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rg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本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领域,但实际操作中,成本管理大多仍以服务财务会计为主。本文针对很多企业成本理念落后,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成本管理方法落后,成本分析和考核未能与预算有效结合等问题,从更新成本管理理念、完善成本核算方法,成本信息系统建设、成本精细化管理、完善成本控制体系等角度提出了改进企业成本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现状;建议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本管理是所有企业都需重视的工作,我国制造业企业对成本核算较为重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本管理也逐步开展工作,但在成本管理理念、方法、分析和考核上还存在许多不足。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企业不仅需要通过技术和市场获得竞争优势,同时也需要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取得长期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对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仍需要改进提升。
  一、企业成本管理概述
  1.成本管理的含义
  成本管理属于管理会计范畴,是为企业决策者更好地决策提供可靠数据,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涉及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决策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企业成本管理的内涵是充分组织和调动企业内部员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从成本的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及事中管理,实现企业的增收节支,改善企业管理,提升企业整体盈利能力。
  其中成本核算包括对成本要素的确认、计量、归集和分配,是对成本控制结果的事后反映,其主要为财务会计服务,首先要对生产经营中产品成本进行直接管理与控制,其次对生产产品所发生的费用按用途分类,并分配到相关产品成本中,以计算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为企业生产经营及成本管理提供成本资料。
  2.加强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准确的产品成本数据是合理确定产品销售价格的基础,是实现销量目标以及公司战略目标的前提。因此,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离不开合理的成本核算,需要随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创新优化成本核算,在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深入车间部门,获得准确的成本核算基础数据。
  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在市场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加强成本管理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基础,即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以最优成本生产所需产品。因此,成本管理要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从工艺技术、原料采购、生产消耗、费用管理、存货账期等各环节全面实施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不足
  我国制造业成本会计目前主要处于为核算产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层次,成本管理比较粗放,成本控制大多致力于事后控制,以服务财务会计为主,成本管理处于管理会计初期阶段,代表企业发展阶段及总体管理水平。
  1.成本会计理念落后
  成本会计的职能为财务会计服务,主要目的是计算产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重在提供存货和销货成本数据信息,管理会计功能不足,未能充分为经营者更好的决策提供依据。当前企业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根据企业先进程度确定的,管理水平较好的企业,成本会计以服务管理会计为核心,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为目的,管理会计较弱的企业,成本管理观念落后,仅限于计算企业的财务数据,在制定企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时决策预测、把握时机方面落后很多。
  2.成本核算方法不够科学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核算范围过窄,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与产品直接相关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能准确计入产品成本,其他的生产成本计入制造费用,但制造费用大多按传统分配方法,采用单一标准进行分摊,按产量或工时进行分配,存在科目归集、分配不科学,未能按产品工艺技术进行成本结转,没有选对合适的分配对象,导致成本不实,影响管理决策。同时,现代企业日益增加的产品研发费用、售后服务费用的投入,使产品的相关成本内容增加,传统的核算方法未能准确计量产品的成本,不能正确评价产品全过程的经济利益,不利于企业形成竞争优势。
  3.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很多企业对成本管理不够重视,处于成本控制初步阶段,缺乏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成本管理主要集中在事后管理,重点对成本核算数据进行分析,成本决策时效性较差,虽然理论上形成一套关于成本预测、控制、监督、分析和考核的管理体系,但在实际成本管理中事前管理和事中管理严重脱节,未及时适应企业经营管理需求。成本管理手段方面,企业大多处于手工操作阶段,未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成本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财会部门,未能实现全员成本管理,无法有效支撑企业经营管理,发挥企业的“成本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
  4.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未能与预算有效结合
  大多企业已普及全面预算概念,收入、成本、费用、利润、投资等都纳入预算管理,但在实际管理中,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与预算脱节,重点分析利润差异,预算分析大多强调外部因素,未能真正体现企业内部经营中预算差异原因,从而改进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预算目标完成;同时,成本考核数据未以预算数据为指导,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成本分析和考核未能有效支持企业实现既定经营目标。
