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要影响,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事业发展的必备基础,对未来社会人才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主体,被家人与学校寄予了厚望,也加重了学生自身压力。因此,大学生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的生活态度及坚韧的意志。然而,目前高校所采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较为落后,与大学生实际心理状态不相符合,导致健康教育模式出现许多问题。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方法
1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的意义
中国已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走过了四十个春秋,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慢慢走向强起来,过去人民生活的温饱目标已经转变为思想和精神上层建筑的需要。在物质条件相对优越的今天,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对个人、社会、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人民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高上来,特别是高校学子们的心理健康。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人才,仅仅具备知识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不完善的,国家在全面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勿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健康的定义包括身体与心理健康并重原则。坚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针,着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力发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社会健康保障制度,真正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相结合,使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发展,这样一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对学生、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尚不充分
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已然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关键要素。纵观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大多在实践运用上存在不足,教师将关注点集中在智育上,对德育发展未予以相应关注,整体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和调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受到制约。另外,部分高校教师未能准确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认为开展思想政治课程便可覆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3现状
3.1心理健康教师资源参差不齐
经研究,部分高校并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较为匮乏,不少心理健康教师为其他任课教师兼任,有些院校甚至并未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部分高校将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师或咨询师,为存在心理疾病或困惑的学生提供辅导及帮助,受专业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有限。为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尚处于完善和发展之中,为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
3.2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有待更新
高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部分院校利用让学生填写心理健康调查表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这种采取人工分析的方式研究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未能将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合理运用到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分析之中,使得分析结果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另外,有些高校在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机制上存在不足,在运用现代化心理测试软件上存在信息滞后性,不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及方式的更新升级。
4方法及路径
4.1加强新媒体监管,净化网络环境
高校应该为学生学习而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对新媒体的监管也不可松懈,并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对于新媒体中的多种信息加以审核和净化,尤其是一些不良信息,负面的信息及时过滤,约束学生的上网行为。学生自己也应该控制上网时间,有计划合理地使用新媒体,不可过度沉迷而影响学业。高校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应该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借助新媒体平台使之成为师生交流的重要渠道,比如建立班级的QQ群、微信群等,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加强交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为全面发展而打好基础。
4.2正确引导学生提高信息辨别能力
大学生思想较为单纯,每天接触的主要是同学和教师,很容易轻信别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所获得的海量的信息,有真实的,也有虚构的,一些正能量的信息能鼓励学生勇敢向上,而一些负面、低俗的信息,容易让学生迷失自我,难以自拔。作为高校教师,平时注意课上课外与学生多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正确辨别积极内容和消极内容,尤其是个人的隐私信息不可轻易透露出去,以免留下不安全隐患,造成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
4.3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师资团队建设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问题能否做好,相关师资人才培养问题是重中之重。各大高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培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相关专业科学,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人才,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构建一系列专业科学工作体系,同时配备相关考级准入制度,达不到专业能力水平评估考试标准不得上岗。
4.4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首先,高校可使用网络传播方式,以此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更为广阔的平台。在网络中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开放咨询问答模式,有效保护学生问题隐私性,把握学生心理动向,及时消除负面情绪,并加强网络安全环境,及时处理垃圾信息。
其次,扩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规模,定时进行培训,让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对自身所學有所了解,并具有沟通性,可扬长补短,互取所学。校方还需对心理健康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以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准确性。
最后,校方需对学生同时进行心理问卷测试,以保证学生在学习期间心理处于健康状态,以避免大学生因消极心理产生冲动行为,面对测试结果中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校方可安排学生之间与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心理沟通,并进行长时间心理疏导,直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改善。
结语
纵观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情况并不让人满意。高校要基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构建科学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优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从而构建健全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方法
1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的意义
中国已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走过了四十个春秋,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慢慢走向强起来,过去人民生活的温饱目标已经转变为思想和精神上层建筑的需要。在物质条件相对优越的今天,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对个人、社会、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人民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高上来,特别是高校学子们的心理健康。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人才,仅仅具备知识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不完善的,国家在全面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勿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健康的定义包括身体与心理健康并重原则。坚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针,着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力发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社会健康保障制度,真正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相结合,使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发展,这样一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对学生、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尚不充分
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已然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关键要素。纵观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大多在实践运用上存在不足,教师将关注点集中在智育上,对德育发展未予以相应关注,整体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和调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受到制约。另外,部分高校教师未能准确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认为开展思想政治课程便可覆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3现状
3.1心理健康教师资源参差不齐
经研究,部分高校并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较为匮乏,不少心理健康教师为其他任课教师兼任,有些院校甚至并未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部分高校将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师或咨询师,为存在心理疾病或困惑的学生提供辅导及帮助,受专业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有限。为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尚处于完善和发展之中,为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
3.2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有待更新
高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部分院校利用让学生填写心理健康调查表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这种采取人工分析的方式研究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未能将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合理运用到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分析之中,使得分析结果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另外,有些高校在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机制上存在不足,在运用现代化心理测试软件上存在信息滞后性,不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及方式的更新升级。
4方法及路径
4.1加强新媒体监管,净化网络环境
高校应该为学生学习而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对新媒体的监管也不可松懈,并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对于新媒体中的多种信息加以审核和净化,尤其是一些不良信息,负面的信息及时过滤,约束学生的上网行为。学生自己也应该控制上网时间,有计划合理地使用新媒体,不可过度沉迷而影响学业。高校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应该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借助新媒体平台使之成为师生交流的重要渠道,比如建立班级的QQ群、微信群等,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加强交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为全面发展而打好基础。
4.2正确引导学生提高信息辨别能力
大学生思想较为单纯,每天接触的主要是同学和教师,很容易轻信别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所获得的海量的信息,有真实的,也有虚构的,一些正能量的信息能鼓励学生勇敢向上,而一些负面、低俗的信息,容易让学生迷失自我,难以自拔。作为高校教师,平时注意课上课外与学生多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正确辨别积极内容和消极内容,尤其是个人的隐私信息不可轻易透露出去,以免留下不安全隐患,造成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
4.3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师资团队建设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问题能否做好,相关师资人才培养问题是重中之重。各大高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培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相关专业科学,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人才,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构建一系列专业科学工作体系,同时配备相关考级准入制度,达不到专业能力水平评估考试标准不得上岗。
4.4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首先,高校可使用网络传播方式,以此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更为广阔的平台。在网络中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开放咨询问答模式,有效保护学生问题隐私性,把握学生心理动向,及时消除负面情绪,并加强网络安全环境,及时处理垃圾信息。
其次,扩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规模,定时进行培训,让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对自身所學有所了解,并具有沟通性,可扬长补短,互取所学。校方还需对心理健康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以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准确性。
最后,校方需对学生同时进行心理问卷测试,以保证学生在学习期间心理处于健康状态,以避免大学生因消极心理产生冲动行为,面对测试结果中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校方可安排学生之间与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心理沟通,并进行长时间心理疏导,直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改善。
结语
纵观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情况并不让人满意。高校要基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构建科学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优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从而构建健全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