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as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分析了现阶段鲁西南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农村人力资源流动不合理,农村人才资源流失,基层政府的工作重点存在偏差。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村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对策措施,为鲁西南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5-0235-02
  Abstrac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human resources in Southwest Shandong Province were analyzed: The irrational flow of human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the loss of rural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deviation of the work of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On this basis,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rural human resources, and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in Southwest Shandong Province.
  Key words Rural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Problems;Countermeasures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能够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进而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后劲[1]。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使农村物质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农民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消化,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为优秀人才回乡就业创业做好前期积淀。
  鲁西南地区包括菏泽、济宁、枣庄,菏泽市也是中原经济区的组成部分,鲁西南地区的发展规划是构建以济宁都市区为核心、菏泽与枣庄为区域性中心的空间发展格局。因此,鲁西南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关系到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巨野县位于菏泽市东南部,紧邻济宁市的金乡县,是菏泽市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山东省棉花、大蒜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以巨野县为例研究鲁西南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能够深刻反映出鲁西南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 巨野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人力资源流动不合理,阻碍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巨野县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大蒜的重要产地。巨野县农村地区缺少农产品加工的工厂,农产品外销的形式主要是初级农产品,农产品的附加价值较小。农产品产业链不够完善,农民收获的农产品主要是以初级农产品的形式销售,价格低廉,农民获得的家庭人均农产品经营年收入每年持续增长,但落后于人均年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巨野县农村人力资源丰富,由于人多地少、务农年收入水平较低,80%以上的农村中青年男性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骨干劳动力的外流阻碍了农村生产技术的改进,减缓了农业产业链拓展的进程,长远来看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从而限制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进城务工,造成农村妇女要承担繁重的农业劳作,同时还要肩负教育子女、赡养父母的重任,农村妇女的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负担重、压力大。外出务工的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缺少专业技能培训,主要从事体力工作,在城市中的生活质量差,工作环境的质量没有保障。由于父母教育监管力度不够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巨野县农村地区的学生对受教育的前景认识不清,50%的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學习之后选择退学,退学的学生将重走父辈们的打工之路。由于农耕活动繁忙,农村中60岁以上的老人仍然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为了减轻子女压力,老人不能自由选择老年生活,生活质量没有保障。
  1.2 人才资源的流失,固化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式 鲁西南地区农村生源地的高考考生生活条件差,经历高考走进大学之后,都有强烈的摆脱农村生活的意愿。大学毕业后,他们选择在城市就业、定居,造成了农村人才资源的流失,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新鲜的血液注入,缺少改革的动力。巨野县30%的农村生源地的大学毕业生会留在县城工作,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70%的毕业生会选择在城市生活。农村生源地的高校毕业生在城市生活面临巨大压力,父母为了子女能够在城市买房定居,往往倾尽多年的积蓄。鲁西南地区的农民生活节俭,生活的巨大压力使得他们节衣缩食,在承担繁重体力劳动的情况下自身的健康状况没有得到关注。受传统的“跳出农门”思想的影响,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没有选择回乡择业,农业生产只能沿袭传统的耕作方式,农民继续传承以往的农业生产活动,缺乏创新思维,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形式被固定下来,无法找到突破缺口[2]。
  1.3 基层政府的工作重点存在偏差,缺少服务意识 鲁西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的年收入水平较低。基层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征收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向村民收取村民自家宅基地上翻建新房的罚款、向农民发放农业补贴等,而这些工作某些基层政府也做得不到位。国家的扶贫政策不能落到实处,最直接的扶持农村贫困农户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被某些人利用为扶持农村的“关系户”。基层政府的服务意识不足还体现在将扶贫资金挪作他用,没有完全贯彻落实国家的扶贫政策:不能利用扶贫资金组织企业建设开发项目,不能够选择和培育支柱产业,没有建立区域发展基地,也没有做到增强农民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村村通”工程的政策款项也未落实到位,巨野县很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建成合规的公路。农村委员会即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能达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的要求,严重阻碍巨野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3]。   2 促进巨野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2.1 拓展农业产业链,鼓励农民回乡择业 “农民工”这一独特的称谓不单是一种身份,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的象征。农民之所以选择在城市打工,是因为在城市工作可以获得较高的工资报酬,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生活的巨大压力。巨野县农村地区有肥沃的土壤,勤劳的农民,拓展农业产业链将会成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也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青壮年人力资源流失的问题。回乡择业的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接收新知识、新技能的速度快,他们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主力军。青壮年农民回乡择业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父母的赡养问题,子女的受教育问题,配偶的生活压力大问题。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可以颐养天年,受教育的重要性将得到全新的考量,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将步入新的征程。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后退学的农村青少年的传统择业观会发生质的改变,他们将会充满激情地投入家乡的建设事业中,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农民回乡择业标志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达到新的高度,城乡差距在逐渐缩小。
  2.2 鼓励大学毕业生回乡就业、择业,为农村经济发展储存人才资源 农村地区信息相对比较闭塞,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民传统的务农观念根深蒂固,对新事物的接纳程度低,缺乏创新思维。大学毕业生的视野开阔,勇于尝试,在广大农村地区有极大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从长远角度看,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和变革,需要将科技运用到农业生产的环节,起主导作用的是人才资源。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为大学生在农村发展事业提供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从观念上改变农民对大学生就业方式的认识,使得社会能够重新审视大学生农村就业、择业的相关问题。新农村的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新农村建设事业也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需要将外界的新智慧注入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衡量大学毕业生的学业标准是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更高的追求是實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投身农村的建设事业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
  2.3 基层政府需改变观念,厘清自己的社会角色 乡镇政府、事业单位的人员官位思想固化,行政职员的规范化考核将是新时期基层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4]。政府职员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真正做到取信于民[5]。基层政府也需要融入新鲜的血液来完善自我,乡镇政府应该适时引进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打破原有的政治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乡镇政府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基层政府应该把工作重点转向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抓好基础建设,改善生存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规范解决农村扶贫问题;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基层政府应该由传统的“收租者”的角色转变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给予者”的角色。政府应该把资金投向惠及广大农民的新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引入促进农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委员会的组成也是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大学生村官制度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鲁西南地区大学生村官制度应该得到广泛推广,加快农村管理法制化进程。
  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需要多方合力完成。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人公,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6]。乡镇政府和农村委员会是服务者的角色,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广强,刘彦松.城乡统筹下辽宁农村教育问题分析及其对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48-52.