  5.无完备的成本管理系统
  由于成本核算方法和管理手段的限制,企业无法实现全面成本管理,同时,企业设置的成本管理部门效果不如意,机构设置不够深入,职责不够清晰,采用的成本管理办法不够明确,构建的机制不科学,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仅限于财会部门,未能形成全员成本管理意识,不能有效处理生产中成本与效率的关系,成本决策不够重视。
  三、完善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1.更新企业成本理念
  成本会计的功能主要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服务,当前,不少大中型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做得比较到位,效果较好,制造业企业可进行借鉴学习,并结合本企业现状,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向战略财务转变,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服务企业生产运营。   2.完善成本核算方法
  一是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核算方法要与生产工艺有效结合,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选择应用品种法、分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作业成本法、分类法等核算方法。二是合理选择费用分配标准:分配标准要与生产产品具有较强相关性,根据成本性态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费用,导入作业成本概念,根据作业对象分配成本,使成本数据分配更加科学,便于数据追溯,支持管理决策。另外,分配材料要容易取得,计算简单,便于执行。
  3.加强成本信息系统建设
  逐步推行作业成本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数据归集流程,细分成本中心,细化成本核算对象。作业成本管理系统可以分批次记录各工序作业任务,实时监控每批次物料消耗,将月末静态的成本管理,变为以关注具体生产作业为核心的过程化动态成本管理,而且系统可以及时提供各批次生产任务的成本信息,从而使各级管理者不仅关注物料的消耗量,而且更关注产品的价值量,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效率。
  4.区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推进成本精细化管理
  根据成本性态,区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和成本管理的对象,有助于进行成本分析和改善成本绩效。降低变成成本,通过完善成本报表体系,建立成本分析模板,统一口径、横向、纵向可比,引入标杆比,从不同角度为管理者提供信息以更好地满足经营决策的需要。导入间接费用概念,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薪酬等统一整合,完善费用模板,以成本项目带动管理成本、预算体系。
  5.建立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与成本管理相结合,实行目标成本控制,借助成本项目设计预算编制基础模板,便于系统地收集预算信息和分析跟踪预算的实施,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年度预算、滚动预算、月度预算相结合,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基本指导思想,压缩成本费用,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根据预算数据完善成本绩效考核,每月及时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支持,进行产品成本分析,对成本差异原因跟踪改进,以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技术支撑,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6.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
  要求对企业所有员工推行成本管理,全员参与。制定合理的流程程序,尽可能压缩不合理不规范操作,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有序控制,减少消耗,控制成本。建立完善成本管理机构,根据企业经营特点成立不同成本中心,成本管理由事后变为事前和事中管理,提高成本决策能力,培养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增强成本观念,加强成本培训,提高全员成本知识,实现自主管理,有效降低成本。
  四、结束语
  企业.成本管理是对企业过去和未来资金运用的分析和预测,实际与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为企业更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企业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已有的经验,学习借鉴先进公司管理经验,建立并逐步完善成本管理体系,提高企业成本优势,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葛倩. 我国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现状分析. 财会学习,2016.
  [2]江心登. 浅析我国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现状,论道,2015(05).
  [3]韩进.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现状探析,企业战略,2014(03).
其他文献
[摘要]基本不等式在高中数学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在高考中也是重点和难点,而且变化和方法多样,其中最常见的题型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针对高中阶段的一些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做简单的归纳总结,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基本不等式最值解题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20057  基本不等式是新课标高考考查的热点.
[摘 要]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技能的学习,同时还要重视音乐听觉思维的训练。通过不同种音色的辨别激发学生“听”的欲望,打开音乐听觉之门;静心品味流动的音乐线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感受音乐的起伏;细细咀嚼每个音程之间的距离,把握到位。通过面、线、点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学生对于音乐听觉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音准概念。  [关键词]音乐 听觉思维 训练 音准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