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研究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jt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旅游业规模的扩张,在过去的近30年里中国成为了全球旅游业舞台上的主要角色。但近年来爆发的一系列公共卫生事件,如今年的甲型H1N1流感、2003年的SARS,很大程度上干扰了整个旅游业的发展进程。因此,对于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如何预防、积极应对并有效管理成为了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旅游;公共卫生;危机管理
  
  旅游业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它的触角极大地延伸到其他各个行业,外界瞬息的变故都会牵动其敏感的神经。随着国际旅游大规模发展,到1996年旅游人数达到6亿人次,其中20%~50%的人携带或面临某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由于人口增长、大规模旅行和人类与自然的更多接触使许多疾病产生或重新出现。” 2003年的SARS危机就让我国旅游业经历了一次巨大的考验,我国多年来塑造的安全旅游目的地形象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打击,而我国也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了公共卫生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逐步开始了对相关问题的探讨。如何面对各种难以预料的公共卫生危机,如何对其进行预防、控制、管理,将其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才是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旅游业公共卫生危机是指由于各种对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危害的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的蔓延,而对全球性或区域性的旅游业造成损害和影响的旅游危机。其特征为,(1)危害性。旅游带来的大规模人员流动,使疫情容易在较大范围内爆发。(2)突发性。人们对它难以事先预知,危机发生后留给人们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有限。(3)不可控性。危机大多并非由旅游业自身造成,并对旅游业的各相关行业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旅游业本身对其难以控制。(4)周期性。危机的爆发会有一个周期性的发展过程,并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循环。
  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对旅游者而言,客观条件的改变会导致其旅游行为模式的改变,并对其精神产生影响,使其对危机爆发地区的旅游吸引力、游览环境和居住环境等失去信心。对旅游企业而言,危机会使大量旅游活动停止,导致旅游企业的设施和供给能力大量闲置,加之旅游产品和旅游设施的特性,会使得旅游企业相对其他行业企业而言,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对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者往往不会亲自认识和体验危机事件,而是通过接受外界的以负面报道居多的信息来对危机事件加以了解,对旅游目的地形成形象不佳认知,对旅游目的地今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
  尽管公共卫生危机对旅游业的危害确实存在,但面对朝气蓬勃的旅游业,各地的重点主要还是在于如何获得更多的旅游者和旅游收入上,很少将这一问题提到议事日程,总体来说整个公共卫生体系还很薄弱,旅游业公共卫生危机的风险仍然存在。加强旅游业公共卫生管理,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是我们现在刻不容缓的问题。
  对旅游业而言,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不仅仅是防止和规避危机,或者危机爆发后的进行被动的补救措施;它还包括了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时及时做出反应,针对危机爆发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措施,使整个旅游市场从公共卫生危机中尽快复原和振兴。
  1.酝酿潜伏阶段——做好准备,弱化危机。这一阶段,虽然危机尚未爆发,但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业已存在的危机源经过酝酿后就会渐渐形成具有破坏力的危机。缓解公共卫生危机可能产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制定危机应急预案,建立旅游者信心,是这一阶段的危机管理重点。
  2.爆发阶段——积极应对,及时救援。这一阶段,公共卫生危机事态急速发展和升级,负面影响形成,社会和个体开始承受危机所带来的损失。这个阶段的持续时间虽短,但对整个旅游业的冲击最大,引起的关注和恐慌最强。针对所爆发的公共卫生危机做出准确、迅速的反应,对危机进行实时监测,追踪、评估、预测其危害与发展方向,开展危机应急及救援措施,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将物质和精神损失最小化是这一阶段的当务之急。
  3.消退和解决阶段——恢复与振兴。这一阶段,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危机给旅游业带来的消极影响逐渐减小,直至完全消除。因此这一阶段应注重开展产业振兴,及时总结危机处理结果,进一步提升危机意识,把握住危机过后市场会进行调整的机遇,开展市场营销活动,重建目的地声誉;同时,还应对先前的应急预案的效果进行衡量,定期回顾并及时修正、更新应急预案,切实建立起有效的公共卫生危机的防范机制。
  旅游业是一个具有高风险性和敏感性的行业,伴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和现代生物技术等的发展,人口的大规模移动,使得公共卫生危机产生的风险进一步加大。特别是2003年SARS的肆虐给旅游业这个新兴行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也正因为如此,旅游业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才被人们逐渐重视,而今年的甲型H1N1流感又再一次使人们意识到公共卫生危机的危害性。因此,正确认识公共卫生危机,有针对性的做好应对危机的各项措施,是我们有效开展旅游业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谷慧敏:旅游危机管理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2]侯国林:SARS型旅游企业危机及危机后旅游业发展新思维[J].南京师范大学报,2004(27).
