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亲情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贯坚持的传统美德就包括重视亲情。然而,目前很多学校的亲情教育被弱化,导致学生在亲情意识方面十分淡薄甚至极为缺乏。对学生实施亲情教育,教会学生感恩地生活,是我们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进行改进和增进的突破口。本文就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亲情之爱》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对初中阶段学生进行亲情方面的教育,并借此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亲情之爱
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础,从亲情出发能够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情感,而且它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异常重要。然而,当前的教育主要侧重的是智商教育,即,把学生培养成了成绩优异的人,但是在心灵上却十分冷漠,甚至产生了缺陷。试想,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尊敬父母和感恩社会,成绩再好于社会而言也无法产生价值。因此,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是非常迫切也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本文就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中《亲情之爱》这一课为例,对亲情教育这一主题展开具体的说明和论述。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最开始的环节,学生是否能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是否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注意力集中、学习效果是否高效与导入环节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对导入环节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做到依据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巧妙的安排和设计。在《亲情之爱》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就可在导入环节,根据本节课即将教授的内容对其进行精心设计,使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能对本节课主题产生强烈共鸣,并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进而为一整节课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例如,以《家的意味》这部分内容为例,对于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视频歌曲《家是温暖的港湾》,让学生跟唱。之后,给学生展示一组“春运”的图片,并要求学生思考,这些正在经历春运的人,他们在路上要经历些什么,方向指向哪里?在听取了几位学生的答案之后,我们可在对学生观点进行归纳的同时来实现新课的导入,即,对学生说道:“提到‘家’,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那么,如果有人问你,家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中国人的‘家’,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样,通过在导入环节给学生播放歌曲和图片,并让学生对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有助于帮助学生对家的丰富内涵和对家的理解能力实现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且与此同时增强自己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二、密切结合生活实际
新课改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所以身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和了解教学过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亲情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是时时刻刻存在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情感,因此,在《亲情之爱》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赋予课程内容以浓郁的生活化气息,拉近学生与课程内容的心理距离,如此,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实现深刻认识和理解,并且达到增强学生亲情感恩意识的良好目的。
例如,以《爱在家人间》这部分内容为例,在对“沟通传递爱”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时,我对学生说道:“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交往是十分平凡切琐碎的,这就会导致我们对生活中的细节进行忽视,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我们看不到,却会将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放大,因此造成了和父母之间的不理解。”然后,要求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之间曾经发生过的冲突事件,并让几名学生讲述一下具体的事件和采取的解决方法。之后,给学生规定一个家庭生活情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情景中的人物角色。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做到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情并开展情景扮演活动,让学生明白了要尝试着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对父母多些理解、多些交流、多些感恩,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
三、注重开展课外实践
古诗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只能停留于浅层的理解和认知阶段,如果不将其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那么就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所以,对于学生的亲情教育,我们也不能只是局限于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理论说教,而是要让學生真正付诸于实践,使学生有将所知、所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机会,借此来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会感恩父母、报答父母。
例如,在学习了《亲情之爱》这一课之后,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以下几项课外实践活动:1.给父母写一封感恩的信;2.对父母说一些感恩的话;3.为父母做一些感恩的事。让学生从点滴的小事做起,践行自己的孝顺之心,表达自己的孝顺之情。而且,因为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与局限于课堂内的学习方式不同,学生都对此具有浓厚的参与兴致,而且,通过开展这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懂得了要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学会关心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总而言之,亲情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类教育,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我们,更要借助这一学科的内容优势,加强对学生的亲情教育,使学生学会感恩地生活,并且具备回报父母的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亲情之爱
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础,从亲情出发能够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情感,而且它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异常重要。然而,当前的教育主要侧重的是智商教育,即,把学生培养成了成绩优异的人,但是在心灵上却十分冷漠,甚至产生了缺陷。试想,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尊敬父母和感恩社会,成绩再好于社会而言也无法产生价值。因此,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是非常迫切也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本文就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中《亲情之爱》这一课为例,对亲情教育这一主题展开具体的说明和论述。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最开始的环节,学生是否能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是否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注意力集中、学习效果是否高效与导入环节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对导入环节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做到依据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巧妙的安排和设计。在《亲情之爱》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就可在导入环节,根据本节课即将教授的内容对其进行精心设计,使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能对本节课主题产生强烈共鸣,并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进而为一整节课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例如,以《家的意味》这部分内容为例,对于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视频歌曲《家是温暖的港湾》,让学生跟唱。之后,给学生展示一组“春运”的图片,并要求学生思考,这些正在经历春运的人,他们在路上要经历些什么,方向指向哪里?在听取了几位学生的答案之后,我们可在对学生观点进行归纳的同时来实现新课的导入,即,对学生说道:“提到‘家’,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那么,如果有人问你,家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中国人的‘家’,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样,通过在导入环节给学生播放歌曲和图片,并让学生对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有助于帮助学生对家的丰富内涵和对家的理解能力实现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且与此同时增强自己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二、密切结合生活实际
新课改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所以身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和了解教学过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亲情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是时时刻刻存在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情感,因此,在《亲情之爱》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赋予课程内容以浓郁的生活化气息,拉近学生与课程内容的心理距离,如此,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实现深刻认识和理解,并且达到增强学生亲情感恩意识的良好目的。
例如,以《爱在家人间》这部分内容为例,在对“沟通传递爱”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时,我对学生说道:“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交往是十分平凡切琐碎的,这就会导致我们对生活中的细节进行忽视,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我们看不到,却会将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放大,因此造成了和父母之间的不理解。”然后,要求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之间曾经发生过的冲突事件,并让几名学生讲述一下具体的事件和采取的解决方法。之后,给学生规定一个家庭生活情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情景中的人物角色。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做到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情并开展情景扮演活动,让学生明白了要尝试着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对父母多些理解、多些交流、多些感恩,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
三、注重开展课外实践
古诗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只能停留于浅层的理解和认知阶段,如果不将其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那么就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所以,对于学生的亲情教育,我们也不能只是局限于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理论说教,而是要让學生真正付诸于实践,使学生有将所知、所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机会,借此来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会感恩父母、报答父母。
例如,在学习了《亲情之爱》这一课之后,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以下几项课外实践活动:1.给父母写一封感恩的信;2.对父母说一些感恩的话;3.为父母做一些感恩的事。让学生从点滴的小事做起,践行自己的孝顺之心,表达自己的孝顺之情。而且,因为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与局限于课堂内的学习方式不同,学生都对此具有浓厚的参与兴致,而且,通过开展这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懂得了要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学会关心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总而言之,亲情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类教育,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我们,更要借助这一学科的内容优势,加强对学生的亲情教育,使学生学会感恩地生活,并且具备回报父母的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顺海.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67.
[2]李宏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素养[J].重庆与世界,2018(18):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