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通胀和紧缩政策对中小企业经营行为的可持续性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这轮通胀来源具有多元化特征且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及世界经济环境相关,因此具有长期性,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受到挑战,因此中小企业应根据本身所处行业特征,从市场开拓、行业转型或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应对。
关键词:通货膨胀;紧缩政策;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1
当前中国经济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之下使得经济的结构调整面临了更大的困难。弗里德曼说,通胀本质上是个货币问题,这也成为当下采取紧缩宏观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在紧缩政策下,企业普遍觉得受到了较大的信贷约束,尤其是中小企业在通胀压力和紧缩政策作用下其经营活动的可持续性正面临严峻挑战。中小企业应如何面对这轮通胀和紧缩政策的影响,已成为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此轮通胀的原因分析
(一)结构性通胀
结构通胀来源具体有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供给层面,如劳动就业结构不平衡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推动价格上升;在当前就业市场已经从“大学生供给不足”转为了“民工荒”,而当前劳动力供求矛盾主要集中在低端岗位上,这是由于受到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等制度性因素约束,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成本较大,使就业市场供求不平衡,低端劳动力工资上升,导致生产成本日益上升,产品价格压力随之上升。就一般而言,工资上升并不必然导致物价上升。工资上涨导致最终物价上涨需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工资上涨快于劳动生产率上升;第二,企业能够转嫁工资上涨带来的成本上涨。在目前中国就业市场的失衡主要来自低端劳动力市场,初级技能工需求增速大于供给增速达到18.7%,中级技能工需求增速大于供给增速也达到10.3%,而低端劳动力市场工资上升达到了30%以上,其生产效率提升速度远低于这一增速,而相关产品需求缺乏足够弹性,因而使得此次工资上升对通胀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二是消费层面需求结构变化所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中国人的消费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如汽车需求和房产需求的上升,使汽车产业和房地产业成为近几年增长最快的行业,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加剧了供需结构矛盾,给土地、石油等稀缺资源带来的压力,由此增加了通胀压力。
三是来自于产业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将对原有的价格体系和供需关系产生冲击,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投资所推动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还不大,而产业结构转型则意味着新投资需求增加,而且这些新增投资需求与实际供给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并不能立刻达到完全匹配,导致需求大于供给,从而推动价格上升,且由于价格粘性将使得这种产业结构转型的通胀压力无法避免。
(二)输入型通胀
当前通胀一个重要来源是输入型通胀,一是因近期弱势美元下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二是由于出口增长带来的顺差以及人民币继续升值预期,使套利资本加速流入国内(包括内资企业以本币质押借用外币贷款的套利行为)等所导致的外汇大量流入,这导致外汇占款大幅增加,从而加大了通胀压力。截至2011年4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40143.14亿元,较3月末增加了3107亿元,外汇占款规模持续维持在高位。由于当前欧美经济复苏态势仍不稳定,中国经济增长十分强劲,再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预计仍将吸引外资持续流入。因此,外汇占款带来的通胀压力短时难以消除。
(三)货币型通胀
从长期来看,导致物价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因素。从我国的M2和CPI间的关系来看到,货币供应的较快增长会提升CPI增速,只是CPI的反应要滞后大约6个月。我国的M2占GDP比例已经超过200%,成为世界上比例最高的国家,2011年4月份的M2尽管环比下跌0.11%,但仍高达757300亿,故高企的M2是通胀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紧缩宏观政策的影响
由上分析可发现,此轮通胀并不是完全由货币因素所引起,结构性通胀和输入型通胀压力都是这轮通胀的重要因素,这些都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和国际环境相联系,是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所积累矛盾的逐渐释放的一个表现,具有长期持续特征。由于其不完全由货币因素所决定,故货币政策对这类通胀的治理将会缺乏足够的有效性,并且会由于过度的紧缩政策,影响到企业的信贷需求,导致投资下降,经济增长会因此快速下降,而影响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就业。所以当前的紧缩宏观政策,将使日益严峻的结构矛盾进一步恶化,会导致企业经营环境也随之恶化,由于这一特征具有长期性,如何应对这一问题,中小企业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
三、中小企业应对之策
由于当前经营环境的特征具有长期特征,中小企业应尽早提出应对之策。根本原则在于,各中小企业要根据其行业特征进行主动应对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使其经营行为具有可持续性。具体来说:
一是进行市场重新定位,由于金融危机下,国外需求下降,而中国未来发展将依赖于内需的增长,因此对于某些出口型的中小企业来说,需重点开拓国内市场。
二是进行行业转移,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些高耗能等行业发展前景将萎缩,因此对于这类行业的企业,应该进行必要的行业转移,或者由此将产业资本转换为金融资本。
三是加大技术创新,在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则应通过技术创新来加强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章茜.我国通货膨胀诱因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1).
