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火龙果具有许多保健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想要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只有在有效的栽培技术下才能够完成。所以,此篇文章对其栽培技术与目前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为其高效栽培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火龙果;建议;问题;现状;高效栽培技术
火龙果作为一种热带水果,原产地在中南美洲。研究表明,火龙果中的维生素含量较高、糖分和脂肪的含量较低。尽管火龙果的优点甚多,但是在我国它的种植面积非常有限,以至于在市场上达到了供不应求的现状。研究如何提高火龙果的栽培技术就成了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一、高效栽培现状
1.主要栽培品种
火龙果的果肉颜色有两种分别是红色和白色。果皮颜色也有两种为红色和黄色。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直到目前有诸如红色果皮粉红色果肉的果实和红色皮红色肉白色心的果实等类型。在我国主要栽培的品种还是红果皮白果肉和红果皮红果肉这两种。
2.种植方法与栽培方式
种植方法:扦插、嫁接、组织培养以及种子繁殖等。
栽培方式:安顺地区以露地栽培为主。
3.种植技术
普遍采取柱式栽培,顾名思义在为了能让幼苗沿水泥柱往上生长,往往会在水泥柱周边栽培3到4株的火龙果幼苗。并在柱子上安装轮胎或者其他便于支撑枝茎和果实的材料(如:水泥盘等)。
4.养分和施肥
目前在国内火龙果的施肥还没有具体的数据进行指导,大多数还是凭经验来进行施肥。国内的研究主要为不同的施肥方法和不一样的肥料配比对于火龙果的施肥效果。根据有关数据表明其幼苗中矿物质元素累积在幼茎的量要大于主干和根系当中的矿物质量,并且在每个部位的矿物质累积含量的多少差异非常明显。不仅如此,这种植物还是一种钾含量很高的植物,并且根据这一点可以认为钾元素大部分被果实吸收,为了能让果实长的更好可以多施加钾肥,并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使用在根外追加肥料为植物补充所需要的矿物质元素。决定其质量和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有机物质和氮、钾、磷的含量,在强酸性的土壤当中有利于火龙果的生长。在其开花结果的时候应当适量的补充镁元素和钾元素,以此来促使糖分在果实当中的积累并使甜度增加。在进行了不同的施肥方式处理之后的果实,它们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矿物质元素和总糖的含量都不尽相同。
5.疏花疏果和修枝
一般情況当枝条长度为1.3至1.4m时进行摘心操作,这样有利于分枝结果。合理的对整个植株的空间进行规划,操作方式主要是把分枝上面过于密集的枝杈和带病枝杈去除,让更多的养料供给果实。疏花疏果要在开花结果时期及时进行。每枝一般要保留3至4个均匀分布的花蕾并且还要保留2到3个生长情况良好的果实。在果实进行采摘之后,应该把结过果的枝条剪掉,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养料的浪费。
6.防治病虫害
在生产当中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火龙果常见虫害主要包括金龟子类、蜗牛类和尺蠖类害虫。病害主要有黑斑、基腐、和茎枯等病害。在选取上要保证幼苗的健康并且无病虫害。防治方面主要分为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第一方面减少病虫害的源头可以修剪掉有病虫的枝条然后进行集中销毁。第二方面释放一定数量害虫的天敌如蜗牛类害虫就可以放养一些鸡鸭。第三方面可以使用国家允许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二、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1.选育优良品种和加强引种
在火龙果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比如需要的人力较多,在前期投入较大、气候要求高等。我国火龙果的种植面积不大也正是由于以上的问题导致的,如镇宁自治县适宜种植火龙果的面积仅有6万亩。在我国火龙果种植还处于新兴果业的阶段,并且其引种和品种的选育工作进行的研究还有待于加强。火龙果的种植现状中存在着群众乱引种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部分地区主要以农户种植为主。二是缺少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种植。
2.管理粗糙,科技化不足
大多数的种植户对火龙果种植的管理粗糙,并且在许多有利于果实发展的重要环节上仅凭借经验进行处理,还不够科学合理,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果实的品质差、产量低以及种植的收益低等不利于火龙果发展的现象。在我国目前来说对于火龙果的种植投入的科技力量相对薄弱,良好的种植技术较少。对于我国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品种的火龙果种植的标准化还不是很成熟。
三、优化措施
火龙果的种植在技术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第一点选择优良的火龙果进行培育。加强鉴定、收集种植的资源与选育的研究力度,并且国内各地要重视能在本地区进行良好生长的品种进行适量的引进。对本地区的幼苗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第二点加强种植管理技术的研究。相关技术部门应研究适用于本地区的标准化生产流程,让本地区的火龙果果实达到高产、安全、优质和高效的目的。第三点政府加大支持和相关培训的力度,加大相关政策的引入以吸引更多的人力物力。
四、结语
本文对火龙果种植技术现状和发展建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火龙果的高效栽培现状和现阶段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了优化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升锋,刘学铭,吴继军,等.火龙果的开发与利用[J].视频工业科技,2003(7):88-89.