  [4]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5]朱延智:企业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
  [6]张骁鸣 戴光全 保继刚:从事件角度对SARS进行“危机管理”[J].旅游学刊,2003(04).
  [7] Edgell,D.L.,Sr.Tourism Policy:The Next Millennium.Champaign,IL: Sagamore,1999.
  [8] WTO.World Health. January-February 4,1997.
  
  作者简介:周艳(1979-),女,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在读硕士,贵州大学管理学院,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跨国公司经营活动不断扩张,国际分工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由最初的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发展到现在的产品内分工。与此相应的是在国际贸易中,产品内贸易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关键词:直接投资;产品内贸易;发展    一、产品内贸易理论的发展    产品内分工理论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末,而其理論基础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琼斯和科尔斯克维斯基(Jones& Kierzkowis
摘要:民营经济作为广东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在回顾国家和广东省对民营经济政策后,结合在民营经济政策背景下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就广东民营企业外向型发展情况、民营经济结构发展情况以及融资情况等几个政策制定比较集中的方面入手从中了解得到民营经济具体发展中的各项政策对民营经济增长的实际的影响以及民营经济政策效力程度。  关键词:民营经济;外向型发展;经济结构;融资 
城市化内容蕴含人地协调观教育因素。目前的城市化教学,对人地关系的发展性和区域性关照不足。以"流"为核心,设计了城市化教学的两个关键教学环节:"流"的源和汇识别、"流"的
本实验通过山梨酸对香肠质量影响研究发现:添加0.2%、0.3%、0.4%、0.5%、0.6%山梨酸对香肠肉馅稳定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极显著改善香肠的颜色(P>0.01)。在30℃情况下,添加0.
利用河北数字地震台网中陡河地震台的三分向数字化地震资料,计算2012年唐山5.1级地震余震S波分裂参数,结果表明:①余震快S波偏振方向主要集中在90°—127°,平均偏振角近
广州市场由于活牛调进量减少,最近牛肉见涨。广州屠场日宰活牛头数已减少了
期刊
选取2015年阿拉善左旗5.8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北段项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数据中心及内蒙古测震台网记录到此次地震序列的78次地震波形资料,采用单纯型法、Hyposat法、双差定位方法、确定性方法(PTD方法)、CAP地震矩张量反演法重新测定深度,并将所获深度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确定性方法(PTD方法)和双差定位方法较符合震源区构造特征的
摘要: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资金链日趋紧缩的中小企业不仅带来了发展困难,甚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而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中小企业在看到危情的同时,也应该把握其中蕴含的机遇,积极应对,苦练内功,开源节流,将自己打造成为强势的中小企业,在危机中不但生存下来而且还要进一步发展壮大。  关键词:中小企业;危机;机遇;创新;开源节流  
随着改革事业的发展,企业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客观上要求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内部控制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增强企业在改革浪潮中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求企业必须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营水平,完善管理体制。    一、当前企业内部
房地产市场低迷的2008年,土地流拍事件和底价成交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伴随今年春天各地住房销售的回暖,2007年开发商积极拿地的一幕又重现土地市场。眼看着短短几个月之内,天价地王不断涌现,土地价格纪录不断创出新高,关于房地产行业是否再度出现泡沫的争论也日益激烈了起来。  作为广渠门15号地竞拍的最后角逐者之一,SOHO中国的董事长潘石屹,亲自到现场参加了拍卖,在地价被叫到38亿元的时候,记者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