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王渝

来源 :鸭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纽约不能不认识来自台湾的诗人王渝。她的名字是纽约华文文学界的一部分,无论新老作家还是文学爱好者都知道她,王渝的影响力不容错过也无法取代,她是个充满魅力和热情的诗人作家,是纽约华文文学界的常青树。
  王渝的文学生涯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她的大学时期,那时她和一批向往自由的年轻知识分子就不甘寂寞,开始以各种方式,主要是诗歌,表达对现实的叛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给白色恐怖下的台湾带来一阵春风。我看过一张王渝那时的照片,和几个年轻倜傥的学子们抽烟喝酒,洋溢着蓬勃的个性与书生意气,一看就是指点江山的人。这样的人哪个时代都有,人数不多却能量非凡,给社会带来推动,留下礼花般灿烂的痕迹。不知我的比喻恰不恰当,比如五四时期的陈独秀胡适,比如后来的徐志摩郁达夫,再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北岛舒婷顾城,在台湾当年那个欲说还休的新启蒙时代,王渝就已经站在文學前沿,她把自己的名字与那段历史连在了一起。
  而这些都是我后来才晓得的。我这人有点二,遇到些了不起的人,起初对人家都知之不多,真应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老话,像老相识一样跟他们嘻嘻哈哈谈天说地,很多年后才知对方是大咖。比如我遇到过一位电影制作人,名字不表,当年在香港他是何等风光,什么发什么龙的,对他礼敬三分,向他请求参演机会。我见到他时已褪尽铅华,他经常参加纽约的文学沙龙,但很少说话,我从未听他提及当年的辉煌。直到很久后才有人告诉我他的身世,令人惊异。几天前我在一家诊所又碰到他,虽垂垂老矣,但还是那么谦恭,让我肃然起敬。重水深流,真正的名家都是和蔼可亲的。
  遇到王渝就有类似的感觉。那是1994年秋天,哇,一晃二十三年了,我那时已开始发表诗歌散文。我和作家陈安都住在森林小丘,相距不远。他来电话请我去他家聚会,我正是在陈安家聚会上初遇王渝的。那天碰到的还有于仁秋教授、文贯中教授、《风云》杂志主编杨文瑜、学者李宁,还有些其他人。对我而言,除陈安舒宁夫妇是老熟人,其他都初次见面,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一见如故。随着几杯酒下肚,气氛马上热烈起来。陈安善歌唱,尤以俄罗斯歌曲为最,他儿子安宁钢琴弹得好,于是便有了我与陈安合唱的俄罗斯歌曲《海港之夜》,“再见吧可爱的城市,明天将航行在海上,当天色微微亮,亲人的蓝头巾,将在船尾飘扬”。这首歌的旋律波涛起伏深情奔放,绝对只属于男性,陈安高音我中音,效果奇佳感觉非常到位。我和王渝的交谈就从这首歌开始,在众多喝彩中只有王渝的最富诗意,她说她好像看到海了!也许只随口一说,人与人之间最怕“随口一说”,效果远比刻意表达强烈得多,随意的才是可信的,我当时就认定王渝是个内心丰富之人,真诚善良,我们会有很多共同之处可以分享。
  后来我们常去陈安家聚会,与王渝的接触也越加频繁,特别对诗歌的偏爱,成为我俩喜出望外的最大公约数。陈安本人也是诗人,于是聚会从朋友闲聊,顺理成章卷入了诗歌朗诵的精彩内容。看来诗歌是个纲,纲举目张,无论何种聚会只要加入诗歌朗诵就非同凡响。因为诗歌涉及情感心灵,只有在此层面上才淋漓尽致,才有美的享受,这是任何装腔作势的社交表达都无法达及的,人们渴望情感的分享,诗歌是最佳途径之一。
