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chy3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植树问题”的教学为例,论述小学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建议教师寻找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的思维由“单点结构”衍生为“多点结构”;让学生动手画图,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将问题化繁为简,让学生感悟化归思想;深入拓展,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总结提升,建立数学模型思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阶思维能力 植树问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5-0102-02
  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高阶思维能力是人类适应时代高速发展的必备素养和关键能力,它包括了问题解决、决策制定、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多方面。[1]可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是何等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通过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感悟化归思想、强化知识应用、由拓展到建模等多层次教学,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的教学为例,探寻小学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联系内在,思维由“单点结构”衍生为“多点结构”
  数学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存在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时,要善于找到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让知识点之间形成有机的整体,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由“单点结构”衍生为“多点结构”,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树问题”从教材的编排体系上属于“数学广角”,它要求学生结合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发现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教学片段1】
  出示例题: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1棵树(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问题,首先会让我们想到什么呢?
  生1:如果把100m的小路看成一条线段,每隔5m栽1棵树,让我想到了平均分的问题。
  生2:这个问题就是把100m的线段平均每5米分一小段,看看能分成多少段。要用除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把“植树问题”和除法问题(平均分问题)联系起来,在脑海中出现以下图画(如图1)。
  通過观察和分析,学生发现了“植树问题”和除法问题(平均分问题)的内在联系,发现了先求出“段数”是解决“植树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样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把数学思维由“单点结构”衍生为“多点结构”,还促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
  二、动手画图,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2]五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通过数形结合将抽象数字与直观图形进行转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教学片段2】
  师:就像×同学所说,“如果把100m的小路看成一条线段,每隔5m栽1棵树”,我们怎样才能简明、形象地找出100m与5m之间的数量关系?
  生1:可以画出图形试试。
  师:是的。我们可以动手画出线段图,分析100m与5m之间的数量关系。
  学生通过动手画线段图,很快发现了100m与5m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列出式子“100÷5=20(段)”,计算出段数。数形结合是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用感性的方式表达出理性思维,这样不仅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解题思路和直观形象的图像结合起来,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轨迹可视化,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三、化繁为简,让学生感悟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是归结、转化思想的简称,就是将一个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在解决繁复的数学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感悟化归思想,让问题化繁为简,探索数学知识的本质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片段3】
  师:同学们已经列出了式子“100÷5=20(段)”,计算出段数,但是段数就等于要栽种的棵数吗?
  (有的学生认为是,有的学生认为不是)
  师:我们可以画出线段图来验证一下。看看段数是不是等于要栽种的棵数。
  生1:100m这么长,怎么画线段图呢?
  师:我们可以先把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假设要在全长2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1棵树(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同学们可以试画出线段图。(如图3)
  (学生画出线段图并计算树的棵数)
  师:那么,如果要在全长25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1棵树(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如图4)
  (学生继续画出线段图并计算树的棵数)
  师:从这些线段图和计算结果中,我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同学们可以运用合理推理思想,列表进行归纳。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理推理,完成表1)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理推理发现:“在全长2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1棵树(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与例题“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1棵树(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的实质是一样的,只是前者比后者更简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归化思想,把复杂问题变得相对简单,让学生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进行研究,便于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本质规律,得出了“总长÷间隔=段数,段数+1=棵数”的结论。这一规律不仅可以应用于解决“总长是500米、5000米、50000米……间隔是4米、8米、10米……”的植树问题中,还可以应用到解决与植树问题类似的“路灯问题”“敲钟问题”“桥墩问题”等问题中,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
  四、深入拓展,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拓展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东西,让学习的效果产生质量的变化。通过拓展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让数学知识得到内化,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数学建模奠定基础。