[2]张福平.火龙果的营养保健功效及开发利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2,(3):49-50.
关键词:火龙果;建议;问题;现状;高效栽培技术
火龙果作为一种热带水果,原产地在中南美洲。研究表明,火龙果中的维生素含量较高、糖分和脂肪的含量较低。尽管火龙果的优点甚多,但是在我国它的种植面积非常有限,以至于在市场上达到了供不应求的现状。研究如何提高火龙果的栽培技术就成了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一、高效栽培现状
1.主要栽培品种
火龙果的果肉颜色有两种分别是红色和白色。果皮颜色也有两种为红色和黄色。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直到目前有诸如红色果皮粉红色果肉的果实和红色皮红色肉白色心的果实等类型。在我国主要栽培的品种还是红果皮白果肉和红果皮红果肉这两种。
2.种植方法与栽培方式
种植方法:扦插、嫁接、组织培养以及种子繁殖等。
栽培方式:安顺地区以露地栽培为主。
3.种植技术
普遍采取柱式栽培,顾名思义在为了能让幼苗沿水泥柱往上生长,往往会在水泥柱周边栽培3到4株的火龙果幼苗。并在柱子上安装轮胎或者其他便于支撑枝茎和果实的材料(如:水泥盘等)。
4.养分和施肥
目前在国内火龙果的施肥还没有具体的数据进行指导,大多数还是凭经验来进行施肥。国内的研究主要为不同的施肥方法和不一样的肥料配比对于火龙果的施肥效果。根据有关数据表明其幼苗中矿物质元素累积在幼茎的量要大于主干和根系当中的矿物质量,并且在每个部位的矿物质累积含量的多少差异非常明显。不仅如此,这种植物还是一种钾含量很高的植物,并且根据这一点可以认为钾元素大部分被果实吸收,为了能让果实长的更好可以多施加钾肥,并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使用在根外追加肥料为植物补充所需要的矿物质元素。决定其质量和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有机物质和氮、钾、磷的含量,在强酸性的土壤当中有利于火龙果的生长。在其开花结果的时候应当适量的补充镁元素和钾元素,以此来促使糖分在果实当中的积累并使甜度增加。在进行了不同的施肥方式处理之后的果实,它们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矿物质元素和总糖的含量都不尽相同。
5.疏花疏果和修枝
一般情況当枝条长度为1.3至1.4m时进行摘心操作,这样有利于分枝结果。合理的对整个植株的空间进行规划,操作方式主要是把分枝上面过于密集的枝杈和带病枝杈去除,让更多的养料供给果实。疏花疏果要在开花结果时期及时进行。每枝一般要保留3至4个均匀分布的花蕾并且还要保留2到3个生长情况良好的果实。在果实进行采摘之后,应该把结过果的枝条剪掉,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养料的浪费。
6.防治病虫害
在生产当中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火龙果常见虫害主要包括金龟子类、蜗牛类和尺蠖类害虫。病害主要有黑斑、基腐、和茎枯等病害。在选取上要保证幼苗的健康并且无病虫害。防治方面主要分为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第一方面减少病虫害的源头可以修剪掉有病虫的枝条然后进行集中销毁。第二方面释放一定数量害虫的天敌如蜗牛类害虫就可以放养一些鸡鸭。第三方面可以使用国家允许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二、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1.选育优良品种和加强引种
在火龙果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比如需要的人力较多,在前期投入较大、气候要求高等。我国火龙果的种植面积不大也正是由于以上的问题导致的,如镇宁自治县适宜种植火龙果的面积仅有6万亩。在我国火龙果种植还处于新兴果业的阶段,并且其引种和品种的选育工作进行的研究还有待于加强。火龙果的种植现状中存在着群众乱引种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部分地区主要以农户种植为主。二是缺少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种植。
2.管理粗糙,科技化不足
大多数的种植户对火龙果种植的管理粗糙,并且在许多有利于果实发展的重要环节上仅凭借经验进行处理,还不够科学合理,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果实的品质差、产量低以及种植的收益低等不利于火龙果发展的现象。在我国目前来说对于火龙果的种植投入的科技力量相对薄弱,良好的种植技术较少。对于我国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品种的火龙果种植的标准化还不是很成熟。
三、优化措施
火龙果的种植在技术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第一点选择优良的火龙果进行培育。加强鉴定、收集种植的资源与选育的研究力度,并且国内各地要重视能在本地区进行良好生长的品种进行适量的引进。对本地区的幼苗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第二点加强种植管理技术的研究。相关技术部门应研究适用于本地区的标准化生产流程,让本地区的火龙果果实达到高产、安全、优质和高效的目的。第三点政府加大支持和相关培训的力度,加大相关政策的引入以吸引更多的人力物力。
四、结语
本文对火龙果种植技术现状和发展建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火龙果的高效栽培现状和现阶段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了优化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升锋,刘学铭,吴继军,等.火龙果的开发与利用[J].视频工业科技,2003(7):88-89.
[2]张福平.火龙果的营养保健功效及开发利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2,(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