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教育的本源,让生活走进教育,让德育收到真正的实效,是素质教育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德育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
一、重信息,关心时事
这几年,我们坚持在每周的班队会上利用课前的5分钟开设“谈天说地”栏目,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个人信息量,要求他们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通过多看、勤听、常说,学生接触的信息逐渐增多,再让他们把这些信息收集、整理出来,在课堂上发表,全班一起讨论、交流。如“天宮2号”升空后,学生们兴致勃勃地介绍了事件的过程,展示了收集的图片、报纸,还畅谈了自己的感受。5分钟的时间当然不够用,竟然延时20分钟还意犹未尽。下课、放学仍能听到他们对此事的议论,看到那种由衷的激动、那种难以表述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他们稚气的脸上,我们也欣然而笑——还有什么比这更有实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呢?
二、重实际,解决问题
生活中的每一个偶发事件,都可能在学生头脑中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在事件中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不及时进行引导、迁移,将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相反,教师若能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恰当地调整教学内容或顺序,进行“小题大做”,那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上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出外秋游。这次游玩是分散活动的,导游和班主任再三强调集队的时间,每个学生也佩戴了手表。可是到了集队的时候,某班还少了两个学生,我们越等越急,只好分散一些学生到处寻找。差不多找了一个小时,我们才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那两个玩得不亦乐乎的“小家伙”。就因为这样,全体师生迟了一个小时才回到学校,来接孩子的家长早已在校门口等候多时,担心不已。针对这次偶发事件,第二天我们新增了《个人要服从集体》班会内容,让学生们结合生活实际展开讨论:两位同学假如出了事怎么办?这样做,错在哪?然后让那两位迟到的学生和其他学生进行“案件改演”:当你很想再玩一会儿,而集队时间到了,该怎么做?通过这样“议一议”“演一演”,让学生明白:没有纪律就没有一切,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一员,不要因为个人而影响集体,并引导他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三、重生活,体验实践
1. 以学生为本,创设体验情景
在课堂中设计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观察、不断感悟、不断反思,并在体验中获得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最真实的感受,从而明白道理。
如上学期,某班部分男孩经常嘲笑邻班一个残疾学生,部分女生一见到那残疾学生就找地方躲。针对这一不良现象,该班班主任没有进行喋喋不休的批评、说教,而是设计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他们需要什么》。为了使学生们能切身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与困难,课上设计了“蒙眼寻物”和“单手穿衣”的体验活动,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进行分组,模拟残疾人进行体验。然后,教师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感受。起初,大家可能感到活动有趣,发笑不止,但随着体验活动的进展,笑声少了,他们的脸色却多了一份凝重。因为学生们已经切身体会到:正常人很容易做到的一些事,对于残疾人来说却很困难,进而深刻理解残疾人的痛苦和艰辛,焕发同情、尊重、关爱残疾人的美好情感。
2. 以生活为本,丰富实践活动
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只有让孩子走进社会,走进生活,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他们才能获得刻骨铭心的感受和教育。”
为了激发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们把各班学生分成几个考察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活动:(1)通过调查、访问、查资料等不同的途径,了解家乡文化。(2)根据收集的资料,按类别归类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3)有条件的可以学习家乡的一项文化艺术。同学们兴趣盎然,有的去南海丝厂、西樵轻纺城参观访问,拍下许多照片,写下第一份调查报告;有的去搜集家乡特产,还带回了和家长一起制作的“臭屁醋”,让大家大饱口福;有的去了“黄飞鸿武术馆”学习武术,学了几道“散手”……
总之,德育教育要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从社会现象、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将知识、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多层面、多角度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责任编辑 王思静
一、重信息,关心时事
这几年,我们坚持在每周的班队会上利用课前的5分钟开设“谈天说地”栏目,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个人信息量,要求他们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通过多看、勤听、常说,学生接触的信息逐渐增多,再让他们把这些信息收集、整理出来,在课堂上发表,全班一起讨论、交流。如“天宮2号”升空后,学生们兴致勃勃地介绍了事件的过程,展示了收集的图片、报纸,还畅谈了自己的感受。5分钟的时间当然不够用,竟然延时20分钟还意犹未尽。下课、放学仍能听到他们对此事的议论,看到那种由衷的激动、那种难以表述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他们稚气的脸上,我们也欣然而笑——还有什么比这更有实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呢?
二、重实际,解决问题
生活中的每一个偶发事件,都可能在学生头脑中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在事件中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不及时进行引导、迁移,将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相反,教师若能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恰当地调整教学内容或顺序,进行“小题大做”,那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上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出外秋游。这次游玩是分散活动的,导游和班主任再三强调集队的时间,每个学生也佩戴了手表。可是到了集队的时候,某班还少了两个学生,我们越等越急,只好分散一些学生到处寻找。差不多找了一个小时,我们才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那两个玩得不亦乐乎的“小家伙”。就因为这样,全体师生迟了一个小时才回到学校,来接孩子的家长早已在校门口等候多时,担心不已。针对这次偶发事件,第二天我们新增了《个人要服从集体》班会内容,让学生们结合生活实际展开讨论:两位同学假如出了事怎么办?这样做,错在哪?然后让那两位迟到的学生和其他学生进行“案件改演”:当你很想再玩一会儿,而集队时间到了,该怎么做?通过这样“议一议”“演一演”,让学生明白:没有纪律就没有一切,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一员,不要因为个人而影响集体,并引导他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三、重生活,体验实践
1. 以学生为本,创设体验情景
在课堂中设计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观察、不断感悟、不断反思,并在体验中获得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最真实的感受,从而明白道理。
如上学期,某班部分男孩经常嘲笑邻班一个残疾学生,部分女生一见到那残疾学生就找地方躲。针对这一不良现象,该班班主任没有进行喋喋不休的批评、说教,而是设计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他们需要什么》。为了使学生们能切身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与困难,课上设计了“蒙眼寻物”和“单手穿衣”的体验活动,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进行分组,模拟残疾人进行体验。然后,教师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感受。起初,大家可能感到活动有趣,发笑不止,但随着体验活动的进展,笑声少了,他们的脸色却多了一份凝重。因为学生们已经切身体会到:正常人很容易做到的一些事,对于残疾人来说却很困难,进而深刻理解残疾人的痛苦和艰辛,焕发同情、尊重、关爱残疾人的美好情感。
2. 以生活为本,丰富实践活动
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只有让孩子走进社会,走进生活,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他们才能获得刻骨铭心的感受和教育。”
为了激发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们把各班学生分成几个考察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活动:(1)通过调查、访问、查资料等不同的途径,了解家乡文化。(2)根据收集的资料,按类别归类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3)有条件的可以学习家乡的一项文化艺术。同学们兴趣盎然,有的去南海丝厂、西樵轻纺城参观访问,拍下许多照片,写下第一份调查报告;有的去搜集家乡特产,还带回了和家长一起制作的“臭屁醋”,让大家大饱口福;有的去了“黄飞鸿武术馆”学习武术,学了几道“散手”……
总之,德育教育要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从社会现象、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将知识、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多层面、多角度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责任编辑 王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