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可见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引导学生热爱文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質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我校是农村中学及农村中学的自身特点和情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课外书进行阅读。
◆关键词:农村初中;课外阅读;指导
“胸中贮书万卷多,脚下行程千里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深知阅读对学生的成长的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那怎样引导学生读好书,选择怎样的书籍更适宜初中学生阅读?请记住作家王蒙说的话:“读书要趁早,要超前读书,多读经典。”因此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推荐书目,拓展阅读范围
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必须结合着教材随时进行。”因此,为了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作为语文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适时而差到好处的向学生推荐有关的好书目,经典的名著,以解决“读什么样的书”的问题。如七年级学了《小圣施威降大圣》可朗读《西游记》,八年级学了《智取生辰纲》,可以朗读《水浒传》,九年级学了《杨修之死》可朗读《三国演义》等等。这样配合教材,与课本内容对接,从而带动学生广泛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更能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每个学期书目的推荐,要配合教材的学习,认真审慎地选取高品位、高质量的读物,开列一个比较适量系统的阅读清单,但也不能仅局限于与课文关系密切的内容,仅局限于书籍、报刊,应注意“杂点”。广播、影视作品等不妨也列入一些,以利于学生全面提高,尤其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科普读物。
二、如何把好书引进学生的生活?
日常生活中老师阅读有趣味的书,就可以推荐给学生。例如读《昆虫记》这本书,老师可以说,这本书听说很多人都在读,很多人都蛮喜欢的,我也读了这本书,很有趣,你要不也来读一读?学生读了这本书,就会发现这书不是杨红樱的味道,不是《冒险小虎队》的味道,不是米小圈的味道,不是《查理九世》的味道,这样的好书我应该多读。读着读着,学生就感兴趣了。老师也可以问学生,这本书哪里最好,赶快读给我听听。就这样,慢慢地把《昆虫记》这本好书就这么水到聚成的介绍给学生了。不断挑战孩子的阅读。一本好书就是一座高山,高山需要人去征服,好书需要老师带着学生去攀登。
三、寻找好的阅读“引子”
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用于运用课堂作用于课外也是不无道理。中学课本中有不少课文是选自一些优秀作品的,其中不泛一些经典。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巧妙指引,如七年级的《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城南旧事》《范进中举》选自名著《儒林外史》等等。为此,就可以把这些课文当做激发学生阅读好书的一个很好地引子。例如讲到《爸爸的花儿落了》,发现学生对文中的聪明可爱懂事善良的英子很感兴趣,对课文中蜻蜓点水般点到诸如草地上的人等等很好奇时,就利用中学生好奇心强的性格特征,把课文作为“引子”,鼓励学生去阅读林海音《城南旧事》。上到八年级下册琦君《春酒》,学生被文中作者用如诗般语言描绘出这一切情境,人物,事件给迷住了。就把《春酒》作为学生阅读琦君散文的“引子”,介绍琦君的散文让学生去阅读,进而鼓励学生延伸阅读以思乡为主题的一系列作品、诗歌。课内的学习很好地延伸于课外的阅读,使课内的学习能起到“涟漪”作用,很好地激发学生阅读优秀书籍的兴趣。
不但能把课文的好篇目作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好的书籍的兴趣的“引子”,连日常教学中一些看法发现等也可以作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好书的兴趣的“引子”。如在一次批改作文中,发现一个学生的作文内容是有关她看过的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更引起我注意的一个小细节是,这学生那几天都在和同学谈论这部书。我觉得这个发现可以作为学生阅读曹文轩作品的很好地“引子”。于是我用上了一节专门介绍曹文轩好书的课,当然主讲人是学生。最后,我不失时机的又补充介绍了曹文轩的一些作品。没想到,一击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居然燃起读曹文轩作品的热潮。不经意间曹文轩的好作品就这么在学生当中传诵。
四、做到好的阅读指导
农村中学生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他们更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没有甄别书籍良莠的能力。为此在他们的课外阅读上做好指导,对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怎样的书兴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得知一些学生按要求看了小说《骆驼祥子》后,又给学生看了电影《骆驼祥子》,之后用一节课来讨论说说看了作品之后的收获。学生经过一节课的讨论得出一些他们新的认识:人在社会上活着,如果没有一个朋友很悲哀;影片中有个对虎妞从脚跟慢慢移至上身的特写镜头,让人觉得虎妞很魁梧,应了小说中写虎妞“像一座黑塔”的描写,虎妞有可恶的一面,也有可爱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可悲的等等。这些见解其实并不新颖但却很合理,对农村的初中生来说已算是在对作品进一步的分析和挖掘了,已然难能可贵,更重要的是,它会对其他学生产生影响,带动其他学生去思考、分析、挖掘作品,同时也会激发学生课外阅读《骆驼祥子》这本好书的兴趣。
总之,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提高阅读教学的品位和质量就应该从关心学生读怎样的书开始,让我们农村的学生也去品位好的书籍,从好书中得到快乐,在好书中增长见识,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感受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农村初中;课外阅读;指导
“胸中贮书万卷多,脚下行程千里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深知阅读对学生的成长的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那怎样引导学生读好书,选择怎样的书籍更适宜初中学生阅读?请记住作家王蒙说的话:“读书要趁早,要超前读书,多读经典。”因此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推荐书目,拓展阅读范围
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必须结合着教材随时进行。”因此,为了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作为语文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适时而差到好处的向学生推荐有关的好书目,经典的名著,以解决“读什么样的书”的问题。如七年级学了《小圣施威降大圣》可朗读《西游记》,八年级学了《智取生辰纲》,可以朗读《水浒传》,九年级学了《杨修之死》可朗读《三国演义》等等。这样配合教材,与课本内容对接,从而带动学生广泛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更能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每个学期书目的推荐,要配合教材的学习,认真审慎地选取高品位、高质量的读物,开列一个比较适量系统的阅读清单,但也不能仅局限于与课文关系密切的内容,仅局限于书籍、报刊,应注意“杂点”。广播、影视作品等不妨也列入一些,以利于学生全面提高,尤其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科普读物。
二、如何把好书引进学生的生活?