[2]黄益平,王勋,华秀萍.中国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J].金融研究,2010,(6).
[3]李晴.浅议我国当前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0,(20).
关键词:通货膨胀;紧缩政策;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1
当前中国经济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之下使得经济的结构调整面临了更大的困难。弗里德曼说,通胀本质上是个货币问题,这也成为当下采取紧缩宏观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在紧缩政策下,企业普遍觉得受到了较大的信贷约束,尤其是中小企业在通胀压力和紧缩政策作用下其经营活动的可持续性正面临严峻挑战。中小企业应如何面对这轮通胀和紧缩政策的影响,已成为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此轮通胀的原因分析
(一)结构性通胀
结构通胀来源具体有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供给层面,如劳动就业结构不平衡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推动价格上升;在当前就业市场已经从“大学生供给不足”转为了“民工荒”,而当前劳动力供求矛盾主要集中在低端岗位上,这是由于受到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等制度性因素约束,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成本较大,使就业市场供求不平衡,低端劳动力工资上升,导致生产成本日益上升,产品价格压力随之上升。就一般而言,工资上升并不必然导致物价上升。工资上涨导致最终物价上涨需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工资上涨快于劳动生产率上升;第二,企业能够转嫁工资上涨带来的成本上涨。在目前中国就业市场的失衡主要来自低端劳动力市场,初级技能工需求增速大于供给增速达到18.7%,中级技能工需求增速大于供给增速也达到10.3%,而低端劳动力市场工资上升达到了30%以上,其生产效率提升速度远低于这一增速,而相关产品需求缺乏足够弹性,因而使得此次工资上升对通胀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二是消费层面需求结构变化所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中国人的消费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如汽车需求和房产需求的上升,使汽车产业和房地产业成为近几年增长最快的行业,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加剧了供需结构矛盾,给土地、石油等稀缺资源带来的压力,由此增加了通胀压力。
三是来自于产业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将对原有的价格体系和供需关系产生冲击,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投资所推动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还不大,而产业结构转型则意味着新投资需求增加,而且这些新增投资需求与实际供给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并不能立刻达到完全匹配,导致需求大于供给,从而推动价格上升,且由于价格粘性将使得这种产业结构转型的通胀压力无法避免。
(二)输入型通胀
当前通胀一个重要来源是输入型通胀,一是因近期弱势美元下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二是由于出口增长带来的顺差以及人民币继续升值预期,使套利资本加速流入国内(包括内资企业以本币质押借用外币贷款的套利行为)等所导致的外汇大量流入,这导致外汇占款大幅增加,从而加大了通胀压力。截至2011年4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40143.14亿元,较3月末增加了3107亿元,外汇占款规模持续维持在高位。由于当前欧美经济复苏态势仍不稳定,中国经济增长十分强劲,再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预计仍将吸引外资持续流入。因此,外汇占款带来的通胀压力短时难以消除。
(三)货币型通胀
从长期来看,导致物价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因素。从我国的M2和CPI间的关系来看到,货币供应的较快增长会提升CPI增速,只是CPI的反应要滞后大约6个月。我国的M2占GDP比例已经超过200%,成为世界上比例最高的国家,2011年4月份的M2尽管环比下跌0.11%,但仍高达757300亿,故高企的M2是通胀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紧缩宏观政策的影响
由上分析可发现,此轮通胀并不是完全由货币因素所引起,结构性通胀和输入型通胀压力都是这轮通胀的重要因素,这些都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和国际环境相联系,是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所积累矛盾的逐渐释放的一个表现,具有长期持续特征。由于其不完全由货币因素所决定,故货币政策对这类通胀的治理将会缺乏足够的有效性,并且会由于过度的紧缩政策,影响到企业的信贷需求,导致投资下降,经济增长会因此快速下降,而影响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就业。所以当前的紧缩宏观政策,将使日益严峻的结构矛盾进一步恶化,会导致企业经营环境也随之恶化,由于这一特征具有长期性,如何应对这一问题,中小企业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
三、中小企业应对之策
由于当前经营环境的特征具有长期特征,中小企业应尽早提出应对之策。根本原则在于,各中小企业要根据其行业特征进行主动应对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使其经营行为具有可持续性。具体来说:
一是进行市场重新定位,由于金融危机下,国外需求下降,而中国未来发展将依赖于内需的增长,因此对于某些出口型的中小企业来说,需重点开拓国内市场。
二是进行行业转移,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些高耗能等行业发展前景将萎缩,因此对于这类行业的企业,应该进行必要的行业转移,或者由此将产业资本转换为金融资本。
三是加大技术创新,在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则应通过技术创新来加强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章茜.我国通货膨胀诱因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1).
[2]黄益平,王勋,华秀萍.中国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J].金融研究,2010,(6).
[3]李晴.浅议我国当前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