  当时听王渝朗诵诗歌,最深的感觉是清风拂面,像早上第一次打开窗,整个心境为之一新,再没什么比清新的空气更让人感动了,清新意味着再生,昨日已经过去,一切重头来过,重头来过,这是何等的庆幸啊。在王渝朗诵的几首诗中,我印象较深的是《早安纽约》,这首诗无疑可看作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我正构思给你写信
  已满溢酿造的嗓音
  这才不过清晨七点
  昨日哽在心胸蠕动
  渴饮下两杯夜色的咖啡
  不设防地展开漂泊很久的意识
  我继续构思给你写信
  没有褪尽睡意的脚步
  几乎踏空晨光的恍惚
  来不及关照的自己
  魂兮归来深色的玻璃体
  光怪陆离的大城市
  荒漠的眼瞳
  囚困着一刹那的几个世纪
  此时我的感觉不在具体内容,几点啊,咖啡啊,光怪陆离的大都市啊,而在这首诗本身营造的氛围,理解诗歌不能用思想,不能像上哲学课,而是感受,朦胧丰富雾一般的感受环绕着你。那种音乐与节奏交织在一起的颤动,思绪与历史曼舞的轻快和忧伤。当如鲠在喉的蠕动,与夜色的咖啡,与晨光的恍惚,与荒漠的眼瞳,通通混搭在一起时,整个城市,不管多大多小,便开始冉冉上升,在月朦胧鸟朦胧的时光里静静浮动,明明谈到历史,却没有丝毫沧桑感,莫非历史是小女孩吗?举重若轻,像聊小女孩那样触摸历史的脉搏,或许这正是诗人王渝审视人生的独到魅力。
  此后与王渝的交往更加丰富多彩。最难忘的是在“海外华文作家笔会”与她一起共事的美好时光,王渝给我很大影响。我在《夏志清印象》一文中曾提到这段经历,这个协会由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诗人李金发和学者夏志清、董鼎山等于20世纪80年代初共同创建,它是目前北美地区唯一成为“国际笔会(International PEN)”会员的纯华文文学团体,也是促进海外华文文学传承的重要推手,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夏笔战”就发生在该笔会。唐德刚与夏志清关于中西方小说的比较与争论,丰富了东西方比较文学的讨论范畴,成为东西方比较文学研究上的里程碑。作为副产品,张爱玲的小说也因这场争论更具知名度。在一份由王渝亲笔手书的笔会成员名单上,陈列着那一代文学人的名字和通信地址,唐德刚、夏志清、董鼎山、丛苏、陈楚年、殷志鹏、赵淑侠、朱晨光、姚立民、顾月华、杨晓乐、彭国全、冰子、夏野、赵继康、赵希平,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人有的已不在了,他们曾点亮海外华文文学的灿烂星空,为华文文学在海外传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上一代的文学名士们已不像往日那么活跃,笔会的重担渐由中兴代诗人作家们继承下来,而王渝、丛苏、赵淑侠、陈楚年、严力、顾月华等便是代表人物,尤以王渝、丛苏为最。在参与笔会二十来年的经历中,我深感王渝为笔会付出太多的努力。笔会多年来始终坚持每月一次文学沙龙的传统,这绝非大家吃顿饭那么简单,每次都有具体内容。比如请杨晓乐教授谈“诗经与荷马史诗的对比”,比如对作家张纯如作品的讨论,再比如请会员朗诵彼此的新诗,笔会举办的诗歌朗诵会当年在大纽约地区很出名,凝聚了数不清的诗人作家,是他们的心灵家园。而这一切的获得,都离不开王渝的辛勤耕耘。我至今仍保存着一个文件夹,里面有笔会历次活动的通知,也有王渝给我的亲笔信函。在一封信里她这样写道:“陈九,笔会的事就轮到你和顾月华了。通常进入11月就开始节日的欢乐季了,这时笔会照例会举行朗诵会,找个较好的地方聚聚,顾月华是这方面的专家。”在另一封信中她还说道:“至于每月的沙龙,轻松的可以搞诗朗诵,好好组织一下。如果想严肃些,可请杨晓乐来谈谈‘诗歌的起源’,等等。”这些信函字字句句无不印证着王渝对海外华文文学事业的呕心沥血。   必须一提的还有笔会那本《海外华文作家诗歌选集》的出版,该书是笔会历史上不多见的几本出版物之一,是笔会作家的创作结晶,由惠特曼出版社2007年出版。