日常生活中老师阅读有趣味的书,就可以推荐给学生。例如读《昆虫记》这本书,老师可以说,这本书听说很多人都在读,很多人都蛮喜欢的,我也读了这本书,很有趣,你要不也来读一读?学生读了这本书,就会发现这书不是杨红樱的味道,不是《冒险小虎队》的味道,不是米小圈的味道,不是《查理九世》的味道,这样的好书我应该多读。读着读着,学生就感兴趣了。老师也可以问学生,这本书哪里最好,赶快读给我听听。就这样,慢慢地把《昆虫记》这本好书就这么水到聚成的介绍给学生了。不断挑战孩子的阅读。一本好书就是一座高山,高山需要人去征服,好书需要老师带着学生去攀登。
三、寻找好的阅读“引子”
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用于运用课堂作用于课外也是不无道理。中学课本中有不少课文是选自一些优秀作品的,其中不泛一些经典。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巧妙指引,如七年级的《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城南旧事》《范进中举》选自名著《儒林外史》等等。为此,就可以把这些课文当做激发学生阅读好书的一个很好地引子。例如讲到《爸爸的花儿落了》,发现学生对文中的聪明可爱懂事善良的英子很感兴趣,对课文中蜻蜓点水般点到诸如草地上的人等等很好奇时,就利用中学生好奇心强的性格特征,把课文作为“引子”,鼓励学生去阅读林海音《城南旧事》。上到八年级下册琦君《春酒》,学生被文中作者用如诗般语言描绘出这一切情境,人物,事件给迷住了。就把《春酒》作为学生阅读琦君散文的“引子”,介绍琦君的散文让学生去阅读,进而鼓励学生延伸阅读以思乡为主题的一系列作品、诗歌。课内的学习很好地延伸于课外的阅读,使课内的学习能起到“涟漪”作用,很好地激发学生阅读优秀书籍的兴趣。
不但能把课文的好篇目作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好的书籍的兴趣的“引子”,连日常教学中一些看法发现等也可以作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好书的兴趣的“引子”。如在一次批改作文中,发现一个学生的作文内容是有关她看过的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更引起我注意的一个小细节是,这学生那几天都在和同学谈论这部书。我觉得这个发现可以作为学生阅读曹文轩作品的很好地“引子”。于是我用上了一节专门介绍曹文轩好书的课,当然主讲人是学生。最后,我不失时机的又补充介绍了曹文轩的一些作品。没想到,一击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居然燃起读曹文轩作品的热潮。不经意间曹文轩的好作品就这么在学生当中传诵。
四、做到好的阅读指导
农村中学生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他们更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没有甄别书籍良莠的能力。为此在他们的课外阅读上做好指导,对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怎样的书兴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得知一些学生按要求看了小说《骆驼祥子》后,又给学生看了电影《骆驼祥子》,之后用一节课来讨论说说看了作品之后的收获。学生经过一节课的讨论得出一些他们新的认识:人在社会上活着,如果没有一个朋友很悲哀;影片中有个对虎妞从脚跟慢慢移至上身的特写镜头,让人觉得虎妞很魁梧,应了小说中写虎妞“像一座黑塔”的描写,虎妞有可恶的一面,也有可爱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可悲的等等。这些见解其实并不新颖但却很合理,对农村的初中生来说已算是在对作品进一步的分析和挖掘了,已然难能可贵,更重要的是,它会对其他学生产生影响,带动其他学生去思考、分析、挖掘作品,同时也会激发学生课外阅读《骆驼祥子》这本好书的兴趣。
总之,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提高阅读教学的品位和质量就应该从关心学生读怎样的书开始,让我们农村的学生也去品位好的书籍,从好书中得到快乐,在好书中增长见识,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感受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