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囊肿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体会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膜后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期间北京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腹膜后囊肿切除术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

7例腹膜后囊肿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术中完整剥离囊壁,出血量为50~400 ml,平均手术时间为(151±113)min,术后均恢复顺利,均无并发症。平均总住院时间为(12.0±5.5)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5.9±5.4) d,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为1~8 d。7例患者术后均未复发,随访时间为1个月至5年。

结论

腹腔镜下腹膜后囊肿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较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其他文献
腹腔镜技术是近10年来外科研究和发展的热点之一,其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已逐步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成为绝大部分腹部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在胃癌和结直肠癌中亦被作为优先选择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但胰腺解剖位置特殊,位于腹膜后,周围毗邻大血管,本身手术难度高,术后并发症多,使得微创技术在胰腺中的应用相对落后。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对胰腺手术认识的加深,以及超声刀、腔镜下直线切割闭合器等器械的应用,
期刊
感染性主动脉瘤发病率较低,但可并发主动脉破裂和主动脉瘘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传统开放手术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腔内治疗具有良好的近期临床预后,可作为感染性主动脉瘤的过渡治疗手段。但由于无法去除感染病灶,需结合抗菌药物治疗以减少远期感染并发症,改善预后。
期刊
对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口腔前庭入路腔镜下解剖游离迷走神经并稳妥放置APS电极进行监测。2例患者术后第2天喉镜检查双侧声带运动正常,声门闭合良好。认为持续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应用于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是可行的。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的外科适应证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47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7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35例,腹泻16例,消瘦、乏力12例,腹部肿块9例,肠梗阻31例,肠粘连18例,肠穿孔8例,肠道出血11例,内瘘形成4例,腹腔脓肿形成3例,阑尾周围脓肿1例。术前行肠镜检查23例,诊断为克罗恩病7例(肠镜正确诊
将26例结直肠癌穿孔患者按照穿孔类型分为肿瘤穿孔组和肿瘤近端穿孔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术中情况及术后临床结局。结果表明,与肿瘤穿孔组患者相比,肿瘤近端穿孔组患者中高龄者和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3~4级者居多,血糖、血清乳酸及尿素氮水平更高。肿瘤近端穿孔组患者在手术中更易发生粪性物质进入腹腔,导致腹膜炎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肿瘤近端穿孔患者的病死率较肿瘤穿孔患者明显增高,比肿瘤穿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44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4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包块、腹胀伴腹痛,无症状者主要为体检发现。术前CT检查为主要检查手段,准确率为75% 。术后病理类型主要为高分化脂肪肉瘤。随访期间44例患者中36例(8
目的探讨经皮局麻联合超声造影对困难肝癌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实验组45例(62个病灶)采用经皮、局麻联合超声造影及人工腹水辅助下进行射频消融,同期对照组40例(54个病灶)部分采用CT引导、部分采用腹腔镜及开腹后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比较两组并发症及术后残留率及复发率差异。结果两组85例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4例发生较严重并发症,两组术中及术后疼痛评分及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本研究通过细胞转染获得miR-92a高表达的HT29细胞,然后采用肿瘤细胞成球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观察不同表达水平的miR-92a对结直肠癌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采用TOP/FOP荧光酶素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进行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①与空载组HT29细胞相比,miR-92a过表达组HT29细胞成球体积较大且数目更多(t=13.16, P<0.05),并且集落形成数量也明显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