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9904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具有生产周期短、增产潜力大、市场需求广、经济效益好等特点,长期以来在各地被广泛种植。近年来,由于田间管理粗放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马铃薯生育期常遭遇低温冻害、晚霜、脱肥、干旱和病虫害等,严重影响了产量和效益。现就地膜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及时破膜放苗
  播种20天后,须常到田间查看,当10%的幼苗开始顶膜时破膜放苗。用手指或竹扦在苗正上方开一“十字”口后引苗出膜,引苗后膜口立即用细湿土封严,保温保墒。放苗时间宜选在晴天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如有寒流,在寒流过后进行。
  缺苗断垄处应及时补苗。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挑选有4~6片叶的健壮、无病害幼苗进行移栽,移栽时先用木棒打孔灌入1千克水,等水下渗到不黏手时移栽。没有育芽的,取同窝多余健壮苗进行补苗,或选择健康种薯催芽补种。补栽(种)苗,要加强水肥管理,促其早发。
  二、防低温冻害
  一是增施热性肥料。如草木灰、炕土等含钾的热性肥料,因热性肥料可增加地温,钾能影响细胞的透性、提高细胞的浓度,因而可增强抗寒性。二是灌水保温。寒潮来临前1~2天,灌半沟水,垄面保持湿润,以增加土壤热容量,降低导热率,提高地温,减轻冻害,寒潮过后即排干水。三是盖草保温。寒潮来临前,在马铃薯植株上盖草保温,防止冻害。四是熏烟驱霜。霜冻来临当晚,用废旧铁桶装麦糠或锯木屑加少量废柴油或废机油,再覆盖少许土,点燃熏烟,改变小气候,达到驱霜防霜的目的。五是洗霜减轻冻害。遭受霜冻后,应在化霜前及时喷水洗霜,既清洗霜水又缩小温差,防止生理脱水以减轻冻害,同时追施速效氮肥恢复生长。
  三、中耕除草培高垄
  马铃薯培土,一是可使植株埋入土下节数增多,增加匍匐茎数量,形成更多更大的块茎;二是防止干旱裂纹,以免块茎见光后形成青头绿肩,影响商品性。苗齐后进行第一次中耕,于膜间深锄,除尽杂草,不可伤膜。现蕾期进行第二次中耕,要浅锄多培土。开花前进行第三次中耕,要浅锄培高垄,以利于结薯。
  四、早施结薯肥
  马铃薯施肥要按照控氮、重钾、补磷的原则,做到控上促下,保证产量。齐苗期追施1次速效提苗肥,每亩施腐熟人粪尿200千克,或尿素5~7千克加硫酸钾5~8千克,对水条施。开花后,对有早衰趋势的田块,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50克对水50千克,以补充后期养分;对有徒长趋势的田块,每亩叶面喷施15%多效唑40~50克对水50千克,控制徒长,促进养分向地下部转移;摘除花蕾,减少养分消耗。
  五、及时抗旱排涝
  马铃薯播前土壤墒情不足的,可造墒播种,切忌播后灌水。茎叶开始旺盛生长时,轻灌1次水。块茎形成期需水量大,要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在70%左右。灌水要灌半沟跑马水,待垄面全部湿润后立即排水,时间宜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收获前10天不灌水。生长后期雨后田间若有积水,应立即清沟排涝。
  六、加强病虫害防治
  防治马铃薯病虫害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综合采用合理轮作、配方施肥、脱毒种薯、地膜覆盖和高垄栽培等措施,加强肥水管理,控制田间湿度,创造有利于植株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
  1. 晚疫病。加强监测,发现中心病株立即连根拔除,带出田外深埋,并对病株周围50米范围内喷施药剂,封锁中心传染源。发病初期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500~6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600~8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1500倍液,或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800~1000倍液等喷雾,连喷2~3次,间隔7~10天,交替用药效果好。若喷药后6小时内遇雨须重喷。
  2. 病毒病。发病初期采用20%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和1.5%植病灵500~600倍液喷雾防治。对蚜虫等传毒媒介要及时采用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烟碱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等药剂交替喷雾进行防治。
  3. 二十八星瓢虫。幼虫孵化期或低龄幼虫期是防治关键期,可选用40%毒死蜱乳油或4.5%顺式氯氰菊酯乳油等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4. 马铃薯现蕾后,若马铃薯晚疫病、蚜虫、二十八星瓢虫等病虫害混合发生,立即开展“一喷三防”统防统治,采用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混合喷防。杀虫剂可选用4.5%顺式氯氰菊酯、10%吡虫啉等,杀菌剂可选用72%霜脲·锰锌、甲霜灵·锰锌、烯酰吗啉、氟吡菌胺·霜霉威等,加入99%磷酸二氢钾微肥混合喷雾。
  (作者联系地址: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商中路24号 商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邮编:726000)
其他文献
近日,第四届中国茶叶博览会在山东济南成功举办。作为农业部批准的唯一一个茶叶专业展会,本届茶博会有五个特点:一是产区优势突出。14个茶叶主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部分地方政府组团参展,占参展企业总数的80%以上。产品大多来自一线基地、茶园。参展企业492家,产品囊括六大类茶和再加工茶等所有茶叶类别,产品近2000个。二是产品质量可靠。参展企业中有众多的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
论述了盐业企业改革力度越来越大,职工价值观念、思想认识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唯有与时俱进,紧跟时代,适应社会变化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
谷子起源于我国,已有8700多年栽培历史,生态适应性广,抗旱,耐瘠薄,是环境友好型作物。其营养丰富,具有滋补保健功能。随着新品种的不断培育和现代栽培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特别是一代杂种的育成和应用,产量将进一步提升。谷子还是粮草兼用作物,谷草的养分接近豆科牧草,但产量却明显高于苜蓿。  常规谷子栽培主要在间苗、除草和脱粒这三个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是制约谷子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技术以化控
东台是我国著名的西瓜生产基地,又是苏北有名的韭菜种植大县,随着生产的发展,西瓜枯萎病和韭菜根蛆两大障碍已对东台设施农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经过多年探索,目前总结推广的大棚一年三收(即依次采收西瓜、糯玉米、韭菜)的三茬栽培模式,利用多膜覆盖、膜下渗灌和秸秆石灰氮反应堆处理土壤等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西瓜不能重茬和韭菜根蛆发生严重的问题,年亩效益近万元。现将该模式简述如下:  一、西瓜的大棚栽培  1.
植物之间也有信息交流,尽管它们的“语言”与人类不同,但它们能够互相警告一些迫近的威胁。这项新研究是日本京都大学的科学家进行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自然》上。他们描述了利马豆植株如何发出危险信号保护自己并警告邻居们害虫蛛螨正在迫近。  利马豆是通过散发化学物质发出信息的。“这些植物对于蛛螨的侵袭能够提前做好防御准备。”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说。这些植物产生的化学物质使它们不容易受蛛螨伤害,而
本文论述了自贡万桥盐矿有限公司针对矿山的特点,提出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多元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山的奋斗目标,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
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作为一种无创且简单易行的检测方法,可较准确的评估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病变、心脑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表现及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行超选择性动脉插管行栓塞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12个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肝癌所致下腔静脉梗阻的疗效及方法。方法6例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有腹胀、腹壁静脉曲张和下肢浮肿等。均为肝右叶病变压迫侵蚀下腔静脉所致的狭窄阻塞。治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