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极域电子教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w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极域电子教室是一款多媒体教学软件,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利用该套软件,在现有的电脑网络设备上,可以实现教师机对学生机的屏幕广播、监控、屏幕录制、屏幕回放、语音教学等功能,极域电子教室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信息技术课堂效率。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教师除了感受它带来的极大便利之外,也发现了一些弊端,尤其是它的广播演示功能,使用不当容易招致学生的不满。根据自身教学实践总结了使用屏幕广播功能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电子教室;屏幕广播;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9-0080-02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它是以实践为基础, 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来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逐步提升的教学形式。在电子教室出现以前,教师讲解知识时,由于不能控制学生电脑,教师和学生之间隔着电脑,在教师进行知识讲解时,学生往往会只关注自己的电脑,自顾自玩,注意力分散,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在此情况下,电子教室的出现给广大计算机教师带来了福音。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进行知识讲解时可以使用屏幕广播功能;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给学生操作可以使用文件分发功能,有利于实现学生作品的多样性;学生完成作业后可以直接提交给教师机。极域电子教室强大的功能让学生每节课的学习任务更明确,教师的演示更加直观清晰,由于教师可以远程控制学生电脑,学生不能随意上网或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教师们很喜欢使用电子教室,因为它大大提高了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力。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笔者渐渐发现学生对教师使用电子教室非常不满,尤其是当教师使用屏幕广播功能时,屏幕切换那一刻,学生总是会发出“哎”“呀”的唏嘘声,有少数学生甚至摸索出如何退出电子教室,试图逃避教师的控制。为何屏幕广播功能会导致学生如此不满,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大致如下。
  一、使用屏幕广播功能时出现的问题
  1.屏幕广播时间过长
  苏教版教材中有时教学知识点较多,为了避免学生的无效探究,需要教师及时讲解演示。有的教师想面面俱到,一股脑演示完,以为这样学生就能掌握了。有时教师讲解的时间长达十几分钟,讲解过程中学生电脑被完全控制,小学生长时间面对屏幕中的演示,并不能一下子记住,慢慢地学生的注意力会转移,各自为政,自得其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而后教师发现讲了半天,当学生实际操作时还是错误百出,难免失望生气,批评学生。这样形成恶性循环,更容易打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屏幕广播频率高
  教师除了在新授知识时需要使用屏幕广播功能进行演示,当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创作作品时,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也经常会通过广播教师屏幕进行集中纠错,如此一来,容易扰乱学生创作的思绪,也打压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3.屏幕广播内容无趣
  教师介绍各种软件时会着重介绍该软件操作与众不同之处,如果教师广播时只是照本宣科地演示操作步骤,不能将知识点有机整合起来的话,学生会觉得很枯燥。由于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点间的关联,操作时就会丢三落四,这样教师需要重复讲解,整节课留给学生自主创新的时间就会寥寥无几,原本教师希望通过使用屏幕广播功能提高课堂演示效果的目的也很难实现。
  二、合理便宜用屏幕功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必须要合理使用屏幕广播功能进行教学,才能让极域电子教室的优势得以凸显。笔者通过不断的教学观察与实践,认为教师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明确教学目标,精简广播时长和次数
  教师需在课前认真理清教学思路,围绕教学目标,明确哪些知识点需要广播演示,哪些知识点学生根据书本提示能够自行掌握。教师根据目标采用任务驱动法时要精炼内容, 讲解到位,让学生明确要完成什么任务;讲解知识点时,要做到语言简洁明了;若展示学生作品,则要利用巡视时间,仔细观察思考挑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记录学生机号,便于广播展示,尽量让课堂新授知识和作品点评部分做到高效、有针对性,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并完善自己的作品。课堂教师切忌动不动就控制学生电脑屏幕,这种粗暴的控制只会招致学生内心的不满。虽然教师这么做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尤其是当学生进行自主实践操作时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迫切想都把这些问题解决,以为通过屏幕广播就能让学生看清楚、弄明白,但是学生不能够理解教师的苦心。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虽然出现问题,他们仍然希望自主探索解决,而此时老师频繁的屏幕广播不仅打断了他们的思绪,也打击了他们进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因此不管课前还是课堂上,屏幕广播前都必须要思考其必要性,做到不随意使用屏幕广播功能。
  2.明确广播范围,让学生爱上屏幕广播
  (1)按需广播。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需要选择向全体学生或是个别学生进行广播,可以避免学生情绪上的抵触。如果是纯理论知识,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完成任务所需知识,先采用广播教学示范;如果是操作题类型,可以让需要屏幕广播的学生电子举手,然后教师可以选定电子举手的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若只是个别的小问题,优先考虑个别指导,保证其他学生不受影响。
  (2)做好广播之前的暗示准备。
  教师在进行广播前先打个招呼, 给学生足够的心理准备,例如倒计时,3、2、1;或者明确广播时长,“需要你们暂停手上的操作,占用半分鐘时间” ;或者和学生约定口号“小手离鼠标,123坐坐好”等等。这样既让学生有时间梳理自己的思维过程,也能让他们调整坐姿和心态,准备迎接教师的讲解。如果不给学生心理准备,突然广播,确实有伤学生积极性。
  (3)设置悬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教师要学会巧妙制造自然合理的悬念,引导学生关注到教师的提示;又或者先让学生撞墙碰壁,百思不得其解时,他们自然会向教师寻求帮助。这时候教师屏幕广播演示就像一场及时雨,学生自然会特别关注。
  笔者在执教《填充颜色》一课时,将素材“小房子”图片发送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设计颜色。正当学生兴致勃勃填色时发现会漏色,百思不得其解。这是教材中没有介绍但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错的情况。一开始,我不动声色,直到他们很想知道答案时,我再进行广播,介绍使用放大镜来弥补漏洞的操作步骤。此时,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看。
  3.创设恰当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笔者在观看许多优质课时,发现有些广播时间虽然在五分钟以上,可课堂气氛不但没有出现预计的喧闹场景,反而是学生热情高涨的场面。究其原因,发现此类课堂的教学情境设计得非常巧妙,让学生融入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例如,某教师在上《下载播放视频文件》一课时,用当下流行的《爸爸去哪儿》的歌曲和片段导入,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虽然广播时间达到5分钟,可是学生观看得异常认真,没有一点杂音。广播结束时学生还觉得意犹未尽。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创设情景上花了大功夫,从学生喜欢的热门节目导入,这样既可以避免个别学生的不安分,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使之主动寻求学习。
  综上所述,电子教室中屏幕广播功能的应用,利远大于弊,但如果教师不能合理使用只会适得其反。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钻研教材,关注学生主体的情绪,从细节出发,巧妙使用屏幕广播功能,让电子教室中屏幕广播功能的作用最大化, 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语言表达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能力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聚焦文本体裁、表达顺序,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遣词造句、修辞手法等,唤醒学生的语言智慧,提高学生的表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表演展开多种教学渗透,从不同方向对学生形成思维冲击,以成功塑造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发动学生创编课本剧、展开个性演绎、丰富表演形式,都能够给学生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  [关键词]语文教学;表演艺术;多元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6-0063-02  小学生对课堂表演有着特
[摘要]在阅读活动开始之前,学生就已经有了阅读期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并不完善的认知结构,以促进他们积极地再实践、建构,使他们与作者、文本展开积极对话;同时,教师要尊重他们多元的文本解读,使他们享受阅读的愉悦。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才能使阅读课堂走向更丰富、精彩的境界。  [关键词]阅读教学;期待视界;认知结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