而最初的提议就来自王渝,我负责组稿,严力联系出版社,王渝是该书的总编,整个过程是在她的推动下完成的。出合集是个烦琐的过程,作者的协调,文字的把握,通盘的策划,无不倾注了王渝对诗歌的极大热情。比如在笔会的“征稿通知”中王渝特意关照,为了让这本书顺利诞生,来稿内容不要太政治化,万事开头难,希望大家配合。她本是该书主编,但她说这是大家合作的结果,坚持不署自己名字。到最后承印阶段,又是她用自己的钱垫付给出版社。当我用笔会资金还给她时,她还特意嘱咐把本年度她的会费扣掉。这些细节让我难忘,细节的力量是无穷的,每每想起都为之感动。我记得诗人北岛说过,王渝是个大事糊涂小事更糊涂的人。她本人也亲口告诉我,有一次会朋友,慌忙中她竟穿着两只不同的鞋出门。生活中的王渝或许有些马大哈。即便如此,但只要面对诗歌文学,她更像一个天使,不仅细致入微,还几乎能把全世界的机会都神奇般呈现在你面前。
  从陈安家的初识到现在整整二十三年,回想与王渝的交往我有种奇妙感受,即觉得诧异,人生有几个二十三年?我在中美两地各生活三十年,三十岁时将生命归零,再在美国重新开始。总共三十年中跟王渝认识达二十三年,不可谓不长。对我来说她是位好心大姐,在我文学生涯中时时给我鼓励呵护,见证我的成长。她的真诚善良,她对文坛新人毫无保留的提携支持,像炉火一样温暖着我,滋养着我的文学良知。另方面又觉得依然新鲜,王渝对诗歌文学的热情追求始终如一从未更改,在这点上岁月再牛也白搭,山河可变,面对王渝的诗歌情怀,时光几乎没什么意义。今日的王渝与几十年前完全一样,容貌都未改变,精力旺盛孜孜不倦,为华文文学在海外的传承发展朝夕奔走着。无论新朋旧友,不管来自何方,只要以诗歌的名义,以文学的名义,王渝都会张开双臂迎接你,引你前行。这么说并非夸大其词,也不是文学渲染,而是实事求是。在最近纽约皇后图书馆为王渝举办的新书发布会上,我们看到无数崭新的面孔,年轻美丽又朝气蓬勃,他们来自纽约、康州、新泽西和宾州等各个地方,在此分享王渝出版新著的喜悦心情,与她相聚,与诗歌相聚,此情此景,王渝就是诗歌,诗歌就是王渝。
  我曾以为,遇到王渝是我个人的庆幸。可后来才意识到,纽约有王渝是华文诗歌的庆幸,华文文学的庆幸,我不过是这片“庆幸海洋”中的一滴水而已。我相信所有遇到王渝的文学朋友们都会有此同感,说起华文文学就不能不谈到王渝大姐。
  王渝在她的另一首代表作《我爱纽约》中这样写道:
  这里
  我们的头上都有一片自由的天空
  有时蔚蓝
  有时灰蒙蒙
  这里
  最适合所有的异乡人驻足
  于是成为寻找中的故乡
  而我想说的是,这里有文学,这里有诗歌,这里,也有王渝。
  2017年9月2日于紐约随波斋
  【责任编辑】 宁珍志
其他文献
大雾临门。  窗外,一年四季绿油青葱的夜莺谷不见了。邻家的瓦顶山墙隐约在一片浓郁的氤氲之中。园子里修剪一新的冷杉、樱花、丁香、茉莉、连翘、芙蓉、红醋栗,纹丝不动,各自一隅,近似凝固般的迷离。  丁零。小欧报平安了。抓起三星,Willkommen in Deutschland!嗖。谢谢妈妈!吖,女儿的声音小鸟般快活不已。真好,又可以大口大口地自由呼吸啦!临飞中国的那一天,女儿整整滞留在法兰克福机场七
期刊
前 言  矫饰和伪装,有什么意义呢?这一看法显而易见,毋庸讳言。如果拥有的不是希望,那么,就该拥有欲望,竭尽所能不择手段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上。如果未在青春年少时不幸离世,我希望成为伟大的艺术家。如果不幸早逝,我想让自己的日记——它一定非常有趣——发表出来。这本日记,其实本意并不在此,把它发表出来这一想法,即使没有扼杀了它的本意,也偏离了它原来的价值?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我已经记了很长时间,原本也
期刊
