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在文坛的地位,一直以来总被人们贯以“巨匠”的称号,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编选,一直收录着先生的作品,从事语文教研或语文教学工作者都一致认为:鲁迅小说的教学已成为中学语文小说教学的重點和难点。
分析小说,把住人物形象便是关键。读,教中学鲁迅小说,比较可知,先生笔下的人物有着如下相似之处:写平常人,平常事;没有英雄,没有传奇;主人公都是社会底层的人,近似“多余者”或“零存者”。如:在兵、匪、官、绅重重压迫下,变得憔悴,迟钝,麻木,寄生活的希望于神灵的闰土;饱受封建制度孔孟之道愚弄、摧残,却仍眷恋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随着十九个铜钱的酒债从粉板上被抹去而被人永远遗忘的孔乙己;在因袭的重担下无可告语地辗转,终于在祝福的鞭炮声中,带着痛苦与恐怖的灵魂,在黑暗与迷惘中死去的祥林嫂;被封建统治者剥夺得一无所有,甚至连姓也不配有,承受了无数人生的不幸和灾难;在他们的命运惊人麻木的心灵里蕴蓄无数人生的痛苦与辛酸,最后不明不白的死在革命党的屠刀下的阿Q。
……
他们的命运都令人颤栗。
综观鲁迅先生的小说创作,我们发现;悲剧;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是鲁迅小说的主体部分。就题材而言,有中国贫苦农民的悲剧,如《故乡》,《阿Q正传》;有中国劳动妇女的悲剧,如《祝福》;有中国低层知识分子的悲剧,如《孔乙己;》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及先驱者的悲剧,如《药》;甚至还有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如《狂人的日记》。我们可以说,鲁迅小说最伟大的艺术成就就在于揭示了被东方文明、脂粉涂抹着的中国社会,乃是一个黑暗至极的吃人地狱,一个“极平常的惨苦到谁也看不见的地狱”(《且介亭杂文末编——写在深夜里》)。
鲁迅先生创造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小说形式的现实主义悲剧作品,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恰恰全面,深刻地体现了鲁迅小说的悲剧观,体现了鲁迅美学思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侧面,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在教学中强调鲁迅小说的悲剧色彩。对此,教师不妨先引导学生理解悲剧的含义,把“教”推给学生“学”。
鲁迅先生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可谓形成了一条悲剧艺术长廊。教材中鲁迅小说浓郁的悲剧意识并不能决定作为客体的悲剧美向学生主体的美感的转化,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是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素质,教师应尝试着对初中高年级学生讲一些美学范畴的悲剧的本质,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了解到,悲剧的本质是由“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所决定的这一经典论断中。在对悲剧的认识上,两者的共同处在于都把悲剧看成美的有价值事物的毁灭,这样就使学生懂得:一方面,悲剧作为一种美学范畴,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悲惨,悲伤,悲哀,悲剧不是惨剧,不以渲染遭遇为满足,不真,不善,不美的无价值的人的悲惨遭遇难以构成悲剧;另一方面,悲剧要真实地再现社会对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而不是去遮掩,粉饰这种毁灭。如同众多中国古典小说的那样,硬栽上一个“大团员”的尾巴,这两个方面也就是鲁迅悲剧观点中两点本质性的见解,即悲剧的价值定性和真实定性。当学生有了如上认识基础,教师也就有了引导学生从社会悲剧的角度去认识审美对象的鲁迅小说的可能性。
现不妨以《祝福》为例,略谈悲剧意识在鲁迅小说中的凸现。
教读小说篇目,应当在通过学生阅读,从对艺术形象地感知开始,看到祥林嫂新寡之后,逃到鲁镇做工,她是那样恶善良、勤劳、安分,她是希望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生存和温饱,可是社会一再把灾难降临给她,是社会把他抢去再嫁,又无情地惩罚她的再嫁;指责她“伤风败俗”,视她为不祥之物;又逼她去“赎”再嫁之罪,用长年累月耗尽心血的一点积蓄,到土地庙去捐门槛作为替身,任万千人踩踏。尽管这样践踏自己,社会还是不允许她存在而最终吞噬了她。
在分析这篇课文时,关键是找准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教师不妨设置这样的一个问题:“祥林嫂悲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仅仅是鲁四老爷这种恶人的恶行”?
