这些地名。他不太敢出门,离开市中心一带,就哪里也不认识了。他说,如果没有了熟悉的街道和房屋,如果没有了发小和亲友,他就没有了再回杭州的理由。
我是土生土长的杭州姑娘,成长经历很简单,求学,就业,按部就班,非常稳定。可是,岁月变迁,人到中年,我发现自己所有读过的学校,只有高中的校名和校址还在,其它的,要么校址变了,要么校名变了,想回当初的校园里走走,都成了奢望。
有人会说,你看现在的杭州多么现代化,多么美,比台北、首尔这些亚洲大都会(更别提欧美那些高楼都没几幢的城市)的城市面貌都要高大洋气。
这是事实。但是,太多的岁月印记以城市发展之名抹去,这也是事实。并不是只有新的才是美的,千人一面的现代化,恰恰让杭州失去了另外的机会。看看苏州的老城和新区,就会明白发展和保护,并不一定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和我父亲广舆,只是两个普通的杭州市民。我们惟一的特长,就是喜欢画画。所以,我们决定用画笔,来记录这座城市的私人记忆。
微信公众号《手绘杭州》从2015年10月创办。半年时间里,我们画了杭州的风景:秋水、冬雪、春花、白堤、西溪、北山路、株川村;我们画了杭州的民俗:腊八、年味、元宵;我们画了杭州的单位和学校:522厂、老杭图、杭高、杭报、十一中、杭大、浙大紫金港;我们画了杭州的轶事:民国时期的大井巷、西湖的上一次冰冻、爱情巴士155电车的故事;我们画了最新的时事:“秋水门”事件、福建后裔祭拜陈文龙墓……而其中画得更多的,还是杭州的老建筑。
武林门、社坛巷、三佛厂、水星阁、古旧书店……这些,已经不复存在了。解放桥、少年宫、邮电路、奎垣巷、里仁坊巷、抚宁巷、金钗袋巷、潮鸣寺巷、龙兴寺经幢、工人文化宫……这些,还在,只是以另一种面貌。
我们约请了几十位作者来写他们和这些地方的故事。有些地方,他们住过、或者工作过,有特殊的感情和经历;有些地方,他们研究过,知道很多连老杭州都不知道的故事。更多的,是普通人的普通经历。
从这些描述里,我们看到了杭州人的居住条件在变化,三四十年前,住什么地方的都有:寺庙禅房改建的学校宿舍、民国洋房的一个房间塞进一家人、终年不见阳光的简易洋房一楼……平心而论,杭州人住得越来越好了。
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是对已经消逝的建筑或单位的追忆与惋惜。今年3月底,北山路整治,秋水山庄的门头被鲜艳的油漆刷新,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秋水门”舆论大战。市民对古旧建筑的保护之情,就是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爱。
有文保价值的建筑,是否可以不拆,或者有条件地拆?没有文保价值的建筑,拆除时,能否留下测绘、影像等资料?毕竟每一幢建筑,在它存在的那些时光里,就是一个生命体。
怎样才能让这座城市的记忆得到更好地保存?我觉得文创产业是最好的载体。
今年过年,我们全家去苏州旅游,对山塘街和平江路上的两家民俗画工作室印象很深。画室里既有原画、也有印刷品,既有画册、也有明信片。总之,不论是绘画爱好者,还是对姑苏风情感兴趣的游客,都能找到适合的商品,丰俭由人。在著名的“猫的天空之城”书店,也有大量走小资路线的苏州风情文创用品出售。
杭州有中国美术学院,有大量的美术创意人才,但是文创业,还没有和杭州的老街老巷很好地结合起来。河坊街、五柳巷、桥西直街、小河直街……在富有老杭州风情的街巷里,如果有文创产业的有机植入(并不只是街头艺人肖像写生),杭州记忆将会是活色生香的。
杭州的工业遗存可以和有情怀的企业文化联姻。杭州的大厂老厂,大多已经成为了工业遗存。然而这是几代老杭州人不可磨灭的记忆,也是这座城市值得回忆的历史片段。LOFT49、杭丝联、和创园,都因为引进了大量创意小店,而成为小资圣地。然而杭州还是没有属于自己的798,在以上这些创意园区内,工业遗存的文化也未能表达得很充分。
接下来,还有新天地、城市之星,杭钢……这些我们的祖父母辈战斗过的大厂,都将会是一座座商业综合体。而在他们周边开发项目的企业,比如万科,就非常有兴趣参与地域文化的挖掘。借助优秀企业的力量,也许可以把这些故事讲得更动人。我们还可以利用民间自媒体的力量,使传播更立体。有志于传播杭州记忆的自媒体,其实不在少数,比如《N闹W》《杭州佬儿》《漫城市》《说杭州》等等,都是由现任或退役的媒体人开办的自媒体号,定位都是书写杭州记忆,内容或严肃或诙谐,表现手段新颖多样,出现过很多阅读量超10万的爆文。这些非常鲜活有生命力的民间文艺形式,传播力也很生猛。如果可能,由这些自媒体参与某些城市记忆项目的共建,相信效果能够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