小时候最喜欢去乡下外婆家玩。记忆中外婆的家是一帧泛黄的老相片,古朴而悠远。外婆家的房子原是黄土坯的房子,乌黑黑的瓦檐,黃融融月亮一般土黄的墙。右边是卧房,中间是堂屋和厨房,左边还是卧房。卧房里是一溜连着的三张老式木床,床架上有各种花鸟的漆画,一年四季挂着的是粗布的白而泛黄的蚊帐。夏天的晚上,睡觉之前,总是要四处细细找寻长脚的蚊子,必得把它们消灭殆尽方能安心入睡。黄土房子终日散发着一股薄淡的尿骚味—
期刊
你觉得震惊,心头像踩过一辆拖拉机,“突突”地跳着要蹦出来。手心都是汗,强忍着气愤,你拿出手机给出差在外的丈夫打电话。几分钟前的事情让你觉得太可怕了,怎么摊上这么个邻居,美国根本就是一个充满神经病的国家,从上到下。  丈夫倒还镇静,说,她下次再这样,你就拿手机对着她拍照。  嗯,你应着。心里却在沉吟,谁出门整天拎个手机,还随时准备拍照,就为了能收集证据。  证据,对,做律师的丈夫说,没有证据,口说无
期刊
车子里放着国内乐坛流行过的曲目,男人唱的是《江山美人》,女人唱的是《真的好想你》。直面的冷气吹得眼睛有些发涩,戴着墨镜,也能感觉到得克萨斯的阳光是如此晃眼,车轮徐徐滑动,前面就是休斯敦中国城的百利大道。  二十五年了,眼前的这座城太熟悉,那几个地标式的高楼已经被我看得老态龙钟起来。前些年做记者跑广告,我们这一行叫“扫街”,大街小巷一家一家去扫。最难为的是收账,尤其是那些脱衣舞厅,老板们都是凌晨才上
期刊
当这个漂亮的小男孩走过桥心时,手里拿着一张乐谱,那是身为宫廷乐师的父亲让他交给大主教的。一阵风过,纸张忽然落入河里,小小的孩子脸上愁云密布,不知该如何交差。抬头望着眼前古老的霍恩-萨尔茨堡要塞,顿时心生一计,有了!他即兴写了一首乐曲希望瞒天过海,果然逃过了大主教的法眼!  那时,他才五岁。  这个家喻户晓的传说,其真实性无从考证。我们所知道的是,后来这座桥被命名为莫扎特桥,这个城市被称为莫扎特之城
期刊
这些年来,人在海外。每当想起故乡故土,念故国之情,我常常会想起一个人,我父亲最小的弟弟,我的三叔。我关于他最初的记忆,要追溯到三四十年前。  那时候我住在农村的姨奶家。在那个长方形的农家小院里,只有三面贴着土崖凿进去的纵深的窑洞,我们和姨奶住在其中的一面窑洞里。三叔当时住哪里?我没有记忆。我的记忆开始之时,已看到一位面长身长、操着浓重外地口音的年轻女人走进了我们的小院,人们让我叫她三婶。三叔那时候
期刊
其实当爸妈决定今年暑假要以搭船方式度假时,我并不是那么兴奋,甚至有些迟疑。不久前,娜塔邀我去她家看“铁达尼号”光盘,残酷的灾难惊心动魄,影片最后,那个年轻男孩缓慢沉入漆黑冰冷海水的一幕,让我心痛、惊悸。当然,对搭船度假的迟疑,并不是铁达尼号在起主要作用,而是,当苏珊、瓦蕾莎她们准备了睡袋、背包、登山鞋去参加夏令营,我却跟着爸妈弟弟一起行动,对于可能被取笑为“不成熟”、“还赖在爸妈身旁小乖乖”的尴尬
期刊
春暖花开的四月,我从Reno(里诺)来到Florida(佛罗里达州,以下简称 FL)州的一个小镇Bartow(巴托)探望在这里工作的老公。  这天傍晚,我和老公出去散步,走在一条只供行人散步、跑步,或骑车的小路上。我不知道它有多长?但它却离我老公租住的公寓很近,公寓紧挨着一条叫98号的高速公路,穿过这条公路便是。  第一次走在这条小路上,我便喜欢上了它。它没有各种机动车的轰鸣声,也没有宽阔的马路那
期刊
当我经过曼哈顿57街的时候,总忍不住要去找那个学校,纽约艺术学生联盟,但是已经找不到了。  我从1982年9月开始在这个学校里学习,到1985年结束了留学生的生活,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交到了很多的朋友,当时我们这一批洋插队的难兄难弟,现在无数次地被人羡慕,因为在我们的圈子里有木心、陈丹青、艾未未、陈逸飞、颜正安等许多朋友。  走出校门,我又与从台湾旅居纽约的艺术家开始交往,认识了姚庆章、李茂宗、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