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这个问题,学生最具求异性,课堂内准会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各抒己见,议论纷纷,把学生的各种意见综合起来,就成了这样一个答案:祥林嫂的死并不是某一个人的邪恶所导致。先生笔下,鲁四老爷、四婶这样的地主对祥林嫂并没有简单模式化地克扣工钱,不给饭吃,施以打骂。小说中,祥林嫂的婆婆,再嫁之后的大伯,甚至同一命运的女佣柳妈,也都无意中连成一气,把祥林嫂一步步推向地狱。通过分析,让学生最终认识到:正是柳妈的言谈,使祥林嫂不仅生前哀哀无告,而且还怀着恐惧走向死亡,也就是说,死亡在祥林嫂的内心深处,不是悲惨生活的结束,反倒是更大恐怖的开始。
在学生认识到是整个社会都参与了祥林嫂悲剧的制造时,教师应向学生强调指出:祥林嫂的悲剧是社会悲剧,这类悲剧是由旧社会,旧制度造成的普通人的不幸和灾难。在旧社会、旧制度下,历史的必然要求表现为人民大众对生存、发展的正当要求,鲁迅先生就是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之中隐含着对黑暗社会的血泪控诉和深刻批判。
岂止祥林嫂一人!?
控诉社会对底层“小人物”,甚至是求做奴隶而不得的“小人物”的吞噬,可以说是鲁迅小说悲剧色彩的集中表现。先生追求悲剧的深度,就表现在他以处在中国社会最底层,最无社会地位的极不引人注目的弱者作为悲剧主人公反映最平常的社会生活,而不靠离奇事件和传奇英雄来推动作品的情节发展,从而最深刻地揭示造成悲剧的社会原因,这也正是我们在教学中向学生强调提出的。
教师的教,旨在学生的学,真正的学,真正的理解。先生笔下可分析的悲剧人物太多,教读该类人物,蓄势是关键,重在让学生体味悲的源头,尔后转为愤慨之流,让“哀”的曲调开启学生的思维之源。以上之《祝福》析读,实为笔者之拙见,权当抛砖引玉,以引同仁的倾囊之见。
分析小说,把住人物形象便是关键。读,教中学鲁迅小说,比较可知,先生笔下的人物有着如下相似之处:写平常人,平常事;没有英雄,没有传奇;主人公都是社会底层的人,近似“多余者”或“零存者”。如:在兵、匪、官、绅重重压迫下,变得憔悴,迟钝,麻木,寄生活的希望于神灵的闰土;饱受封建制度孔孟之道愚弄、摧残,却仍眷恋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随着十九个铜钱的酒债从粉板上被抹去而被人永远遗忘的孔乙己;在因袭的重担下无可告语地辗转,终于在祝福的鞭炮声中,带着痛苦与恐怖的灵魂,在黑暗与迷惘中死去的祥林嫂;被封建统治者剥夺得一无所有,甚至连姓也不配有,承受了无数人生的不幸和灾难;在他们的命运惊人麻木的心灵里蕴蓄无数人生的痛苦与辛酸,最后不明不白的死在革命党的屠刀下的阿Q。
……
他们的命运都令人颤栗。
综观鲁迅先生的小说创作,我们发现;悲剧;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是鲁迅小说的主体部分。就题材而言,有中国贫苦农民的悲剧,如《故乡》,《阿Q正传》;有中国劳动妇女的悲剧,如《祝福》;有中国低层知识分子的悲剧,如《孔乙己;》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及先驱者的悲剧,如《药》;甚至还有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如《狂人的日记》。我们可以说,鲁迅小说最伟大的艺术成就就在于揭示了被东方文明、脂粉涂抹着的中国社会,乃是一个黑暗至极的吃人地狱,一个“极平常的惨苦到谁也看不见的地狱”(《且介亭杂文末编——写在深夜里》)。
鲁迅先生创造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小说形式的现实主义悲剧作品,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恰恰全面,深刻地体现了鲁迅小说的悲剧观,体现了鲁迅美学思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侧面,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在教学中强调鲁迅小说的悲剧色彩。对此,教师不妨先引导学生理解悲剧的含义,把“教”推给学生“学”。
