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与聚合酶链反应联合进行住院患儿肺炎细菌病原学检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b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细菌培养与病原特异性DNA联合检测住院患儿肺炎细菌病原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187例肺炎患儿的深部呼吸道吸引物进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选择性培养和普通培养,并且对同一标本采用靶序列富集多重PCR(Tem-PCR)扩增结合Luminex液态芯片检测平台进行定量测定,检测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嗜肺军团菌、绿脓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14种病原菌的特异性DNA。

结果

细菌培养的总检出率为40.1%(75/187,含3例检出2种病原菌),病原菌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17.1%、大肠杆菌8.6%、肺炎克雷伯杆菌6.4%、金黄色葡萄球菌4.8%、肺炎链球菌3.7%、绿脓杆菌1.6%、鲍曼不动杆菌1.1%和阴沟肠杆菌1.1%。以细菌培养或Tem-PCR任一阳性为标准,联合检测的总检出率为78.6%(147/187),病原菌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28.9%、肺炎链球菌19.3%、大肠杆菌8.6%、肺炎克雷伯杆菌6.4%、金黄色葡萄球菌5.9%、鲍曼不动杆菌5.9%、绿脓杆菌2.7%和阴沟肠杆菌1.1%。

结论

Tem-PCR能提高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例数。细菌培养与病原特异性DNA联合检测应用能显著提高肺炎病原的检出率,可能更真实地反映肺炎的细菌病原学情况。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本研究通过早产儿不同方式输注氨基酸,评价早产儿早期输注高剂量氨基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24 h内体重1000~2000 g进入我院NICU接受静脉营养治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高剂量组(HP)生后24 h内给予2.4 g/(kg·d)静脉氨基酸,每天增加1.2 g/kg,预期达到峰值3.6 g/(kg·d)。中剂量组(MP)生后24 h内给予1 g/(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