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特点及鉴别诊断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xue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支原体感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120例经临床证实的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并进行症状、体征、血常规分析及鉴别诊断。结果 120例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中,95例(79.1%)以增生性炎症为主要特点,表现为咽后壁黏膜、咽侧壁黏膜及扁桃体向口咽腔明显增生,使口咽腔明显缩小,黏膜增生以后壁最为明显;化脓性扁桃腺炎共12例(10%);8例(占6,7%,年龄均小于2岁)表现为咽峡部数个小溃疡,可同时出现在扁桃体、舌系带下、舌面上、牙龈、颊黏膜上,极似疱疹性咽峡炎或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心肺复苏(CPR)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情况并研究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窒息(琥珀酰胆碱)并冰氧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5min后开始CPR的动物模型.健康Sprague Dawley
目的 对288例无合并或同时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指标作回顾性分析,评估AMI早期合并RBBB的临床意义。方法 非右束支传导阻滞AMI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由于城乡地域差别,农村职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却难以开展。究其原因有外因和内因之分。其中职业教育不公平导
分析目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由本科生学生助教(UTA)协助并结合专业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模式,说明设计所遵循的三原则——大班小班化,教学网络化,学习个体化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