鲁迅先生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可谓形成了一条悲剧艺术长廊。教材中鲁迅小说浓郁的悲剧意识并不能决定作为客体的悲剧美向学生主体的美感的转化,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是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素质,教师应尝试着对初中高年级学生讲一些美学范畴的悲剧的本质,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了解到,悲剧的本质是由“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所决定的这一经典论断中。在对悲剧的认识上,两者的共同处在于都把悲剧看成美的有价值事物的毁灭,这样就使学生懂得:一方面,悲剧作为一种美学范畴,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悲惨,悲伤,悲哀,悲剧不是惨剧,不以渲染遭遇为满足,不真,不善,不美的无价值的人的悲惨遭遇难以构成悲剧;另一方面,悲剧要真实地再现社会对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而不是去遮掩,粉饰这种毁灭。如同众多中国古典小说的那样,硬栽上一个“大团员”的尾巴,这两个方面也就是鲁迅悲剧观点中两点本质性的见解,即悲剧的价值定性和真实定性。当学生有了如上认识基础,教师也就有了引导学生从社会悲剧的角度去认识审美对象的鲁迅小说的可能性。
现不妨以《祝福》为例,略谈悲剧意识在鲁迅小说中的凸现。
教读小说篇目,应当在通过学生阅读,从对艺术形象地感知开始,看到祥林嫂新寡之后,逃到鲁镇做工,她是那样恶善良、勤劳、安分,她是希望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生存和温饱,可是社会一再把灾难降临给她,是社会把他抢去再嫁,又无情地惩罚她的再嫁;指责她“伤风败俗”,视她为不祥之物;又逼她去“赎”再嫁之罪,用长年累月耗尽心血的一点积蓄,到土地庙去捐门槛作为替身,任万千人踩踏。尽管这样践踏自己,社会还是不允许她存在而最终吞噬了她。
在分析这篇课文时,关键是找准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教师不妨设置这样的一个问题:“祥林嫂悲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仅仅是鲁四老爷这种恶人的恶行”?
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这个问题,学生最具求异性,课堂内准会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各抒己见,议论纷纷,把学生的各种意见综合起来,就成了这样一个答案:祥林嫂的死并不是某一个人的邪恶所导致。先生笔下,鲁四老爷、四婶这样的地主对祥林嫂并没有简单模式化地克扣工钱,不给饭吃,施以打骂。小说中,祥林嫂的婆婆,再嫁之后的大伯,甚至同一命运的女佣柳妈,也都无意中连成一气,把祥林嫂一步步推向地狱。通过分析,让学生最终认识到:正是柳妈的言谈,使祥林嫂不仅生前哀哀无告,而且还怀着恐惧走向死亡,也就是说,死亡在祥林嫂的内心深处,不是悲惨生活的结束,反倒是更大恐怖的开始。
在学生认识到是整个社会都参与了祥林嫂悲剧的制造时,教师应向学生强调指出:祥林嫂的悲剧是社会悲剧,这类悲剧是由旧社会,旧制度造成的普通人的不幸和灾难。在旧社会、旧制度下,历史的必然要求表现为人民大众对生存、发展的正当要求,鲁迅先生就是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之中隐含着对黑暗社会的血泪控诉和深刻批判。
岂止祥林嫂一人!?
控诉社会对底层“小人物”,甚至是求做奴隶而不得的“小人物”的吞噬,可以说是鲁迅小说悲剧色彩的集中表现。先生追求悲剧的深度,就表现在他以处在中国社会最底层,最无社会地位的极不引人注目的弱者作为悲剧主人公反映最平常的社会生活,而不靠离奇事件和传奇英雄来推动作品的情节发展,从而最深刻地揭示造成悲剧的社会原因,这也正是我们在教学中向学生强调提出的。
教师的教,旨在学生的学,真正的学,真正的理解。先生笔下可分析的悲剧人物太多,教读该类人物,蓄势是关键,重在让学生体味悲的源头,尔后转为愤慨之流,让“哀”的曲调开启学生的思维之源。以上之《祝福》析读,实为笔者之拙见,权当抛砖引玉,以引同仁的倾囊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