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能“说”的事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y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节课刚下,语文老师就怒气冲冲地来到我的办公室,让我好好看看我们班小朗的一篇命题作文——记一件最成功的事情。很快我就明白了她生气的原因,小朗在作文里记的最成功的事竟是他和一个女孩发生的第一次性经历。
  不堪入目的文字让我既愤怒又震惊,很想立即把他拉到办公室大声训斥,并请来家长一同教育,但理智让我冷静了,他为什么会写这些事情?他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我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涉及“性”这种敏感话题,我能“泰然处之、避而不谈”吗?可怎么谈、谈什么,我需要慎重考虑。一番冷静思考后,我决定放学后把他单独留下。
  我把作文递到了他的面前,他一脸惊讶继而迅速地低下了头。我想此刻他大概在等待我狂风暴雨式的训斥与责骂。我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温和地问:“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你的表现挺好的,可今天的作文怎么写出这样的事情?”他沉默无语,头放得更低了。
  “你在作文中写的是真实经历吗?能把我当作你的朋友,和我谈谈吗?”他支支吾吾,终于在我的步步引导下袒露了事情的经过。
  “周一语文课,老师要求我们当堂完成作文。可一节课过半我都没想到什么好的主题。后来我联想到几天前我在网上浏览过的成人性爱日记,加上我们男生经常私下讨论男女事情,我根据这些情节和自己的一些想象把它写到了作文里。原本我也不打算上交的,我知道这样的文章,老师看到一定会生气,但当时我就觉得好玩、新奇,加上老师一再催促、组长强行收集,最后作文被递了上去。”
  好玩?新奇?是啊,他,16岁,正处在青春期,对性知识充满好奇,对性有着心理需求,这是多么正常的生理反应啊!只是性观念存在偏差,性道德尚未树立,而这正是我需要去引导的。
  “你听说过我们出生都是冠军吗?”他摇摇头。我告诉他那就是我们每个人生命的诞生。也许是我从未公然在一个男生面前谈性,也许是我用科学专业术语解释,他由一脸的惊讶转为聚精会神地聆听。
  我开始引导他分析人与动物在性上的差异。人除了具有动物的自然属性,还有其社会属性。当有性的欲望与冲动时,人会用自己社会属性的一面来约束自己,所以人才高尚,性才文明。我又用汽车行驶的比喻让他明白,人是驾驶员,性就是车,而性道德与自律就是行车规则。虽然性是高度个人化的东西,但如果没有道德规范加以约束,就会成为脱缰的野马,对自己和他人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最后我给他讲述了几个真实故事。其中有一个男生因为抵挡不住黄色书籍的诱惑而猥亵邻居女生,被抗拒后怕事情败露竟然行凶。
  两个小时已过去,我知道一次简单的谈话不可能解决他所有的性问题,这需要在以后的日子中慢慢引导。
  “你看,有很多问题都是可以和老师、家长谈的,我希望你能寻找合理的途径解决性问题。其实,下个学期,学校正打算开设性科学选修课,到时你来报名吗?”
  “来。”他的语气很坚定。
  临走时,我将手头的一本书《性的真谛》递给他,并推荐他有空看看詹姆士·杜布森的倾情之作《正当青春期》。
  两天后,语文老师再次来到我的办公室,满脸笑容地递给我小朗的作文,同样是记最成功的一件事。但这一次,我看后,笑了。
  面对过分描述男欢女爱的社会,面对学生如此被“催熟”,我们应该考虑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感与性教育的健康途径。当学生对性提出质疑或犯下某些错误性行为时,我们应该用开放的心态和他们讨论。毕竟这不是不可原谅的错误,也不是道德败坏的问题,处理问题的关键不应是批评、惩罚,而是关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
其他文献
青春的原野看似一马平川,但看上去一马平川的东西,不等于没有不平、没有奔腾。飓风过岗秋来枯萎的时候,往往风吹草低,尽现人性、心灵和身体的凹凸。  新学校刚刚建好,栽草与种树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就已有点点生命可怜巴巴地出土摇摆。想不到在这片尘与土还分不清的现代化新学校,最先冲出土的不是学校人工精心栽种的花草林木,而是那些不知从哪里飘来的不知名的野草种子。  当青春呆到一定程度,也会很“萌”,你信不信?真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打工,已然产生许多由父母一方或由祖父母、亲戚等代为抚养的学生,即留守学生。农村寄宿高中里的留守学生,由于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常感孤独无助,易于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常常导致人生目标不明确,走上曲折崎岖的人生道路。因此,用心关爱留守学生,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实现教育目的的关键。  留守学生在求学期间,由于代理监护人家庭的负面影响、年龄差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