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反思与实践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002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施行,在中学阶段学习古诗词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语文教师进行的古诗词教学工作不再是单纯地为中学生的语文成绩负责,其更是要下意识地塑造中学生健康的心灵与饱满的精神气象。本文将就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反思与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中学;古诗词教学;反思;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纵观我国当前诸多中学语文教师完成古诗词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不难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语文教师的教学和古诗词教学原本的定位发生了偏离。很多语文教师都将古诗词教学工作的目标确定在了优异的成绩上面,但这是不正确、不科学的。以下是笔者結合自己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就此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关于中学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以及重难点分析
  (一)中学古诗词教学目标
  第一,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夯实学生的诗词积累基础。中学阶段学习古诗词的过程就是在激发和培养中学生对古诗词兴趣的一个过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教学的趣味性,要积极去发现中学生的兴趣点,尝试将中学生感兴趣的点和古诗词教学结合在一起,逐步引导中学生去更好地学习古诗词相关知识,为其后续学习和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本身讲究的便是百家言,没有对错之分,因此,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词知识点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团队或者小组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看法。这样一来,在倾听和吸收其他同学看法和想法的同时,也能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中学古诗词教学重难点分析
  第一,诗词名句、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很多中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都在相关诗词名句、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方面呈现出比较显著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中学生因为年龄以及社会经验的局限性,他们对于诗词名句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刻,往往停留在相对表面的层次,即使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也是通过记忆和背诵的方式获取的。换言之,他们并不能够完全理解一些古诗词真正表达的思想或者意境。然后,很多中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方面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去背诵、记忆或者理解能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这与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也是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的。
  第二,品味诗歌意境。每一首诗歌的意境是固定的,但是,因为每一个人的感受和品位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歌意境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中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品味诗歌意境绝对是一个难点问题,不是因为他们自身没有品位或者不懂品位,而是因为在他们这样的一个成长阶段,如果接触一些意境相对丰富或者复杂的古诗词,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客观阻碍因素。
  二、关于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反思与实践分析
  (一)制定三维目标,对学生制定科学要求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在实际古诗词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其三维目标,将其渗透在古诗词教学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在知识教学、能力培养还是情感引导等方面,都必须要将三维目标落到实处。三维目标在当前语文古诗词教学工作中的落实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很多语文教师对此表示出忽视的态度。笔者想通过下面一个实际案例来做出解释。笔者曾经对新接手的一个初一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项测试,要求学生背诵《悯农》,基本上都能够流利地背出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但是笔者在开展赏析方面的提问时,对于“一粒粟”和“万颗子”之间的关系、丰收与饥饿之间揭示的深层次矛盾等方面理解,很少有学生能够回答出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词的过程中,完全忽略掉了三维目标的重要性,只要求学生们会背诵、会默写就可以了,而学生们是否理解了古诗词所包含的真正思想或者主旨并不是他们的关注范围。
  通过此实际案例,笔者想说明的一点内容是: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词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牢固掌握字词、意思等方面以外,还应特别强调学生要深刻理解诗词表现的主题、蕴含的情感,以及其中揭示的深刻道理,进而更加全面地完成好教学目标。
  (二)借助诗词典故的力量加深理解感悟
  诗词典故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古代诗词中往往都包含着非常多典故内容。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却忽略掉了如此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教学方式。如果语文教师可以在讲授每一首古诗词时,都给学生们讲清楚诗词的出处,讲清楚理念所包含的典故,必然能够加深学生对这首古诗词的印象。举例说明:笔者在讲授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时,“报君黄金台上意”这一句中出现的“黄金台”就涉及一个典故,抓住这一典故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诗人表达情感的理解。笔者向学生介绍,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原为战国时期燕昭王所建,原来是为了招揽贤士,置千金台上进行奖励,诗人在诗中用到这个典故,是为了抒发自己报国之志。通过讲解典故,学生也因此得到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与感悟。
  三、结语
  综上所述,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经验,单就古诗词教学提出的几点拙见,希望能够对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赵典亮.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缺失反思——韩军老师与民乐四中古诗词教学比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3).
  [2]唐利霞,毕敬国.乐教乐学云平台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0).
  (编辑:张晓婧)
其他文献
【摘要】“三科”教材对于学生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得学生逐渐成长为对社会时代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只有正确的理解教材的价值,才能将其具有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三科”教材;价值导向;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三科”教材,即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三科教材——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及历史这三科教材。在日前举办“三科”教材国家培训会上
【摘要】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定位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是要实现学生的“言语习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文体的特点,更要在品味文字的同时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文本内容、体悟表达方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程标准;语言运用;综合素养  【中圖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小学生习作教学是课程改革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优势。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作文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积累习作素材,改变写作方式,形成交互式评价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激发兴趣;素材积累;评价方式;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
建构游戏是主题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基于小班和中班阶段积累的建构经验,在孩子们进入大班后,我们常常给他们提供一些低结构的材料,比如纸杯、纸盒、PVC管等。因为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搭建计划性强、目的明确,低结构的材料反而能让他们有更好的发挥。  大班第一学期,我们便在建构区投放了一些纸杯。孩子们开始自发、自主地进行建构,通过自己的探究、同伴间的模仿、教师的支持以及对一些有效经验
【摘要】文章因细节而生动,课堂因细节而精彩。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善于解读课文的细节部分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又能使教学提领而顺,让课堂充满灵性。  【关键词】细节;解读;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聚焦画龙点睛处,让工具人文齐飞  例如,《儿子们》这篇课文的结尾:老爷爷说:“我怎么好像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这句话
【摘要】课外阅读在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加强课外阅读,小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有效积累,视野也进一步开  阔,他们将课外知识体现在了作文素材中,这可以很好的培养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丰富作文内容,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我校从一年级开始就为小学生提供了课外阅读空间,每个学期可以保证三四本书的阅读量,一直到中年级,课外阅读的作用才得到明显的发挥。这篇文章浅析了课外阅读对小学生中年级作文教学的影
【摘要】兵法贵在灵活变通。作文也一样,真正学到化境时,是一种“文无定法,无法是法”的境界。无论从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还是遣词造句,修辞表达,运用三十六计也只是一种策略,一种技法而已。真正的高手讲究信手拈来、水到渠成,切忌生搬硬套、弄巧成拙。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三十六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獻标识码】A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感情的凭借,一切文章都要靠语言来包装,孔子曰: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群文阅读教学已经成为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策略。教师可以立足写作目标,从  “写好段落,写好细节,学会说理,运用说明方法和学会谋篇布局”共五个角度选编课文。在组编好课文基础上,教师可以围绕写作主题,通过“四大板块”推进群文阅读教学课堂。指向写作的群文阅读教学,丰富了学生阅读学习的方式,通过对群文范例进行分析和仿写,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信息技术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  正确运用信息技术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下面就谈谈笔者的新思路。  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基本思想是转变教师、学生和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阅读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还原法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还原法就是老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文章中的言语、词句、情景等进行回归作者写作时的最初本原,和文章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对比,让学生感悟到文章表达的精妙之处,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智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还原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进行新课改之后,学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