  【教学片段4】
  师:刚才我们分析两端要栽的“植树问题”,将问题变化为——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1棵树,①只栽一端,一共要栽多少棵树?②如果两端都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学生运用前面的分析方法,画出线段图,列出表格进行合理的推理,进而得出结果。
  生1:如果只栽一端,栽种的棵数=段数=100÷5=20(棵)。
  生2:如果两端都不栽树,栽种的棵数=段数-1=100÷5-1=19(棵)。
  通过拓展学习,学生可以将已学习的数学方法进行多次练习,将这些数学方法铭刻于头脑当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高阶思维。
  五、总结提升,建立数学模型思想
  模型思想又称为数学建模,是学生从现实生活客观存在的事物(或具体生活情境)中经过观察、分析、思考、推理、验证,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利用数学的方法表达出来。数学建模是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建模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
  “植树问题”的研究过程就是一个数学模型的建模过程。(如图6)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上,通过多层次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美)洛林.W.安德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完整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2]赵红.图像表征:儿童理解数学的助推器[J].小学教学参考,2019(7)
  [3]周彦.渗透数学思想 促进有效教学[J].新一代,2017(13)
  (责编 雷 靖)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牛郎织女》教学为例,论述以语文教材为基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建议以文本认知为基点,培养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以文本鉴赏为基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文本解构为基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力;以文本拓展为基点,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  【关键词】文本理解 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牛郎织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5-00
期刊
【摘要】本文以陈霞老师执教的《红楼春趣》为例,论述让学生喜欢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理解内容的方法,从人物言行、个性、民俗描写体会写法之妙,了解文化名人对红楼评价之高,使学生能体验阅读古典名篇的乐趣。  【关键词】古典名篇 课例分析 阅读方法 钥匙 《红楼春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5-0049-03  我国四大古典白话小说是古
期刊
【摘要】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奇妙的想象》教学为例,阐述教师在教学以“大胆想象”为主题的习作单元时,可引导学生通过精读课文感受想象的神奇、在交流中总结方法、在“初试身手”和“单元习作”中练习表达、在互改互评中共同进步,为学生规划想象路径,促进学生打开思路、创编故事,丰富想象力与增强思维的创新性。  【关键词】想象习作教学 想象力 思维创新性 《奇妙的想象》  丰富多彩的想象可以打破学
期刊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物描写一组》的教学为例,论述让学生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利用语文要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描写方法;结合组文特点,以精讲一篇带读其他两篇;注重迁移运用,学习描写人物,从而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语文要素 描写方法 《人物描写一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5-0088-02
期刊
【摘要】本文以罗艳丹老师执教的《丑小鸭》为例,论述批注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建议教师在阅读前引导学生认识批注符号,在阅读中运用批注符号,在阅读后小结批注方法的运用等,以促进学生理解文本。  【关键词】《丑小鸭》 批注 批注符号 颜文字 阅读理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5-0051-03  作为崇左市江州区教育局小学语文教研员,笔者听
期刊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两茎灯草》的教学为例,论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表达、品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抓住意象重复,感悟动作深意;紧扣情节重复,走进人物内心;利用认知冲突,品味独特表达。  【关键词】文本表达 人物形象 人物描写 《两茎灯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5-0087-02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属于习作单元,本单元
期刊
【编者按】  在崇左市优秀课例研究因缺失(或以碎片化状态呈现)而导致卓有成效的语文课堂经验得不到应有的传承的背景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开展了“崇左市小学语文教学名师课例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分别对全国优质课评选一等奖获得者、广西特级教师、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崇左市优秀教师、崇左市教坛明星许惠萍,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广西赛区一等奖、全国字理教学录像课比赛二等奖获得者冯凤英,全
期刊
【摘要】本文以冯凤英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为别人开的》为例,论述引领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形式美的方法:以读代讲,感受语言描摹的奇丽景色;因势利导,破解意象“花”之谜,认识奇特的民族;读写结合,感悟文本结构布局,促进学以致用。  【关键词】文本 教学课例 语言形式 《自己的花是为别人开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5-0044-03  再次观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的内涵,以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Module 7 Unit 2阅读语篇教学为例,探索深度学习理念及相关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尝试将觉知策略、严密网状提问策略、思维地图及“WRITE”连环策略等应用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语篇、理解语意、梳理结构、仿写文章,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 阅读教学 策略 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本文闡述PISA阅读评价标准的理论及意义,结合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4“When is the art show?”这一课的教学,分享在深度学习理念指导下,根据PISA2000中使用的阅读素养评价标准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途径,以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思维水平层次上都获得发展和提高,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关键词】PISA阅读评价标准 小
期刊