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常识”不当回事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chun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关键词 古代散文欣赏 文言词类】
   本期刊登的几篇文章,主要对必修5第二单元(古代散文)和“梳理探究”部分进行导读。该单元的《滕王阁序》《归去来兮辞》和《陈情表》都是名家名篇,向来备受推崇。本期安排三篇文章从另一个角度对其进行解读,算得上另辟蹊径。其它几篇文章从语文考试实际操作入手,引导我们如何进行文言文翻译,如何运用古代文化常识解题,也算得上别开生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深入探究,掌握类题的解题技巧。
  (本期栏目特邀编辑 汉川一中王家斌老师)
  
  今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面试时,一位考官问考生:玉皇大帝和如来佛哪个大?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有一点道教和佛教的常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贯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一些文学、文化常识,对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很有必要;同时,掌握一些文学、文化常识,对于解答一些语言运用题也很有帮助。
  首先,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很多时候离不开文学、文化常识。
  例1 下面是南宋遗民诗人郑协的诗《溪桥晚兴》,说说“闲”字所传达的心境?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 芊芊:草木茂盛。
  解析 如果仅据字面来解读“闲”的意蕴,得出“一个‘闲’字,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的结论,就不符合题目中作者“南宋遗民”的身份。从诗中描绘出的落日晚照、杜鹃啼血等意境可以看出,诗人内心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惆怅的。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是南宋遗民群体的情感共性,这充分体现了常识对解读古诗的重要性。
  点拨 解读古诗的内容与情感,离不开背景,尤其是题目中作为注释或特地强调的背景。实际上,古诗中的许多意象也是一种广义的背景,它能够让我们马上建立起某种联想,如 “杨柳”牵涉惜别,“月光”暗含思念,“古琴”联想到知音,“红豆”意味着相思,“浮云”给人飘零之感,“落日”让人惆怅……此外,中国文化中的节令(如春节、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对应的习俗和文化意义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人的生活或文化活动。
  第二,文言实词题、翻译题和理解题很多时候和文化常识有关。
  熟知文学、文化常识对于解答此类题目多有帮助。如古代称谓有名、字、号、斋、籍贯、郡望、官爵等之别;许多特定年龄称谓有专名的名词,如有“垂髫”“豆蔻”“弱冠”“耄耋”等;历法中有干支纪时、“朔”“望”“晦”特定纪时之类的常识。熟知这些常识有助于理解原文或准确翻译句子。如《登泰山记》中“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一句,只有知道“戊申”是干支纪日,“晦”指每月月底,“五鼓”是以更鼓纪时,才能准确理解和翻译。
  例2 翻译下面的句子。(2011年高考全国卷Ⅱ文言文翻译题,材料节选自《宋书·郭原平传》)
  若依其贫老邪,耄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解析 本题句中“耄齿”的翻译是一个得分点,如果知道“耄耋”指八九十岁的老人这一常识,自然不会丢掉这一分。这个句子的完整翻译为:如果因为我又穷又老的话,老人很多,家家户户经常贫困,不止是我一个人而已。
  点拨 这几年的高考,有好几套试卷把文化常识直接作为考点来设题。有的考题还把文化常识和修辞手法(如婉言、讳饰、借代、互文等)结合起来了。一般情况下,考题涉及的文化常识,在课文内是可以找到的。如“填沟壑”(《触龙说赵太后》)、“缙绅”(《五人墓碑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分别是讳饰、借代和互文修辞)。掌握了这些文化常识,在解相关题目时,就可以依此推及答案。
  第三,语言运用题中“得体”的要求与文化常识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不少谦敬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如中国古代常用敬词“拜”(拜读)、“奉”(奉告)、“高”(高见)、“贵”(贵恙)、“惠”(惠顾)、“令”(令尊)、“宝”(宝号)、“呈”(呈报)、“垂”(垂询)、“光”(光临),常用谦词“家”(家父)、“舍”(舍弟)、“鄙”(鄙人)、“愚”(愚见)、“敝”(敝人)、“拙”(拙作)、“小”(小人)、“敢”(敢问)、“见”(见教)等,还有许许多多的生活雅语,如“借光”“璧还”“斧正”“芳龄”“教祺”等,至今仍然活跃于交际用语中,成为交际用语得体的标志。
  例3 下列句子中礼貌用语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 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B. 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 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老先生说得有道理,领教领教!
  解析 上述句子中,“惠存”“斧正”“垂询”“绵薄之力”“笑纳”“光临”“拙作”“赐教”“领教”等词语有谦敬之分,要注意分清适应对象,弄清言者和对象的身份。答案为D。
  点拨 语言运用与“得体”结合,大多是称谓问题。这里要注意的主要是谦辞、敬辞和婉辞有分寸的运用。分清了这些词语的不同性质,类题是很简单的。
  
  练习
  1. 请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换成恰当的传统礼貌用语。
   ①回到老家,请务必代我向你的母亲( )表示问候。
  ②请不必送了( ),咱们就此告别吧。
  ③老先生身体很硬朗嘛!请问您多大年纪( )?
  ④啊,稀客!难得您来我家( ),请坐,请坐!
  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试比较两首寒食诗在内容和立意构思方面有何不同?
  寒食日献郡守
  张友正
  入门堪笑复堪怜,
  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
  不知厨里久无烟。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答案
  1. ①令堂②留步③高寿④光临寒舍。
  2. 张诗从寒食断火写起,借题发挥,在“贫”字上大作文章,言贫之意太切。清点了一番家产不算,“堪笑”“堪怜”“惭愧”“断火”“无烟”,显得用词杂芜,重复累赘。立意构思过于直白且嫌做作,缺少感染力。孟诗虽写一种悲痛的现实,语气却幽默诙谐。三、四两句似乎是作者自嘲:世人都在为明朝寒食准备熄火,以纪念先贤;可像我这样清贫的寒士,天天过着“寒食”生活,反倒不必格外费心呢。这种幽默诙谐,是一种苦笑,似轻描淡写,却涉笔成趣,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此诗命意新颖,构思巧妙,恰当运用反衬手法,亦谐亦庄,耐人咀嚼。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逐步深入,小学教学中的师生沟通问题一直是学校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可以增进课堂气氛,能使教师将知识及时地传递给学生,促进和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一门艺术。   关键词:有效沟通;语言;心灵的桥梁   有位学者曾经说过:“没有了对话,也就没有了沟通;没有了沟通,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