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将基于可变控制参数的PID算法应用于变频空调器电子膨胀阀的控制,分别测试控制参数固定及可变的两种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固定控制参数的PID算法时,压缩机低频运行时排气温度波动大,不利于系统稳定;采用基于可变控制参数的PID算法时,电子膨胀阀调节响应迅速,遇到扰动后的稳定性更好,在低频区优势明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基于可变控制参数的PID算法应用于变频空调器电子膨胀阀的控制,分别测试控制参数固定及可变的两种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固定控制参数的PID算法时,压缩机低频运行时排气温度波动大,不利于系统稳定;采用基于可变控制参数的PID算法时,电子膨胀阀调节响应迅速,遇到扰动后的稳定性更好,在低频区优势明显。
其他文献
分析了微通道蒸发器内制冷剂流动沸腾换热的经验关联式,建立了稳态分布参数和控制单元法的微通道蒸发器数学仿真模型。同时建立不同扁管宽度的微通道蒸发器样机并验证其在不同工况下的传热和压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微通道蒸发器工作时两相流制冷剂分配不均和冷凝水排除速度慢是造成微通道蒸发器在校核计算时计算值与试验值相差较大的主因。传热试验和修正的仿真模型为今后微通道蒸发器开发计算以及性能优化方面提供了参考。
为了考虑目标探测信息在某一时间段的变化趋势对目标威胁评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可能性理论扩展灰关联的空中目标动态威胁评估算法。首先,确定了评估指标体系,并引入可能性分布表征其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构造目标可能性均值矩阵和可能性标准差威胁决策矩阵,以反映目标变化趋势对目标威胁度的影响,从而获得目标威胁评估结果;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表明,该算法评估结果合理,可满足空中目标动态威胁评估的需求。
以国内外数据机房设计标准对机房环境指标为出发点,从室内空调末端和室外冷源2个方面分析数据中心机房空调系统的设计架构、室内气流组织及室外自然冷源的利用等,以及各种空调系统的特点及对应的空调设备,最后介绍目前数据中心机房空调系统设计所用到的CFD仿真和BIM建模等设计工具及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分析了间接蒸发冷却技术以及大温差高温冷水技术在数据中心中应用的背景,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和大温差高温冷水技术分别进行了介绍。通过实际案例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及大温差高温冷水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及大温差高温冷水技术在数据中心领域应用前景。
对试验房间(会议室)在常规空调系统下的温度分布进行试验研究,发现会议室的温度分层现象明显,竖直方向温差可达5.2~7.9℃。为改善温度分层现象,建立会议室温度分布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比较顶送风、侧送风和双温度分层送风3种送风方式对室内温度分布与热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室内温度分布角度分析,3种方案均可以满足房间温度和湿度要求,其中双温度分层送风方式温度梯度最小,1.1 m处横截面温度分布更均匀。从舒适性角度分析,侧送风方式和双温度分层送风方式均可以满足要求,但侧送风方式热舒适性略优,不满意率最低。综
空间运动三站时差(TDOA)定位系统以其较好的定位效果和较低的运行代价在空间电子侦察中广泛应用。研究了三站时差定位方法及其定位精度,分析了时差测量误差、站址测量误差和基线长度等因素对三站时差定位的几何稀释精度(GDOP)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定位精度与基线长度呈正相关,与时差测量误差和站址测量误差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