  [2] 张宝伟.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09:30-35.
  [3] 李永宁.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形成困境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9(11):79-82.
  [4] 李文政.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政府管理职能的优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8.
  [5] 魏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地方政府管理职能转型[J].农业经济,2017(1):68-69.
  [6] 熊文宇.城镇化背景下长北省建始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40-46.
其他文献
摘要 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并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对钦州市的园林植物种类、主城区绿化主要特点和园林景观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了钦州市园林绿化工作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要重视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钦江和人工湖的水体绿化、立体绿化和发展乡土树种等一系列建议,旨在为钦州市绿化水平的提升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 钦州市;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多功能烟草作物打穴施肥机的应用效果与推广价值。 [方法]对多功能烟草作物打穴施肥机(T)与人工作业(CK)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垄型作业用工、作业质量与作业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功能烟草作物打穴施肥机能大大降低烟农打穴施肥环节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且穴深、穴宽、株距均匀,施肥量精准,土肥混合均匀细碎,大大提高了打穴施肥工作效率,平均降低作业成本1 681.93元/hm2。 [结
期刊
摘要 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而增长,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云南省2001—2015年水资源总量由2 561.94亿m3降低到1 872.00亿m3;其中昆明市2015年水资源总量为66.43亿m3,农业用水只占总量的12%。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区域水资源安全问题,从而引入虚拟水的研究。结合气象资料,利用CROPWAT软件对昆明主要农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进
期刊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环流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和强天气分析技术,对兰州市2015年7月连续11 d的强对流天气成因进行分析,针对致灾最重的7月13日雹暴天气进行大尺度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及中尺度分析;同时,将2013年8月连续5 d的强对流天气与2015年7月连续11 d的强对流天气进行天气实况、环流形势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夏季500 hPa高空蒙古冷涡与新疆至青海一带的大陆高
期刊
摘要 [目的]借用機器学习算法——判别分析算法来简化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探索区域尺度上机器学习方法在地力评价应用的新途径。[方法]基于辉县市测土配方施肥财政补贴项目耕地地力评价工作获取的基础数据,依据我国农业部标准《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 1634—2008)和该市耕地地力评价实践经验,选取研究区表层土壤质地、土壤剖面特征、地表砾石度、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含量、灌溉保证率、排涝
期刊
摘要 在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比较了黄河鲤鱼与普通鲤鱼的异同。从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遗传学研究、生理生化研究、人工养殖研究等方面对黄河鲤鱼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黄河鲤鱼;形态特征;遗传学研究;血液指标;生理生化研究;人工养殖  中图分类号 S965.1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5-0117-03  Abstract Based on coll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稻谷加工方式和储藏方式对稻米中毒死蜱和三唑磷残留动态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检测稻米中的毒死蜱及其代谢物3,5,6-三氯-2-吡啶酚(3,5,6-Trichloro-2-pyridinol,TCP)和三唑磷残留,分析碾磨、蒸煮、发芽加工以及储藏温度(37和4 ℃)对毒死蜱和三唑磷残留量的影响。[结果]毒死蜱及其代谢物TCP、三唑磷等农药残留多数分布在
期刊
摘要 根据我国林业现实特点,客观分析林业保险重要性,结合当前我国林业保险现状,对林业保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阻碍展开科学客观的分析,最终从制度根本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对策。目的在于解决林业保险最深层的法律制度问题,健全林业保险制度,深化集体林权改革,促进林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 集体林权;林业保险;法律问题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5-0257
期刊
摘要 分析了安徽省滁州市土地流转现状和特点,探讨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提高土地流转经营成效的对策建议:提升经营者管理能力,倡导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抗灾抗变能力,创新规模经营方式,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关键词 土地流转;经营成效;滁州市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5-0215-03  Abstract The st
期刊
摘要 为进一步适应社会和学科发展需要,提高食品毒理学的实验教学效果,分析了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设计现状,从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技能训练等体系进行了节约环保型食品毒理学综合性、设计型实验教学改革,充分开发实验动物使用价值,采用视频教学法和模拟仿真实验室教学,增加探索性实验设计,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技能训练,为我国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优秀人才。  关键词 食品毒理学;综合性;设计型;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